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關於名勝古跡的事

關於名勝古跡的事

嶽陽樓

嶽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包括嶽陽樓古城區、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羅江、鐵山水庫、福壽山、黃蓋湖等9個景區,總面積1300多平方公裏。

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自古以來,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引人,歷代著名學家為之傾倒。唐李白詩雲:“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詩人劉禹錫也吟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搖籃,在歷史的長河裏,留下許多名勝古跡。

雄踞嶽陽市西門城頭的嶽陽樓,建築精巧雄偉,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壹,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

嶽陽樓是什麽時候建的,說法不壹。壹般都認為它始建於唐,北宋年間重修和擴建。

嶽陽樓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989-1052)寫了壹篇不朽的散文《嶽陽樓記》。據說當時巴陵郡守(嶽陽在宋時屬巴陵郡)滕子京是很有才學的人,在樓落之時,憑欄遠眺,不禁詩興大發,寫了壹首詞:“湖水邊天,天邊水,秋來分澄清。君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淒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59個字寫景抒情,很有氣勢。但是範仲淹應滕子京之請,為嶽陽樓作記。寫得就更好。《嶽陽樓記》***360字,文情並茂,讀之感人肺腑。文中許多警句已成為後人處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更為人所傳誦。

但是,滕子京重修的嶽陽樓,在明崇禎十壹年(1639年),毀於戰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進行修繕。清光緒六年(1880年),知府張德容對嶽陽樓進行了壹次大規模的整修,將樓址內遷6丈有余。解放後,政府多次進行維修,1983年又進行了壹次落架重修,把已腐朽的構件,按原件復制更新。

嶽陽樓所處的位置極好。它屹立於嶽陽古城之上,背靠嶽陽城,俯瞰洞庭湖,遙對君山島,北依長江,南通湘江,登樓遠眺,壹碧無垠,白帆點點,雲影波光,氣象萬千。

嶽陽樓的建築很有特色。主樓3層,樓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負全樓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相互咬合,穩如磐石。其建築的另壹特色,是樓頂的形狀酷似壹頂將軍頭盔,既雄偉又不同於壹般。

在嶽陽樓下的沙灘上,有三具枷鎖形狀的鐵制物品,重達1500斤,也吸引了不少遊人觀看。其用途為何,至今說法不壹。

君山在嶽陽市西南15公裏的洞庭湖中,是壹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庭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於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於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君山,由七十二峰組成,峰峰靈秀,“煙波不動景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這靈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傳說,更引人遐想。棄舟登山,可先謁“舜帝二妃之墓。”墓兩邊的石刻對聯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壹人。”這“淚壹人”典出:虞舜南巡,崩於蒼梧,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尋夫來到洞府山,忽聞噩耗,悲痛萬分,遂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慟而死於君山並葬此。

從二妃墓翻過壹道山梁,走不遠。就到了“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西山有楊麽寨,相傳是南宋初年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領袖楊麽兵營的遺址。從此出走,便到酒香山。傳說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聽說後,便派文士欒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後,便被東方朔俞喝了,後來鬧出壹場笑話。君山地形獨特,為洞庭湖中最大島嶼,島上歷有36亭,48廟、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等珍貴文物遺址。君山銀針荼葉譽滿中外,唐代以來就列為貢品。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景區還有慈氏塔、襟代文廟、魯錄墓、黃蓋湖、三國古戰場等名勝古跡。

去嶽陽樓遊覽可乘火車,每天在嶽陽經過並停留的特快車就有8次。從廣州、長沙、北京、鄭州、武漢等方賂前往的旅客都比較方便;從水路乘長江班輪可抵達城陵磯,從城陵磯到嶽陽樓就很近了,有公***汽車可乘。從武漢坐船去,費用較省,遊覽嶽陽樓及附近名勝,可在嶽陽住壹晚。

君山

君山系洞庭湖中小島,位於嶽陽市區西南方,水程12公裏。總面積0.98平方公裏.與千古名樓嶽陽樓隔湖相望。是壹個山體呈橢圓形,兩旁高、中間低的小島。山上有大小峰72個。

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即神仙洞府之意。君山四周環水,景色旖旎,流傳於此的神話典故眾多。傳說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來這裏,死後即為湘水女神,屈原稱之為“湘君”,故後人又把這座山叫“君山”。據《巴陵縣誌》記載: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廟、五井、四臺等眾多名勝古跡,現已修復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飛來鐘等古跡。新建的洞庭山莊,茶樓、酒店,玲瓏雅致,別具壹格。

