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有陰有陽,也有五行;觀天之術有獨特的規矩,通過觀察北鬥七星的運動、二十八星宿的運轉、九星的旺相休囚廢,可以窮究其中蘊含的天幹地支、陰陽八卦之理,由此八卦之理,歸而守中,中即是玄關。
認識和領悟宇宙的規律,以天道為人道的法則。那麽壹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宇宙之中存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陰陽循環,但也存在著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
道分而為天地,天地分而為萬物。萬物之中,人為最靈,本與天地同體,然人所受於天地,有純雜不同,故必見天之道,執天之行,則道在我矣。聖人作《易》,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古今以來的偉大聖哲,教人常須自己立在吃虧的地位,就是要謙卑退讓,舍財不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沒有見識的人,是壹定不肯做這種吃虧事的。在新學家而言,還要譏笑的說,這是消極的道德。要知道壹切偉大積極的事業,都是從這種消極的道德人作出來的:因為惟有消極的克己,才能夠積極的利人;惟有舍財不貪,才能興辦公眾的利益;惟有謙卑退讓,才能格外的令人尊敬欽佩,作事也格外的順利,容易成功。
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仍然是會得到大便宜的。佛法說壹因壹果、感應的道理,實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學跟哲學。天道是非常簡單的壹件事: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吃虧的,要受到補益。中國的聖哲,儒家、佛家、老莊的垂訓,都是反覆的叮嚀,說明這個道理。《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禍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壹切道德都在謙德裏面:由謙發動,對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對社會人群,就是忠信禮義廉恥。
凡人對於謙德善行,都是恭敬歡喜;而對於驕滿惡行,都是怨怒隱恨。那麽天道的降福降禍,說是天道,實是人情;說是天降,實由自作啊!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現,《尚書》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華嚴經》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壹切如來歡喜。’所以,我們為善加福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福;我們為惡加害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禍。從此可知,我們對面的壹切人、壹切物,就是天,隨處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天行,天道之轉運,所以鼓動萬物者也。執者,操持而卷舒之,則天之運可握矣。”“宇宙之大,皆天之所包。天之體用在我,尚有何出於天之外者乎。”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觀天之道在致中
壹陰壹陽曰道,陰陽相推曰行。天之道,天心也;天之行,無為也。觀天之道在致中,執天之行在致和。觀天之道而存其誠,執天之行而自強不息。
《皇帝陰符經》開篇就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宇宙天地,大道,說法不同,名稱有別,而理實則相通,宇宙所以總攝整個星空,天地所以能覆載萬物,孕育造化萬物,總不外乎壹大靈機之所為,宇宙如無核心中靈機的運轉,宇宙將壹時俱崩,所有天體即成壹盤散砂,宇宙的萬事萬物,天地人無不在壹個自然的大道規律中正常運行,人世間為人做事,要順應天道,我們對壹切人、壹切物,就是天,隨處都是有天理存在於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逆道而行,天道所譴。而修道的機理,同宇宙天地的運行之理也是分毫不差,懂得宇宙天地的運化之裏,修真的妙理,也就盡在其中。
《易經》中有壹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道的運行康健剛常,君子要順天意,體察天道而行才能夠生生不息。現代的人,尤其是在被無神論戰天鬥地的文化浸染久了,很難理解正統的神傳文明之廣袤深邃,把這句話片面理解為“我們應當勉勵自己,自立自強”,事實上,稍有社會閱歷的人都有體會,很多事物的發展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無論妳怎樣努力、絞盡腦汁,往往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而有時周密的計劃著某事,那件事情好象有意與我們捉迷藏,它繞過我們經歷了壹連串的偶然、意外之後得到最好的結局,不得不讓人感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易經》上說:‘壹陰壹陽之謂道。’這個陰陽,不是虛玄的,壹壹都有事實可以做為依據: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由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壹壹都是壹盈壹虛,壹消壹長。從這個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說人事的壹盛壹衰,壹苦壹樂,壹憂壹喜,壹治壹亂等等。但是天時的陰陽,有壹定的標準,是萬古不變的;而人事的盛衰,則是隨著人心的動向,變化無常。這種無常的變化,乃是依著天道壹陰壹陽有壹定的標準,發動出來的。我們試說如下:
