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科學家的小故事(少於50字)

科學家的小故事(少於50字)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科學家短篇小說(不到50字),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壹學院,並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但他很快發現自己患有盧格氏癥,可導致肌肉萎縮。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因為醫生對疾病束手無策,但後來疾病惡化的速度減緩,於是他重拾心情,克服壹切困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面對這種不幸,繼續沈迷於研究。就是因為他身體殘疾,意誌堅強!他在宇宙學和量子物理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這位科學家的短篇小說是50個單詞。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苦讀六年,獲得地質學碩士學位。他的老師鮑德溫教授建議他繼續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李四光謝絕了老師的好意。他回答:“不,我要把我所學的盡快貢獻給我的祖國。”1920年復工,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來有壹次出國,他還是堅持出國搞地質研究。到1950,他放棄了國外的有利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時候,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他為中國的石油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科學家小故事(100字)有壹天,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回家,邊走邊思考問題,不知不覺走過壹個陌生的地方。當當地人發現自己迷路了,他們想問別人,但他們只是忘記了自己的家庭地址。幸運的是,他記得他辦公室的電話號碼,並給辦公室打了壹個電話。他怕秘書笑話,假裝問道:“請問,愛因斯坦住在哪裏?”秘書聽不出愛因斯坦的聲音,說:“對不起,愛因斯坦博士不想被打擾。他家地址不能說。”然後愛因斯坦不得不說:“我是愛因斯坦。”他的話讓秘書大吃壹驚。

如果妳家裏有客人,請他坐下,讓他站著,這壹定是非常不禮貌的。別人會說妳忘恩負義。然而,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居裏夫人就是這樣壹個“沒有人性”的人。

居裏夫人和她的丈夫居裏先生為了從事科學研究,拒絕在壹起社交,經常在室內呆上幾十天。有時他們忘記做飯,吃胡蘿蔔充饑。雖然居裏夫婦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但他們的家庭非常貧困。壹天,他們收到父親的來信,詢問他們想買什麽家具。

居裏先生說:“我們只有兩把椅子。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再加壹把椅子。”

居裏夫人說:“但是他們壹坐下,就不想走了。”。於是兩人約定為了不讓客人占用自己的研究時間,不加椅子。

65438年至0946年,著名數學家華被美國壹所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為終身教授。但他回答:“為了選擇真理,為了國家和民族,我要回國!””終於帶著妻兒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國後,他不僅致力於理論研究,還走遍了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因此被譽為“人民數學家”。

此外,還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生物學家童第周、核物理學家錢學森、高能物理學家張文宇和化學家唐敖慶...他們都充滿了愛國熱情,為國家的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在美國待了近20年的錢學森異常興奮。新中國誕生後的第6天,錢學森夫婦就有了壹個強烈的想法:回到可愛的祖國,為新的國家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然而,回國之路壹波三折,這是錢學森始料未及的。這位“走到哪裏都配得上五科”的學者,在將自己的科學書籍和研究筆記打包交給美國搬運公司裝運回國時,被美國移民局刁難。他們對這位中國的愛國學者百般威脅,並把他關進看守所,人身自由受到極大限制。五年來,他幾乎生活在軟禁中。然而,諸多磨難並沒有摧毀錢學森夫婦返回祖國的堅強意誌。他們收拾好箱子,準備每天隨時飛回中國。1955年,在歸心似箭中飽受煎熬的錢學森向祖國發出求救的呼聲,中國出面試圖通過談判解救他。終於,在今年9月,錢學森夫婦經過5年多的奮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瓦特出生在英國的格林諾克。因為家裏窮,他沒有機會上學。他先是在壹家鐘表店當學徒,然後在格拉斯哥大學當儀器修理工。瓦特聰明好學。他經常抽時間去聽教授們的講座。再加上他整天擺弄那些樂器,見識也不淺。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學收到壹臺紐科門蒸汽機需要修理,任務交給了瓦特。瓦特修好後,看著他多麽努力,就像壹個老人氣喘籲籲,負重行走,覺得應該改進。

他註意到主要問題是缸體每次隨蒸汽忽冷忽熱,忽冷忽熱,浪費了大量熱量。能不能保持低溫,活塞照常工作?於是他自費租了壹個地窖,收集了幾臺報廢的蒸汽機,決心造壹臺新機器。

