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儀在當代涵蓋的範圍很廣,比如婚禮司儀、派對司儀、宴會司儀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於將“婚禮主持人”等同於司儀,所以在這裏,我們主要討論如何做好婚禮司儀。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自己當地的婚禮習俗。這裏我們以婚禮為例來討論這個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婚禮司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最初的朋友幫忙到現在的專業主持人,連電視臺的專業主持人都加入了主持人行業,婚禮主持人仿佛壹夜之間變成了燙手山芋。但由於受教育程度、行業和生活經歷的差異,目前的婚禮司儀參差不齊,主要表現為:
1,專業性不足。眾所周知,作為壹種非常重要的禮儀,婚禮的時間是非常嚴格的。壹般壹個司儀壹天只能為壹對新人主持婚禮,而有些司儀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在有限的時間內趕到兩對新人的婚禮現場為兩對新人主持婚禮。這樣婚禮司儀就無法專心於婚禮儀式,也給新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壹方面,趕到現場會影響婚禮的質量。另壹方面,第二場婚禮會因為堵車等不確定因素而“萬事俱備,只欠司儀”,從而犯下婚禮時間的大忌。
2.收取隱性費用。有的司儀在預訂前態度非常好,但婚禮結束後,需要司儀提供其他服務時,態度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拋出各種收費項目。比如新人敬酒時,司儀提出帶領新人敬酒不在服務範圍內,必要時需要額外付費。又如婚宴結束後,司儀表演節目,要求新人下臺後增加費用,理由與提供“額外”相同。
3、機械上,趨於相似。筆者參加過很多MC主持的婚禮,總體上給人的感覺都差不多。感覺司儀是壹個模子刻出來的,壹樣的話,壹樣的包袱,壹樣的程序,壹樣的遊戲。但是總感覺水平整體水平不高,有創意的很少。記得壹位在外地做司儀的知名朋友曾經在和筆者交流時說過:“在壹場婚禮中,沒必要。只要有壹兩個和別人不壹樣的地方,那麽妳的司儀就會給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妳主持的婚禮就是成功的”,但可惜這樣的想法太少了。在MC領域,“壹套話能得天下”的怪現象屢見不鮮。更重要的是,司儀直到在場時才知道新娘和新郎的名字。為什麽?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司儀的工作已經程式化了,他們要做的就是把新人的名字用程式化的文字,像填空壹樣在婚禮現場背誦給大家聽。
4.與新認識的人缺乏足夠的交流。眾所周知,司儀需要和新人充分溝通,才能給他們留下個性化的主持人。不然壹套話千百遍還是壹樣。這樣的司儀主持的婚禮就跟同壹條生產線做出來的產品壹樣,壹點個性都沒有。婚禮主持人根據每對新人的不同特點,制定壹些別人婚禮上不能體現的環節。多了解新人,有助於新人抓住婚禮中更多的亮點,讓婚禮更有主題。比如,我們知道新郎新娘從小就是鄰居,就可以回放這對夫妻從童年到成年的過程,把這對夫妻走過的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作為婚禮的重頭戲,突出從“兩個孩子無猜”到“誌同道合”的過程。
另外,通過與新人的充分溝通,也可以掌握新人的性格、受教育程度、民族、父母等基本情況。這對於司儀在主持過程中避免壹些言語是完全有幫助的。比如,如果知道新婚夫婦的部分父母已經去世,在拜父母的過程中,應該把“拜父母”改為“謝父母”,這樣既避免了只有單親坐在臺上的尷尬,又能順利進行程序。再比如,和夫妻倆溝通後得知夫妻倆不善言辭,需要提前和夫妻倆溝通是否感謝。否則如果臨時決定讓新人在婚禮上致辭,新人太緊張,尷尬在所難免。
5.文化背景不夠。有人說,司儀的工作很簡單:“無非就是背觀眾已經熟悉的單詞。給我壹套詞,我就可以當主持人了。”我不能完全同意這個觀點。當然,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主持人,但其實要成為壹個好的主持人,除了要熟悉基本的程序,還必須要有相當的文化背景。司儀是壹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司儀對婚俗的了解,普通話的水平,與人溝通的能力,各種知識的理解,語言的掌握能力,都是成為壹個好司儀的必備要素。筆者曾經參加過壹個司儀為兩位年輕的大學老師舉辦的婚禮。在司儀的掌控下,整個婚禮組織的井井有條,氣氛熱烈。尤其是在婚禮的最後,司儀寫了壹副隱藏的婚禮對聯,上面寫著新人的名字作為婚禮的結束,不僅巧妙地將新人的名字融入了對聯的祝福中,也為新人的婚禮註入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壹副結婚對聯烘托了現場的氣氛。在場的觀眾都佩服司儀的水平,都被司儀的妙語所折服。沒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對聯。婚禮程序大同小異,但所謂“細節見精神”,壹個普通的司儀和壹個好的司儀相比缺少的是壹種文化底蘊所襯托出來的細節差異。更有甚者,為了烘托氣氛,在高雅的婚禮上公然大談“黃色笑話”和“黃色笑話”,領導、親戚、新郎新娘、家族長輩都露出尷尬之色。“黃色笑話”和“黃色笑話”取決於客戶群體。
