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雄渾
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呑宇宙,氣度豁達,氣慨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它如奔騰咆哮、洶湧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蕩漾、漣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橫空出世、千嶂連雲的昆侖山,而不是壹丘壹壑、小巧宜人的蘇州園林。
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誌淩雲、剛毅雄健,如劉邦《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
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氣勢浩瀚,雄偉壯麗;孟浩然的《臨洞庭》“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氣魄宏大,氣勢壯觀;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何其高遠,多麽壯麗!這些詩句都可以以雄渾稱之。
②豪放
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了作為客體的描繪對象的特點。
就主體而言,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誇張出格;誌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蕩不羈。
就客體而言,往往擁有巨大的體積、偉大的力量而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渺的無限闊大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縹緲,極目無垠。
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誇張出格,是李白豪放詩風的特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氣勢浩蕩,壹瀉千裏。
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最傑出代表,蘇詞註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於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代表作。
“大江東去”二句,將在廣闊悠久的空間與時間中活動的人物壹筆收盡,氣魄恢宏,“故壘西邊”至“灰飛煙滅”是詠古,感情高昂而濃摯,而“亂石穿空”數句,將崢嶸的態勢、鮮明的色彩、巨大的音響,融於壹體,氣勢磅礴,給人以“挾海上風濤之氣的感覺”。
“故國神遊”數句轉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沈郁,全詞的音調豪壯,“須關西大漢,執鐵板”而唱。
③沈郁
沈郁,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沈則不浮,郁則不薄。”
杜甫之詩,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沈郁的主要內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沈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他的“三吏”、“三別”、《兵車行》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沈郁的力作。
④悲慨
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大凡詩人,慨嘆風雲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誌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
陳子昂的詩,就以悲慨而馳譽詩壇。《登幽州臺歌》是最激動人心的悲慨之詩。詩人懷著壯誌難酬的極度悲憤,登上城樓,泫然流涕,感慨萬端。面對著悠悠蒼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筆,勾勒出過去、現在、未來連綿不斷的時間圖卷,描繪出遼闊無垠的宇宙空間畫面。
其悲壯歌聲,響徹雲霄,慷慨之氣,橫絕太空。
⑤沖淡
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
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特點,他是沖淡派大師。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鳥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這裏,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的紛爭,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
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回旋著詩人的聲音,震蕩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就是詩人自己,它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情。
詩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是把主觀的情思化入客觀的景物中,追求忘我無我的靜謐空寂的境界,這就是沖淡的極至。
⑥曠達
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茍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征。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色彩。
蘇軾有時是盡力擺脫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讓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無始無終的運動中得到永恒;讓人生的種種苦惱在超乎現實的純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脫,讓自己從與社會的種種矛盾中凈化出來,與大自然天造地設的規律相和諧。
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上闋才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慰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