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急診科的工作量是歷史高峰的三倍。

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急診科的工作量是歷史高峰的三倍。

重癥肺炎不在少數,每天有3-4例需要氣管插管。

“我從醫30多年,在急診科也幹了20多年。這種情況真的沒發生過!”

做“自己健康的第壹責任人”

2022年2月29日,春情醫院、錢塘醫院急診科接診1971人,送急診室搶救143人。

2022年6月30日65438+2022年2月30日春情醫院、錢塘醫院急診科接診2219人,送急診室搶救131人;

2022年6月5438+2月31日,春情醫院、錢塘醫院急診科接診2450人,送急診室搶救134人。

2023年6月65438+10月1日,春情醫院、錢塘醫院急診科接診1924人,送急診室搶救119人。

這是邵逸夫醫院最近四天兩個醫院和區的入院數據。

急診科主任洪育才形容這種情況“前所未有”。“我從醫30多年,在急診科也幹了20多年。這種情況真的沒有發生過。”洪育才說,目前醫院的急診工作量是歷史峰值的3倍多。大約壹周前,每天的急診人數開始迅速上升。在此期間,兩個醫院和兩個區的急診總人數和搶救總人數分別增長了265,438+08%和240%,而且這些數據還在不斷刷新中。

“對我們來說,這確實是壹個非常大的挑戰。”洪育才坦言。

在危重病人中

80%都是很老的人,80歲以上的占很大比例。

嚴重的肺炎並不罕見。

急診患者在增加,其中大部分是輕癥患者,但必須註意的是,重癥患者也在增加。

“以前來急診的雖然以老年人為主,但現在這個比例越來越高。大多數老年人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所以送來時往往情況危急,意識不清,血氧過低,甚至呼吸衰竭,多器官損傷,需要立即搶救。”洪育才說,醫院收治的重癥患者80%是老年人,80歲以上的比例比較大。

在這些重癥患者中,重癥肺炎不在少數,肺部有大量滲出。

壹個急診醫生壹晚上做了10次氣管插管。

這位93歲的老婦人在意識清醒時選擇了放棄。

對於很多危重病人來說,氣管插管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第壹個問題。

“氣管插管是指患者面臨呼吸衰竭,需要緊急打開氣道,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大部分重癥肺炎患者需要氣管插管。”急診科醫生何表示,氣管插管需要醫生、護士和呼吸機的密切配合。急救醫療對這個手術並不陌生,但最近也遇到了新的困難。

“氣管插管前,我們會對患者進行球囊通氣,使氧合達到100%並保持良好狀態,因為插管時患者沒有辦法吸氧。而最近送進來的重癥肺炎患者,氧合不佳。即使是球囊通氣,氧合最多也只能達到90%,也就是說留給插管的時間很短。如果不能快速完成,患者的風險會更大。所以醫療需要高度集中。插管過程雖然不長,但也不容易。”

何說,過去平均壹個月有2-3例需要氣管插管,而現在,每天有3-4例。“昨天聽同事說他前天晚上做了10氣管插管。”

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氣管插管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患者本人和家屬。

每當他需要在氣管插管前與家人交談時,何彭順都試圖解釋問題的方方面面,而選擇權在病人。“面對年輕患者,我們會更加積極,盡力勸患者家屬爭取。很多八九十歲的家庭,最終都會選擇放棄氣管插管,只是因為不想讓老人再痛苦了。我們也理解。"

“今天,我遇到了壹位93歲的老太太。女兒想插管,兒子卻認為應該聽從母親的建議。老太太雖然氣喘籲籲,意識清醒,但最後還是平靜地放棄了。”

“放棄氣管插管意味著患者只能依靠純氧面罩維持氧合,效果肯定遠不如插管,但我們也希望患者能以最小的代價活下來。”何說,這個時候,急診醫生只能提供建議,選擇權在患者自己和家屬。無論如何選擇,醫生都會全力以赴。

醫院允許員工請病假。

但是沒有人來向我請假

“我幾乎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快要成仙了。”洪育才拿最近的急診工作開玩笑,笑聲裏夾雜著幾聲咳嗽。

對於楊堅持要走馬上任,他也不想多說。“沒什麽好說的。真的很正常。我們每個同事都是這樣,現在大家都是‘楊康’,跨過了那個坎!”放在自己身上很“正常”,但話鋒壹轉,洪育才覺得對不起急診科的同事。