比如說壹個人若是喜歡驕傲,就壹定會有忽然倒架子的時候到來;壹個人若是喜歡懶惰安逸,就壹定會有極困苦的日子到來;壹個人若是喜歡慳吝貪錢,就壹定會有嫖賭浪費之子孫替他破敗;壹個人若是喜歡機巧計算,就壹定會有糊塗愚笨的子孫被人欺騙。這些變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會留心看得出來,曉得與日月起落、寒暑往來的道理是壹樣的。天道是個太極圖,半邊是黑的,半邊是白的,中間有壹個界限;過了這個界限,陰陽失去了平均,就要起變化了,這叫作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換句話說,就是盛極必衰,消極必長。
古今以來的偉大聖哲,都能夠洞悉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教人常須自己立在吃虧的地位,就是要謙卑退讓,舍財不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沒有見識的人,是壹定不肯做這種吃虧事的。在新學家而言,還要譏笑的說,這是消極的道德。要知道壹切偉大積極的事業,都是從這種消極的道德人作出來的:因為惟有消極的克己,才能夠積極的利人;惟有舍財不貪,才能興辦公眾的利益;惟有謙卑退讓,才能格外的令人尊敬欽佩,作事也格外的順利,容易成功。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仍然是會得到大便宜的。
淺見無知,止能看見壹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見事物的對面。譬如像下棋壹樣,止看得壹著,看不到第二、三著。不知道世間事都是下棋,我若是動壹著,對方就要應我壹著,而且馬上就有第二三著跟著來。佛法說明壹因壹果、感應的道理,實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學跟哲學。我把下棋拿來作譬喻:我們說壹句話、作壹件事,都是對人動了壹著棋;我們出言作事的時候,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對天公動了壹著棋;壹切人、壹切物,都是我們下棋的對手。
我們對壹只狗,表示好意,狗就會對我們搖搖尾巴表示親熱;若是惡聲對他,他就會拖下尾巴走開。對人則更不用說了!我若是對待別人謙和寬厚,別人就會感謝;若是待人驕傲刻薄,別人就會懷恨在心;這還是小的對手。若是我們欺淩了沒有能力的人物,或是存心害人,或是用巧妙的手段占人家的便宜,他們受了損害還不覺得。或是藉著特別的地位,例如作官、作公司的經理等職務,暗中謀取私人的利益;或是自己富厚,而對於災難不肯救濟,自己家裏卻是享用舒服。這些事,眾人固然是無可奈何,法律也辦不到他,他算是棋贏了,他對方的棋都輸了。可是天道卻是不許他贏,會替眾人作他的大對手,老天只要輕輕的動壹著,就叫他滿盤棋子都呆了,到底使得他壹敗塗地;這叫作‘人有千算,天止壹算。’我們天天都是在對人下棋,實際上是在對天下棋;若是對人贏得愈大,就會對天輸得更厲害。反過來講,若是人肯讓松些,還處處幫旁的人壹著,使旁人免得輸,而我自己的棋,也是不會大輸的,反而要對天贏了壹盤很大的棋呢!
上面所說的範文正公,是個最顯明的例子,他本來很窮,作了將相幾十年,到死的時候,仍然沒有私人的田產園宅。若是從俗人的眼光看起來,他算是白忙了壹世,然而他對天卻是贏了壹盤大棋,他的子子孫孫,多是貴盛賢才啊!其余的像耶律文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幾位,都是肯輸棋的,到後來都贏了天公壹盤大棋。而那些會贏棋的許多人,發了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萬萬財的,卻是後來被天動了壹著,就都輸完了。古人說的:‘人定勝天,天定亦勝人。’天定就是壹定的天理。陰陽的定律,是要平均的,人們作的事情過了分,就是失了平均。由於我們的心,先違反了陰陽定律的中和,所以起了反應,受到陰陽定律制裁,使回歸到平均的狀態。天公下棋,是不動心,也不動手的,而人們就自然輸了。譬如對墻壁拋皮球,球自然會回拋過來,拋的力量越大,球回的力量也更大,而墻壁本身,亦並未動手費力。所以《書經》上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就是自作業,自受報;這跟佛經所說的:‘自造因,自結果。’正是壹樣的道理。
而所謂的人定勝天,也不是真正的勝了天,這是說人照天的定理,存心作事,究竟會得到後來的勝利。本來窮困的,後來亨通了;本來憂患的,後來得到安樂。這樣的勝利,便是天理的勝利。我雖然說善人對天贏了棋,實際上就是天贏了;須知天道是永不會輸的。天道壹陰壹陽的平均,就是中道,又稱中和;《中庸》上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世間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會引起天道的變化;就像如戰爭及饑荒等等的大劫數,都是由於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國與國之間的鬥爭,無論暫時的勝負如何,結局仍然是兩敗俱傷,就是暫時勝利的,也將終歸於失敗。請翻壹翻世界各國的歷史,就知道贏棋的,到底也都是輸了,這就可以知道天理終久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究竟是會被天理裁制的。
