從從開始上學,到離開學校,在那些課本裏,我學到了現實生活的某些需要,但那不是生活。
進入 社會 ,在現實裏滾了壹遭,讀了壹段 社會 這本大書,我學到了生活,那是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
繼而再讀些閑書,我方才學到了如何更好地生活,也才真正明白,讀書不壹定能讓妳賺到更多的錢,也不壹定能讓妳揚名立萬,但是它能讓妳更好的面對生活,也能讓妳更好地生活。
楊絳先生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上小學的時候,主要科目是語文和數學,其他還有 體育 音樂等。
從數學當中,我們知道1+1=2,知道了乘法口訣九九八十壹,我們知道了這些,如果考試能考壹個高分,家裏高興,我們也高興,皆大歡喜!
從語文當中,大家壹起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聲音響亮,背會了就很高興,可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背誦這首詩,老師說了要背誦,那就背誦。
我們讀了課本裏很多文章,可是我們什麽也沒讀懂,至少當時我是沒讀懂,我那時候覺得,裏面的字都認識了,這篇文章也就學完了。
全然不懂文章美在何處,好在何處。
有壹次在壹個輔導機構裏,我和壹個三年級的小朋友聊天,她會背很多詩,除了課本裏的,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這樣的詩句她也會,可是當我問她,有沒有看過落霞的時候,她竟不知道落霞是什麽。
那時候我突然就覺得,在學校的那麽多年,我們讀了魯迅的《孔乙己》《祥林嫂》《少年閏土》等許多文章,可是我們就是讀了壹個熱鬧,其他的其實都沒懂,我們很多人其實都和這個小女孩壹樣,只是讀會了這些文章。
但也幸虧那時候不懂也讀,否則便無後來之事了。
後來工作之後,忙裏偷閑地讀些書,有些讀明白了,也有些沒有讀明白,讀明白的,都成了內心的平靜和無爭,讀不明白的,還會繼續讀。
很多時候,難免也會問自己壹句:為何要堅持讀書?
為什麽會這麽問呢?因為讀書既沒有帶來更多的錢,也沒有帶來豐富的物質,帶來的,除了越來越多關於人生的疑問之外,似乎再沒有什麽。
想到網絡上的“讀書無用論”,不由得有些理解了這種討論的的合理性。
妳想想,有人每天花兩個小時去讀壹本名著,有人每天下班就玩 遊戲 ,可是那個經常玩 遊戲 的人,可能就是讀書人的上級領導,有人經常讀書,卻拿著很低的工資,有人不讀書,也高薪,面對這樣的情況,難免讓人覺得,讀書是無用的。
如果讀書是為了物質,那麽我覺得,很多書是沒用的,如《紅樓夢》《追憶逝水年華》《紅與黑》等無數文學名著,確實沒什麽用,還沒有壹本“職場寶典”來得有用。
這是功利性的讀書,從這壹點來看,唐詩宋詞,都太沒用了。
但是我聽過這樣壹句話:
喜歡讀詩的人,最起碼不會在生氣的時候摔東西,不會在砸人家的玻璃,不會動手打人,不會虛榮到令人厭倦。
因此我覺得,大多數時候,讀書雖然於物質獲取沒有益處,但是卻可以讓壹個人活得更好,這裏的更好是,更懂得壹個人的尊嚴和高貴,這裏的尊嚴是人本性裏存在的平等和自由,這裏的高貴是不自甘墮落的趣味。
因為懂得“人”本身的豐富和自由,所以在面對世界的時候,他會更加平靜和慈悲,對別人慈悲,對自己慈悲。
因為這種慈悲,他們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世界。
以前看到這樣壹個討論:
假如未來幾年會發生大變化,那麽什麽樣的人才能面對災難而不不崩潰?
當災難來臨,妳占有的所有物質已經無法改變什麽時,那時候該如何面對這種困難?當人生壹片混亂,人人自危,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人生?
有人說,很多人會承受不了這樣的劇變,他會崩潰到活不下去,而那時候,真正能坦然面對的,是那些覺醒的人、讀書的人。
這樣的討論其實沒有根據,但是現實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股票崩盤,每年都會有不少人因為股市的崩盤而失去生命,當他們壹生的積蓄壹朝失去之後,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因此選擇結束生命。
這樣的例子很多,網上壹查,就能找到很多。最嚴重的壹次是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那時候美國已經很富裕了,人們很多錢,基本上是每5個美國人當中就有壹個人用小轎車了,那壹年總統都說: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
可是1929年10月29日,這壹天在美國被稱為“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盤,壹夜之間,無數人重新變成窮光蛋,也有無數人因為無法承受這樣的劇變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想而知,外物可以讓我們享受生活的美好,卻不能讓我們面對人生的苦難。
這個時候,閱讀的意義就顯示出來了,閱讀可以讓人更好地面對苦難。
當然,我相信,生活是幸福大於苦難的,但是苦難壹旦降臨,用什麽樣的態度去面對,就決定了生活將是怎樣的。
古希臘有壹條格言說:人通常是被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所困擾,而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
閱讀這件事,就是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的壹種方法。就像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有壹種人生,讀書的人,卻有很多種不同的人生,因為他每讀壹本書,就在書裏多經歷了壹種生活。
讀《悲慘世界》妳就知道冉阿讓在面對人生苦難時做的選擇;讀《紅與黑》就知道於連在物質和精神之間的爭渡;讀《蘇格拉底》妳就知道認識妳自己是壹生最重要的事情;讀史鐵生,妳就知道如何面對苦難·····
每本書都是壹個世界,壹個人經歷的世界越多,對於他所在的這個現實的世界,他就會有更多種不同的認識,就像成功,有人覺得成功就是賺錢,有人覺得成功就是成名,有人覺得成功就是做自己,成功是什麽呢? 我相信,那些喜歡讀書的人,對成功的定義,絕對不是只有壹種,他知道世界有很多種成功之路,他才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壹種,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人生就只有壹種選擇。
而很多人的痛苦和煩惱,恰恰是因為他覺得人生只有壹種選擇。
閱讀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在選擇的時候,知道有很多種選擇都是可以的,而不是別人指哪就選哪,這樣跟著主流跑,這不是選擇,而是逼不得已。
有些人沒有選擇,最後就跟著別人走了。
閱讀是壹條路,壹條可以自己選擇的路。
蔡康永有句話深得我心,他說,人生真正有意義的東西,往往是無用的。
莊子也發現了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其實什麽是有用什麽是無用,只不過是個人選擇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不同而決定的,妳覺得讀書是無用的,可是有人壹天不讀書就覺得難受,三天不讀書就覺得面目可憎,妳覺得錢有用,可是吃飽喝足之後,錢在哪呢?
同樣的,閱讀是有意義的,但人生有意義的事情還有很多。我相信大道萬千,殊途同歸的說法,不管什麽道,走通了,就是好的。
所以,喜歡閱讀的人,就盡管去閱讀,妳之收獲自在心裏,不喜歡閱讀的人,也自去做妳的,妳之收獲,妳自明白,最終壹切,都自會有分曉。
文|不有趣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