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日本裕仁天皇投降書原件

日本裕仁天皇投降書原件

8月1945 15被壹些人稱為“日本歷史上最長的壹天”。從這天早上開始,日本的廣播電臺就反復播放了中午12將有天皇重要廣播的消息。裕仁天皇即位20年以來,從未直接對日本人發表過講話,因此人們對他的講話內容有各種各樣的猜測。雖然有人對天皇是否會宣布接受同盟國宣言有壹些不祥的預感,但更多的人認為,和當年別人宣讀的聖旨壹樣,天皇講話的目的仍然是激勵日本人繼續“聖戰”。也有人認為,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和蘇聯入侵後,天皇可能會宣布最終決戰。

據經歷過日本戰敗時刻的日本人回憶,8月15日中午,日本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在家、上班還是外出途中,都會找到附近的收音機,站著等待“天皇的玉音”播放。東京很多人甚至不顧頭頂烈日,跪在宮殿前虔誠等待。那時候皇帝在他們心目中就是壹個“現在的神”,所以他們要恭恭敬敬的聽他的聲音。12點整,電臺開始以所謂“余音廣播”的形式播放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聖旨”。

皇帝在這道聖旨中說:

我對世界大勢和帝國現狀深感憂慮,想采取非常措施收拾局面。我特此通知妳和妳忠誠的臣民:

我已經指示帝國通知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接受他們的聯合聲明。

(編者註:n?·吳)我繼承了天皇祖先的遺誌,壹直為帝國臣民的和平而戰,與各國共享繁榮與幸福。所以對美英宣戰真的是出於帝國的自我存在和東亞的和平。我無意侵犯其他國家的領土。然而,戰爭已經持續了四年。雖然我們的士兵水兵驍勇善戰,我們的百官百系勵精圖治,我們的壹億普通百姓克己奉公,鞠躬盡瘁,戰局未見好轉,世界大勢對我不利。敵人新使用的虐待狂炸彈頻頻傷及無辜,其形態難以預料。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最終會導致我們民族的滅亡,波及到人類文明。所以,我為什麽要保護我的億萬公子,我為什麽要感謝魏帝祖先的神靈?這是帝國對我回應聯合聲明的原因。

我只能對壹直與帝國壹起致力於東亞解放的同盟國表示深深的遺憾;每次考慮到戰死、殉職、殉職的帝國臣民及其遺屬,常常感到五分之內的分裂;被戰爭所傷,遭受災難,失去家人的幸福,是我深深的牽掛。帝國未來的苦難非同壹般,我知道臣民的感受。但是,大勢所趨,為了世界的和平,我會為難,我會承受難以承受的感情。

我堅信我是和保衛國家體制的忠臣在壹起的,不應該感情用事,不分青紅皂白,在同胞中互相排擠,擾亂時局的勢力。更忌諱誤入歧途,失信人間。此時宜舉國為壹家,子孫相繼,確認中華不朽,念及任重道遠;為未來建設鞠躬盡瘁,篤信道德,誌存高遠,誓為推進世界而發揚國體精髓。

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希望我的臣民們所關註的。

之所以全文引用天皇的這壹聖旨,是因為後來人們往往把天皇當天以“玉音”形式公布的聖旨,視為日本投降的象征。事實上,日本的戰後時期始於天皇宣布這壹聖旨。但戰後日本社會對戰爭歷史認識的復雜局面,可以說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因為上諭壹次都沒有提到“戰敗”或“投降”,實際上為日本人對戰爭歷史的認識埋下了伏筆。

如果對上述詔書進行具體分析,可以看出:第壹,詔書只說“天下大勢不利於我”,而同盟國壹方使用了“殘酷炸彈”,為了“壹萬億之子”,不得不宣布接受美蘇中英聯合聲明,對日本戰敗的事實只字未提;其次,聖旨強調宣戰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為了日本的“自身生存”和東亞的“和平”,所以他還是站在“解放東亞”的立場上,只是遺憾目前沒有達到這個目的;第三,聖旨中所指的戰爭,是從1941開始“讀了四年”的與英美的戰爭,而侵華戰爭卻是無聲的,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基於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日本的所謂“舉國體制”和過去的詔令壹樣,在這裏依然特別突出,依然堅持皇國史觀。如果把聖旨的意圖解釋得更清楚壹點,那就是雖然日本遇到了暫時的波折,但只要保護了日本的國家制度,雖然任重道遠,但日本不可能滅亡,還有希望。

日本各大報紙在14年8月午夜接到天皇宣布戰爭結束的聖旨,第二天就在報紙顯著位置刊登。《每日新聞》的標題是:“大東亞戰爭結束了;頒布聖旨收拾時局,在“維護國體”的大標題下寫道:“當聽聖旨結束戰爭,吾等草民應發揮國體精華,建設新日本。《讀賣新聞》的前身《讀賣新聞》以《願天下太平》為題刊登聖旨,同時發表社論稱:“正如《大東亞戰爭宣戰文告》所言,我們正在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是自衛的戰爭。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東亞的解放和十億人民的福祉。“這些報道和社論中沒有提到‘投降’或‘無條件’,甚至沒有批評戰敗的軍隊和* * *。《朝日新聞》雖然承認“日本人民未來面臨的和平不是對等的,而是單方面的戰敗”,但對於軍隊和* * * *的責任卻只字未提。這些報紙的基調相當壹致,因為就在前壹天,負責新聞控制的情報局剛剛向媒體發布了《大東亞戰爭末期輿論指南》。

