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後,明朝弘治年間黃編撰的《八閩通誌地理·山川山》中有白馬殉難的記載:“山,原名鰻溪。桑西裏孤山北,大乘南山峽之間,有兩池,下池寬六尺,深不可測,上池五裏。相傳郢時溪中有壹條大鱔魚,身長三尺。應的第三個兒子,白馬三郎太,有勇氣拍攝它。鰻魚很生氣,纏著自己的尾巴。三郎太和他的人淹死了,城裏的人建了壹座廟來祭拜它。”不僅增加了應三子射鱔魚時隨人隨馬殉難的情節,還將土人建廟時所封的“白馬”稱號,改為他生前的本名。它為人們將來在這個問題上發展想象力提供了空間。
明萬歷年間,王應山《閩都筆記》和林風《清代榮成考古素描》繼《八閩同治》之說之後,又相繼增加了“害民”、“害閩”之說。清代乾嘉時期的小說《杜敏別集》有著更豐富、更生動的描寫。白馬三郎不僅名氣大,名氣大,還增加了豹子傷害、鰻魚傷害、白馬三郎犧牲的情節,讓英雄形象更加生動飽滿。同時,白馬三郎太的名字來源改為“軍中白馬三郎太”,以顯示其勇猛。由於小說流傳甚廣,民間白馬三郎的形象和故事已基本與《杜敏阿別記》混為壹談,與梁克甲《三山記》中的記載相去甚遠。此外,五代時,福建王曾用“白馬”的名號,後人記載他在軍中的名字是“白馬”的,死後也被尊為白馬王之神,在民間引起混亂,經常鬧出“關羽戰”的笑話。
然而,民間創作不僅如此。清朝乾隆年間,有壹部話劇《白馬敬王》。雖然劇情描述了白馬三郎太在鰻溪射殺鰻魚的故事,但鰻魚精卻成了龍王之女石山公主的化身。她與白馬三郎太有過壹段婚姻,在鬥爭中同歸於盡後,她成了壹對神仙眷侶。三郎太被命名為尊敬國王的白馬,石山公主被命名為英德夫人。因此,白馬三郎太有“白馬敬王”的稱號。今後,許多供奉白馬三郎太的廟宇將被稱為白馬敬王廟,有些廟宇還將供奉王夫人的神靈。
後來,福州民間又增加了白馬三郎太隨行的5名元帥和18名將軍同時被殺,遺物漂流成神,給福州壹些寺廟的命運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比如在臺江瀛洲的白馬王廟,就有白馬三郎太的靴子從鰻溪漂流到臺江瀛洲,被百姓撿到當作聖物的傳說。白馬三郎太被奉為神,享有“漢朝白馬王”的稱號(漢番府是指作為漢朝藩屬的閩越皇室)。晉安康山寺雖然沒有祭祀白馬,但卻祭祀了同時殉難的劉、何、王、鄧、陳五位元帥,並分發到其他寺廟。由於五大元帥人數眾多,有的寺廟只請劉、鄧這兩個位高權重的元帥做主神或供奉。蒼山三聖寺,雖然主神依舊是白馬,但又增加了康懿王和巡山王,據說是他的結義兄弟,故名三聖。兩兄弟的來歷與《鰻溪史記》無關。更奇怪的是,在臺江的安旦民間傳說中,曾經有壹個叫鄒文的醫生,也是和白馬三郎太壹起被殺的。死後成神,反復出現,被尊為大夫,尊王。後來在安丹建廟供奉,香火鼎盛,使他成為福州唯壹的博士,尊王廟。
隨著地方誌和民間傳說的不斷創造,白馬王信仰的內容不斷豐富,信仰體系不斷擴大。它上承漢民越王信仰,下承五元帥神信仰,已遍布福州城鄉,並隨著移民的擴散而遷至臺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