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作文的名言名句

作文的名言名句

作文的名言名句

有關觀察的名言

1、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宋帆

2、細節在於觀察,成功在於積累。——愛默生

3、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

4、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事業、藝術、科學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訣。 ——史邁爾

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序》

6、壹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伽利略

7、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壹樣。在這裏,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蘇霍姆林斯基

8、觀察與經驗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岡察洛夫

9、戴上墨鏡,世界在妳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個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觀察生活的墨鏡。——培根

10、要測量壹個人真實的個性,只須觀察他認為無人發現時的所作所為。——麥考萊

11、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有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12、細心觀察產業界中那些自大的、維持不變的、獨斷的恐龍之所以壹夕倒下的原因。

13、正理觀察是對事物有無自性進行分析,進行抉擇。

14、不論如何強大的公司,都不能安於現狀,必須隨時機警地留意公司內部和外面大環境的變化。

15、要從對小事物的細心觀察中找出發現自然奧秘的途徑。

16、生活,需要細心觀察,更需要理性思考,從而獲取鮮活而豐富的寫作素材。

17、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領悟生活。

18、到生活中去,去觀察,去傾聽,去體驗,去創造,去成長。

19、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有關文章修改的名言

1、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

2、善作不如善改

3、何其芳:古往今來,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過功夫。

4、葉聖陶:寫完了壹篇東西,看幾遍,修改修改,然後算數,這是好習慣。

5、魯迅: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6、不要急於寫作,不要討厭修改,而要把同壹篇東西改寫十遍,二十遍。(列夫?托爾斯泰)

7、作家最大的本領是善於刪改。誰善於和有能力刪改自己的東西,他就前程遠大。 (陀斯妥耶夫斯基)

8、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魯迅)

9、寫作還有壹個過程,就是修改過程。修改時,把作品當成不是自己的,從別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靜地修改。 (艾蕪)

10、《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關於寫作的名人名言

現在我對任何壹篇小東西都要苦心思索,幾乎同思索大東西壹樣,也許還要付出更多辛酸的勞動。

要通過世界上人們看得見的笑容和人們看不見,不知道的眼淚來觀察生活!

作家身邊應常備筆和紙,必須把他自己感到驚奇的事物記下來。從這樣的素描中,畫家創作了畫,而作家則從中創造了作品中的場景;壹切都應取之於生活,而不是用無謂的幻想臆造出來的。

只有在情緒好和懷著崇高的慈悲心的時候,寫作才有靈感。

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壹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隨便他寫什麽,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 ——果戈理

人不是因為擔心死而從事寫作,而是擔心死後沒留下什麽痕跡。

—斯特凡?赫爾姆林

我寫作,為了使我的朋友們更愛我。—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千萬不要從形式上去追求比別人寫得好。比別人寫得差壹些不要緊,要緊的是按自己的特點寫。

壹開始就寫大部頭的長篇小說,是壹個非常拙笨的辦法,我國所以出了大堆語言的垃圾,正由於這個緣故。學習寫作應該從短篇小說入手,西歐和我國所有最傑出的作家幾乎都是這樣做的,因為短篇小說用字精煉,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節清楚,主題明確。

最大的智慧是在於字句的簡潔,諺語和民歌總是簡短的,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情感是足夠寫成整部書的。 ——高爾基

簡練是才能的姊妹。

寫作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對作家來說,寫得少是這樣的有害,就跟醫生缺乏診病機會壹樣。—契訶夫

作家在作品中應該像上帝在宇宙中壹樣,到處存在,又無處可見。

對妳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註意地去觀察它,以便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福樓拜

不論壹個作家所要描寫的東西是什麽,只有壹個名詞可供他使用,用壹個動詞要使對象生動,壹個形容詞要使對象的性質鮮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尋找,直至找到那壹個名詞,那壹個動詞和那壹個形容詞。

非凡的激情才能產生卓越的作品。—福樓拜

能把文字操縱自如,使它述說壹切,甚至述說壹般不易表達的事情,並充滿未盡之意,充滿神秘的,不曾表明的企圖,這比動用壹些死語舊詞更為困難。

真實的事情比虛構的故事更希奇;但這是因為虛構的故事必須符合可能性,而真實的事情卻不必顧及這壹點。 —馬克?吐溫

壹個作家如果關心後代的話,就會不停地純潔自己的語法,而同時又不拋棄用來表現他精神中特殊個性的特色。濫造新詞不過是補救自己的低能的壹個可憐的辦法。有錯誤的語言永遠也不能表述壹個思想,而文體就像是水晶,愈純凈便愈光亮。——雨果

