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方言:壹是以資興灑為代表的方言區(白說),包括永興、桂東、汝城、安仁等地,是湘南話和客家贛語的混合。二、以嘉禾方言為代表的湘南方言雙語區,包括宜章、臨武、嘉禾、貴陽、藍山、寧遠,是既使用湘南方言又使用西南官話的雙語區。第三,保留了湘語許多特征的冷水灘、零陵、東安、雙牌、道州、新田、江永、江華與廣西的北平話關系密切。土家語(pi?tsi?薩?)屬於漢藏語系土家語支。土家語裏,土家族自稱皮?tsi?k?答?[比茲卡]。根據楊再標博士2011年4月提供的數據,湘西200個行政村,34個鄉鎮,500個自然村仍在使用土家語。土家語分為南北兩種方言。南北土家語在音韻、語法、詞匯上的差異太大,無法溝通。土家北方方言,也叫比吉,以前是大部分土家族人的母語。但現在,很多土家族人的母語都改成了湘西北當地流行的漢語方言(西南官話),只有少數土家族人的母語還是土家北方方言。
龍山方言
龍山縣:洗車河鎮、廟兒灘鎮、印地坊鎮、塔羅鄉、甘溪鄉、孟茜鄉、楓溪鎮、坡腳鄉、塔莎鄉、內溪鄉、伽師鄉永順縣:對山鄉、和平鄉、西旗鄉、壽車鎮、少哈鄉保靖縣:普榮鎮、任賢鄉、土紮鄉古丈縣:。
龍山縣:龍頭鎮、巖沖鄉、長潭鄉、李冶鎮保靖縣:龍頭鄉、比爾鄉、馬王鄉、八毛鎮、昂洞鄉、龍溪鄉、姬伯鄉。
蒙茲方言
土家語的南方方言也叫蒙自話。蒙自方言是瑤渺和漢語區的壹個土家語方言島。自古以來只有很少的土著人口(現在只有幾百人使用),分布在瀘西縣潭溪鎮九個村和七級村(別名九寨話),潭溪鎮也有少量外來人口。村莊的具體名稱是(括號內,地名為Monz):
夏都(ts?ie?bu?)躺竹(p?u?dz?)博羅齋(博?lo?蔡?)並且已經(ts?答?d?我?)和妳自己(ts?答?d?我?答?di?)大波浪流(ts?ie?d?p?o?)小靈齋(ts?ie?薩?)李慕齋(李?穆?蔡?)土馬寨(t馬?蔡?)檀溪鎮(胡?d?湘語形成的原因是北方漢族人南下湖南獨立發展,受到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雖然湘語在湖南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但湖南的少數民族壹直是這壹地區的主要民族成員。漢語首先在湖南中部地區傳播,湖南周邊的漢語後來也是從這裏傳播的。
南越王趙佗曾說“西北有長沙,其半蠻夷也為王”。公元8年,王莽篡位,將長沙改名為“土蠻郡”,可見當時湖南的少數民族是非常強大的。具體來說,秦漢時期的漢族主要分布在三個地區:以常德為中心的水原、溧水中下遊地區;以長沙為中心的湘江中下遊;湘贛邊界壹直到廣東省的狹長地帶。此外,整個湖南地區的廣大腹地仍是古代使用苗瑤語言的民族居住的地方,沒有開發和殖民,可能還有壹些中國移民零星分散。(李蘭1994)。晚唐時,劉禹錫貶謫武陵後,有壹篇文章說:“襄垣之濱,天氣忽冷忽熱,大雁至,漢詞罕至。”(《全唐文》卷603《商都司徒書》)說明當時湘江、沅江流域有大量的非漢族地區,很少聽到漢語。湖南氣候溫暖肥沃,漢族人從原居住地向周邊遷徙相對方便。因此,這種逐漸擴散的移民運動從未停止過。譚啟祥分析了邵陽、新化、武岡、新寧、城步、湘陰、荊州等地的宗族史料,認為“湖南省有55個宗族,僅次於江西,超過其他各省,疆域密集,遷徙方便,是壹種自然現象。”(譚啟祥1987:325)
湘西南新化、安化壹帶的湘語,大概流傳於宋代。“梅山洞蠻,老的不接中國。其地東接譚,南接邵,西接陳,北接丁、李,眉山在其中。.....熙寧五年,遂毛玉眉山。.....趙置新化縣於深山之中(《宋史傳》卷494第250條)
湘西北南縣的湘語是民國時期才形成的。清末,在洞庭湖北岸,長江水攜帶到洞庭湖的泥沙沈積成壹個大三角洲。這些肥沃的土地吸引了該省的許多移民。但是移民的來源比較亂,各說各的原生方言。到了民國時期,仍然沒有內部地位特殊的方言可以推廣,也沒有外部地位壹致的方言可以模仿。但遷過來的人原籍壹般是益陽、長沙、嶽陽、常德、衡陽。益陽人口最多,“益陽風情”明顯。(張蔚然1995: 73)所以,今天南縣湘語也是最接近益陽湘語的。
