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建築體系是以木結構為特征的獨立的建築藝術,在城市規劃、建築群體、單體建築、材料和結構的藝術處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傳統建築中的各種屋頂造型、飛檐、彩畫、朱朱金鼎、室內外裝飾門、園林風光,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藝術的嫻熟和感染力,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有榫卯。半坡村被分為前廳和後室。殷商時期出現了高大的宮殿。磚和瓦是在西周使用,有壹個四合院布局。春秋戰國時期,建築圖紙代代相傳。景逸太虛宮室內外梁、柱、鬥均有裝飾,壁上繪有壁畫。秦漢時期,木結構建築日趨成熟,建築宏偉,裝飾豐富,綿延優美,出現了阿房宮、未央宮等龐大的建築群體。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寺佛塔發展迅速,形式多樣,屋頂出現了接吻飾品。隋唐時期用琉璃瓦,更是富麗堂皇。當時修建的南禪寺大殿和北高寺大殿依然存在,舉世矚目。五代兩宋時期,城市建築興盛,商業繁榮。豪華餐廳和商店都有自己的飛行亭酒吧,風格美麗。明清時期的宮廷園林和私家園林保存至今,建築比宋代更為宏偉、繁復、凝重。中國現代建築藝術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吸收當今世界建築藝術優點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創新。有“中國風”的建築首先應該是現代的,然後才是中國的。這樣的建築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延續性和大眾性。
在討論建築的本土化風格時,有些人不願意用“中國風”這個詞,認為它是“時尚”、“浪漫”、“時髦”的代名詞。“中國風”其實是作為“歐風”應運而生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呼喚中國本土“風格”的回歸。
事實上,對中國風的追求在建築史上從未停止過。貝聿銘70年代的北京香山飯店,90年代的上海陸家嘴金茂大廈,都是對中國民族建築形式的成功探索。在今天的市場機制下,“中國風”再次吹起,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開發商和建築師追求本土建築意識的覺醒。以前總有人批評我們的建築太西化,太抄襲,“歐陸風”盛行。終於有人來討論中國風了。從廣義上來說,“中國風”的定義不應局限於北京四合院、江南民居等白墻黛瓦的建築形式。比如上海的石庫弄就很有中國特色,天津的小洋樓已經是天津的特色建築了。甚至哈爾濱的那些俄羅斯建築都屬於中國原生的本土建築,成為了這些城市的獨特風格。“中國風”的探索需要延伸,不能局限於壹種類型。要形成本土化,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內容。簡單的把白墻黛瓦的房子搬來搬去,恐怕是個笑話。
對“中國式”的理解需要壹個討論的過程。從發展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壹種是純仿制,做出來的產品和壹兩百年前的產品非常相似。這種模仿是有價值的,很多學者喜歡,但壹定不能多;第二種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形式上純粹是傳統,但功能上是現代;第三是觀念的創新。首先,它在程序上是現代的,用現代的材料、結構和現代的理念制作,但它也表達了中國常見的習俗和符號,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有“中國風”的建築首先應該是現代的,然後才是中國的。這樣的建築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延續性和大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