天道是非常簡單的壹件事: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吃虧的,要受到補益。中國的聖哲,儒家、佛家、老莊的垂訓,都是反覆的叮嚀,說明這個道理。《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禍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又說:‘惟天福善禍淫。’(這個淫字,不是單指性欲,而是指壹切事情的放縱與過分,可以說就是驕滿。又再具體的說,就是驕奢淫逸,貪狠暴橫。)淫字的對面就是善。善字的意義甚為廣泛,若是要確切的說明,眾善都含有謙德的意義,都是以謙德為基本。《易經》是說明天道的書,乾坤兩卦是總說天道的大意:乾卦說:‘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這就是謙德的意義。坤卦說:‘坤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不敢成也。’這句的解說,是才華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務名,不誇功,也是謙德的意義。《金剛經》說:‘度盡眾生,自覺未度。’又說:‘布施濟眾,不覺有施。’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謙德在內。
再說,孝弟忠信禮義廉恥,都是義務心重,權利心輕。而義務心,是自己覺得我對他還有義務應盡,這就是謙。世間作惡的人,不過是權利心重,沒有義務心。古語說,重利輕義,正是謙德的反面。所以,壹切道德都在謙德裏面:由謙發動,對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對社會人群,就是忠信禮義廉恥。凡人對於謙德善行,都是恭敬歡喜;而對於驕滿惡行,都是怨怒隱恨。那麽天道的降福降禍,說是天道,實是人情;說是天降,實由自作啊!上面的文已說過,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現,《尚書》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華嚴經》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壹切如來歡喜。’所以,我們為善加福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福;我們為惡加害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禍。從此可知,我們對面的壹切人、壹切物,就是天,隨處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沒有別的天理可以表現。
那麽我們對他們作事、說話,起念頭、表示臉色,都要格外的小心註意。雖然他們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兒、寡婦,無人幫助;我們若是欺淩了他們,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我自己、或我的子孫,也會同樣的愚懦孤寡,被人欺淩。反過來說,若是我們對於這些無力可憐的人,心存慈湣,並且設法幫助他們,後來我也會得別人的幫助,而我的子孫則永遠不會愚懦孤寡,被人欺淩了。這種天理循環的感應果報,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會上,壹家壹家的人事上來觀察,更可以在歷史上,壹個壹個善惡的人的結果來證明。這也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的壹件事啊!
“五十而知天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壹句諺語,“天人合壹”是形容人與天地萬物和諧融洽的最高境界。既然天與人是這樣息息相關,那麽,我們如何才能夠探知天命,又如何去守護、遵行他呢?
漢朝的儒家學者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壹”,還有兩個別的說法,分別是天人相應和天人合德。“天”和“德”,是古人思想與行動的法則。天,是主宰天地不可違抗的力量。德,是古人心裏對正義與善良的定義。
天人合壹的概念,在儒、釋、道三家中,都是開篇明義的要旨。中庸的第壹句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即“上天賦予人的就是人的本性”。追本溯源,上天賦予人的才是壹切教化的根本。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們應該遵奉道,也應該遵奉天。而佛教中說的三十三層天,也是高於凡人的玄妙智慧所在。