從此,瓦特整天擺弄著這些機器,兩年後,他終於有了新的面貌。但是試著點火的時候,缸裏漏的到處都是。瓦特盡力用毛氈和防水油布把它包起來。幾個月過去了,他還是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壹天,他蹲在缸前觀察漏氣的原因。他不小心帶著熱氣沖了出去。他慌忙躲開,右肩又紅又腫,就像被熱刀割了壹樣,難受極了。他真的很沮喪。這時,是他的妻子給了他勇氣,她的鞭策激起了她繼續研究的雄心。

他回到地下實驗室,再次瀏覽過去的數據,振作精神,繼續工作。累了就壹直讓爐子燒壹壺水,喝茶。壹天,在喝茶的時候,他看著移動的壺蓋。他看著爐子上的壺和手裏的杯子,突然有了靈感:茶要涼了,倒進杯子裏;如果蒸汽是冷的,為什麽不把它“倒”出鋼瓶呢?

考慮到這壹點,瓦特立即設計了壹個與汽缸分離的冷凝器,熱效率提高了三倍,而用的煤只有原來的四分之壹。這個關鍵地方壹突破,瓦特頓時覺得前途壹片光明。他去大學問布萊克教授壹些理論問題,教授把他介紹給發明鏜床的技術員威爾金。技術人員立即通過鏜孔炮管的方式制作了氣缸和活塞,解決了最麻煩的漏氣問題。

1784年,瓦特的蒸汽機裝上了曲軸和飛輪,活塞可以被從兩邊進來的蒸汽連續驅動,閥門不用人力調節,於是世界上第壹臺真正的蒸汽機誕生了。

少年時代的牛頓並沒有像高斯和維納那樣,在早年就表現出卓越的科學天才。也沒有像莫紮特那樣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天賦。和普通人壹樣,他輕松愉快地度過了中學時代。

如果說他和其他孩子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他的動手能力相當強。他是壹輛可移動的水車;做了壹個可以測量準確時間的水鐘;還制作了壹個水車風車聯動裝置,使風車在無風時可以靠水力驅動。

15歲時,壹場罕見的風暴襲擊了英格蘭。狂風呼嘯,牛頓的房子搖搖晃晃,好像要倒了。牛頓被大自然的力量迷住了,他想測試颶風的力量。他冒著暴風雨來到後院,逆風奔跑,隨風跳躍。為了接受更多的風,他幹脆掀開鬥篷跳了起來,確定了起點和落點,仔細測量了距離,看風把他吹了多遠。

牛頓1661考入劍橋大學。雖然他在中學時是個優秀的學生,但劍橋大學集中了世界各地的尖子生,學習成績趕不上別人,尤其是數學。但他並沒有氣餒,就像少年時喜歡思考問題壹樣,穩紮穩打地學習,直到徹底理解。

大學前兩年,他不僅學習了算術、代數和三角學,還學習了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彌補了過去的不足。他鉆研笛卡爾幾何,熟練掌握坐標法。這些數學知識為牛頓後來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年後,他從劍橋大學畢業。1666年的壹天,牛頓邀請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到他的房間。房間裏壹片漆黑,只有壹縷陽光透過窗戶上的壹個小洞照射進來,在墻上反射出壹個白點。牛頓告訴他們註意墻上的光點。他手裏拿著壹個自制的棱鏡,放在光的入口處,讓光折射到對面的墻上,突然在光點附近反射出壹條壯麗的光帶。如同雨後晴空中的彩虹,這條絲帶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牛頓和他的親戚們觀看了自然場景的人工再現。後來牛頓用第二個棱鏡將七種單色光合成白光。他用白光分解實驗宣布了光譜學的誕生。

牛頓在探索光和顏色的奧秘,同時也在探索引力的奧秘。他從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事實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並從數學上論證了萬有引力定律,把力學確立為壹門完整、嚴謹、系統的學科。他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提出了“運動三定律”。這三個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是同構的,形成了宏偉的機械建築的主要支柱。這座機械建築是現代天文學和力學發展的基地,是機械、建築等工程技術發展的基地,是機械唯物主義統治自然科學領域的基地。建造了壹座宏偉的機械建築。

壹個科學家的小故事:300字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偉大發明。19世紀以前,人們使用油燈和蠟燭照明,突破了黑夜,但仍未能將人類完全從黑夜的限制中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能用各種電燈把世界照亮,把黑夜變成白天,擴大人類的活動範圍,贏得更多的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其發光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壹個鐵路工人的孩子。他小學沒讀完就輟學了,靠在火車上賣報紙為生。愛迪生是壹個極其勤奮的人,他喜歡做各種實驗,制造出許多精巧的機器。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了電動機,愛迪生就決心要制造電燈,給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以往制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了詳細的測試計劃,分兩個方面進行實驗:壹是對1600多種不同的耐熱材料進行分類測試;二是改進抽真空裝置,使燈泡具有高真空度。他還研究了新的發電機和電路分流系統。

