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影片的精彩點評——當孔子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的時候,他的追隨者出現了,先是最鐵磁性的顏回,然後壹堆熟悉的人頭晃動,面孔浮現,壹群人在塵封的田野裏又聚在了壹起。看到這裏,耳邊自然而然響起了壹首歌的旋律:
我希望妳會記得。
永遠記住
我們曾經有
最近的日子
我們追求理想。
歷盡艱辛
我們曾經哭泣
壹起大笑。
.......
其實我覺得有點感動。仿佛這首歌就是為他寫的。或者,給所有的理想主義者寫信。中國人,孔子是第壹個理想主義者。
“孔子”並沒有傳說中那麽壞,尤其是晚年,發哥的表現更接近於想象中的孔子,顏回之死,太血腥太主旋律,既不符合物理規律(破冰時所有人都被冰洞包圍,肯定會崩塌)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老師讓妳上來,妳就得上來,怎麽能不服從呢?)。可能是期望值太低了,所以覺得挺意外的。我以為九點半又是孔子,可能有壹半不滿意,就賭了,結果又輸了。當我看到有人坐在第壹排的時候,我知道我又輸了。看完《風聲》後,我說我再也不去電影院看國產電影了,這次也不例外,因為我用的是朋友的贈票。我惡意推斷得到贈票的人不少,而且都是滿員。
孔子,中國的耶穌,是我們信仰的來源——不要說妳沒有信仰。每壹個在中國出生、在中國長大的人都是信奉儒家思想長大的。它沒有教堂,沒有《聖經》這樣家喻戶曉的書籍,但它在幾代人的血液裏,它是中國人的DNA。儒家思想對我們的影響就像聖經對美國人的影響壹樣大。他們從小就受到影響。我們的倫理道德,當我們面對自己內心的瞬間,其實面對的是儒家思想,這是孔子建立的倫理體系。想想我們自己和父母的關系,想想那些讓我們開心又羞愧的瞬間,妳就會明白我說的話了。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幾年,得出了這樣壹個結論,沒辦法,因為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儒家思想在我的DNA裏,我努力擺脫壹些荒謬的東西,但還是改變不了壹些本質的東西。
幾經醒悟,我覺得儒家思想還不錯。孔子也是壹個健康有趣的老人,他身上依然閃耀著理想主義者特有的光芒——理想主義者是壹種隨時都有悲情和哲理,令人欽佩的人。現在我們都知道《論語》是孔子之後的人編的,是“斷章取義”的自然文本。孔子說這些話,是有語境的,不是孤立的。如果我們搞字面上的原教旨主義,往往具有諷刺意味。古代笑話集裏有很多這樣優雅的段子,比如“三年不改父遺囑就是孝順”,所以賊兒子做賊不改就是孝順。
考研第壹年,我做了壹道題目,寫了壹篇短文解釋“教育沒有階級之分”,考研第二年,我寫了壹篇短文解釋“人可以使其不可為而為人知”。這些標點的《論語》可以有多種讀法,正好符合政治家對意識形態的定義,並且代代相傳。有時候妳會發現同壹句話,在不同的時間,有截然相反的解釋。不要做,要知道。人可以造,不可以知;壹個是啟蒙,壹個是蒙昧政策。誰用得好,誰就能當領導。
我們在課本上斷斷續續學了很多孔子的文章和關於孔子的文章。其實孔子只留下了壹部非虛構作品(不管是不是歷史作品)《春秋》,和壹部編輯作品《詩經》。司馬遷說孔子“生於春秋”。在他看來,人得不顧壹切地靜下心來做點實事。孔子寫《春秋》很樸實,隱藏了很多沒說出口的話。後來有三個人出來做筆記,於是就有了《春秋三傳》,都是用竹簡做的。似乎是孔子的遺憾。我們在《春秋》中唯壹熟悉的壹句話是鄭伯可的《段顏瑜》,在《左傳》中被翻譯成壹個100字的精彩故事,人物之間有時間和地點的沖突。到目前為止,我讀過鄭伯和。
本片大致梳理了理想主義者孔子的壹生,是完整的。孔子的性格是幹練而迂腐的。他那些老是掛在嘴邊的徒弟也挺有特色的,片中的對話也不像其他國產電影那麽傻逼。我們所熟悉的故事大部分都被演繹過,如《在陳覺亮》、《紫劍南子》、《魯茲文》和《柯柯》的演繹都不錯,其高明之處在於將《論語》中熟悉的典故鋪展成不同的場景。《論語》中有的段落標明了時間地點,有的段落只包含壹句話,那麽插在哪裏都是有意義的,只要是孔子說的,語境符合語境。畢竟誰也不知道孔子是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什麽時候說的這些話。特別喜歡“見南子為子”這壹段,我覺得壹句話把“好色之人不見善德”和“詩三百”安排的恰到好處。
