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和復興國學自然是好事,但中國人的壹個毛病就是喜歡“跟風”、“趕潮”。如何避免這壹輪“國學熱”出現泡沫,可能需要文化界乃至全社會進壹步思考。
有兩件事可以給人壹些啟示。
先是北京的壹所大學,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國學院”。然而,支持國家學院的是總統。在他歡迎臺灣省客人的講話中,有壹個笑話是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夏天的炎熱天氣。
無獨有偶,也是在北京,某知名大學的校長,或者是在迎接客人的儀式上,他居然念起了白字。
這兩起事件都成了轟動新聞。坦白說,這兩位校長只是運氣不好,在公開場合犯了這麽低級的錯誤。其實類似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大概每天都會發生。既說明了我們當地人的傳統文化素養是多麽不健全,也告訴我們:復興國學,請從常識做起。
2006年下半年,中國圖書出版社出版了《中國人最容易誤解的文史常識》壹書。該書出版時沒有太多的宣傳和炒作,但壹經推出就受到了讀者的歡迎和業界的關註。《新華文摘》、《青年文摘》、《新華日報》、《文摘》等多家知名報刊相繼轉載,銷量持續攀升,榮獲“2007年度暢銷書獎”。
中國人最被誤解的文史常識,沒有深刻的道理,含義模糊,只是看似瑣碎卻真實的常識。全書分為詞語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秘、人物考古、禮儀點評五個部分。收集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常用、誤用率較高的成語、典故、歷史人物等200個文史常識,以激進的態度傳播傳統文化的基本。
其實,無論是國學還是傳統文化,都是當代中國人以壹種文化自覺的姿態,尋找並延續自己的文化血脈。所以,所謂國學,所謂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廟堂之上的瑰麗經典,而應該是我們言談中的詩詞、成語,為人處事的君子之風,安身立命的中國風。那麽,從常識出發,從糾錯出發,可以稱之為文化普及的新思路。
該書受到讀者和媒體的歡迎和關註,也說明了大眾對它的肯定。
榮獲“2007年全國優秀暢銷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