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古代書法名句集錦 古詩詞書法名句集錦

古代書法名句集錦 古詩詞書法名句集錦

有什麽關於書法的名言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清.松年《頤園畫論》

▲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壹種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懷,壹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 張沅《石濤畫語錄》

▲古人論書雲:壹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於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於身。德而熟之於身,書之於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清.劉熙載《藝概》

▲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唐.張彥遠《法書要錄》

▲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東漢.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誌也。——清.劉熙載《藝概》

▲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明.項穆《書法雅言》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柳公權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清.劉熙載《藝概》

▲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誌。(得誌不如得道。)——唐.孫過庭《書譜》

▲書法不過壹技耳,然立品是第壹關頭。品高者,壹點壹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後世貴重。——清.松年《頤園論畫》

▲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清.劉熙載《藝概》

▲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誌壹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宋.朱文長《續書斷》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誌氣不和,字則顛仆。——唐.虞世南《筆髓論》

▲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 ——東漢.趙壹《非草書》

▲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 ——元.陳繹曾《翰林要訣》

▲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蘇軾《書論》

▲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壹不可以為書。 ——清.劉熙栽《藝概》

▲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宋.朱文長《續書斷》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夫人靈於萬物,心主於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明.項穆《書法雅言》

▲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明.項穆《書法雅言》

▲ 試以人品喻之,謀猷諳練,學識宏深,必稱黃發之彥。詞氣清亮,舉動利便,恒數俊髦之英。老乃書之筋力,少則書之姿顏。筋力尚強健,姿顏貴美悅,會之則並善,折之則兩乖。融而通焉,書其幾矣。若其規模宏遠,意思窈窕,抑......>>

書法的名言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把筆深淺,在於去紙遠近,遠者浮泛虛薄,近則瘟鋒體重。唐.盧攜《臨池訣》

▲凡學書,欲先學用筆,,用筆之法,欲雙鉤回腕,掌虛指實,以無名指依筆,則有力。黃庭堅《論書》

▲所謂法則,懨壓.鉤揭.抵拒.導送是也。五代.李煜《書述》

▲右軍用筆內懨,正鋒居多,故法度森嚴而入神;子敬用筆外拓,側鋒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豐坊《書訣》

▲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於輕健:輕則須沈,便則須澀,謂藏鋒也。清.馮武《書法正傳》

▲字有藏鋒出鋒之異,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應,上下相接為佳。宋.姜夔《續書譜》

▲用筆之勢,特須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論書》

▲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沈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唐.韋續《墨藪》

▲所謂千古不易者,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學有規矩,字有體法;不然則筆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壹字之法,貴在結構:壹筆之法妙在起止。結構之道,尤在乎筆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將能此筆正用,側用,順用,重用,輕用,虛用,實用,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渾身都是解數,全仗筆尖筆毫末鋒芒指使,乃為合拍。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宋.姜夔《續書譜》

▲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古人作纂,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纂則壹毫不可測也。明.豐坊《書訣》

▲古人壹點壹畫,皆使鋒轉筆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處乃用使轉;古人壹牽壹連,皆旋轉,正心著紙,無壹黍米倒塌處。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字劃承接處,第壹要輕捷,不著筆墨痕跡,如羚羊掛角。學者工夫精熟,自能心靈手敏。然便捷須精熟,轉折須暗過,方知折釵股之妙。暗過處,又要留處行,行處留,乃得真快。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數畫之轉接欲折,壹畫之自轉貴圓;同壹轉也,若誤用之,必有病,分別行之,則合法耳。清.笪重光《書筏》

▲鋒既著紙,即宜轉換:於畫下行者,管轉向上;畫上行者,管轉向下;畫左行者,管轉向右。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要使筆鋒行字畫中,如入骨既立,雖豐瘠不同,各自成體。宋.李彌孫《筠溪集》

▲書之大要,可壹言而盡之。曰:筆方勢圓。方者,折法也,點畫波撇起止處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圓者,用筆盤旋空中,作勢是也,圓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貞《學書捷要》

▲圓以規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圓互用,猶陰陽互藏。所以用筆貴圓,字形貴方。圓乃神圓,不可滯也;方乃通方,不可執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古人作書,落筆壹圓便圓到底,落筆壹方便方到底,各成壹種章法。《蘭亭》用圓,《聖教》用方,二貼為百代書法楷模,所謂規矩方圓之至也。

▲以轉束言之,則內方而外圓;以筆質言之,則骨方而肉圓。此是壹定之理。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柔潤則肥瘦皆圓,硬燥則長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達於形質,圓扁在形質而本於性情。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圓筆使轉用提,而以頓挫出之。方筆使轉用頓,而以提契出之。圓筆用佼,方筆用翻,圓筆不佼則痿,方筆不翻則滯。近代.康有為《廣藝......>>

有關書法的名句

蔣和:布白有三;字中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初學分布,皆須停勻;既知停勻則求變化,斜正疏密錯落其間.陳繹: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捺滿則肥,提飛則瘦.王羲之: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項穆:人之於書,得心應手,千形萬狀不過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書宜長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猶世之論相者不肥不瘦.不長不短為端美也.張懷瑾:偃仰向背;謂兩字並為壹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有離合之勢.王羲之:二字合為壹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勝乎疏,短勝乎長.衛夫人:點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畫如千裏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豎畫如萬歲枯藤;撇畫如陸斷犀象;捺畫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鈞弩發;橫折如勁弩筋節;每為壹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書肇於自然(漢·蔡邕)