“我們有同事發燒39.7℃,頭疼欲裂。他們只是說能堅持,吃解熱鎮痛藥,甚至來不及等熱度降下來繼續工作;幾個同事看狀態真的不對,讓他們回去休息壹下,說‘我走了沒人接班,剩下的太忙了’;醫院允許員工請病假,但是現在沒有人來找我請假。我們總是在楊之後告訴身邊的人要多休息,而我們卻‘背道而馳’。”

家裏有發燒的老人和小孩。

或多或少都有些焦慮。

“我是系裏的‘楊’晚。博士三十多個,我大概是第二十五個,第六個。”上周五晚上下班後,何彭順出現了寒戰和發燒的癥狀,體溫高達39℃。第二天抗原呈陽性,但他還是照常上班。“進入工作狀態,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我主要負責搶救室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忙得沒有時間停下來休息,但在那些日子裏,何彭順心裏還惦記著壹件事,難免有些焦慮。

“我家孩子在我陽的第二天也發燒了,才1歲半。他未成年,沒有接種過疫苗。他的高燒達到了40℃,“作為父母,妳壹定也有同感。感覺不舒服沒關系,但還是不能擔心孩子。“和同事聊天時,只要有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因為孩子是‘陽’而焦慮。”

他是壹個在病毒面前沖到第壹線的大英雄,他也是壹個普通人。

救護車壹天七八十趟很正常。

急診室的床位已經增加到30張。

還是很緊張

急救醫生楊賀說,在過去,每天大約有十幾輛救護車。現在每天七八十輛救護車都是常態,有時候甚至三四輛車壹起到。

“患者送到急診科後,需要在對癥處理後盡快分流到各科室的病房或ICU。正常情況下,我們搶救室的床位數是18,後來增加到25張,後來又增加到30張。現在還是很緊張,需要各方迅速配合,保證正常運行。”

楊賀認為應急工作是“緊急而簡單的”。不用說,“急”只有壹個目的——救人。

“這段時間我負責重癥監護室,所以接手的病人情況緊急。急診室的同事說,他們偶爾會遇到因為咳嗽、低燒,就想去急診室做CT掃描、索要賬單的病人。確實有些人CT後肺部會有小的炎癥表現,但情況很輕。”醫療資源有限,更應該關註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希望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選擇普通門診或者附近的社區醫院就醫,把寶貴的急救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患者。”

盡壹切努力“把應收賬款全部收上來,治好”

元旦新開了壹個有38個床位的ICU病房。

壹方面危重患者不斷增多,另壹方面急診和ICU的資源有限,給搶救工作帶來很大挑戰。

邵逸夫醫院醫務科科長戴勝提到,該院積極拓展急診搶救室空間,通過移動和增加急診分診區、擴大急診會診區、設立呼吸急診、由全科醫生統籌接手、擴建輸液室、擴大搶救室空間、設立簡易發熱門診專用調劑門診等措施,有效緩解急診排長隊現象。

目前,醫院積極落實“健康防護,預防重疾”的要求。在新冠肺炎,每家醫院都有8個重癥監護室,667張病床。呼吸和重癥醫學科負責新冠肺炎患者的快速治療。按照10醫生和1團體的混合形式,每個醫院有八個梯隊人員,管理規範,專業優勢發揮。

按照國家衛健委的要求,三級醫院的綜合ICU要達到總床位數的4%,可轉換ICU的床位要按照總床位數4%的比例進行改造。“我們醫院的手術床位是3300多張。按規定,260多的ICU和可轉換ICU就夠了。但是,醫院領導非常重視危重病人的搶救。我們已經努力將可轉換ICU的床位增加到350張,以便盡可能多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時治療。”戴勝說。

醫院現有ICU床位137張,初步設置可改造ICU床位162張。醫院采取三步走制度,有序開放綜合ICU和可轉換ICU床位。目前現有ICU已不能滿足入院要求,正在逐步增加可轉換ICU,可根據危重病搶救情況隨時動態調整。2022年6月5438+2月31,醫院新開ICU病房,38張床位,6月5438+10月1投入使用。此外,醫院有足夠的有創和無創呼吸機以及高流量設備,可以滿足現有ICU床位的使用,新的補充設備將在壹到兩周內到位。

“接下來,我們將全力做好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確保該收的賬都收了,該治的病都治了,為市民築起壹道健康的防線。”戴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