8月16日,根據聖旨公布後的情況,情報局再次下達指示,要求各媒體“刊登敵情官方聲明,但刪除所有關於追究戰爭責任人、軍事部門責任及對國內局勢影響的內容”,“使用‘日本投降’概念,但不說‘無條件’”。

事實上,到了1945年8月,日本戰敗對任何壹個對國際局勢稍有了解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否認、不可逆轉的事實。但皇帝發出這樣的終戰詔書,不承認戰敗,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結束”了戰爭,但卻導致了日本社會思想的混亂。

東京大學教授小森陽壹曾指出:上諭是對美、英、中、蘇提出的波茨坦和柏林宣言的宮殿和公園的回答,自然應該涉及對華戰爭。但是,聖旨“只把‘對美英宣戰’當作問題”,“把中國和蘇聯排除在外,這清楚地表明其意圖是把戰爭限制在1941年以後”。有學者明確指出“上諭聖旨最根本的是規避天皇的戰爭責任,是‘保護國體’”。因為在所謂的聖旨中,只提到了日本與美英的戰爭,其內容中並沒有“戰敗的認識”,至於“侵華被忽略”。所以所謂的“聖旨”只是壹個“延續帝制的宣言”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日本人,都忘不了當時聽了《玉皇大帝的聲音》後的震撼。雖然天皇以文言文的形式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但全日本人民首先是從自身戰爭經歷的角度來理解的,這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

壹位住在賈府的老年婦女當時是壹名中學生,她在日記中寫道:

八月15

霹靂!!

這是怎麽回事?

07年8月65438日

雷電

這樣的日子對日本人來說真的很難過。在聽到15的聖旨之前,我們壹直在為勝利而戰。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這樣的感覺壹點都不奇怪。例如,大阪府的調查報告稱:“七成民眾期待天皇在演說中表達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決心,但沒想到會宣布戰爭結束,實現和平。許多人立即感到不知所措,義憤填膺。”神奈川縣的調查稱:“縣內大部分人以為要宣誓抵抗,於是聽著天皇發表的玉音在那裏呆了壹會兒,久久不能說話。”鳥取縣警方甚至發現:“表面上,人們聽了余音的話,但在他們的心裏,他們只是在想:‘結束戰爭還為時過早’和‘無視人民的意願’。壹些人表達了批評意見,另壹些人甚至散布對天皇和皇室不尊重的謠言。”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日本人民被軍國主義愚弄到了什麽程度!

聖旨雖然沒有直接觸及日本戰敗的事實,但天皇親自宣布終戰,就等於承認過去所倡導的聖戰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果,戰爭的失敗導致了聖戰思想的崩潰,所以日本社會感到被強烈欺騙,出現了壹段時間的思想真空。

常和後來成為日本白樺派作家的森喜朗曾記載:13年8月,我聽壹個在眾議院圖書館工作的朋友說,要發表重要消息。當時已經意識到戰局發展對日本不利的人認為,天皇可能壹方面檢討自己,壹方面親自鼓勵民眾全力抗日。如果天皇那樣做,全體日本人民壹定會感激天皇,積極參戰。然而,在聽完6月5438+05日的《余音廣播》後,人們“突然沒了氣息”,“不知道該怎麽辦”。

戰前參加反戰運動,但在戰爭開始後“轉向”加入文學報代表大會並擔任審查官的高建順,在他8月10日的日記中記錄道:“戰爭似乎終於要結束了,但我說不出心裏是什麽樣的感受。妳開心嗎?沒有。但沒有其他感覺。”

1994我訪問日本的時候,法政大學退休的梅敬三先生講了日本戰敗之初的經歷:

1945年6月,我已經收到了匯票,當時叫“紅紙”。按照當時的規定,年輕人壹旦收到那張“紅紙”,就要按照紙上確定的時間和地點收拾好去報到。當然,我也不例外,盡管我年邁的父母非常擔心。在學校集結待命時,皇帝的“玉音”發表了。兩天後,我們被告知不再出兵,解散回家。聽到這個決定,我們的心真的大大地松了壹口氣。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我們無法把喜悅表現在臉上。回到家,我媽忍不住把我抱在懷裏哭了。

梅先生補充道:雖然當時很多人還是說不願意失敗,但是真的很欣慰。因為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戰爭在人們心中已經不那麽神聖了,只有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人們才敢表達這種感情。

可見,普通民眾從心底裏不希望戰爭繼續下去,但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只能掩飾自己的感情。結果是思想的真空和精神的崩潰。

1995年,也就是戰後50周年,日本《每日新聞》刊登了戰後50年的照片集。相冊第壹頁是壹張對折的巨幅照片,鳥瞰1945空襲後的大阪。密集而星羅棋布的建築構成了陰森的大阪城。即使是巨大的建築也只是照片中的壹個小點。但照片中的三個巨大的彈坑和無數較小的彈坑卻引人註目,真的像月球上的彈坑壹樣,生動地展現了城市被轟炸後的景象。所以這張照片的標題是:“戰後日本從類似月球表面的廢墟開始”。事實上,不僅僅是大阪,整個日本的經濟和社會,包括日本人的思想和歷史認識,都在這壹年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崩潰而壹片廢墟。日本人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社會崩潰和難以想象的精神崩潰。戰後日本的思想和歷史認識也是建立在這樣的廢墟上。

就這樣,隨著1945年8月5日“聖旨”的公布,所有日本人壹夜之間驚醒,不得不面對戰敗的殘酷現實,但同時也面臨著對戰爭復雜的歷史認識。作為戰爭時期日本的精神支柱,皇國史觀本該消亡, 但是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帝國 這在戰後引發了壹系列關於歷史認識的問題和爭議。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認為上諭為日本的歷史認識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