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的繁衍與發展,都與水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江與黃河這兩條中國國內最大的水系,更是孕育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和歷史。而在陜西西南部的寧強縣,流淌出壹條同樣亙古悠久的河流,她穿越了陜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市流入長江,她的名字就叫“漢”,歷史上叫做“漢水”。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被劉邦的軍隊包圍,項羽見大勢已去,便拔劍自殺。項羽壹死,劉邦即得天下,正式稱帝,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也就是今天的陜西西安,漢水的源頭。
這就是中華歷史上有名的漢朝,她歷經了東漢和西漢,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歷經了二十四帝,***406年。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唐朝,也不過290年。可見“漢”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非同壹般。而這壹切,都發生在這條名叫“漢水”的流域。
至於這條水為什麽叫做“漢”,則有待另文考證了。
二、千年文化從“漢武”——說說“漢”的文化形成
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其影響最廣,淵源最長的當屬儒家的學說和思想了。時至今日,我們還到處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氣息。要追溯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傳播和發展,我們還要從秦朝說起。秦始皇滅六國,統壹中國之後,就做了壹件讓歷史震驚的大事:焚書坑儒。這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壹次滅頂之災,誠如司馬遷在《儒林列傳》中所分析的那樣,及秦之季世,焚《詩》、《書》,坑木士,六藝從此缺焉。本以為由此便可以長治久安的秦王朝,很快就消亡了,前後不過十五年的時間。我們再看看前後興盛了四百多年的漢朝,漢武帝上位之後,同樣做了壹件驚天地的大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這兩者都是站在加強中央集權的角度上,但歷史卻對他們做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儒家思想由此而興盛發展起來,成為了漢文化的核心內容。
我們可以說壹種文化延續了壹個王朝的發展,我們也可以說是壹個興盛的王朝帶動和發展了壹種文化。隨著漢朝的發展和強大,漢文化也隨之廣泛傳播,最終遍及大江南北。當漢朝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大的壹個時期,漢文化也就成為了壹種“堅不可摧”文化,歷史證明也的確如此:在漢以後,中國歷史又經歷了唐、宋、元、明、清,其中元和清都是外族入侵,他們雖然占領了領土,改變了國號,可依然很快就被淹沒在浩瀚的漢文化中,最終丟失了他們自己。其中有壹個很有意思的細節不容忽視,那就是元朝在中國建立政權後,把漢人排在第四等,階級分明,民族排斥,結果元朝不到壹百年就沒有了。後來,清朝接受這個教訓,對民族不排斥了,漢人、滿人***享政權,也就是說接受漢文化,所以滿清後來就很強盛。我國著名的書畫家啟功先生是愛新覺羅的後裔,可有人在給他的信件上寫著“愛新覺羅啟功收”時,啟功先生幽默地批上壹句“查無此人”給退回去了。
說到這裏,我們就不難理解,什麽是漢族,什麽是漢字,什麽是漢語了。其實,這些都是壹種文化現象,只是這種文化在強盛的漢朝得到了強盛的發展,經歷的數百年的鞏固,到後來就再也沒有哪個時期哪個君王像“焚書坑儒”壹樣將她消滅或改變了。我們可以這麽說,在漢以後中國雖然歷經了數個朝代,卻始終是繼承和發展了壹種文化——漢文化。
三、深遠影響看今朝——“漢”文化現象舉例
穿越浩瀚的歷史,漢文化就像壹首詩歌,在起、承、轉、合中不斷延續,壯大,其產生的影響,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不論是在中華大地,還是在國外,都非同壹般。現在,本人試著羅列壹些生活中壹些常見的文化現象,來做壹個簡單的闡述和說明。
漢族
相信眾多的中國人在填寫自己的履歷表時,都會使用到這個詞匯。漢族壹詞在詞典裏的解釋是“中華民族之壹”,而實際上,這是壹種漢文化延續的現象之壹。早在幾千年前的漢朝,漢族是指漢朝的主體人群,是而隨著漢的不斷繁榮,漢文化隨著政治的擴展不斷被更多的人群認可和接受,“漢族”壹詞的意義也由原本的單純的地域意義而含有了壹種文化意義,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也就無可避免地融入了這個群體。我們在生活中還可以看到很多的諸如此類的文化現象,如“漢子”、“好漢”、“漢奸”等。這些詞語在現時的生活中不再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人群特點,漢子不再只指漢族的男子,而對於背叛國家的人,不論他是哪個民族的人,都該是“漢奸”……
漢化
漢化壹詞我想該是近代才出現的詞匯,但是漢化顯現早就有之。美國有壹種叫Revlon的化妝品被巧妙地譯為“露華濃”。“露華濃”壹詞取自唐朝詩人李白描寫楊貴妃花容月貌的名詩《清平調三章》之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可稱為歸化的音意兼顧的譯法,堪稱兩全其美,體現了漢語在吸收外來詞時特有的漢化處理功能。而到了現在,漢化現象隨處可見,如超人 (superman)、超級明星 (superstar)、超市 (supermarket)、毫微技術 (nano-technology)、千年蟲 (millennium bug)、熱線 (hot line)、冷戰 (cold war)、綠卡 (green card)、情商 (emotional quotient)等。而目前最熱門漢化現象該是英文軟件的中文化,與此相關的詞匯還有“漢化軟件”,“漢化包”等。
而對於漢化現象,也有專家提出了相對的意見。臺灣的中央研究所有專文論述了文化的“平鋪發展論”,認為各種文化應該是平鋪發展的,漢化現象過於以漢文化為中心,對其他文化進行同化,合成,從而造成了對其他文化的“文化摧毀”。關於其理論的是與非,大家可以壹起來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