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古人的名言或警句

古人的名言或警句

全給妳吧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壹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醜上》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孟子·公孫醜上》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醜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離婁上》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有名的)

臣心壹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江流千古英雄恨,蘭作行舟柳作樊。

蘇軾:

⑴春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水龍吟》)

⑵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水調歌頭》)

⑶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嬌》)

⑷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 何處是吾鄉!(《臨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壹日涼。(《鷓鴣天》)

⑹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⑺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⑻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南鄉子》)

⑼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蔔算子》)

⑽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阮郎歸》)

⑾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⑿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江城子》)

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

⒁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

⒂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浣溪沙》)

二、蘇軾詩歌名句集錄

⑴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

⑵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石蒼舒醉墨堂》)

⑶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 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⑷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紅。(《書雙竹湛師房二首(其二)》)

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⑹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壹)》)

⑺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壹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其壹)》)

⑻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

三、蘇軾散文名句集錄

⑴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糯,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喜雨亭記》)

⑵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超然臺記》)

⑶事不目見耳聞,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記》)

⑷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誌於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曰喻》)

⑸方求黑時嫌漆白,方求白時嫌雪黑。(《書墨》)

⑹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賦》)

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

⑻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壹遇也,而況能使了然於口與手者乎!(《答謝民師書》)

⑼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刑賞忠厚之至論》)

⑽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論》)

⑾夫當今生民水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教戰守策》)

⑿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韓文公廟碑》)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李白: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眺樓

餞別校書叔雲》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臺》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蜀道難》

1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1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 《菩薩蠻》

1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9、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越中覽古》

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油天姥吟留別》

王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

漁舟唱晚,響窮澎澧之濱。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xiè)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yí)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壹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én)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壹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