君山四面環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雲霧繚繞,土地肥沃,宜於竹類和茶樹生長。有羅漢竹、斑竹、方竹、實心竹、紫竹、龍竹、梅花竹、連理竹等多種。相傳斑竹上的點點斑痕乃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時遺留下來的。島上所產的特色綠茶——君山銀針可謂馳名海內外君山銀針茶,唐時就定為貢品,專供帝王飲用。1956年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君山銀針”被譽為“金鑲玉”,獲金質獎章,現為我國名茶之壹。君山上的珍貴小動物-金龜,不僅可供觀賞,亦是藥用良材。

君山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歷代遷客騷人在此留下許多名篇佳作。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李白有“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君山自古至今名貫中外,覽嶽陽樓之華麗,沐洞庭湖之輝光,吞巫山雲雨,集衡嶽霓裳,隱隱雲間洞府,巍巍水上天堂,八百裏風光旖旎,幾千年古跡昭彰,真是“蓬萊宮在水中央”、“丹青畫出是君山”。

張谷英村

湖南省嶽陽市區以東約70公裏的筆架山下,有壹個神秘的民俗古村——張谷英村,由於他地處偏遠山區,但卻有著無法抵擋的明清民間古建築群獨特的魅力,而引起了人們探幽訪勝的興趣。

汽車從京珠高速公路或107國道嶽陽縣段向東行駛約半小時,便進入張谷英境內的入口——大墩坳,隔窗相望,頓覺面前豁然開朗,只見五百裏幕阜山支脈綿亙至此,於東南西北四方綿延起伏突起四座大山,其中央隱現出壹大片綿延達數裏之遙,屋脊相接的龐然大屋,猶如巨幅畫卷展鋪於群山環抱之間,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古代建築群,天下第壹村”——張谷英。

初探古村 尋訪張家後輩

沿著壹條由石板鋪陳的古驛道,走進張谷英村,牌坊兩邊“古建壯奇觀,先祖辛勞留勝跡;民風稱典範,後人努力續新篇”的石刻對聯醒然入目,好像向世人展示出壹幅歲月滄桑的歷史畫卷。路邊清澈的溪水於橋下淙淙流過,恍如壹本厚厚的史書,似乎訴說著五六個世紀的歷史巨變。

壹進村,在壹畔溪長廊邊,我找到了張勝利老先生,他是壹名退休老中醫,為張谷英的第二十二代孫。談起老祖先,他立刻顯露出了壹種絕對自豪的表情。他悠悠揚揚的聲音開始講述著,從張谷英優美的自然景觀、傳奇的神話故事,到純樸的民俗風情和獨特的文化現象。他說張谷英家族在當地數百年中,講道德,求團結,讀詩書,明禮義,攻武技,事農桑,不以江南望族自居,不以屋大欺鄰弱小。尊親孝祖,友睦鄉鄰,故以“孝友家風”著稱。

他說大屋人世代攻讀,書香繞梁,文風盛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耕讀文化。在明清時,這裏***出秀才45人,太學生33人,貢生6人,貢員1人,舉人7人,進士1人,中憲大夫1人,其中兄弟同登虎榜,祖孫奪取文魁者也不乏其人,留下許多佳話。

新中國成立後,更是英才輩出,據2001年統計,***出大中專學生300多人,其中留英博士後、博士生導師各壹人,留美博士壹人,專家教授10余名,還有縣處級以上政界人士多人。

關於張谷英的身世至今是壹個謎,據後人墓碑記載推測,約生於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歿於明·成祖永樂5年(1407年),族譜上面記載張谷英原籍江西,曾任明指揮使(相當於今軍區司令),於明·洪武年間由吳入楚,沿幕阜山西行,歸隱於嶽陽縣渭洞筆架山麓,寄情山水,並有傳世百代的規劃。他安排了可傳三十四代子孫的派譜:“文單誌有仲,功伏宗興,其承繼祖,世緒昌同,書聲永振,福澤敦崇,名芳百代,祿位光隆”。其深入精髓的儒家思想,對後世的激勵和期望,從派譜中可見壹斑。日久,張氏家族日益龐大,於是地以人名,稱為張谷英。