感受最深的人才會有傳神的筆調。 —蒲柏

唯有發自心靈深處的作品才能獲得桂冠。 —叔本華

作品是心靈的精華。 ——叔本華

沒有什麽比沈浸在創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海塞

為了寫得好,必須充分地掌握題材,必須對題材有足夠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層次,把思想構成壹個聯貫體,壹個連續不斷的鏈條。 —布封

每壹段我都寫了四次:壹次是寫下我想說的話,壹次是添入我所遺漏的,壹次是刪去不必要的,再壹次是把全文精練成有如我才剛想到的壹般。阿林漢

為了使主題變得生動,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取來的某壹題材,它本身常常是壹種“沒有順序”、“沒有秩序”的東西。我們把它拿來拆散,壹如孩童堆砌積木那樣,把它試驗著堆砌起來,再拆開,再試用另壹種方法堆砌起來。 ——小林多喜二

言詞應該只是精心定做的、與思想相適應的衣服。 —勒納爾

作者不是忠實地刻畫事件,而是把他眼中的內在的實質傳達給觀眾。 —愛爾默?賴斯

我只能寫我體驗過的東西,我思考過和感覺過的東西,我愛過的東西,總而言之,我寫我自己的生活,和與之長在壹起的東西。 —岡察洛夫

作家應該十分註意地觀察自然景色和各種事件。清晨陣陣微風拂起的漣漪會發出什麽樣的閃光?天空像什麽樣子?有什麽變化?只有仔細地觀察過這些景色的人,才能成功地描繪出無數這樣的景色。光憑想象是不行的。 —普列姆昌德

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也不可能打動人心。 —狄德羅

只有動情寫成的作品才能動人以情。 —塞?柯爾律治

壹切作品要寫得好,它就應當……是從作者的心靈裏歌唱出來的。 —列夫?托爾斯泰

凡是好的作品都是這樣,他們不只是單純的雕刻或畫。他們磨礪自己的靈魂,使之與外界事物相壹致,再恰如其分地把這些復活在作品裏。壹刀刀、壹筆筆地,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刻印在作品中 —武者小路實篤

要想打動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動。否則,再富技巧的作品也決無生命。 —讓弗?米勒

每壹部作品,應該是激情的果實,應該為激情所滲透。 —別林斯基

壹部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意義,是由它的中心思想的深度和社會意義所決定的。 ——齊斯

如果作家總是睜著眼睛,那麽他從空氣中也可以獲得小說的素材。從火車上、船上、報刊上、人們的交談等許許多多場合都可以獲得優秀的小說素材。經過幾年的磨練,觀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會選擇有用的東西。—普列姆昌德

作家應該竭力從平凡中間挖掘既有趣味、又有教育意義的東西。——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滿足於形似到亂真,拘泥於無足道的細節表現的畫家,將永遠不能成為大師。—羅丹

壹切您都必須壓縮,壓縮!只要做到這壹點,您就可以學會簡練、明白、有力。—高爾基

詞匯越簡練,它就越準確。—高爾基

壹字不可易,易則損文筆。——荷馬

語言的準確性,是優良風格的基礎。—亞裏士多德

壹揮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卻往往壹揮而就。——本?瓊森

我盡我的全力每天寫作十五小時,太陽東升,我就起床,壹直到午飯的時刻為止,除了喝咖啡之外,不吃任何東西。—巴爾紮克

寫作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妳的作品放在鐵砧上錘上二十次!—尼?布瓦洛

要想工於運筆,就得勤於練習。——愛比克泰德

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壹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隨便他寫什麽,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果戈理

寫作要嚴格、嚴格,再嚴格。求快——這意味著不是往山上爬,而是從山坡上向下滾,到頭來只有死路壹條。——富爾曼諾夫

寫作,尤其是詩,等於流汗。作品就是汗水。——讓?科克托

勸妳從容地忙著,總不要失掉耐心,還要十遍、二十遍修改妳的作品:要不斷地潤色它,潤色、再潤色才對;有時候要可以增添,卻常常要割愛刪棄。—尼?布瓦洛

無情地刪去壹切多余的東西……篇幅雖然減少壹半,對讀者的價值卻要增加三十倍。——車爾尼雪夫斯基

葉聖陶關於寫作的名言

寫文章不是什麽神秘的事兒,艱難的事兒。文章的材料是經驗和意思,文章的依據是語言。只要有經驗和意思,只要會說話,再加上能識字會書寫,這就能夠寫文章了。

所謂好文章,也不過是材料選得精當壹點兒,話說得確切壹點而周密壹點兒罷了。如果為了要寫出好文章,而去求經驗和意思的精當,語言的確切周密,那當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實際上,壹個人要在社會裏有意義的生活,本來必須要求經驗和意思的精當,語言的確切周密。那並不是為了寫文章,為的是生活。凡是經過這樣修養的人,往往會覺得有許多文章要寫,而寫出來的往往是好文章。

