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小品受到千萬觀眾的喜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玄機在於,趙本山的小品繼承和延續了二人轉戲謔的表演模式,強化了小醜的表演,利用二人轉對中國人的遊戲和狂歡,將觀眾帶入戲謔和狂歡的世界,體驗原始生活的沖動。誘拐三部曲是趙本山小品表演風格的最佳範例。
《綁匪》中的趙本山是壹個狡猾的形象。“我可以忽悠對的,讓它尷尬,忽悠尖的,讓小兩口過上好日子。我會騙他說再見。今天,我是綁匪,我可以用壹雙好腿來糊弄他!”壹時間,“忽悠”這個詞成了全國觀眾的口頭禪。
擴展數據:
從2001開始,何慶奎和趙本山合作了《賣拐子》《賣車》等小品,將趙本山塑造成壹個東北大傻子的形象,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由何慶奎編劇,趙本山主演,這對組合被稱為黃金搭檔。他們合作小品中的壹些典型臺詞甚至成了當年的流行語和口頭禪。
趙本山的“素描”藝術沒有錯,眾說紛紜。但是,藝術價值並不在於對具體藝術形象本身的社會屬性的態度。“如果妳寫壹首詩,妳必須知道妳不是壹個詩人。”在於藝術形象所揭示的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趙本山的小品通過藝術形象提出了“欺騙”的問題,濃縮了社會現實中的普遍現象。不管妳是贊同、不贊同、不屑還是不敢面對,都是客觀存在的。趙本山的藝術留給社會自己去評判和選擇,這就是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