湖南省偏遠地區的漢語方言傳播最晚,最先被西南官話這種來自省外的強勢方言所同化和覆蓋。當湖南周邊的方言被其他方言不同程度地取代時,典型的湘語就留在了湘中。長沙、湘潭、株洲、衡陽、婁底等湘中大城市的方言會形成自己的向心力。這種地理優勢帶來的方言優勢,也會讓湖南核心區的方言繼續鞏固地位。而像長沙這樣的核心城市,由於人員流動頻繁,外來方言影響強烈,方言變化比華中其他地區快。但由於自身地域優勢形成的方言優越感,並沒有像湖南周邊的方言變化那麽快。西南官話的形成有兩個原因:壹是北方漢人南下,外兵駐紮;二是湖南與貴州、廣西等邊境地區的天然交流。北方漢人南下湖南主要是通過駐軍和流民。當被稱為普通話的外來北方方言成為當地交流的強勢方言時,就有可能取代當地方言或少數民族語言。在湖南永州、郴州等地,還存在雙語現象,即城市基本被普通話覆蓋,沒有地方方言。但在農村,即使是江永這樣的偏遠縣城,也保留了方言,形成了方言和普通話並存的雙語生活。實際上,直接影響湖南方言的官話更多的是經過湖南西部和南部的西南官話。這是普通人直接交流的結果。因為普通話更容易理解,更受歡迎,所以人們會逐漸自動換成普通話。
早在秦朝,北方軍隊就進入了湖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出兵湖南。《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他“使魏圖穗失兵五十萬為五軍,壹軍堵城嶺(今湖南荊州),壹軍守九筒封鎖線(今湖南寧遠)...三年了。”後來有記載說漢明帝出兵湖南。《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第七十六條記載,東漢初年,武陵蠻支平定後,“武陵停止屯兵,賜異賞。”《元史·劉傳》記載:“宋時,選民設車以免其徭役,使其禦之。在李者,謂之艾定;在陳者,謂之紮營。武松,全廢了。郭解學會了回來。”。在明代達到頂峰。當時有“鎮守四方的國家軍政機關”,機關管理的士兵壹般來自外地。遇到戰爭就上戰場,平時耕種。(譚啟祥1987:322)
這些士兵長期生活在駐紮地區,如果是弱勢語言,他們的語言可能會被當地語言同化。“邊城裏的長輩都是老鄰居,過節容易問為什麽。青庵辭了鄉,白頭猶知祖。衣尚舊唐式,稚氣新楚語。”(《玄晶文集》第八卷《在國源府遇故鄉長輩參軍者,多知故鄉者賦此》)可見,士兵後代已被當地“楚語”同化。
如果這些士兵的語言是強勢語言,他們可能會保持自己的普通話。道光《永州府誌》引用舊方誌說:“州縣在鄉談,互相聽。很多人有時候說自己像流水,男女老少都習以為常,卻把普通話當成犯錯的途徑。但是,貴族子弟和禁衛軍的語言是清楚的,他們不像舌頭。”
自漢代以來,大多數封建王朝都在中原建都。於是到處引發中原大戰的禍患,百姓流離失所,開始在南方尋求安身之地。譚啟祥說(1987:301):“中原人開始大量遷入湖南,湖南壹開始就是中原人開發的,促成了後來的重新開始。當時中原大亂,農村硝煙彌漫,千裏壹市。人們沒有生計。壹定有南陽、襄陽兩縣的人,南逃洞庭、袁、湖南之間,道路青出於藍,為的是開辟這荒涼無人的山林。”據續漢書記載,從公元2年到公元140年(永和五年),長沙戶數增加了5倍,人口增加了4倍。零陵縣戶數增加了9倍,人口增加了6倍。桂陽縣的戶數翻了兩番,人口翻了三番。武陵縣的戶數和人口都增加了30%以上。但在140年間,中國的戶數和人口減少了20%。可見,當時湖南人口的快速增長並不是自然增長,而是與北方移民有很大關系。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原大規模南遷的第壹次高潮始於西晉後期的“永嘉喪”。當時江南比較穩定,很多中原人都投靠了長江。“羅京傾覆,中州女子避江左之亂。”(《晉書·王導傳》)東晉統治者為了安撫人心,曾經按照士族和百姓的出身,設置行政區域,安排移民。當時接收中原移民最多的是江蘇,其次是安徽,其次是湖北、四川、河南南部、陜西北部、山東北部。但在湖南,因為遠離中原,北方移民很少(譚啟祥1987:211)。據《宋代州縣誌》和《金代地理誌》記載,當時設立的北方移民區,益陽南部有壹縣,河東南部有半縣。這次遷徙應該是沖擊了洞庭湖區的古湘語,逐漸形成了常德地區的官話。
