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廬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勢力而淩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生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隳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誌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施惠無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讀書誌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家身。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2. 有關家風家訓的詩句孟子:養身莫善於寡欲。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於人。
李世民: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顏之推: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親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遊則***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範仲淹: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尊親;禮儀勿疏狂,遜讓敦慕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保五轂恩;做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處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蘇洵:入則孝順父母,出則和睦鄉鄰。長上有問必答,在座定要擡身。不可虛言戲謔,不可斜側驕矜。莫呼長上表號,開口就要尊稱。飲食先讓長者,行路當隨後行。
紀曉嵐:壹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壹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林則徐:不孝父母,敬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存心不正,風水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時運不濟,妄救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淫惡肆意,陰陟無益。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麽?賢而多財則損其誌;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麽?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3. 文言文《家訓》翻譯江端友《家訓》譯文:
大凡人在飲食時知道物的由來,五谷食物是農人經過播種收獲的艱難過程,在天地間風調雨順時才長成的,再把生的做成熟的,這些都是不容易的。肉食美味則是殺牲斷命而來,那苦難是難以言表,想起來真使人不忍心食用,又何況選擇好壞,產生厭嫌之情?人在壹頓飯吃飽之後,不管是八珍美味,還是雜生叢草,都視為臭腐之物。因而,任隨家庭多豐厚,也需節儉,口要能塞飽肚子,就自足了。要知道門外有無數的人,有盡力辛勤勞苦而不能得到壹頓飽飯的人,有整天饑餓而不能得到食物的人,我無功而坐享食物,豈能更有什麽選擇!如果能這樣,不僅少欲而易於滿足,也可算是對進學的壹大幫助。我曾經說想學道應當以刻苦淡食為先,人生直接可得上壽的,也沒有多少,況且須臾之間,便就離開人世,因而不以此時學道、恢復本性,返歸其本,而只知滿足腹之欲,養肥這壹軀體,這真可謂白做了壹世人。吃罷飯無事,經史文典隨意讀上壹二篇,對人都是有益的,這勝過把心思用到別處。
和人交流,應該選擇端正高雅之士,如果泛交終會後悔,況且長時間和那些人在壹起,受他們影響,終身想做賢人,也是不可能的。談論別人,不要深及人家的是非,應該想想,知道人家誰是誰非即可。玩棋是高雅之戲,可以說玩玩無妨,不要和女人嬉笑無節制,以敗損自己的意誌,這是最不可以做的。既然自己不自重,必然被有識之士所輕視。人,作為人,所有的被人輕視無不是自取的,妳們可要記住這點啊!
江端友《家訓》原文:
凡飲食知所從來,五谷則人牛稼穡之艱難,天地風雨之順成,變生作熟,皆不容易。肉味則殺生斷命,其苦難言,思之令人自不欲食,況過擇好惡,又生嗔恚乎?壹飽之後,八珍草萊,同為臭腐,隨家豐儉,得以充饑,便自足矣。門外窮人無數,有盡力辛勤而不得壹飽者,有終日饑而不能得食者,吾無功坐食,安可更有所擇。若能如此,不惟少欲易足,亦進學之壹助也。吾嘗謂欲學道當以攻苦食淡為先,人生直得上壽,亦無幾何,況逘巡之間,便乃隔世,不以此時學道,復性反本,而區區惟事口腹,豢養此身,可謂虛作壹世人也。食已無事,經史文典慢讀壹二篇,皆有益於人,勝別用心也。
與人交遊,宜擇端雅之士,若雜交終必有悔,且久而與之俱化,終身欲為善士,不可得矣。談議勿深及他人是非,相與意了,知其為是為非而已。棋弈雅戲,猶曰無妨,毋及婦人,嬉笑無節,敗人誌意,此最不可也。既不自重,必為有識所輕,人而為人,所輕無不自取之也,汝等誌之。
