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清·李淦《燕翼篇》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清·李淦《燕翼篇》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清·李淦《燕翼篇》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清李淦《燕翼篇》。

1.伯仲叔季.乃雁行之次序也。

伯仲叔季,是兄弟間排行的次序。

至於伯父、叔父,要加上父字才能加以分別。

現在人只稱家伯、家叔已經錯了;甚至還有不稱排行就直接稱字的,這就無禮到了極點。

即使對堂兄弟間的伯叔,也只能稱其排行而不可稱其字。

只有對出了五服的族人,才可以在叔上加字。

學生這個詞,是老師對弟子、尊長對卑幼的稱謂。

現在我們鄉裏弟子對老師、卑幼對尊長,也這樣自稱,難道不是超越本分的狂妄行為嗎?這樣稱呼,那老師和尊長又如何自稱呢?假如都互相自稱為學生,不是都成了同輩嗎?為了禮待父輩,應該自稱名或小侄,對老師宜自稱門生或稱名。

對於壹般的尊者,應該自稱晚生;對於壹般的年長者,應該自稱晚弟或小弟,沒有自稱學生的說法。

現在的人只稱壹個字,動不動就對人稱翁稱老,既有諂媚之失,又讓我們鄉裏同輩和晚輩,模糊而沒有區別,壹概以兩個字稱呼,又流於粗野。

翁老壹類的稱謂,用來稱時下顯貴的人倒還可以,不能用來稱呼剛剛認識的朋友。

對於同輩,應該在字上加兄,對於晚輩就可以直接稱字。

對於堂侄,就要加上他們的排行。

對於女婿和外甥,就直接稱女婿外甥。

這樣,尊卑上下的稱謂秩序井然。

對兒女親家,我鄉壹律稱為眷弟、親翁,這就使姻親與壹般鄉鄰沒有區別。

且如外縣的兒女親家,都用姻弟為正確稱謂,互相稱為老姻翁或老親家。

對其父輩就稱太親家或太姻翁,對其兒輩則稱為親翁,不像我鄉混同稱謂沒有分別。

世風不古,導致了千古禮治之邦的人倫稱謂的日趨混亂和簡化。

作者所做的正是為了規正人倫稱謂,其實是壹項整肅民俗文化的工程。

鬥轉星移,時過境遷,作者當年精心糾正的壹些稱謂在今天也已經過時和淡遠了,這雖沒有給人們帶來多大困難,但本民族民俗文化缺乏應有的尊重和保護,也終究是壹件憾事。

2.國法稽之古制所定,斬衰三年,齊衰壹年。

國法是依據古制來決定的,斬衰要穿三年,齊衰要穿壹年,即使是九月、五月,喪服也不能離身。

所以壹切不合法的事,就無從做出。

後世在斬衰服上加上縫邊,已經錯了。

古人麻衣雖然脫下,白布還是不敢換掉,壹切吉慶的事都不能參加。

現在人在服喪期間凡是吉慶的事都要參加,甚至還穿上彩色的絲綢衣服。

還有人丟下父母的靈柩而去求官,丟下父母的喪事而去為人做媒,還有喝喜酒及看戲劇演出的。

三年服喪,不過徒有其名了。

至於大功和小功等喪服,有的人幹脆不穿了。

唉,這是什麽法度,還講什麽禮儀呀?我實在弄不懂。

北方人在孝帽之上,還要加上白布裹頭,即使會客也不摘下。

父母三年的喪期服滿,就不能再穿喪服了,但父母的棺材還未下葬,就不能脫下喪服。

現在的人雖然父母的棺材還沒有下葬,但三年喪期已滿,就已經脫下了喪服,到下葬時又重新穿上斬衰,有這樣的禮儀嗎?正妻的兒子及諸多兒子為庶母服喪,國制規定要穿壹年齊衰並配以用杖的喪儀,去替父親尊敬她,表示哀悼之情。

現在人卻穿喪不滿期,或滿期卻不用杖,難道合於禮儀嗎?

