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麽網上這麽多花樣,應該有幾個方面。
第壹,網絡是壹個陌生的社交場,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建立在互不了解的基礎上。很多攻擊、侮辱、挑釁對方的人,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大部分只會受到道德的批判。甚至,杠精的言論還會引來壹群粉絲拍手叫好,導致杠精很有成就感,越來越喜歡擡杠,在網絡中刷存在感。
第二,現代人現實生活工作壓力大,需要壹個出口。所以,現實中很多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溫和,但來到陌生的網絡世界,卻像壹個勇敢的“戰士”,到處尋找別人的語言和邏輯漏洞,毫不掩飾。
第三,由於過度的網絡杠桿作用,很容易形成網絡暴力。這種人的典型特征就是喜歡“沈迷文字”。往往在壹件事情的事實沒有澄清之前,他會先開口,但事實澄清之後,他又會集中精力尋找各種漏洞,以顯示自己的獨特性。
第四,網絡杠桿雖然不好,但也有壹些“杠桿”型領導,做事認真嚴謹,邏輯性強,總是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找出實質性的問題。這種人不能稱之為杠精,但很容易被誤傷為“杠精”。也就是說,不壹定認真,喜歡“找茬”的人,才是酒吧的本質,也有人發現了其實隱藏的問題。這樣的人不能稱為酒吧的精華。
其實從“杠精”這個詞產生以來,有些人遇到挑毛病的人總是叫它杠精,不管對錯。這也是錯誤的,會扼殺壹部分質疑錯誤的人,質疑的精神是抹不掉的。雖然不是真的,但我們還是先看看有些人提出的問題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來找茬的。
現在是“全民閱讀”的時代。當然,我們看的不是書,而是各種新媒體文章。
看了這些妳能讀懂什麽?
昨天剛翻了翻微信朋友圈,翻到三篇很酷的文章。
三篇文章,三個敵人:男人,美國,範冰冰。
這些很酷的文章不是信息,而是噪音。除了制造對立,劃分敵我,煽動情緒,他們還能為讀者,不,用戶提供什麽?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說:
“碎片化的信息或知識與文化無關。壹個人只有學識,卻是世界上最沒用最討厭的人。”
這種酷文帶來的“全民閱讀”,相當於全民反智。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反智者覺得自己收獲了知識,正義,攻擊指數更高。
杠精,能不越來越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