●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唐·張懷謹)

●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唐·張彥遠)

●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唐·張懷謹)

●或寄以騁縱橫之誌,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張懷謹)

●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寫字如畫狗,越描越醜

●字怕練,馬怕騎

●字無百日功

●拳要打,字要練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宋·米芾)

●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唐·孫過庭)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宋·蘇軾)

●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晉·衛恒)

●婉若銀鉤,源若驚鸞(晉·索靖)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晉書)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北朝·蕭衍)

●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南北朝·蕭衍)

●龍威虎振,劍拔弩張(南北朝·袁昂)

●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唐·張懷聲)

●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唐·李嗣真)

●筆下龍蛇似有神(唐·張懷謹)

●揮毫落筆如雲煙(唐·杜甫)

●時時只見龍蛇走(唐·李白)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唐·韓渥)

書法類的人生哲理名句

1 字無百日功。

2 拳要打,字要練。

3 字怕練,馬怕騎。

4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5 雲鶴遊天,群鴻戲海。

6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7 書肇於自然。——蔡邕

8 寫字如畫狗,越描越醜。

9 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10 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11 揮毫落筆如雲煙。——杜甫

12 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13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14 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15 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16 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17 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18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19 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20 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21 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孫過庭

22 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誌。——孫過庭《書譜》

23 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壹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4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25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26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27 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張懷聲

28 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誌也。——劉熙載《藝概》

29 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壹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30 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31 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32 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趙壹《非草書》

33 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34 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35 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36 且其浩浩落落之懷,壹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張沅《石濤畫語錄》

37 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頤園畫論》

38 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後世貴重。——松年《頤園論畫》

39 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40 或寄以騁縱橫之誌,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41 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42 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43 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44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45 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誌壹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46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47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誌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48 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古詩詞中的色彩美 芭蕉在古詩詞中的意象 下壹篇:母親生日祝福短信 祝福母親生日的短信

對聯書法作品摘錄古人名句如何落款

當然是落古人的名字,總不能說妳臨個《蘭亭序》就落自己名字吧,但是臨完可以加蓋自己的印章

書法創作常用詩詞對聯名句大全

《書法創作常用的古詩詞名句對聯》書法創作常用的古詩詞名句對聯壹、天地山水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關於書法的名人名言

蔣和:布白有三;字中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初學分布,皆須停勻;既知停勻則求變化,斜正疏密錯落其間。

陳繹: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捺滿則肥,提飛則瘦。 王羲之: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

項穆:人之於書,得心應手,千形萬狀不過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書宜長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猶世之論相者不肥不瘦。不長不短為端美也。

張懷瑾:偃仰向背;謂兩字並為壹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有離合之勢。

王羲之:二字合為壹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勝乎疏,短勝乎長。

衛夫人:點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畫如千裏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豎畫如萬歲枯藤;撇畫如陸斷犀象;捺畫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鈞弩發;橫折如勁弩筋節;每為壹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練書法的名句,俗語

1、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句

2、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蔡邕《九勢》句

3、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蔡邕《九勢》句

4、凡落筆結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蔡邕《九勢》句

5、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沈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蔡邕《筆論》句

6、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蔡邕《筆論》句

7、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見萬象皆類之。——鐘繇筆法句

8、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可為強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趙壹非草書句

9、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壹身之力而送之。——衛鑠《筆陣圖》句

10、凡書貴乎沈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王羲之書論句

11、王僧虔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壹種風流氣骨。——蕭衍古今書優劣評句

12、書之妙道,神彩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王僧虔筆意贊句

13、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諳於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亦猶弘羊之心,預乎無際;庖丁之目,不見全牛。——孫過庭書譜句

14、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孫過庭書譜句

15、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然後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孫過庭書譜句

16、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反玉輅於椎輪者乎! ——孫過庭書譜句

17、文則數語,方見其意,書則壹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 ——張懷瓘文字論句

18、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於鋒茫。——張懷瓘文字論句

19、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若精意玄鑒,則物無遺照,何有不通。——張懷瓘文字論句

20、夫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故輕則須沈,便則須澀,謂藏鋒也。——韓方明授筆要說句

21、素曰:“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壹壹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陸羽懷素別傳句

22、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韓愈送高閑上人序句

23、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書小史載柳公權句

24、蘇子美嘗言: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壹樂。然能得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歐陽文忠公集句

25、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余。——歐陽文忠公集句

26、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蘇軾題二王書句

27、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東坡集句

28、故仆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蘇東坡論書句

29、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蘇東坡次韻子由論書詩

30、書必有神氣骨肉血, ......>>

古人禁毒名句書法作品

則徐有說過關於禁毒的名言警句:

若鴉片壹日未絕,本大臣壹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未聞炮聲震天,打得妻離子散。

古代關於遠離毒品的格言大致有:

煙槍壹支;錫紙壹張,不見火光沖天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古詩詞中的色彩美 芭蕉在古詩詞中的意象 下壹篇:母親生日祝福短信 祝福母親生日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