喪儀順時而變且日趨簡化,是壹種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

作者力圖恢復古制,不過是壹種逆時而動的可貴的努力。

今天再讀這段文字,只能把它當成壹則認識古代喪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了。

3.唐祭者.謂合眾親友,之奠分而大舉祭也。

唐祭的儀式,是把眾多親友祭奠的份額集中起來進行的大型祭祀活動。

我鄉參與祭祀的人,大多壹拜而去,未免太簡單。

郡中的三獻禮儀,都是讓親友分班進獻祭品,依次魚貫而上,或許能夠體現祭奠的氛圍。

另外,讀祝文要請專門的禮生,高聲朗讀,壹句壹停頓,讓人們都能聽懂。

不像我鄉用少年子弟讀祝文,聲音模糊在喉嚨裏,讓人們聽不清楚。

祭祀聚會開宴,也是在禮儀上應該做的。

例如:郡中都讓親友自己開會討論,明確日期,輪流操辦,張榜公布。

諸如留客送賓,兼辦堂中各種事務,不要祭主費心,席位也不會過多虛設。

我鄉只選兩三個卑幼的人專門送客,至親和至交來到,漠然無人問理。

附近都是坐在堂中的客人,大家似乎都是前來吃飯喝酒的,導致正人君子以上門入席為恥。

白白浪費了辦喪人家的錢財,又有什麽用處呢?至於宗族中人全部集中來到,也絕對沒有去做回拜和幫忙料理的事務,卻深深地坐在內室,只管大吃大喝,也讓人感到他們十分無趣;還有當場縱談嬉笑的,就更是大錯了。

至於喪事的豐儉程度,要衡量家中財力,不可不夠,也不能太過頭。

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1、儉以養廉。

2、泯軀而濟國。

3、毋為財貨迷。

4、百善孝為先。

5、立身無愧,何愁鼠輩。

6、得意盎然,失意泰然。

7、才能知恥,即是上進。

8、器量須大,心境須寬。

9、以直報怨,以義解仇。

10、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11、心口如壹,童臾無欺。

12、許人壹物,千金不移。

13、人而無信,百事皆虛。

14、丈失壹生,廉恥為重。

15、施恩無念,受恩莫忘。

16、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17、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18、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19、壹言既出,駟馬難追。

20、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21、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2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3、良田百畝,不如薄技隨身。

24、每事寬壹分即積壹分之福。

25、應知重理想,更為世界謀。

26、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7、待人要寬和,世事要練達。

28、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29、讀書須用意,壹字值千金。

30、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31、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32、治家舍節儉,別無可經營。

33、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

34、壹念不慎,壞敗身家有余。

35、百年容易過,青春不再來。

36、真心實作,無不可圖之功。

37、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

38、誌從肥甘喪,心以淡泊明。

39、人有禍患,不可生欣幸心。

40、割不斷的親,離不開的鄰。

41、錢財如糞土,仁義值於金。

42、毋令長者疑,毋使父母怒。

43、千裏不欺孤,獨木不成林。

44、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45、尊師而重道,愛眾而親仁。

46、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47、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48、多讀書達觀古今,可以免憂。

49、孤寡極可念者,須勉力周恤。

50、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51、處富貴地,要矜憐貧賤的痛癢。

52、匆貪意外之財,匆飲過量之酒。

53、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54、馭橫切莫逞氣,遇謗還要自修。

55、責己之心責人,愛己之心愛人。

56、遠山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57、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58、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數說。

59、人極不要跟尋,人愁不可喜悅。

60、惡不在大,心術壹壞,即入禍門。

61、不自恃而露才,不輕試而幸功。

62、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的酸辛。

63、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匆流連。

64、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65、貪愛沈溺是苦海,利欲熾燃是火坑。

66、官長之前,止可將敬,不可逐膻。

67、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68、江中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69、不要空言無事事,不要近視無遠謀。

70、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71、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