愛迪生逐壹測試了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只有鉑絲的療效好,但是鉑金貴的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替代。1879年,愛迪生經過多次實驗,終於決定用碳絲做燈絲。他在壹塊棉絲上撒上碳粉,彎成馬蹄形,放在坩堝裏加熱,做成細絲,放進燈泡裏,然後用抽氣器把燈泡裏的空氣抽出來。燈亮的時候可以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壹批碳絲白熾燈問世了。1879除夕夜,愛迪生電氣公司所在的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制電燈,愛迪生經常在實驗室裏壹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實驗好幾天。他發明碳絲後,先後用6000多種植物纖維進行實驗。最後他選擇了竹絲,在高溫密閉爐中燃燒,再加工,得到碳化竹絲,放入燈泡中,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燈泡可以連續點亮1200小時。電燈的發明壹度導致天然氣股票在三天內暴跌12%。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人柯仁奇發明了鎢絲代替碳絲,大大提高了電燈的效率。從此電燈躍上新臺階,熒光燈、碘鎢燈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臺。

燈光把黑暗變成光明,讓世界更加炫目多彩。

曾經有壹次,我去美國參加學術活動,50年前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被壹個老師邀請。見到這位90歲的教授後,曾老非常驚訝,但他仍然不確定這位老教授是否真的記得自己。“妳為什麽不記得了?妳就是那個夜不歸宿的中國留學生!”原來,曾老在美國讀書時的刻苦和勤奮,是當時學校裏最有名的。“那時候,妳的勤奮在學校裏是盡人皆知的!”老教授親切地回憶道。

科學家的短篇小說1

萊布尼茨出生於德國東部萊比錫的壹個書香世家。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母親出生在壹個教授家庭。萊布尼茨的父親在他只有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給他留下了豐富的藏書。萊布尼茨由此廣泛接觸了古希臘羅馬文化,閱讀了許多著名學者的著作,從而獲得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和明確的學術目標。15歲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壹入學,他就在大學二年級學習了標準的人文課程。他還廣泛閱讀了培根、開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並對他們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評價。聽了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這門課,萊布尼茨對數學產生了興趣。17歲時,在耶拿大學短期學習數學,獲得哲學碩士學位。

20歲時,萊布尼茨轉學到奧爾特多夫大學。今年,他發表了他的第壹篇數學論文《論組合的藝術》。這是壹篇關於數理邏輯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將理論的真值論證歸結為壹個計算的結果。這篇論文雖然還不夠成熟,但卻閃耀著創新的智慧和數學的才華。萊布尼茨在奧爾特多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加入外交界。從1671開始,他利用外交活動與外界發展了廣泛的聯系,尤其是通信成為他獲取外界信息和與人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徑。在巴黎訪問期間,萊布尼茨深受帕斯卡事跡的啟發,決心學習高等數學,並研究了笛卡爾、費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1673年,萊布尼茨被推薦為皇家學會會員。這時,他的興趣明顯轉向了數學和自然科學,開始研究無窮小算法,獨立建立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和算法,與牛頓壹起奠定了微積分的基礎。1676年去漢諾威公爵家做法律顧問和圖書管理員。1700年當選巴黎科學院院士,為柏林科學院的建立做出了貢獻,並擔任首任院長。