古人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這句話的意思是了解天命,並身心統壹地去實行天命。在觀天之道之前,古人幾千年來都秉承敬天順天,信神拜神這樣的習俗。《禮記.中庸》說:“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郊社之禮,指祭天地之禮,冬日祭天稱“郊”,夏日祭地稱“社”,合為“郊社”。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古代天子把治理國家的成功歸功於上天的指示、幫助和保佑。
祭天是朝廷吉禮中的第壹禮儀,因此荀子講禮有三本,分別是天地、先祖和君師。春秋時的子產也說出了禮與敬天的關系:“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由此可見,禮樂昌盛,是因為敬天知命,而禮崩樂壞,自然也是因為逆天叛道了。
古人愛自然、保護自然,也是因為他們對天地的尊敬。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說:“天地生萬物,而又唯聖人能與天地合其德”,他的窗前草不除去,有人問其原因,他說:“欲常見造物生意。”他認為天地造萬物,善良的人會維護萬物生機。
程顥說:“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無親,惟仁是與。行與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他認為世間生靈皆可珍惜,如魚躍鳶飛,活潑的表現著宇宙生命的和諧,當皇帝折斷柳枝時,他勸阻說“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折”。
順應天時也是壹種對天地的敬奉,根據大自然的規律制定歷法,安排農業和日常生活。尚書《堯典》中記載,堯帝即位的首要大事就是分命四位大臣,駐守四方之地,觀天象,制歷法,授民時。
古代有專門記載天時規律的文獻,叫作“月令”,如《禮記·月令》的第壹部分,詳述正月的日月星辰的變化、動植物的物候特征,而根據這些推斷出每個月適宜或忌諱做的事,就叫作奉天時或動善時。
天人合壹也叫做天人合德,是指人不但要敬天,還要懷德,在不斷反觀內省,修正自身的過程之後,獲得通徹豁達,觀天知命,甚至了悟天機的胸懷與智慧。
由此,孔子提出道德修養中的克己自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道家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佛家亦通過修煉,看破因果回圈,超脫出輪回生死。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們不但可以通過自省而獲得智慧,也會因為壹顆虔誠自省的心而感動上天。殷商史上記載了壹段故事,商朝君主成湯在位時,國家久旱無雨,於是成湯沐浴齋戒,修剪頭發,在桑林曠野向上天祈禱:“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大意是說,如果朕自身有罪,不要怪罪於百姓,如果百姓有罪,那是因為朕沒有帶領好他們。因為成湯自責的心非常真誠,話還沒有說完,方圓數千裏就下起了大雨。成湯的這種敢於反省自身而無所保留,愛民如子的精神,感動天地,也成為後世的典範。
董仲舒在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壹”的同時,向漢武帝進言說:“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之災異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恐懼,其殃咎乃至。”
他認為自然界的災異或祥瑞是上天給人們的警示或嘉獎,與國家的興亡息息相關。他勸諫君主必須按天意行事,當日蝕、月蝕、地震、山崩、洪水等災變發生時,往往都有與其相對的原因。
《說文解字》中說,天垂四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天人感應,因果關系,如影隨形。翻開人類歷史的各種史料,治世與亂世交替出現,祥瑞與天災此消彼長。然而,史書也記載下行善者瘟疫不侵、水火不殃,善感天地的故事。正所謂,“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得到上天的庇佑,又怎麽會沒有福分呢?
歷史上的壹些預言,是先覺高人通過觀察天象,預示未來世間的大事與朝代的變遷,如三國時諸葛亮的《馬前課》、宋代邵雍的《梅花詩》和明代劉伯溫的《燒餅歌》等。
智者見微知著,察人所不察,審慎者會選擇趨吉避兇。善良的人自然能得到上天的護佑,也比較能體察天意,達到人與天和諧的境界,敬天順時,使身心與天道自然統壹,自然能常處於不敗之地。
古人的智慧中所講的審時度勢,避禍趨福,其實不僅是聰明,是順應天意的智慧。只有對周遭的形勢有深刻的觀察能力,這樣才能夠預先推斷事情的走向,而使自己做出避禍趨福的行動。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下面從“天之道”“天之行” “觀” “執”“盡”這五個方面試著作淺讀。
首字“觀”,《說文》中說:“觀,諦視也。”諦視就是仔細、詳細地察看、審察之意。易經觀卦與臨卦彼此是“綜”卦,都有察看之意,但臨是由上往下看,而觀是由下往上看。《雜卦傳》解釋:“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唐.張果:“觀自然之道,無所觀也。不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心深微而無所見,故能照自然之性。
清.劉壹明註:“何謂觀,格物致知之為觀,極深研幾之為觀,心知神會之為觀,回光返照之為觀,不隱不聃之為觀。”
為何只言“觀天之道”?而不言觀天地之道呢?