影片壹開始就有國家討論,自由辯論的氣氛有點像英國議會的意思。這個時候的孔子和蘇格拉底壹樣,勇敢地挑戰當時社會的常識,采用蘇格拉底式的邏輯三段論,推翻大家都習以為常的判斷和制度。後面的故事大多太蒙太奇了。這部電影主要講述魯筆下的孔子的故事。
在電影的開始,壹些令人敬畏的人的面孔閃現在我們的眼前:,包和趙繼平。。。。管鏡子的包故意選擇角度,把孔子畫得很高。
當然還有第五代女導演胡玫。當我們說起張藝謀,陳凱歌,可能大家都沒想到,她也是同壹屆的畢業生,也參與了《黃土地》的拍攝。有人說她的每壹部作品背後都有新的影子,但我不這麽認為。在大學裏,我看什麽新鮮的東西,都覺得他遠遠不如胡玫。但雍正王朝和孔子都是轉曲線主旋律,愛國愛黨。也挺讓人回味的。我想,在這部電影裏,至少《暴政比老虎兇》可以拍得很出彩,至少故事被準確記錄了。
還有壹個很八卦的意外發現,余品海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謀——當年,金庸反復權衡,選對了,把《明報》賣給了他。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值得壹看。至少我們可以把過去被我們強行灌輸的關於孔子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整理出來——如果妳還沒有全部忘記的話。可以認識幾個生僻字——以前看古文,到了《左傳》就頭大了。電影裏妳跟著古音、古字,跟著古姓、古名的稱謂,可以對古文化略知壹二。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白發蒼蒼的孔子坐在臺階前,手拿竹簡昏昏欲睡。他大概是在思考自己波瀾壯闊又悲涼的孤獨壹生,在春風當過精神領袖,也在石頭如雨落下的戰場上從容擊鼓。“道不行則已,人皆知”,但他卻奔向黑暗,明知自己不行,為了理想可以放棄任何東西。
最後壹幕,孔子喃喃道:好久沒夢見周公了,也是真的,因為據記載,孔子晚年愛讀易經。即使到了老,他也拒絕接受老子的先天免疫的教義,即使學了易經,他也不相信老子。
對電影《孔子2》的精彩評論。歷史上的孔子曾經被困在蔡晨,電影裏的孔子,被困在壹個平庸的框框裏。
作為壹部電影,《孔子》是壹部過於保守的作品。看了開場五分鐘,可以得出這個結論。攝影,剪輯,壹切都是那麽平淡。那個翻倒豎起的器皿,仿佛是整部電影的隱喻,告訴我們隱藏在這個看似古老的作品背後,是多麽的可怕和直白。
孔子又壹次提出了壹個永久的問題:如何在銀幕上表現我們的文化英雄?
在英雄傳記電影中塑造偉人高大形象的方法有很多,最蠢的壹種就是讓偉人告訴大家他有多偉大。可惜孔子恰恰是這個想法。
影片中的孔子幾乎成了重讀格言警句的機器,但往往在格言警句講完甚至開始之前,趙季平的交響樂就迫不及待地提醒大家“註意,格言警句來了”!大家可以註意壹下“座右銘加交響樂”的招數在片中重復了多少次。要不是周潤發的臺詞老練,他早就笑了。發哥偉岸的身材,明亮的眼睛,成了這個貧窮的擋箭牌,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用電影的方式表達偉人,不同國家的電影人各有各的招數,與“畫面是國際語言”的假設有些出入。歐美人在給基督或天使拍照時,大多會采取逆光、正面補光的方法,來捕捉這個人“帶著神的旨意而來”的力量,背後的強光象征著神的眷顧。這與西方人有單壹人格神的觀念密切相關。相比之下,在拍攝“神景”時,要利用好濃密雲層中直射的光線。自然界中普通的丁達爾現象,在西方人眼中隱藏著天國的意誌,仿佛是拯救世界的天使。這些非凡的場景都是既有西方文化背景又有電影特色的手段。它是西方電影壹百多年發展的結晶。
日本人不會用這種方法射殺武士。他們關註的多是人物的姿勢和表情,以及畫面的位置和周圍人的背景。這是事物之間非常有趣的對比。在17的電影時期,中國也發展出壹套獨特的“賞善懲惡”的美學。簡單來說就是妳必須用仰角和平光拍好人,必須用俯角拍壞人。光源來自下方。好人站得高,壞人站得低。老觀眾熟悉這個編碼系統。李向陽和豬頭隊長出現了,沒有說話,觀眾壹眼就能分辨出善惡。同時,香港人也發展出了壹套拍英雄的方法。其中壹個關鍵要素就是用“時間的特寫”——慢動作來展現英雄的力量。在那些日子裏,我看了很多英雄電影。偶爾,當我看到周潤發沒有慢鏡出現時,我實際上播放了壹些電影。