72、幸名無德非佳兆.亂世多財是禍根。

73、壹頭白發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回。

74、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75、早把甘旨當奉養,夕陽光景不多時。

76、鄉黨和而爭訟息,夫婦和而家道興。

77、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

78、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

79、鶯花憂怕風光老,豈可教人在度春。

80、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81、富貴是無情之物,妳看得他重,他害妳越大。

82、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壹文,還憐煢獨。

83、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

84、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

85、不因群疑而阻獨見,勿任己意而廢人言。

86、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87、勿恃勢力而淩逼孤寡,毋貪口福而姿殺生禽。

88、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89、讀少則身暇,身暇則邪間,邪間則過惡作焉,憂患及之。

90、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91、仗勢淩人,勢敗人淩我;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

92、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莫甚。

93、壹粥壹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為維艱。

94、孝當竭力,非徒養生。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95、知有己不知有人,聞人過不聞己過,此鍋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則鏟之,讒諛之徒至則卻之。

96、事業文章,隨身消毀,而精神萬古不滅;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如斯。

97、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清·紀昀《訓子書二通》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清·紀昀《訓子書二通》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清紀昀《訓子書二通》。

1.只恐累代積福.至余發泄盡矣。

我家托福和依賴祖宗積善積德,才能擁有子孫數代當官的盛況,唯獨我的薪俸最高。

反思自己學問沒有長進,在美德上也沒有下工夫,竟然得到禮部尚書的高位,就怕前幾代人積累下來的福氣,到我這裏就發泄到了極致和盡頭!

所以,我曾在官位卑下的時候放浪形骸,不修邊幅;現在官位不斷晉升,心裏的憂慮越來越深。

古話曾經說過:升得越高的人也就陷得更深。

平常居家很是小心翼翼,自己享受日益恪守節儉的原則。

不是宴請賓客不吃海味,不是出於祭祀需要也絕不殺生。

我年過五十歲,位至尚書,福祿和壽命都算不錯了,不必再從事戒殺和修善的事,只是想為子孫留下壹點余地罷了。

常常看到那些世代享受官祿的人家,他們隆重的時候官高勢大,生殺予奪,肆意妄為,固然是壹個時代的豪雄。

到他們衰敗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及孫子壹開始就狂賭濫嫖,最終臥在亂草中充當乞丐,他們父輩的尊貴和榮耀在哪裏呢?這不是我故意危言聳聽,我往年所買下來的錢氏舊宅,現在已改作我的宗祠,最近聽說錢氏。

的兒子已經淪落為乞丐,他的父親不是曾經當過顯赫的官員嗎?

妳們看到這些事,應當作為前車之鑒。

不要傲慢,不要崇奢華,碰到貧苦的人應該周濟他們,並且還要從事勞作。

我特地買了壹百畝稻田,要雇人耕種,還想使妳們隨時學會種莊稼,將來能做壹個安分守己的農民,就是我的好兒子。

紀氏的先祖靈魂,就不會得不到祭祀之食了!

妳們不要認為春耕夏播、手腳長滿老繭是下賤的男子做的事,可知道農民處在四民之首,士人位處四民之末?農民披星戴月,竭盡全力來養活天下人,世間如果沒有農夫,所有人都要餓死,怎麽能看不起農民.呢?壹定要引以為戒。

紀曉嵐身為權傾朝野的朝廷命官,不動用手中權力為兒子謀取壹官半職,竟然直接鼓勵兒子學習稼穡,做壹個手長老繭的農民,這不是對兒子缺乏愛心,而是把公權和私情切割得涇渭分明、秋毫無犯;同時也是閱盡滄桑、參透人生而做出的明智決策;身在朝中為國操勞,仍不忘為兒子添田置地,位列尚書,毅然戒殺修善為兒子祈福,其愛子之心是何其至誠、至正和遠大光明。

壹代才子的眼界和胸襟由此可見壹斑。

2.雖王侯擁彗不為榮,雖胥縻版築不為辱。

當代壹些官家子弟,總是以盛氣去欺淩他人,來希求別人尊敬他;還關其名曰這是為了自重。

不知道重與不重要看自己的修為。

只要在道德上不愧是個賢者,即使是王侯為我掃地也不會感到榮耀,即使從事最底層的勞動也不會感到恥辱。

能讓自己尊貴起來的決定性力量在我自身,身外的壹切各種反映都無關緊要。

如果以他人的評價來決定我的分量輕重,他人尊敬就感到光榮,他人不尊敬就感到恥辱,那麽,奴婢壹類人都能操縱我的榮辱,這不是把自己看得太輕了嗎?先師陳白崖曾在書中題有壹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真是能揭示事物根本的高論。

