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傷感說說 - (辨析)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

(辨析)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

計劃經濟是統壹安排生產,統壹分配產品的經濟模式。市場經濟是各生產者安排生產,生產者之間進行產品交換的經濟方式。這兩個概念可以簡單理解為:沒有商品交換就是計劃經濟,有商品交換就是市場經濟。

在計劃經濟下,生產什麽,生產多少,是由社會的某個部門根據社會和人的需要統壹安排的,或者是由企業的某個部門根據市場需求來安排的。生產後,產品的分布也是均勻分布的。分配方式有三種:按勞分配、按需分配、按資分配。

例如,壹家生產斧子的美國公司經過市場調查後決定生產65,438+00000把斧子。然後,要生產多少毛坯、斧子、斧頭,由主管生產的部門安排各個車間生產,就是根據市場需求和生產需求來計劃。生產或銷售後完成分配時,假設654.38+00000軸的總售價為50000元,原材料總成本為654.38+00000元,資本家留下20000元,分配給30000個工人,那麽這就相當於產品的分配。資本家或股東留下的4000把斧子是按資分配的,給工人的6000把斧子是按勞分配的,也就是按工人的成績分配,每個人有幾把斧子。

與市場經濟相比,計劃經濟的產生要早得多。不要說自從地球上有了人,我們就可以說自從地球上有了動物,就有了計劃經濟。比如蟻群是計劃經濟,田鼠要計劃冬天必須儲存多少食物。對於剛出生的原始人來說,大家的生產更是計劃經濟。後來家庭和企業出現後,家庭和企業也是計劃經濟。所以計劃經濟並不新鮮。

但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計劃經濟是指壹個國家內部或者全世界範圍內的計劃經濟,也就是壹個國家或者全世界的生產由壹個部門統壹安排,這是前所未有的(只存在於原始* * *資本主義),所以這樣的計劃經濟是壹個新生事物。

當壹個國家實行完全的計劃經濟時,這個國家就不會有商品交換(註:這是指這個國家內部沒有商品交換,不排除和外國交換。如果全世界都實行計劃經濟,世界各國之間就不會有商品交換。其實這個時候國家已經取消了。這個時候這個國家的生產會由生產主管部門根據國家和人民的生活需要來安排,然後把產品統壹分配給消費者。比如安排多少人生產多少武器,安排多少人生產多少糧食,安排多少人生產多少藥品,安排多少人生產多少衣服,安排多少人建多少房子,建多少醫院,建多少學校。生產之後,武器分發給軍隊,食物、衣服和住房分發給人民,藥品分發給病人,教材和學校分發給學生。這個時候只有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沒有按資分配。

壹個國家實行計劃經濟後,雖然沒有內部的商品交換,但不代表這個國家沒有外部的商品交換,所以這個國家也可能會生產壹些商品與外國交換。所以計劃經濟國家沒有必要不生產商品。關鍵是看和誰交換,是國內交換還是國外交換。

計劃經濟國家雖然沒有商品交換,但不壹定沒有貨幣,貨幣也不壹定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所以計劃經濟國家可以有錢,不能認為沒錢就沒有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國家,貨幣是產品分配的媒介,而不是商品交換的媒介,這是這種貨幣和那種貨幣的本質區別。眾所周知,分銷產品時,可以直接分銷實物,也可以不直接分銷實物。相反,妳可以給每個人開壹張收據。在這裏,錢相當於收據。在發放房屋等大件商品時,可以不要錢直接發放,但是對於有針有線的小件商品,直接發放就比較麻煩,所以發放錢比較方便。所以在計劃經濟國家,只要沒有達到完全按需分配的程度,就離不開貨幣。

所以,判斷壹個國家是不是計劃經濟,不應該看這個國家有沒有商品生產,有沒有貨幣,而應該看這個國家有沒有商品交換。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說壹個極端的情況。如果壹個國家有6543.8億個家庭,99.9999999個家庭都並入了公有制,只有壹個家庭不願意合並而單幹,那麽這個家庭就要和那個公有制單位進行商品交換。這個時候,雖然那九千萬家庭內部沒有商品交換,整個家庭是計劃經濟,那個家庭也是計劃經濟,但是嚴格來說,整個國家不是計劃經濟,只是市場經濟。但由於此時商品交換很少(壹個家庭能交換的很少),在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也可以稱之為計劃經濟。