第二次大遷徙發生在唐朝“安史之亂”之後。《舊唐書·地理》記載“德末以來,中原多故,鄧人二都衣冠,皆投江鄉,故京南精邑早十倍”。這說明在唐代中期,從湖北荊州到湖南常德,由於移民,戶口數量增加了10多倍。唐末詩人韋莊也在《湖南作品》中說:“楚不知秦之亂,南人怨北人。”北方居民遷移規模大,人數多,地域相對集中,使得他們的語言不僅難以被當地土著語言同化,而且對當地土著語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加強了常德方言的基礎。周和遊汝傑也說:“如此大量的移民必然給北方方言帶來巨大的沖擊,使北方方言取代了澧水流域和沅水下遊的固有方言。常德地區的普通話基礎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奠定的。”後來到了宋代,經過三百年的發展,“北方方言終於從北到南逐漸擴展到了整個元裏河流域。”(周、遊汝傑1985)
北方漢語的南移也沖擊了南方的少數民族語言。中原地區相對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促使少數民族居民有意識地向他們學習。劉禹錫曾在《武陵蜀懷五十韻》壹詩中描述,他被貶到朗州(今常德)時,“眾鄰皆遷居他地,子弟學講其遺言”。《隋書地理》描述了當時的“蠻族”狀況。“那些與夏人生活在壹起的人與並無不同;幽居谷中者,不可言,愛好完全不同。”
由於缺乏文獻記載,我們無法知道中國南方的官話是何時形成的。張蔚然(1995: 66-67)認為,湘南官話與宋明時期的駐軍有關,開始在軍隊和政府中流傳。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清朝就有相當壹部分人開始使用普通話,因為從清朝到民國的壹些地方誌中明確記載了普通話已經可以使用。如光緒《興寧縣誌》記載“中國人多,亦有鄉談”。道光《永州府誌》:“說的是官話,好懂。不壹樣的話,就四面雜陳,字不壹,聲不壹,種類繁多。”清同治《江華縣誌》記載:“彜族何敬懷說:蔣易講官話,懂蕭藝。其間差異甚多,字不壹,音不壹。”
湖南省的外來官話必然會影響湖南官話的形成。周、遊汝傑(1985)認為湘南官話來自廣西。“壹支北上荊州,結合湖北的影響,使涇縣方言官話化,使會同、通道、千陽方言具有湘北方言的特點。另壹支自西向東進入湘南,與湘語、贛語接觸交融,形成幾種方言混雜的局面。”範(2000)也認為湘南官話出現的時間較晚,晚明以後才能從西南進入湘南。從郴州市來看,官話首先從西部經湖南省永州市進入郴州市桂陽縣,然後向東傳播到郴州、郴縣,再向南傳播到臨武、宜章乃至粵北。"
總之,普通話分布在湘西和湘南的偏遠地區,很難滲透到湘中的核心地區。為什麽湖南西部和南部地區容易形成普通話?第壹,這些地區沒有壹致的非官方方言,任何固有方言都很難成為強勢方言。其次,在具有大量固有方言和復雜特征的地區之間,迫切需要壹種易於流通的普通話作為區域方言。第三,這些地區外圍的強勢方言是普通話,人們自然會和湖南省外的貴州、廣西人交流,所以掌握並自然學習這些地區所說的普通話是很有必要的。關於湖南贛語的形成,周和遊汝傑(1985)認為是大量江西移民進入湖南的結果。張蔚然(1995: 66-67)做了進壹步的演示。歷史上有“江西填湖”的說法。如果說唐以前湖南的移民主要來自北方,五代以後則主要來自東方。“江西與湖南同處壹地,山川無分,由密至疏的遷徙自然發生。所以江西人開發湖南,政治背景不大,純粹是自動的經濟開發。”(譚啟祥1987:321)可見,贛語的形成與自然遷徙有關,但沒有政治避難的理由。