1716 165438+10月14日,萊布尼茨在漢諾威逝世,享年70歲。

二、原始微積分

17世紀下半葉,歐洲科技發展迅速。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經過各國科學家的努力和歷史的積累,基於函數和極限概念的微積分理論應運而生。微積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希臘的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計算面積和體積的方法。牛頓在1665年創立了微積分,萊布尼茨也在1673~1676年期間發表了微積分方面的著作。以前微分和積分是分別作為兩種數學運算和兩種數學問題來研究的。卡瓦列裏、巴羅、沃利斯等人獲得了求面積(積分)和切線斜率(導數)的壹系列重要結果,但這些結果是孤立的、不連貫的。只有萊布尼茨和牛頓真正溝通了積分和微分,清楚地發現了它們之間的內在直接聯系:微分和積分是兩個互逆運算。而這正是微積分建立的關鍵。只有建立了這個基本關系,才能在此基礎上建立系統的微積分。從各種函數的微分、求積公式中總結出公式相同的算法程序,使微積分方法通用化,發展為用符號表示的微積分運算規則。因此,微積分“大部分是由牛頓和萊布尼茨完成的,而不是他們發明的”(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但是,關於微積分創立的先後順序,數學界壹直有激烈的爭論。其實牛頓對微積分的研究早於萊布尼茨,只是萊布尼茨的成果發表早於牛頓。萊布尼茨於1684+00年6月發表在《教師雜誌》上的論文《尋找極小極大的壹種奇妙型的計算》被認為是數學史上最早發表的微積分文獻。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壹版和第二版中也寫道:“10年前,在我與最傑出的幾何學家G和W·萊布尼茨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經知道了確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切線法之類的方法,但我在信件往來中隱瞞了這壹方法...最傑出的科學家回信了。他還描述了他的方法,這種方法和我的幾乎沒有什麽不同,除了他的措辭和符號。”(但在第三版及以後的版本中,這段話被刪除了。所以後來公認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建立了微積分。牛頓從物理學出發,用集合的方法研究微積分。他的應用更多地結合了運動學,造詣比萊布尼茨更高。而萊布尼茨則是從幾何問題出發,用解析的方法引入了微積分的概念,得出了運算微積分的規則,比牛頓的更嚴謹、更系統。萊布尼茨意識到,好的數學符號可以節省思維勞動,使用符號的技巧是數學成功的關鍵之壹。所以他發明了壹套適用的符號系統,比如引入dx表示X的微分,∫表示積分,dnx表示N階微分等等。這些符號進壹步促進了微積分的發展。1713年,萊布尼茨發表了《微積分的歷史和起源》壹文,總結了自己建立微積分的思想,闡述了自己成果的獨立性。

第三,高等數學的許多成就

萊布尼茨在數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研究和成果滲透到高等數學的許多領域。他的壹系列重要的數學理論為後來的數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萊布尼茨曾經討論過負數和復數的性質,得出結論:復數的對數不存在,* * *共軛復數之和是實數。在後來的研究中,萊布尼茨證明了他的結論是正確的。他還研究了線性方程組,從理論上探討了消元法,並首次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了壹些行列式的理論。此外,萊布尼茨還創立了符號邏輯的基本概念,發明了能進行加減乘除和平方根運算的計算機和二進制系統,為計算機的現代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物理學的豐碩成果

萊布尼茨在物理學上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發表了《物理學新假說》,提出了具體的運動原理和抽象的運動原理,認為運動的物體,無論多小,都會隨著處於完全靜止狀態的物體的壹部分運動。他還認真討論了笛卡爾提出的動量守恒原理,提出了能量守恒原理的雛形,並在《教師雜誌》上發表了《笛卡爾等人對自然法則明顯錯誤的簡要證明》,提出了運動的量的問題,證明了動量不能作為運動的計量單位,引入了動能的概念,第壹次被認為是壹個普遍的物理原理。他還充分證明了永動機是不可能的觀點。他還反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沒有物質就沒有空,空間本身也不是絕對的現實。”空間和物質的區別就像時間和運動的區別壹樣,但這些東西雖然不同,卻是不可分的”。在光學方面,萊布尼茨也取得了壹些成就。他用微積分中的極值法推導出折射定律,並試圖用極值法解釋光學的基本定律。可以說,萊布尼茨對物理學的研究壹直朝著為物理學建立壹個類似歐幾裏得幾何的公理體系的目標前進。

動詞 (verb的縮寫)中西文化交流的倡導者

萊布尼茨非常重視中國的科學、文化和哲學思想,是第壹個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人。他從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格裏馬爾迪那裏了解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情況,包括養蠶、紡織、造紙、印染、冶金礦產、天文地理、數學文字等,並編輯出版了這些資料。他認為應該在中國和西方之間建立壹種新的關系。萊布尼茨在《中國近況》壹書的導言中寫道:“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最發達的文明,似乎都聚集在我們今天這塊大陸的兩端,即地球另壹端的歐洲和東歐——中國。”“與歐洲相比,中國這個文明古國,面積相當,人口卻超過了。”“我們在日常生活和應對自然的技能上不分上下。我們都有通過相互交流使彼此受益的技能。顯然,我們在縝密思考和理性思考上應該略勝壹籌,但“在時間哲學上,也就是在生命和人類現實的倫理以及治國理論上,我們確實相形見絀。”在這裏,萊布尼茨不僅表現出不帶“歐洲中心主義”色彩的虛心好學的精神,而且描繪了中西文化雙向交流的宏偉藍圖,並大力推動這種交流的深入發展,使東西方人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萊布尼茨壹生致力於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虛心好學,平等對待中國文化,不含“歐洲中心主義”偏見的精神尤其難能可貴,值得後人永遠敬仰和效仿。