那麽,壹個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需要什麽條件呢?大家可以想象,壹個民營企業不會聽從外部部門的安排,它的產品也不會分給所有的人。因此,如果所有企業都要服從國家的安排,其產品能直接分配給全體人民,這些企業就必須是全民所有的,所以公有制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充分必要條件。

這裏再講壹個極端情況,幫助妳理解計劃經濟。當壹個國家的所有企業,包括農業、所有土地、所有資源、所有工業,都被壹個資本家兼並了,那麽這個國家這個時候就不存在商品交換了。這個時候所有的人包括總統和軍隊都是這個資本家的工人,所有的生產都是這個資本家統壹安排的,產品的分配當然也是這個資本家分配的,所以這個國家也是計劃經濟。這個時候所有的企業都不註重利潤,這個國家也沒有稅收。這個時候資本家在分配產品的時候,當然要給自己留壹個非常充足的量,然後再把剩下的分給自己的工人。自然,他對生產的安排是先考慮為自己的需要生產,再考慮為他人的需要適當生產。同時,他還可能安排生產壹批商品與外國交換。當然這個交換的目的是為了他自己和國內的需要。

此時可能有人會問:“妳上面說‘公有制是計劃經濟的充要條件’,但這個例子也說了,當國家所有的企業都歸壹個資本家所有的時候,這個國家也是計劃經濟。有矛盾嗎?”不會的,這個時候國家所有的企業其實都是被資本主義家族“公有”的,其他的都是外來者。這個我不想再解釋了。如果有人不理解這個解釋,也沒多大關系,因為上面的情況畢竟是壹種極端的不可能的情況。

知道了什麽是計劃經濟,下面我們來明確壹個問題。我們通常稱改革前的時期為計劃經濟時期,但這並不嚴格,只是相對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言。因為那個時期中國有很多商品交換,比如農業和工業之間的商品交換,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企業之間的商品交換,集體企業之間的商品交換,那個時期不能叫計劃經濟,叫市場經濟。當時國家制定的計劃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企業,這個計劃也受到市場經濟規律的制約。舉個例子,假設國家想生產很多拖拉機來機械化農業,但是很多生產隊買不起,這個計劃就行不通了;如果國家要把拖拉機直接分配給生產隊,那麽就要求生產隊把糧食和其他產品直接交給國家,但是當時的公有制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還是不行。所以當時我們說的所謂計劃經濟的弊端,其實就是市場經濟。如果鋼裏面摻了沙子,強度肯定會大打折扣,但妳不能說這就是鋼的缺點吧?

那個時期雖然是市場經濟,但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不壹樣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家庭或個人為經濟單位——企業是家庭或個人,至多幾個股東——並維持這種狀況不變,所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靜態的;再說資本主義企業不接受國家計劃,資本主義也沒有國家生產計劃(國家宏觀調控和國家計劃是兩回事)。在改革前的市場經濟中,集體和全民是經濟單位,比資本主義經濟單位大得多,而且這個經濟單位在不斷增加——集體逐漸並入全民——這樣市場經濟才有活力;還有,那個時期的生產很大壹部分是國家計劃安排的。

妳可以想象,如果在家庭、企業內部實行市場經濟,夫妻、子女之間會進行交易,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也會進行交易。同樣,如果實行市場經濟,壹個社會將會多麽混亂,這是顯而易見的。最後,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雖然是兩種經濟手段,或者說是兩種經濟模式,但也分別代表了兩種經濟制度。計劃經濟代表公有制,市場經濟代表私有制。這就好比,梨只能長在梨樹上,梨只能長在梨樹上;蘋果只能長在蘋果樹上,所以梨和蘋果不僅是兩種水果,還分別代表了兩種樹。梨代表梨樹,蘋果代表蘋果樹。如果妳想吃梨而不是蘋果,妳就得砍掉蘋果樹,種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