4. 關於家風家訓家規的28字古詩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梁書·周舍徐勉傳》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元·無名氏《漁樵記》
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陶行知《怎樣選書》
凡是不愛已的人,實在欠缺做父親的資格。--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有財無義,惟家之殃。--《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之利。--《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宋·林逋《省心錄》
5. 關於優秀家風家訓的詩有哪些1、萬事幾時足,日月自西東。
無窮宇宙,人是壹粟太倉中。壹葛壹裘經歲,壹缽壹瓶終日,老子舊家風。
更著壹杯酒,夢覺大槐宮。 記當年,哧腐鼠,嘆冥鴻。
衣冠神武門外,驚倒幾兒童。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鹍鵬斥鷃,小大若為同。
君欲論齊物,須訪壹枝翁。2、壹種分香自月宮。
人間清絕處,小山叢。誰將仙米擲虛空。
丹砂碎,糝遍碧雲中。 好是竇家風。
年年秋色裏,又香濃。風流全在主人翁。
青青鬢,相映臉潮紅。3、征君昔嘉遁,抗跡遺俗塵。
了心悟有物,乘化遊無垠。 道喪歷千載,復存潁陽真。
上虞佳山水,晚歲耽隱淪。 內史既解綬,支公亦相親。
儒道匪遠理,意勝聊自欣。 洄沿南溪夕,流浪東山春。
石壁踐丹景,金潭冒綠蘋. 探煉備海嶠,賞心寓情人。奈何靈仙骨,鍬翮瑤池津。
寥寥虛白宇,夙創招提因。家風緬多尚,玄德謝無鄰。
謬陪金門彥,矯跡侍紫宸。皇恩竟已矣,遺烈庶不泯。
4、極目江濤,不有人焉,其能國乎。偉故家風烈,激揚手段,平生踐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卻猶當登從塗。斯行也,非紀綱省闥,定尹京都。
猗歟。願疾其驅。
彈指頃暑收秋又初。向玉階方寸,親承溫問,金城十二,細述嘉謨。
苕_船邊,藕花香裏,念人在洞庭青草湖。它年事,約攜東老酒,附洛英圖。
5、姮娥伴侶,降人世,天與長生仙箓。五色雲開浮瑞靄,中有西真眉目。
賢德家風,艷容天賦,占盡人間福。長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
開宴香藹華堂,金杯休訴,好醉蟠桃熟。子子孫孫同上壽,有個人人同祝。
兩鬢春風,壹釵香霧,長與瑤池綠。更祈眉壽,願如南山松竹。
1、出自《水調歌頭(題永豐楊少遊提點壹枝堂)》作者宋代: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
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壹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壹的愛國熱情,傾訴壯誌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沈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作品集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2、出自《小重山(紅木樨次謝先輩韻)》作者宋代:趙以夫 趙以夫(1189-1256),字用父,號虛齋,福建省長樂縣(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南宋嘉定十年(1217)進士。歷知邵武軍、漳州,皆有治績。
嘉熙初(1237),為樞密都承旨兼國史院編修官。二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復除樞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
以資政殿學士致仕3、出自《征君宅》作者唐代:許景先 許景先,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曾祖名叫許緒。
許景先因考中進士科而出仕夏陽尉。神龍初年,升任左拾遺。
後出京補任滑州司士參軍。宋璟、蘇颋挑選殿中侍禦史,將此官授任許景先,當時輿論都感到欣慰。
開元初年與齊浣、王丘、韓休、張九齡輪流知制誥,以儒雅寬厚著稱。開元十三年(725年),許景先由吏部侍郎升任虢州刺史。
後來移任岐州刺史,召入朝廷任吏部侍郎,壹直到去世。4、出自《沁園春(送章漕赴詔)》作者宋代: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1] ),字長孺,號可齋。
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南宋中晚期名臣、詞人,北宋尚書左丞李邦彥之後。
5、出自《念奴嬌》作者宋代:趙鼎臣 字承之,衛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建中靖國初前後在世。
工詩,才氣飄逸,記問精博。自號葦溪翁。
元佑間進士。紹聖中,登宏詞科。
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鄧州。召為太府卿。
嘗往來大名、真定間,與蘇軾、王安石諸人交好,相與酬倡,故所作具有門逕,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壹百二十卷,其孫綱立刊於復州,至四十卷而止。
今則僅存竹隱畸士集二十卷,《四庫總目》系輯搜所成。還有其他著名歷史人物的作品。