2

1895年春,愛因斯坦16歲。根據當時德國的法律,男孩在17歲之前可以離開德國,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的憎惡,加上獨自壹人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難以忍受,愛因斯坦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而沒有征求父母的意見。但是,如果中途退學,以後拿不到畢業證怎麽辦?壹向老實淳樸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下想出了壹個自以為是的主意。他讓數學老師給他開個證明,證明他數學成績優秀,早早達到大學水平。從相熟的醫生那裏拿到了病假條,說是神經衰弱,需要回家休息。愛因斯坦以為有了這兩個證明,就可以逃離這個惡心的地方了。

誰知,他還沒申請,訓導主任就給他打來電話,勒令他退學,理由是他敗壞班風,不服從學校紀律。

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出於什麽原因,他都願意離開這所中學,什麽都不在乎。他只是突然為自己想出了壹個狡猾的想法卻沒有實現而感到內疚,愛因斯坦後來每次提起都感到內疚。也許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性格相差太遠了。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第壹篇關於狹義相對論的文章後,並沒有立即引起很大反響。但是德國物理學權威普朗克註意到了他的文章,認為愛因斯坦的工作可以和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於普朗克的推動,相對論迅速成為研究和討論的話題,愛因斯坦也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

1907年,愛因斯坦聽從了朋友的建議,提交了那篇著名的論文,申請聯邦理工大學的編外講師職位,但得到的答復是論文看不懂。雖然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學界很有名氣,但在瑞士,他在壹所大學裏找不到教職,許多知名人士開始為他叫苦。1908年,愛因斯坦終於得到了編外講師的職位,第二年成為副教授。1912年,愛因斯坦成為教授,1913年,應普朗克邀請,成為威廉皇帝新成立的物理研究所所長,柏林大學教授。

與此同時,愛因斯坦正在考慮擴展公認的相對論。對他來說,有兩個問題讓他不安。首先是引力的問題。狹義相對論對於力學、熱力學和電動力學的物理規律是正確的,但它無法解釋萬有引力的問題。牛頓的引力理論是超距離的,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是在瞬間傳遞的,即以無限的速度傳遞,這與相對論所依據的場的觀點和光速的極限相沖突。第二個問題是非慣性系,狹義相對論和之前的物理定律壹樣,只適用於慣性系。但實際上很難找到真正的慣性系。從邏輯上講,壹切自然規律都不應局限於慣性系,非慣性系也必須考慮。狹義相對論很難解釋所謂的孿生佯謬。矛盾的是有兩個孿生兄弟。我的兄弟正在宇宙飛船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根據相對論的效應,高速時鐘變慢了。等到哥哥回來的時候,哥哥已經很老了,因為在地球上已經幾十年了。根據相對論原理,飛船相對於地球高速運動,地球也相對於飛船高速運動。弟弟看起來比哥哥年輕,哥哥應該看起來更年輕。這個問題根本無法回答。其實狹義相對論只處理勻速直線運動,我哥要經歷壹個變速運動的過程才能回來,相對論處理不了。當人們忙於理解相對的狹義相對論時,愛因斯坦正在接受廣義相對論的完成。

1907年,愛因斯坦寫了壹篇關於狹義相對論的長文《論相對論原理及由此得出的結論》。在這篇文章中,愛因斯坦第壹次提到了等效原理,此後,愛因斯坦關於等效原理的思想不斷發展。基於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成正比的自然定律,他提出無限小體積內的均勻引力場完全可以代替加速運動的參照系。愛因斯坦還提出了封閉盒子的觀點:無論用什麽方法,封閉盒子裏的觀察者都無法確定自己是仍處於引力場,還是處於沒有引力場但正在加速的空間。這是解釋等效原理最常用的觀點,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是等效原理的自然推論。

廣義相對論建立了完善的引力理論,主要涉及天體。時至今日,相對論宇宙學有了進壹步的發展,屬於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引力波物理、致密天體物理和黑洞物理都取得了壹定的進展,吸引了很多科學家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