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考據,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明末陳繼儒所著的《安得長者言》壹書中。遺憾的是,這句很可能不是陳繼儒原創,因為該書是壹部格言語錄集,記錄了陳繼儒遊學時,從各地“長者”那裏汲取的人生的經驗。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明代文學家、書法家及畫家。圖為清代徐璋所繪的《陳繼儒像》
那“長者”為何要這麽說呢?書中倒是有些答案,首先,“女子無才便是德”還有上半句相配,為“男子有德便是才”;然後,陳繼儒還對此句作了註解:“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他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
也就是說,“長者”(應該也包括陳繼儒)認為,女子識字讀書的壞處在於被曲本小說“挑動邪心”,“做出醜事”。考慮他說出這句話的時代,很容易理解所謂的“醜事”是什麽意思。
儒家壹直有“德本位”的文化傳統,男女皆以德為重。傳統女子教育,以“女德”為首,明朝亦然。在朝廷的宣教中,對婦女德行、修身的規範,往往放在首位。明永樂年間,仁孝皇後徐氏所作《內訓》,其中《德性》篇寫道:“貞靜幽閑,端莊誠壹,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順,德性備矣。”
仁孝文皇後,明朝開國功臣徐達之女,明成祖朱棣嫡後
仁孝皇後徐氏所作《內訓》
但明朝中後期,社會商品經濟不斷發展,人口流動性加強,社會風氣也逐漸開放,極大沖擊了傳統禮教。此時,人們對“女才”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女性開始崇尚才華,男子則欣賞有才華的女子。明朝文學家葉紹袁在《午夢堂集·序》中寫道:“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婦人亦有三焉,德也,才與色也。”更是把德、才、色三者並列,稱為女子的三不朽。
在此風氣下,“才女文化”開始出現,尤以江南地區最盛,這突出表現在明末清初文人與秦淮名妓的交往中。陳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別傳》中就提到:“河東君及其同時名姝,多善吟詠,工書畫,與吳越黨社勝流交遊,以男女之情兼師友之誼。”當時,文人與名妓的交遊被傳為風流佳話,如“復辟社四君子”中冒辟疆與董小宛、陳貞慧與李貞麗、侯方域與李香君的事跡就被人津津樂道。
孔尚任所著《桃花扇》,描繪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文人之所以和名妓來往,主要是出於對名妓之才的欣賞。如馬湘蘭,其“姿首如常人”卻以“擅畫蘭”而才名遠著,名士王稚登七十歲時還與已“年五十七矣”的馬湘蘭“燕飲累月,歌舞達旦,為金閶數十年盛事”。
明 《千秋絕艷圖》局部
然而,既然“才女”常以名妓為代表,就免不了讓壹些人——如“長者”把文才和青樓淫風聯系在壹起,說寫作詩詞的妓女是“淫詞麗”,敗壞德性。再加上才子佳人小說對女子才情的尊崇,引發現實中才女不循禮法、才子風流多情的故事頻頻發生,也讓人們認為,癡迷文才、抒發性情多會邪淫不貞、滅理亂倫。
在德才相防的情況下,舍才而取德就是這些人理所當然的選擇了。可以這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在“女才”發展挑戰了儒家“德本位”傳統之後激起的反彈。而且這種反彈不僅反“女才”,也反“男才”。“男子有德便是才”,言外之意就是,男子再有才華,德性喪失,也算不得真才。
但“長者”壹席話雖然流傳較廣,卻代表不了明清社會的主流輿論。
壹方面,推崇才女的人肯定不會被這麽兩句話便扭轉觀念。如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就批評這壹說法對女性才情的壓抑,主張尊重女性的文才。他認為,“聖人以《關雎》、《葛覃》、《卷耳》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詩。”他還廣收女弟子,教授詩文。乾隆年間“南至閩粵,北極燕魯”,“壹時紅粉俱拜門墻”,弟子最多達四十余人,作品編為《隨園女弟子詩選》。在他影響下,古代女性文學得以在清朝到達頂峰。
《隨園女弟子詩選》
另壹方面,正統儒家也不願意認同這句話,在他們看來,這句話雖然鄙夷了“才女”,但未免把話說得太死,還是要強調德才相濟的重要性,予以導正,恢復正統女教才好。
章學誠(1738~1801),清代史學家、思想家
例如,史學大家章學誠就舉出孔子最為推崇的周禮中關於婦學的記載,從考證儒教正統出發,證明“無才”主張並非聖賢本意。他認為婦女四德和正統的詩才都是古典婦學的正宗,“必由禮通詩”,而相比之下,“今之婦學,轉因詩而敗禮”。在他看來,女性可以有文才,但前提是要研習女教,遵守婦德,以德馭才。
至於這句話脫穎而出,與“裹腳”、“三從四德”壹並被視為中國傳統社會的標簽,則是五四以來各路女性主義者不斷強調的結果。以“壓迫—解放”為核心的革命式五四思想,非常需要樹立傳統社會壓抑女性的典型,在剝離上下文及時代背景後,“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無疑是個完美的“敵人”。
晚清民國的女學堂
這場運動的結局我們都很清楚:革命及其思想獲得了最後勝利,“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影響力也達到了歷史頂峰。當初那位講出這句話的“長者”,自己可以預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