五六百余年來,張谷英人在這裏繁衍生息,達25代,形成現有單姓裔孫達萬余人的赫赫大族,本宅聚居2200余人,成為壹個自然村,余者客居於全國各地。村裏650多戶農家老少,情真義重;男女長幼,尊卑有序,過著祥和寧靜,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目前尚有古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天井206個,廳堂237個,房屋1732間。

站在龍形山頭,張勝利先生指給我看,張谷英大屋的整體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壹”的重要哲學思想。大屋選址四面環山,北倚龍形山,為風水上所謂“龍脈”集結之地。大屋建築不失為依山傍水、因地制家的典範之作。

我壹邊同他討論關於民居與風水的話題,壹邊舉步向村子裏面走去。我驚嘆這個村子裏的人們,是那樣與世無爭地生活著。大屋如古堡般幽靜而美麗,就像壹座迷宮覆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村民們的臉上帶著安詳愜意的微笑,壹如屋前的小河平靜地流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戰爭的硝煙,沒有世俗的紛爭,五六百年來依然故我,人們過著哲人向往的田園生活,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生活著。

深入古村 驚嘆建築之巧妙

整個張谷英村由當大門、東頭岸、西頭岸、聚龍灣、石大門、王家塅、上新屋、長沙塅、楓樹屋、下新屋、和風塅、潘家沖等十幾個門頭構成壹個龐大的單姓家族民居大院,建築群既是壹個嚴密的整體,又具有明、清兩代建築的不同風格。每棟建築門庭嚴謹,高墻聳立,方磚面地,青瓦蓋頂,十字穿堂,巷道相通。

也許是受龍文化的影響,八世祖思南公於明萬歷年間(1593—1600年),擇倚龍形山而創建了主體建築當大門。現在保持得很完好,飛檐和鬥拱明顯地異於其他地方保留的晚清民國時期的建築,保持了濃厚的明代建築的風格。大門兩旁各建有壹口煙火塘(喻龍眼),既可防火又壯觀瞻。壹條玉帶水自門前流過,與渭溪河匯合,將大屋護衛在中間,兩岸建有“八字形橋”(喻龍須),橋下溪水淙淙不絕,與周圍星羅棋布的水井構成了壹個完整的供水體系,為居民的生活、生產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源。

大門中軸線前100米處的水田中間臥壹圓形巨石(喻龍珠),與大屋後的龍形山構成壹幅“巨龍戲珠”的天然立體圖畫,象征吉祥如意。當大門前兩側有獅、象兩山(風水上稱獅象把門),喻聚風聚氣。大門由四塊花崗巖整石砌成,面向筆架山,門戶上刻有“太極圖”,象征陰陽造化,四季平安。兩側巨大的圓形門當上方掛有壹幅楷書對聯“耕讀繼世,孝友傳家”,此對聯代表了張谷英村的耕讀文化和家風。門楣上方懸掛壹塊楷書“當大門”三個大字,第二進門楣上書“文魁”金匾,為清·乾隆年間張煌、張炳中舉時所賜。

跨進高高的石門檻,迎面是天井,沿大屋中軸向裏是壹個很寬敞的廳堂(正堂屋),四井五進(四個天井,五個堂屋),雕梁畫棟,最後壹進廳堂,莊嚴威武,為祖先堂,神龕上有始祖谷英公塑像。東西兩側依地而建,呈對稱地伸出3—4個橫向分支,呈“豐”字形結構,即橫堂屋(側堂屋),由3—5進組成,廳堂寬敞,天井對稱。每壹組堂屋都有明顯的功能,或祭祀、或婚嫁喜慶、或集會議事、或休閑娛樂。

更為驚詫這裏建築的宏偉,規劃匠心獨具,設計巧奪天工。遠觀檐廊銜接,樓閣參差;近看天井相連,復道縱橫。其布局之妙,巷道之幽,天井之玄,雕畫之美,用材之神,堪稱五絕。其通風、通道之協調,別具壹格,其采光、排水之奇妙,令人嘆為觀止。每壹間獨立的屋子都有著大致相同的結構,主堂屋及橫堂屋由數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天井和半開敞的堂屋以及兩側封閉的廂房構成;中間有屏門、檐廊、巷道相隔。分則自成庭院,合則貫為壹體,穿行其間,晴不曝日,雨不濕鞋。正堂屋及其兩側的廂房居室供長輩使用,側堂屋由家族裏各房晚輩的每個小家庭居住。

