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中老少之間的聯系
幼兒園適齡兒童的家長非常關心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否盡快適應新環境,順利度過人生的第壹個過渡期,這也是幼兒園和小學教師討論和關心的問題。幼兒之間的銜接教育,既是知識的傳播和習慣的養成,也是個性化教育的實施,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做好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
那麽,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怎麽做呢?
1.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重要。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第壹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氛圍,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和言行舉止,決定了孩子未來生活中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壹般來說,三代同堂的家庭,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教育方法、教育內容都是不壹樣的。通常情況下,爺爺奶奶會非常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而父母會更加關註孩子的智力開發。在道德素質培養上,祖輩和父輩也會因為歷史觀念、文化素質、道德水準等不同。這就需要家長在對待孩子時盡可能的協調,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出發點,讓孩子身心同步健康成長。家庭氛圍也影響孩子,溫馨和諧的家庭容易培養孩子的謙虛、友善、禮貌、自信。吵鬧,婆媳隔閡,父母離婚等。,會導致幼兒產生孤獨感,產生怨恨、猜疑、固執、粗暴等不良性格和攻擊性行為。
2.加強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培養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質,對孩子的人生發展有極好的影響。壹個人如果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什麽都不會,總是不如別人,成就動機低,就會被動,能做好的事情就會半途而廢。久而久之,會阻礙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壹定要和孩子各種能力興趣的培養結合起來,讓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對幼兒來說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有些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經常什麽都說:妳看某家的孩子多好,他們家的孩子多聰明,妳看妳多笨。父母生氣的時候什麽話都可以說,卻不知道妳的氣話可能會影響孩子壹生的成長。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避免使用“傻瓜”、“沒用的東西”、“傻逼”等侮辱性語言。孩子的成長是從錯誤開始的,認識錯誤的過程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表揚他們。學齡前的孩子在口頭表揚的同時給壹個吻,壹個擁抱,孩子會很開心,效果會更好。
幼兒時期的自我意識雖然已經萌芽,但仍處於朦朧階段。家長要及早觀察和發現孩子自信心的發展趨勢,註重培養和塑造,防止驕傲、倔強和退縮、自卑等性格的發展和不良影響的侵襲,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把自信心的發展引向健康積極的方向。
提醒:孩子需要表揚、贊美和鼓勵,但批評的時候也要批評,批評要有個“度”。
3.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在這期間,家長要盡可能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什麽都可以聊,比如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孩子很喜歡聽。多聽,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傾聽,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多說話,讓孩子說說幼兒園裏的故事,和孩子發生了什麽,講個小笑話,玩個小遊戲,或者讓孩子復述故事,說說故事裏的人是誰,他們在做什麽。多說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為進入小學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4.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
孩子的生活技能包括收拾書包、管理物品、按時上幼兒園和按時入睡,以及獨立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孩子和同齡人有小矛盾,家長千萬不要出面。他們要引導孩子自己解決,並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交流,鍛煉孩子與同伴交流的能力,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奠定基礎。訓練孩子生活技能的目的是讓孩子逐漸學會管理自己,讓孩子進入小學後能有條不紊的忙碌生活。
對幼兒的搭橋教育不可能壹蹴而就,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
總之,有了孩子,我們要為這個小生命重新安排生活:無論工作多忙,都盡量不要占用家庭生活時間,而是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和孩子壹起放松,告訴他們,和他在壹起是妳最幸福的時刻。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交流,壹起玩樂,即使偶爾因為工作打斷妳的交流,孩子也會理解的。
以上是關於“如何在家裏做好人脈?”文章由美麗媽媽的父母和孩子收集,希望能幫助到所有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