妳應當記錄下來當做座右銘,並終身踐行,就是好兒子。

人只能追求自己道德的完善和事業的進步,而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輿論和評價。

如果把自己的榮辱全部交由他人來操縱,就會從根本上喪失道德的重心和生活的方向。

只有進入知足和無求的境界,心靈才會平和、自在、活潑起來,才能超越人間世俗地位和他人評價的壓迫,有足夠的時間和良好的心境去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

包拯家風家訓精華_名言名句

包拯家風家訓精華_名言名句_

宋包拯《家訓》。

不從吾誌.非吾子孫。

後代子孫任朝廷命官,如果有犯貪汙及以權謀私之罪的,在生不能讓他們回歸家族,死後也不能讓他們的屍骨歸葬祖墳。

不遵從我的誌向的,都不是我的子孫。

切望把這句話請工匠刊刻於石上,豎立在堂屋東壁,以此詔示後世。

包拯是我國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

他把法制視為超越皇戚權貴和骨肉親情之上的最高主宰,並以畢其壹生的廉潔奉公、鐵面無私的從政歷程創造了古代中國法治精神的最高峰。

從他對子孫中的貪官發出生不歸族、死難安葬的禁令可以看出:他不僅把執法如山、鐵面無私的精神堅守到生命最後壹刻,而且還希望通過後世子孫不斷發揚光大,造福於身後的世界。

這是壹個用生命與腐敗決戰到底的古代官員,他的形象引起了華夏子孫經久不衰的尊敬和愛戴,構成了中國古代官員執法精神的壹座豐碑。

這個豐碑至今仍然保持著令人感到難以逾越的高度。

宋·趙鼎《家訓筆錄》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宋·趙鼎《家訓筆錄》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

宋趙鼎《家訓筆錄》。

惟廉勤二字,人人可至。

第壹項:在家中,要以孝順父親和兄弟友愛為首要任務。

平時教育子孫讀書做學問,也正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

前人留下的訓誡,子孫各自都有壹本書,還有司馬溫公的《家範》;可以每樣都抄錄壹本,要時時閱覽,足以值得效法,不必等我壹壹說透。

第二項:凡是做官的,壹定要以廉潔和勤政為本。

人的才能和稟性,各有短長,很難勉強保持壹致。

但廉和勤這兩個字,卻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用廉和勤對內來要求自己,用和順的原則來待人接物;與人和順自己就能安身,就能遠離禍害。

第三項:在家人中要以最年長的主管家中事務以及收支租稅等。

如壹開始就想讓自己看中的人擔任主管,也要聽從大家的意見,意見壹致才可以。

第四項:子孫如有不成器的行為,敗壞家風,就要依靠主管家事的人召集各位子弟,在廳堂前訓誡和整治他,促使他們改正錯誤,對那些行為很過分的人,就要在供奉神佛和祖先牌位的廳堂上當庭訓誡,如再犯就再當庭訓誡。