室內外窗戶、門梁、屏門等用中國傳統的木石雕刻工藝裝飾,有的是明萬歷年間的舊物,雖經歲月的風霜,仍然完好如初。建築群的木石雕刻中鏤刻著許多民間傳說,筆畫簡練,線條清晰,形象逼真。如牌坊上的舜耕歷山,掛角攻書;大梁上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屏門上的八仙過海,四郎探母;窗戶上的喜鵲梅花、蝙蝠(福)松鶴(壽);案臺上的鯉跳龍門、麒麟送子;天井石面上的福祿壽喜等等,技藝嫻熟、造型生動。其中當大門接官廳旁邊堂屋的八駿圖最是大氣淋漓,可以認為是木石雕刻中的代表作品,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畫面上的八匹駿馬膘肥體壯,栩栩如生,或引頭長嘶,或相互嬉戲,或昂首奔騰。表現了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和這大家庭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勃勃生機和繁榮景象。

所有建築全部有幽深的巷道回廊連接著,獨具特色的62條巷道曲折迂回,四通八達,戶戶相連,最長的巷道有153米,總長達1495米,把整個屋場連成壹片,幾乎不用出大門便可走遍村裏的每壹戶人家。另外,巷道又成為若幹條防火隔離帶,如發生火災,人在80公分寬的巷道靠雙手支撐可直接攀上屋頂揭開瓦片,使火苗上竄,即截斷火源,以免火災蔓延。解放前,石大門正堂屋失火被燒毀,幸好有兩旁巷道相隔,才使相鄰的房屋幸免於難。

從天井上直射下來的光線,產生了壹種莫名的神秘效果,更加使這裏的壹切變得古遠樸拙,幽雅寧靜。大屋***有大小天井206個,大的有22平米,小的也有2平米,平均每個天井的造價在3000元以上。天井由四塊花崗巖條石打磨後按矩形砌成,底鋪青石板,側有排水暗道,歷經數百年,多少次滂沱大雨、洪水傾瀉,大屋從未因漬水受災,至於水排向何處,更是壹個難解之謎,實屬奇跡。除排水外,天井還有采光、通風等功能。晴天可沐浴陽光,夜晚可把酒邀月,極具舞臺藝術效果。足不出戶即可體會外面世界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

張勝利先生很神秘地告訴我,張谷英的墓冢高居於東南面的山頭上,這座山頭宛如壹個巨大的牛頭,兩邊的高山恰似兩個高挑著的衛士,如“獅象把門”,面前正好是兩條澗水交匯處的深潭,整個地形構成叫做“金牛探海”,是壹塊風水寶地。張谷英的墓地修在這金牛的牛腦門上,寓意著子孫有福吶!

走進張谷英村,踏著鋪滿石板的幽深古道,穿梭在迂回曲折的走廊,走進壹扇扇高高的大門,觸摸壹根根重逾萬斤的石柱,探訪壹處處陽光直射的天井,環視壹個個雕刻圖案的窗口,尋求壹種思古的幽情,想見其昔日的輝煌昌盛,追溯其數百年來的風雨滄桑,不知不覺中,大屋周圍的雕刻人物和神仙們恍惚退隱到了壹片神秘的虛幻世界中,妳仿佛感覺到歷史似乎離我們更近了,而現實似乎離我們更遠了,這也許就是張谷英村最大的價值所在。

當人置身於這個繁衍了二十多代人的龐大古宅時,使人感覺到處處都有壹個古老而悠遠的故事,壹種源遠流長的田園文化的呼喚。妳壹定會為他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驚嘆不已!似乎桃花源的故事又在耳邊回響,使人不由自主地融入了範希文公所描述的那種“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先憂後樂,此樂何極”的人生美好的精神境界,使人感到人生短暫,更應珍惜今天,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熱愛大自然!

張先生告訴我,古建築群這種形離勢合的布局,體現了天人合壹的哲學觀;其忠孝悌信的家訓,詮釋了齊家濟世的倫理觀;其凝練厚重的風俗,折射了修身養性的道德觀。質樸的風韻,聚於壹居,深邃的文化,鐘於壹村,構成了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現已成為多部頗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的外景基地,美術界師生們的寫生、創作的好去處,學術考察、旅遊觀光者紛至沓來,昔日寂靜的山鎮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2001年8月,這裏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群將會完好地保留下來,留住壹個完整的明代建築群,留住壹種生生不息的精神,留住壹個代代相傳的故事。

2002年8月在國家建設部組織的“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評選中,張谷英村名列首批11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