顏之推: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親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遊則***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範仲淹: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尊親;禮儀勿疏狂,遜讓敦慕鄰。
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保五轂恩;做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蘇洵:入則孝順父母,出則和睦鄉鄰。
長上有問必答,在座定要擡身。不可虛言戲謔,不可斜側驕矜。
莫呼長上表號,開口就要尊稱。飲食先讓長者,行路當隨後行。
紀曉嵐:壹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壹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林則徐:不孝父母,敬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存心不正,風水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時運不濟,妄救。
6. 關於“家風家訓”的古詩有哪些1,《家訓》年代: 宋 作者: 胡銓 悲哉為儒者,力學不知疲。
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無衣兒號寒,絕糧妻啼饑。
文思苦冥搜,形容長苦羸。俯仰多迤邅,屢受胯下欺。
十舉方壹第,雙鬢已如絲。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貴為。
可憐少壯日,適在貧賤時。沈沈朱門宅,中有乳臭兒。
狀貌如婦人,光瑩膏梁肌。繈褓襲世爵,門承勛戚資。
前庭列嬖仆,出入相追隨。千金辦月廩,萬錢供賞支。
後堂擁姝姬,早夜同笑嬉。錯落開珠翠,艷輝沃膏脂。
妝飾及鷹犬,繪采至薔薇。青春付杯酒,白日消枰棋。
守俸還酒債,堆金選娥眉。朝眾博徒飲,暮赴娼樓期。
逢人說門閥,樂性惟珍奇。弦歌恣娛燕,繒綺飾容儀。
田園日朘削,戶門日傾隳。聲色遊戲外,無余亦無知。
帝王是何物,孔孟果為誰。咄哉驕矜子,於世奚所裨。
不思厥祖父,亦曾寒士悲。辛苦擢官仕,錙銖積家基。
期汝長富貴,豈意遽相衰。儒生反堅耐,貴遊多流離。
興亡等壹瞬,焉須嗟而悲。吾宗二百年,相承惟禮詩。
吾早仕天京,聲聞已四馳。樞庭皂囊封,瑯玕肝膽披。
但知尊天土,焉能臣戎夷。新州席未暖,珠崖早窮羈。
輒作賈生哭,謾興梁士噫。仗節擬蘇武,賡騷師楚累。
龍飛睹大人,忽詔衡陽移。帝曰爾胡銓,無事久棲遲。
生還天所相,直諒時所推。更當勉初誌,用為朕倚毗。
壹月便十遷,取官如摘髭。記言立螭坳,講幄坐龍帷。
草麻賜蓮炬,陟爵銜金卮。巡邊輒開府,禦筆親標旗。
精兵三十萬,指顧勞呵麾。聞名已宵遁,奏功靖方陲。
歸來笳鼓競,虎拜登龍墀。詔加端明職,賜第江之湄。
自喜可佚老,主上復勤思。專禮逮白屋,悲非吾之宜。
四子還上殿,擁笏腰帶垂。父子拜前後,兄弟融愉怡。
誠由積善致,玉音重獎咨。資殿尊職隆,授官非由私。
吾位等公相,吾年將期頤。立身忠孝門,傳家清白規。
但願後世賢,努力勤撐持。把琖吸明月,披襟招涼颸。
醉墨雖欹斜,是為子孫貽。2,《題楊虢縣竹亭》年代: 唐 作者: 盧綸 夜宿密公室,話餘將晝興。
繞階三徑雪,當戶壹池冰。家訓資風化,心源隱政能。
明朝復何見,萊草古溝塍。3,《誡兒侄八百字》年代: 宋 作者: 範質 去上初釋褐,壹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凡登進士第,四選升校讎。
歷官十五考,敘階與樂儔。如何誌未滿,意欲淩雲遊。
若言品位卑,寄書來我求。省之再三嘆,不覺淚盈眸。
吾家本寒素,門地寡公侯。先子有令德,樂道尚優遊。
生逢世多僻,委順信沈浮。仁宦不喜達,吏隱同莊周。
積善有餘慶,清白為貽謀。伊余奉家訓,孜孜務進修。
夙夜事勤肅,言行思悔尤。出門擇交友,防慎畏薰蕕。
省躬常懼玷,恐掇庭闈羞。童年誌於學,不惰為箕裘。
二十中甲科,赪尾化為虬。三十入翰苑,步武向瀛洲。
四十登宰輔,貂冠侍冕旒。備位行壹紀,將何助帝酞。
即非救旱雨,豈是濟川舟。天子未遐棄,日益素餐憂。
黃河潤千裏,草木皆浸漬。吾宗凡九人,繼踵升官次。
門內無百丁,森森朱綠紫。鵷行洎內職,亞尹州從事。
府掾監省官,高低皆清美。悉由僥幸升,不因資考至。
朝遷懸爵秩,命之曰公器。不蠶復不穡,未嘗勤四體。
雖然壹家榮,豈塞眾人議。颙颙十目窺,齪齪千人指。
借問爾與吾,如何不自愧。戒爾學立身,莫若先孝弟。
怡怡奉親長,不敢生驕易。戰戰復兢兢,造次必於是。
戎爾學幹祿,莫若勤道藝。嘗聞諸格言,學而優則仕。
不患人不知,惟患學不至。戒爾遠了恥辱,恭則近乎禮。
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後己。相鼠與茅鴟,宜鑒詩人刺。
戒爾勿曠放,曠放非端士。周孔垂名教,齊梁尚清議。
南朝稱八達,千載穢青史。戒爾勿嗜酒,狂藥非佳味。
能移謹厚性,化為兇險類。古今傾敗者,歷歷皆可記。
戎爾勿多言,多言者眾忌。茍不慎樞機,滅危從此始。
是非毀譽間,適足為身累。舉世重交遊,凝結金蘭契。
忿怨容易生,風波當時起。所以君子心,汪汪淡如水。
舉世好承奉,昂昂增意氣。不知承奉者,以爾為玩戲。
所以古人疾,蘧蒢與戚施。舉世重任俠,俗呼為氣義。
為人赴急難,往往陷刑死。所以馬援書,殷勤戒諸子。
舉世賤清素,奉身好華侈,肥馬衣輕裘,揚揚過閭裏。雖得市童憐,還為識者鄙。
我本羇旅臣,遭逢堯舜理。位重才不充,戚戚懷憂畏。
深淵與薄冰,蹈之唯恐墜。爾曹當憫我,勿使增罪戾。
閉門斂蹤跡,縮首避名勢。名勢不久居,華竟何足恃。
物盛必有衰,有隆還有替。速成不堅牢,亟走多顛躓。
灼灼園中花,早發還先萎。遲遲澗畔松,郁郁含晚翠。
賦命有疾徐,青雲難力致。寄語謝諸郎,躁進徒為耳。