第五項:壹年中各種祭祀活動,主管家務的人要率領各位子弟協力安排辦理,壹定要符合祭禮要求,剩余祭品壹定要全族分享。

第六項:每月初壹、十五都要拿出酒食來進行祭祀,要像平常祭祀壹樣,全家老小都要集中在壹起,不能懈怠和輕慢。

第七項:在追思逝去的親人的祭日,要邀請並供養僧人念經超度,全家人都要吃素食。

第八項:凡是本家田產,子子孫孫,不能分割。

另外還有明文規定,壹定要依照規定的約束,嚴格遵守。

第九項:每年收來的地租,按人口分配,不論大小,每人都有壹份。

五歲以上,給三分之壹份;十歲以上,給半份;十五歲以上給全份;只給自家骨肉;女子已經出嫁還沒有離開家庭的,與女婿和外甥壹樣對待。

其他奴仆不在分配的範圍之內。

第十項:對於家中庫存及租、稅、收支等情況,要開列詳細記錄和出示單據,家中主管和各房長子都要簽字畫押。

其他廣泛地增加和減損的事務,也要***同商議才能決定。

這是趙鼎制定的三十條治家法規的前十項,從中可以對中國古代的家族制度窺見壹斑。

從以上十條具體的家規中不難看出,中國古代的家族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壹、家族管理的道德目標是孝友、廉勤和讀書為學,這種道德方向是善良的和崇高的,也是無可非議的。

二、在家族的模式上雖然原則上要求以最長壹人擔當治家主管,但如有合適的人,也要聽須眾議所同乃可;治家主管在財務上要嚴格建賬、全面公開;重要開支,亦須商議。

可見這管理制度雖被後世視為家長制,其實不乏民主的因素。

三、在經濟上人人平等。

在財物分配上,全族不論長幼,俱為壹等,既使是對祭祀剩下的酒食的分配,也是合族破盤。

四、祭祀是中國古代家族中最普遍和最莊重的民俗活動,現代人把它視為封建迷信,它其實是壹種不同於西方基督教的民俗宗教.是華夏文明有史以來就沿襲下來的以敬天和敬祖為主旨的真正的中國本土宗教。

五、古代家族制度的管理是十分嚴格的,對不肖子孫采取了堂訓、庭訓和再庭訓等手段。

這是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外教育子弟遷善改過的壹種有力而重要的手段。

傳統美德就是依靠這種手段得以樹立和傳承下來的。

胡適家風家訓及簡介_名言名句

胡適家風家訓及簡介_名言名句_

胡適家風家訓精華: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做人要做最上簪的人, 這才是有誌氣的孩子。但誌氣要放在心裏, 要放在功夫裏, 千萬不要放在嘴上, 千萬不可撰在瞼上。 無論妳誌氣怎樣高, 對人切不可驕傲。胡適給兒子胡思祖的信。

簡介

胡適(1891-1962年),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擔任過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胡適是提倡文學改良的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壹,是第壹個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對中國現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宣傳民主、科學才能救中國,倡言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 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

胡適深受英國哲學家赫胥黎與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教他怎樣思想。這些影響也深入到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裏。

做了父親後,具有濃重中西文化背景的胡適自覺地承擔了文化維護的歷史使命,也嘗試著以西方現代教育理念踐行巾國式的家訓。

傳統家訓十分註重教子做人,胡適對孩子做人教育也是十分看重甚至是放在第壹位的。長子思祖出生後,胡適寫了壹首著名的詩《我的兒子》:妳既來了,我不能不養妳教妳,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妳的恩誼。

將來妳長大時,這是我所期望於妳:我要妳做壹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妳做我的孝順兒子。

在胡適看來,做壹個堂堂正正的人比做孝子更為重要。

這在百行以孝為先的傳統舊中國不啻為空谷足音。思祖離開父母在蘇州學習時,如何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和諧相處,怎樣處理好人際關系是胡適考慮的重要問題。

他十分贊賞杜威的須養成***同活動的觀念和習慣,於是提出了合群意識,告誡思祖要學會合群,要動腦筋想壹想怎樣同別人合得來。

妳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礙別人;要做到盡力幫助人,但不能幫助人做壞事。合群有壹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我不願意的,他願意嗎?妳能這樣想,便是好孩子。

無論妳的成績怎麽好,待人總要謙虛和氣,人家越敬妳愛妳:妳越驕傲,人家越恨妳,越瞧不起妳。他給兒子的這段話巾,有誌氣,體現了如何堂堂正正做人,謙虛則體現了如何合群。

而無論如何做人還是怎樣合群,其核心價值和宗旨都是為了引導孩子自立成人,成為有獨立思考、獨立觀察、獨立判斷的能力的自立的人。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清·李淦《燕翼篇》家風家訓_名言名句》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名言名句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