宋.朱子是這樣說的:“道分而為天地,天地分而為萬物。萬物之中,人為最靈,本與天地同體,然人所受於天地,有純雜不同,故必見天之道,執天之行,則道在我矣。言天而不言地者,地在其中矣。”
諸家對“道”的壹些描述:
《朱子語類》:“《陰符經》所謂自然之道,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變化順矣。”
《道德經》二十五章描述道:“有物混成,先於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道德經》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易.系辭上》說:“壹陰壹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宋.夏元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宋.朱熹說:“所以循環者乃道也。”
天之道
地球隨太陽轉,月球隨地球轉,地球和月球***同隨太陽轉。
太陽是恒星是大中位繼明不息,是中心,其數為壹。
地球行星是小中位繞太陽運行,居太陽與月球之中,其數為二,具雙重性,既是內也是外:是月球的中心為內;同時又是太陽的周行體為外。
月球衛星是純周行體,是外,其小中心是地球,其大中心是太陽,其數為三。
“在天星象,北辰居其天中,寂然不動而眾星拱之隨鬥標,晝夜旋轉周天,此天向壹中分造化也。”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觀天之道
“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易.系辭》:“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易.系辭》:“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易.系辭》:“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易.系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現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
“道有變動,故曰爻。”天道、人道、地道三才之道有變動故稱爻。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易.系辭》:“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
“聖人之作《易》,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易經“觀”卦彖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
《易.系辭》:“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
“天之行”
明.呂坤這樣描述的:“天道於穆,不可窺測,然四時行,百物生,天之行也。”
明. 焦竑:“天之行,無為也。”天無為則物自化。
清.徐大椿 :“天行,天道之轉運,所以鼓動萬物者也。”
《易.系辭》:“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明生焉。
執者,“手持曰執” ;“執者,操持而卷舒之,則天之運可握矣。” “自然之行,無所執也。不執以手,而執之以機。”
清.劉壹明註:“何謂執,專心致誌之為執,身體力行之為執,愈久愈力之為執,無過不及之為執,始終如壹之為執。”
執天之行:
易乾卦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君子以執天之行以自行,勇猛精進而不止。
宋.俞琰:“人能觀天之道而存其觀天之道而存其誠,執天之行而自強不息,則與天為徒,盡矣。”
清.徐大椿:“天行,天道之轉運,所以鼓動萬物者也。執者,操持而卷舒之,則天之運可握矣。”
“盡”矣。清.徐大椿說:“宇宙之大,皆天之所包。天之體用在我,尚有何出於天之外者乎。”
我們來看唐.宋.元. 明. 清.各家之言:
唐.張果:“觀自然之道,無所觀也。不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心深微而無所見,故能照自然之性。唯深微而能照,其斯之謂陰。自然之行,無所執也。不執以手,而執之以機。機變通而無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其斯之謂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機,而陰符之義盡矣。”
唐. 李筌:“天者,陰陽之總名也,陽之精氣輕清,上浮為天.陰之精氣重濁,下沈為地,相連而不相離。......觀天地陰陽之道,執天五氣而行,則興廢可知,生死可察。除此之外,無可觀執,故言盡矣。”
宋.俞琰:“自然而然者,天之道也.左旋右轉而晝夜弗停者,天之行也。”
宋.俞琰:“人能觀天之道而存其誠,執天之行而自強不息,則與天為徒,盡矣。”
宋.夏元鼎:“要當執天之行,須不離於十二時中。壹語壹默,壹呼壹吸,陰闔陽辟,西沒東升,風雲發泄於七竅,坎離交會於元宮。天以是道而運行乎萬化,我是道而操履於壹身。”
元.王道淵:“觀者,仰觀於天也,仰見其天道,日月運行,風雲變化,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雨澤。壹暑壹寒,壹來壹往,此天道運化以行鬼神,所以生物之大功也。至如在天星象,北辰居其天中,寂然不動而眾星拱之隨鬥標,晝夜旋轉周天,此天向壹中分造化也。北鬥屬水,水得六數,何以有七星?南鬥屬火,火得七數,何以有六星,此水火互交,自然之道也.是以聖人見天道如此,返求於身,觀之我身即天地,故執天以行之也。人之壹呼壹吸,即乾坤闔辟也。水上升,火下降,即日月運行也。”
明. 王文祿:“壹陰壹陽曰道,陰陽相推曰行,目見曰觀,手持曰執。身心體悟,非可拘於手目也。”“觀天之道若悟先天,執天之道若體後天。”
明. 焦竑::“天之道,無心也。天之行,無為也。,觀而執之,則心無其心,行無其行。豈復有餘事哉。”
清.徐大椿:“天道者,天之所宰所以立乎氣之先者也。觀者,推測而精察之,則天之體可明矣;天行,天道之轉運,所以鼓動萬物者也。執者,操持而卷舒之,則天之運可握矣。”
清.劉壹明註:“觀天道,無為之功,頓悟也,所以了性。執天行,有為之學,漸修也,所以了命能觀。能執,用陰陽之道以脫陰陽。”
黃帝公孫軒轅:“天無為而自化,觀天之道,所以致中也,執天之行,所以致和也。盡矣,無欠無餘也。”
綜述: “壹陰壹陽曰道,陰陽相推曰行。 ”“天之道,天心也;天之行,無為也。” 觀天之道在致中,執天之行在致和。“觀天之道而存其誠,執天之行而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