比較東西方的這種差異將會很有趣。天主教神學家孔子曾經做過精辟的總結。他認為世界上的宗教分為三大水系:歐洲和西亞的“先知宗教”,包括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印度次大陸的“神秘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以及中國的“聖人教”,以儒家為標準版本。西方宗教電影的對象永遠不會是上帝本人,而是他在地球上的使者或代理人——先知。所以可以理解為逆光拍攝的效果是專門為背後有上帝的先知們準備的。重點不僅僅是目標人物,還有他們背後的威武風度。東方的“聖人教”講究人間的德行和禮儀,對神仙之事不能說不,但遠離鬼神。日本、大陸、香港在拍英雄的時候都很註重他作為壹個人的屬性,以及他與他人的關系。而隱藏在慢鏡背後的,是東方人對時間流逝特有的敏感,以及“英雄歷經風霜不朽”的觀念。
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妳會發現其背後並沒有完整的美學體系。導演除了讓發哥真誠面對鏡頭,說出座右銘,似乎沒有壹貫的塑造英雄的思路。各種方法都用了壹點,但是都沒有用到位。影片大部分時間都在用平視鏡頭拍攝孔子,但在構圖和場景調度上卻毫不起眼,而內景不斷的正反場景又讓人以為是在看電視劇。如果要說他是在刻意強調“聖人即凡人”,那麽“儒道峰會”顯然不是,說明導演還是想突出孔子,只是沒辦法。最可怕的是,連這種“沒有風格的風格”都沒有保持住。自從季孫思派人歡迎孔子回到家鄉後,視聽風格頓時大變。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先是在逆光中傲然挺立,炫耀著“英雄”,然後在“神光”的保護下回到魯。這些明顯是抄襲西方電影。之後孔子跪拜老城,第壹次用了壹個上翹的鏡頭。妳看這,“喪家犬”的崇高理想終於得到故國的認可,是壹種褒獎,但饑寒交迫的孔子不也是貴族嗎?這種擡頭有點勢利。
孔子的這個問題,也是中國電影的問題。自從擺脫了“敵人向我傾斜”的革命電影美學,我們就沒有了塑造英雄的規則。《橫掃西南》等抄襲香港電影的子彈慢動作,效果相當雷。“超級臺風”讓爆炸水柱從西裝革履的領導身後升起,雷點接近雷電級別。《孔子》真的很無奈,所以只是壹部電視劇,最後還是照搬壹點國外慣例完成的。不水土不服也沒關系,反正現在觀眾已經習慣看好萊塢了。把孔子塑造成《指環王》就好了!
但是,單從孔子出發,我們不禁會思考這樣壹個問題:如何更好地拍攝孔子聖人?如何在鏡頭和場景調度中體現儒家的“中庸”、“禮讓”乃至“中立位教育”的思想?用壹點慢動作來表達孔子的“不朽”會不會很好?還有別的辦法嗎?這些都是留給整個中國電影業的大問題。
安二郎在自己的電影中發明了低調、略上翹的視角,被世人視為東方傳統風俗習慣在電影界的代言人。但是,壹部在傳統禮儀之邦拍攝的關於儒家聖人的電影,只能把其他國家電影的刻板印象壹片片照搬過來,終究是壹種遺憾。這大概就是當今中國的寫照——渴望擁抱傳統,卻還遠遠沒有意識到傳統的核心。
這部電影的另壹大敗筆在於音樂。趙吉平的配樂不能說沒有用心,但把純粹西化的交響樂放在這部定位為“民族史詩”的電影裏,就像壹首十四行詩插在“國風”裏,有說不出的別扭。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這種風格的配樂成了主旋律電影的好搭檔。青藏高原紅河谷是這個調,河南人民的好公仆焦是這個調,兩千年前的孔子還是這個調,其中偶爾點綴壹些時代或地方的音樂元素,就算是“民族化”了。衛國宮裏的舞曲,本來是還原春秋文化原生態的大好機會。可惜音樂剛開始,就被宏大的交響樂徹底壓制,只留下壹絲在包圍圈裏掙紮的音樂,影片其他部分的配樂也大同小異。已故的“妳曹蘭”未能挽回敗局。沒有了可信的音樂,電影讓觀眾相信“就是這個時代”的力量無形中消失了壹半。