4,《新涼理故書有感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空花瞥過似浮榮,海水難湔是惡名。功比禹軻真學者,罪浮桀紂亦書生。
國師族覆慚家訓,太尉朝危悔宦情。束起陳編呼伯雅,胸中磊磈暫澆平。
5,《白氏夫人生日二首》年代: 宋 作者: 仲並 斷機久已傳家訓,采藻端然繼國風。庭院爐煙春藹藹,門闌瑞氣曉蔥蔥。
遐齡願效三桃實,拜壽何辭百盞空。自幸晚為門下士,余波應許丐奇窮。
7. 關於,家規,家訓的古詩1、《曾國藩誡子書》清代 曾國藩原文: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能慎獨,冊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壹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壹自強之道,第壹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譯文:修身養性做人做學問的道路,最難的就是養心,養心中最難的,就是做到在壹個人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
能夠做到在壹個人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就可以問心無愧,就可以對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質問。如果壹個人在獨處時沒有做過壹件問心有愧的事,那麽他就會覺得十分安穩,自己的心情也常常會是快樂滿足寬慰平安的,(做到在壹個人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強不息的道路和尋找快樂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礎。
2、《訓儉示康》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原文:其余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
譯文:其他因為節儉而樹立名聲,因為奢侈而自取滅亡的人還很多,不能壹壹列舉,上面姑且舉出幾個人來教導妳。妳不僅僅自身應當實行節儉,還應當用它來教導妳的子孫,使他們了解前輩的作風習俗。
3、《範文正公家訓百字銘》宋代 範仲淹原文: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譯文:對待父母親人孝順應當竭盡全力,對國家應當表現出自己的忠誠。4、《弟子規》清代 李毓秀原文: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譯文: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
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應該恭敬的聆聽。
5、《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詩人陸遊原文: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要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的時候才能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
8. 關於“家訓”的古詩有哪些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家訓作用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的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是使 國家更加富強的必不可少的壹點。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壹個國家基石。
在國家的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壹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自漢初起,家訓著作隨著朝代演變漸豐富多彩。家譜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範。
例如"壹粥壹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節儉持家思想,今天看來仍有積極意義。在家譜中有不少詳記家訓、家規等以資子孫遵行的。
當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如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膾炙人口。 家訓之所以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節義、教導禮儀廉恥。
此外,提倡什麽和禁止什麽,也是族規家法中的重要內容,如:"節儉當崇"、"邪巫當禁" 等。 簡言之,每個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規家訓。
家譜中較為常見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內容: (壹)、註重家法、國法 (二)、和睦宗族、鄉裏 (三)、孝順父母、敬長輩 (四)、合乎禮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六)、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