據譚啟祥考證,五代時期有22個民族遷徙到湖南,湘陰18,寶慶府(今邵陽)4,新化3,武岡1(譚啟祥1987:339)。宋代湖南有很多江西移民。“這些江西人多從龍興府(今南昌市)和冀州(今吉安市)遷入,主要從北部的修水-汨羅江流域進入洞庭湖平原,從浙贛線中段的湘贛大道進入潭州(今長沙市)和邵州(今邵陽市),南下右江-雷水流域。(葛等1993: 315-316)《明太祖實錄》卷250記載洪武三十年(1397)。“常德府武陵郡人說,武陵等十郡自沈冰以來,兵爭不斷,百姓紛紛逃亡。雖然他們已經恢復營業,但土地廣闊。江西周邊縣有很多無業人員,乞求江西把窮人搬過來種田,讓普通農民也能各盡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商嶽說,他命令住房部派官員到江西去,分配更多的人和那些沒有財產的人在他們的土地上耕種。”
周和遊汝傑(1985)總結了江西人向湖南遷徙的幾個特點。第壹,江西移民從湘東北向西南、西北、東南遞減,與江西北部、中部的距離成正比。所以湖南的贛語電影天然的接近江西,北方的贛語特點比南方更明顯。其次,江西移民的出發地比較集中,主要集中在泰和、吉安、吉水、安福、南昌、豐城六縣。這和江西省各地的發展程度有關。這六個開發程度高的縣沒有閑置土地,但如果有閑人,自然會為移民尋找出路。而江西南部本身就比較不發達,自然不會移民湖南。第三,湘北移民來自贛北,湘南移民來自贛中。這就導致了湘北贛語和湘南贛語的差異。第四,從唐到宋再到元代的700多年間,江西移民不斷增加。首先,贛語形成於湘贛交界的湘東地區。後世移民越過這壹帶,深入湖南西南邊陲,從湘陰到寧鄉到新化到遂寧。
地方誌中也有大量江西移民的記載。如康熙《瀏陽縣誌·遺錄集》記載:“劉閑原住民,短距離之內,有九客,來自大江南北。”民國《醴陵地方誌》記載:“縣內,多民族雜居,數百年前皆為客。.....醴陵離江西近,所以姓也是江西的。”
壹些史料記載也可以說明,湖南的贛語似乎在宋代並沒有完全形成。南宋詩人劉克莊從江西萍鄉入醴陵後曾說:“城中多楚方言。”(後村大學全集第三卷醴陵客棧)這說明南宋醴陵話和萍鄉話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當時醴陵還講“楚語”,即湘語,贛語還沒有完全形成。客家壹般在明清時期從廣東、福建或江西遷入湖南,壹般以家庭為單位遷入。(陳立中,2003年7月33日)根據各地家譜的記載,客家人最早進入湖南是在宋代,從明代到清代,客家人大量遷徙。如茶陵河口黃氏的壹支,其祖先於1184年(南宋十年)從江西贛州遷徙而來。平江縣最早的客家先民於1472年(明朝成化七年)從廣東龍川遷徙而來。清代順治至乾隆時期,客家人從梅州、徽州、大埔、平原、蕉嶺、樂昌等地遷居平江。瀏陽客家人的祖先大多來自粵東北、閩西的汀江流域,主要來自廣東的平原、興寧、梅州等縣市。明末清初,福建客家人大規模遷居醴陵,廣東客家人遷居汝城。鄢陵縣的客家移民主要來自清朝。
客家人進入湖南壹般有三個原因。壹是江西的“棚民”因為官方抓捕被迫搬遷。據《醴陵縣誌》(1948)記載,客家人“刻苦學習,崇尚武藝,男女壹起勞動,住在棚裏,故稱棚民。到了明朝,他常常奮勇重整旗鼓,用紅領巾裹住頭,響應鄭成功和金聖煥,企圖恢復元氣。.....清官自然是要流人的,殺了之後就被趕出去了。棚民不準住宜春,散在鄰縣。”第二,沿海居民因為戰爭騷擾而被迫遷移。據《醴陵縣誌(1948)》記載,“順治年間,鄭成功據廈多次入侵掠奪沿海諸郡。清兵打不贏,卻命令沿海的百姓轉移到內地,燒光所有器皿,以除掉鄭海船所用的釘、鐵、油、硝、粟、帛。閩粵民眾破虜,千裏而來。”第三,政府引導移民在湖南開荒。明末清初,中國戰亂頻仍,導致人口銳減。據《同治年間攸縣誌》記載,“明末兵變,百姓逃往田間。”政府“吸引填海,難以覆蓋金額。”為了休養生息,鼓勵創業生產,大批客家人遷居湖南創業。
總之,湖南客家方言的分布面積並不大。由於客家人遷居湖南較晚,且多以家庭式遷居,客家話在湖南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分布,而是分散在幾個縣市。地方方言包括湘南的“土話”、“平話”和湘西的“鄉音”。目前學術界對這些方言的形成過程還沒有足夠系統的研究,但可以初步肯定的是,這些方言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交通又非常封閉,所以種類繁多,既有早期湘語的特點,又有許多因語言接觸而產生的特殊變異。