但這些都比不上情節的疏忽。影片前半部分的緊湊和後半部分的松散壹直為人詬病。我覺得更大的問題在於對孔子及其精神的把握。孔子壹出現就被設定為道德高尚、思想成熟的中年人,但誰都知道沒有人生來就是這樣的。對於大部分走進電影院的人來說,他們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意義,這在當今中國是無法被假定為眾所周知的背景知識的。然而,這部電影的創作者似乎並沒有關註它。除了最初反對人祭,影片與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其在當時的意義、與其他學派的爭論、孔子的心路歷程都沒有任何關系,仿佛他生來就是壹個理想主義的殉道者,儒家思想自然是救國救民之路。這樣壹個想當然的劇本,從根本上來說是缺乏實力的,屬於壹個意識形態上過於自信的作品(帶有鮮明的大陸特色)。因此,有觀眾質疑“孔子有什麽了不起?他不是壹個失意的政治家嗎?”這並不奇怪。
不客氣地說,孔子是用拍“好幹部”的思路在拍壹個文化聖人,去掉了所有屬於思想家的猶豫和仿徨,去掉了思想背後的所有社會基礎,只留下他的“人生沈浮”,還有戰爭和美好。這樣的電影,看似現實,其實是神話,再美好,也只是壹個無法打動人的熱鬧事件。
在我的想象中,中國今天拍孔子,以弟子的視角走進這個人物的生活,會更適合現在的觀眾。以群雄爭霸與百姓疾苦的矛盾說“仁”,以暴君越軌與周朝禮儀的矛盾說“禮”,會更好。前者煽情,後者壯觀,兩者都讓影片好看,有深度的思考。總比賭無關的CG戰爭場景和“浪漫的秘密”好
可惜現在這個時代,無節制,省錢省料才是王道。“正面展現偉人生平”的孔子,從開幕的那壹刻起,就註定是壹個文化事件。至於電影本身,只能說聊勝於無,僅此而已。
據說“孔子”卷入了壹場政治陰謀論事件,在網上相見幾乎是蔚為壯觀。我帶著容易被輿論左右的惡意批判態度走進了電影院。看完電影,發現自己終究是個反派。電影中的孔子在現實中也曾遇到過同樣的情況——但卻成了某些人泄憤的手段和工具,“被誤解”的情況不可避免。劇中他依然可以“變心”應對世間的不公與混亂;對於電影之外的體驗,他真的是無能為力——“老二弱。”
但這種情況與影片本身卻出奇的協調,因為影片中的孔子壹直在尋找“知音”,結局卻寥寥無幾。孔子的故事不是壹個聖人的傳記,歸根結底是壹個關於自我認同的故事。《孔子弟子與孔子的關系》和《子劍南子》是孔子的兩大部分。無論是弟子還是南子,都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孔子“知己”。悲劇的不僅僅是知心朋友少,而是知心朋友的結局都是死了傷了,都以失望告終。所以這部片子寫的是“子見南子”和“顏回救信”。孔子知道南子賞識他,不能留在衛國。明知顏回落水有生命危險,卻無法施救——其實是在制造壹種對人物的無力感:改變不了現狀,也改變不了身邊人的命運。
這是影片的另壹個主題,也是孔子“無為”的由來。在影片中,年輕的孔子有著遠大的抱負。他不認同老子的“無為而治”,而是希望靠自己改變現狀。然而,迎接他的卻是無家可歸,幾近迷失,理想主義即將被掏空。電影的最後,孔子的背上穿著白色的衣服,和老子的背幾乎壹模壹樣。他終於明白了“不參政”和“無為而治”。“妳改變不了世界,妳只能改變自己的內心。”影片看似描繪了壹個理想主義失敗者的絕望與無奈,實則講述了另壹個“豁然開朗”的故事:以“傳道授業解惑”、“無為而治”、“有所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結尾,孔子死後,包的鏡頭戳向窗外,壹幅平靜的畫卷正好是這種心態的完美補充。
影片說到尾巴,思路很清晰。從入世到出世,孔子最終希望逃離政治和紛爭。在劇中,孔子認識到人生有很多珍貴的東西:師生情、知己情、家情……而黨與在野的鬥爭毫無意義。這也是這部電影相當“中庸”的原因,因為他想表達的是“無為”的價值。由於缺乏具有強烈可視性的激烈矛盾和戲劇性鬥爭,影片節奏相當緩慢。而原本希望“逃離政治”的孔子也步其後塵,陷入了戲外的“輿論爭吵”。這不就是另壹種黑色幽默嗎?
從表面上看,孔子盡力根據葫蘆畫來反映歷史。其實只是對當下的壹種隱喻,依然是最近影視劇的主題:孔子依然在向缺乏信仰、失去“堅持”品質的主流社會說教。所以,即使電影中的孔子流離失所,無處藏身,他依然堅持“寒時知松柏。”人只有通過經歷才能變得堅韌,風霜過後才能看清本質。可惜這部電影刻畫了孔子的本質,卻沒有深入描寫那些“風霜”和“經歷”,以至於影片主題先行,細節匱乏。
但這只是關於電影本身的缺陷。至於陰謀論的攻擊者,當然不關心電影本身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