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格言中,有“格拉那格拉揚”之說,意為“敬拜是理”。它體現在兩個方面:對人的敬拜和對大自然的敬拜。對人的敬拜,旨在人際和睦和人與神的溝通;對大自然的敬拜,則在於人神和諧,天人合壹。人際敬拜有四種:婚拜、生拜、謁拜和節慶拜婚拜。
拜婚:新婚夫妻在結婚的當年,於年關時節要去敬拜舅父和女方父母,婚禮才算完全。敬拜舅父和女方娘家時,新娘要帶自己用棉線織成的棉毯給舅父娘家各壹床,茶葉壹包,臘肉三斤三兩;糯米粑粑3至5塊,甘蔗三棵。這些禮物代表了新郎新娘對舅父及長輩們的孝敬之心。舅父長輩則要殺雞祭神,請祭司祈禱神靈賜福新婚夫婦,並將雞肉摻米煮成爛飯供大家食用,還要用雞股骨、雞頭和雞舌頭占蔔吉兇。佤族新婚夫妻敬拜長者,長者為他們祈神祝福,是婚禮的重要內容。
生拜:結婚成家的兒女們,在他們生兒育女,嬰兒未滿周歲前,到了辭舊迎新的年關時節,要帶嬰兒去拜外公外婆以及舅爺們。帶去的禮物有茶葉、芭蕉糯粑、臘肉等。公婆和舅爺們則要給嬰兒送壹只未下蛋的小母雞和壹個鮮雞蛋作保魂物。雞蛋煮給孩童吃,母雞要精心照料。長輩們還要給幼兒手上拴紅色和黑色棉線,意為求魂與賜魂。謁拜。這是眾百姓給部落酋長或寨子頭人的敬拜。敬拜者帶少許禮品,如茶葉、水酒之類,頭人們則要給謁拜者祈神祝福。無論謁拜,還是節慶拜都有兩層寓意:壹是於世俗生活中為了溝通情感,二是於靈界裏為了保持靈力的溝通,以便興寨旺族。
在佤族社區,還要講人與自然的“敬拜是理”。佤族認為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有生命和靈性。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佤族人時時處處崇尚自然,敬拜自然的神靈。大到天地,小到螞蟻;近與房屋,遠與山林都要敬拜和善待它們。他們認為所有存在的自然物體都有靈性與尊嚴,它們不僅為人類所利用,也是人類的良伴益友。比如石頭類,雖然不能生長和言語,但仍有靈性。所以對石頭也要象對其它萬物壹樣,善待它,敬拜它。
佤族“司崗裏”神話實際體現的正是山石崇拜。他們崇拜的最大山石是萊姆山。據說因為萊姆山據說因為萊姆山是人類降生之地,萊姆山的神靈是佤族的偉大守護神。
為維護人與山林相依的永久性,佤族傳統旱地作業都有壹套伐木種地與保護林木的法規。輪歇地,幾年耕耘幾年輪休,就是為了保護山林不讓水土流失。佤族每砍壹棵樹,要在樹根上放壹塊石頭,以示對樹神的酬謝。
待客:佤族人熱情好客,只要妳走進寨子,不論生熟,都以禮相待,奉為貴賓。進門,主人先向妳敬酒而不是獻茶。佤族人男女老幼喜歡喝酒,因此,他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來招待客人,以示他們的熱忱。如果客人來了,壹進又碰上缺酒,主人將感到莫大遺憾,除了解釋,將立即借酒來補上這壹禮:主人把酒斟滿後,雙手捧杯到地面,劃個弧形,再捧上來獻給客人。客人要熱情接受,壹飲而盡;若不能喝酒,也要接過杯來再作解釋。最好是用嘴在杯邊碰壹下,做個喝酒的樣子。主人認為這是對他的尊敬,所以也很高興。
佤族人忌“白”。做客的人須仔細檢查自己身上有沒有“白”的標誌和跡象。他們認為白色是壹種不吉祥的顏色。客人是不會得到禽蛋吃的,壹是蛋殼為白色;二是“蛋”、“淡”同音,主人招待客人是壹往情深,不是越吃越淡。既是做最好的待客禮品──雞肉爛飯,也決不會用白毛雞。寨裏不論誰家生了孩子,這是全寨的大喜事,家家都要熱情幫助。有的全寨宰殺野豬來慶賀;有的每戶送壹只自己餵養的雞。
有事相幫是佤族傳統道德中的主要表現。村寨裏任何壹家婚喪嫁娶、生孩子、生病等,全寨人都前來幫忙、探視,送酒、米、錢等之類的東西。客人若遇到這壹類的事,壹般也可自己的條件而定,或買壹斤酒或幾元錢給主人,以表示自己的壹點心意。
不要在佤族的神地裏小便。
不能隨意觸摸比妳年長的人的頭部或肩部。
不能拒絕主人為妳準備的餐飲,哪怕妳只品壹口,也要吃。
不要眼勾勾地盯妳不相識的婦女。
不要亂摸佤族通天神鼓——木鼓。
不要當著長者的面說大話吹牛皮。
不要隨便提起佤族砍人頭祭谷的歷史。
不要輕意玩弄獵人的刀槍和弩箭。
不要在佤族老人面前蹺二郎腿。
不能稱年輕姑娘為小姐。
吃飯時,佤族忌諱飯粒掉在地上。若掉了,壹般都要揀起來,不能用腳踩,也不能掃進火塘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