梁敏、張君如(1999)認為,平話“是由桂林、柳州、南寧等地移民的不同方言相互交流融合,並受壯、侗語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壹種漢語方言。姑且稱之為古平話吧。在普通話和粵語方言進入廣西的壹千多年前,古平話曾是湘南和桂北、桂南人民的主要交流語言,也是當時的官場語言、文化語言、教育語言和商業語言。”李東祥(2006)認為湘南方言是不同時期漢族移民的歷史沈澱和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作用的結果,到宋代已基本完成。包厚興(2004)認為湘南方言的形成非常復雜。壹、湘南方言區地處武陵山區,地理情況十分復雜。第二,歷代移民情況復雜。第三,與當地少數民族的頻繁接觸很復雜。第四,宗族勢力影響復雜。
從移民史來看,從漢代到近代,湘東南接受了大量移民,從族譜來看,大部分來自江西,與湖南其他地區沒有本質區別。所以湘南方言的形成不能只從移民情況來解釋。而且從語言特點來看,有些還挺老的。比如在古代,知足的聲母現在都是帶塞音的,而在江永桃川話裏,“樹”字叫“木”,可見不同時期都有歷史沈澱。有些很奇怪。比如從大地嶺方言的人稱代詞(彭澤潤2002)中,幾乎找不到它與壹般漢語方言的對應關系。這說明在語言接觸的歷史過程中,很可能受到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很多地方不同民族姓氏說不同方言,說明家庭移民背景。偏遠復雜的地理條件造成了交通擁堵,大規模的傳播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最終形成了數量眾多、流通範圍小的不同方言格局。
湘西方言主要分布在懷化市的沅陵、辰溪、漵浦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瀘溪、古丈。這些縣本來就偏遠,農村方言只分布在交通比較閉塞的偏遠山區,城鎮普遍使用普通話或湘語。
據楊威考證(1999: 2-3),該方言分布的地區在歷史上曾是少數民族的活躍地區。當時的人被稱為“五溪男”。早在公元前202年(漢高祖第五年),就設立沅陵郡,隸屬武陵郡。因此,漢人移居此地的歷史悠久。後漢《南蠻·伊稀傳》註曰:“甘寶《晉紀》雲:武陵、長沙、魯山郡,及汝葬之地,五流雜處。”秦漢時期,中央政府為了平定這裏,曾經對這裏進行過征服。公元49年(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富博將軍馬援“征調十二郡四萬余人征五溪……”據崔墨奇所撰《朔滿》記載,“馬留兵十人”,“每二百戶自娶,後送三百余戶”。唐代段的《酉陽雜》也記載“馬有十余兵不歸,互相通婚,有二百余戶”。隋朝和唐朝時,沅陵、蘆溪和辰溪現在是軍事據點。當時大量漢人隨軍來到這裏,所以文化教育事業壹度非常發達。宋三年,政府在沅陵明溪口駐軍保衛,分發給田時代(代)士兵耕種。元世祖開辟了從京都到雲南的驛道,並在沿途設立了驛站。當時沅陵、辰溪、蘆溪等地有解街(帶“亭”字)、馬迪人、川西等車站。這促進了商品流通,吸引了壹批浙江、福建、江西的移民。從明朝到元朝,政府繼續駐軍,讓士兵世代種地,吸收移民。據1874(清同治十二年)壽鐘主編的《沅陵縣誌》記載:“四郡山川險峻,故自元明以來,外省逃兵遷徙至此。今天說原住民是江西人,江蘇、浙江、河南、山西、陜西等省歸化的人也不少”。根據族譜,農村方言區的壹些大姓是外省的,主要是江西的。
這些歷史特征類似於湘南方言,是移民語言在山區這種偏遠的地理位置與當地語言接觸後,獨立保持和發展的結果。本來,這些方言如此地方化並不奇怪,但用這兩個地區的普通話來參照就顯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