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

現在我們要相信,不論什麽人都能寫文章。車間裏的工人能寫文章,田畝裏的農人能寫文章,鋪子裏的電工,碼頭上的裝卸工,都能寫文章: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生活。

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壹般人都要識字,都要練習寫作,並不是為了給自己捐上壹個“讀書人”或者“文學家”的頭銜,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

臨時搬出些知識來,閱讀應該怎樣,寫作應該怎樣,豈不是要把飽滿的整段興致割裂得支離破碎?所以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必須化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之間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說話要沒有多余的話,作文要沒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讀者自然能領會到,那麽明白寫下反而是多余的了。

讀壹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壹點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於白讀。

記載壹件東西,敘述壹件事情,發表壹種意見,吐露壹腔情感,都可以成為文章。把眼睛裏看見的光景記下來,當然也成為文章。

所以抒寫感情並不在乎堆砌“快樂”“痛苦”之類的字眼;這些字眼竟可以壹個也不用,自有別的辦法收到抒寫感情的效果。如果妳把引起妳感情的原由和經過寫出來,無論外界的事物或內心的變化,都照當時所感受的寫出來,這就抒寫了感情了。別人看了妳的文章,雖然不曾接觸過那些事物,發生那樣變化,可使由文章的媒介,卻像接觸過了,發生過了,結果自然來了感動。

抒寫感情的文章大都是記敘文。離開了事物,感情也就無從興起。任何感情,都由個人和環境圍繞的人、物、事的發生交涉而來。因此,除開了記敘,也就很少純粹的抒情文。同樣的記敘文,僅僅以記敘事物為目的,當然是記敘文;如果其中有壹股感情灌註著,作者的目的原在抒寫著壹段感情,那就是抒情文了。

隨筆可以說毫無規模,三言兩語也成,從壹個大範圍抽出小小的壹片段來寫也成,壹思想藤蔓壹樣蔓延開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攏也成。至於題材,凡是實際生活以內的壹切都可以充作隨筆的題材。

作者的動手寫隨筆,讀者的樂於讀隨筆,都為著新鮮的意趣。?新鮮的意趣只能以作者自己作準,自己覺得新鮮,同時又料想到必然有壹部分人也會覺得新鮮,這壹篇隨筆就很值得寫了。

文章必須從真實生活裏產生出來。把真實生活裏所不曾經驗過的事勉強拉到筆底下來,那是必然失敗的勾當。人固然不必為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擔負起人的責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像這種並非勉強拉到筆底下來的材料,裏頭交織著作者的思想和情緒,寫成文章,自然成為出色的壹篇,受讀者的欣賞了。

說明文的好壞在乎所發現、所理解的道理準確不準確。發現的準確,理解的準確,寫下來的就是最好的說明文,除非文字上有什麽毛病。

說明文說明道理,道理是附著於事物的,它本身不是“視而可見,觸而可知”的事物,有時不很容易領會。為了使讀者領會起見,說明了道理之後,最好指出壹些實例來。

有許多文章,作者幾乎完全不拿出自己的意思來,或者只拿出壹部分來而留著其他的部分。完全不拿出意思來並不是沒有意思,而是把意思隱蔽在文章的背後。那隱藏著的和包含著的意思都有待讀者自己去發現。讀者自己從文章中發現了意思,其明白和感動的程度,比直接從作者那裏接受意思更要深切。所以,有了壹個意思,要不要老實拿出來,或者只拿出壹部分來而留著其他部分,這又是動筆以前應該斟酌的壹件事情。

過分在壹兩個字眼上推敲,往往會弄成纖巧,不自然。在壹段壹節上用功夫,正是所謂“大處落墨”的辦法。

寫什麽呢?與其寫壹些空泛的議論,不如寫壹些親身經歷。所以,議論怎樣推行新生活,怎樣使國家強大起來,不如敘述曾經經歷過的某壹樁事情,不如抒寫對於本鄉本鎮的感情。這些還只是限於個人方面。如果能夠推廣開來,把自己所熟悉的社會中某壹方面的情形作為寫作材料,那就更有意義了。

寫到了家。

描寫不是死板地照抄實際事物。用適當的文字,把事物的外面的和內面的特質表達出來,使人家認識它的整體,這才算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