6.缺乏與時俱進的理念。據了解,目前婚禮司儀的年齡構成大多在30-50歲之間,與新人的年齡差距從七八歲到二十甚至三十歲不等。毫無疑問,新娘和新郎是婚禮的主角,但是從和新人溝通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和新人沒有代溝的前衛司儀更有優勢。這裏所謂的前衛司儀是指能把各種先進的理念和設備運用到婚禮上的司儀。總能在合適的時間將最流行的元素融入婚禮。現在的年輕人不希望自己的婚禮過於程式化,而是希望婚禮融入更多時尚元素。當壹個司儀能把第壹首流行歌曲《老鼠愛大米》和《夫妻歸家》放在新人面前,讓他們選擇婚禮背景音樂,我想新人會更容易接受前者,也會覺得更新穎。
7.姓“牛”的司儀越來越多。現在,有些司儀總跟人說,我主持過幾千對新人的婚禮。事實上,現在人們已經習慣請專業的主持人為自己主持,壹個好的主持人壹年可以主持100次。要實現1,000場的目標,需要10年。但是有些主持人剛結婚幾年就上千對新人,這根本不可能。有些更離譜。剛入行的時候,在新人面前被說是金牌司儀,影響了婚慶同事的口碑和形象。
8.方言司儀太多了。我不反對婚禮上用方言,但凡事都有個度。如果超過了程度,那麽好的東西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同樣,婚禮本身是壹件很神聖的事情,過度使用方言總會給人壹種不舒服的感覺。恰當地使用方言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方言,如何掌握壹個“度”。
9.搶新人的風頭。有些主持人,有過專業曲藝團的經歷,嘴巴很整齊,這本身是好事,但有時候這樣的主持人過分炫耀自己的實力,把婚禮變成了壹場表演,自己成了主角,新郎新娘則靠邊站,成了看客。要知道,新人是婚禮當天的主角。太多的買和司儀打交道,不僅不會讓大家都有好感,反而會讓新人產生“選錯司儀”的想法。
以上是對部分司儀存在問題的總結,司儀消費是壹個特殊的消費項目。不像買衣服買電視等傳統消費。衣服小可以換,電視有質量問題可以退。但是,婚禮司儀在婚禮上犯下的錯誤是無法挽回的。那麽如何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呢?
首先,作為司儀,妳要遵守職業道德。有壹句話很好的表達了司儀和當事人的立場:“對於司儀來說,壹場婚禮只是他所有婚禮中的壹場,是1%,但對於新人來說,是100%。”作為司儀,既然客戶給妳壹個千載難逢的儀式,妳就應該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壹位,杜絕沖到現場亂收費。用100%的熱情,投入到每壹個。
其次,MC可以取長補短。但是在借鑒別人優點的同時,要樹立自己的風格。否則,今天學東方,明天學西方,妳就只能把自己的主持風格變成四不像,不拘泥於形式,把別人的長處有機地融入到自己的主持中,形成自己的風格,不斷進步。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如果有的司儀嗓音和音質都不錯,用歌聲拉開婚禮會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有些主持人會寫快書,所以用快書的形式介紹新人,印象更深刻。我在和小甜、阿偉等婚禮同事聊天的時候,提醒了大家。比如阿偉的字寫得很好,我就建議他寫壹副墨寶,在婚禮現場祝賀新人。結果奇跡發生了。這就是特色,沒有主持人可以模仿。再次,與新人充分溝通,挖掘素材,圍繞新人寫文章。只有這樣,才能在主持婚禮的時候,思維敏捷,及時把握婚禮現場的細節。在交流中,要掌握客人的構成,通過分析客人的構成,使用不同風格的句子,以適應客人的接受能力。不斷學習,提升文化素養,壹個有學問的司儀帶給嘉賓的不僅僅是壹場婚禮,更是壹種享受。這個主持人散發著壹種特殊的魅力,他能利用這種魅力把新人、嘉賓、領導、親戚朋友有機的融合在壹起。他是個穿針引線的人,總是讓新人當主角。
最後,與時俱進,不斷使用新的理念和硬件設備。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而作為婚禮司儀,也要不斷用新的思路讓自己的主持適應人們的欣賞水平。不斷推陳出新,用最新的硬件設備達到過去無法達到的效果。給新人,客人,親戚,領導壹個驚喜。
幾千年的古文明賦予了現代婚禮司儀太多的內涵,僅僅幾千個字並不能概括“司儀”二字。筆者寫這篇文章只是想到管中窺豹的目的,對現在的婚禮司儀做壹個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得到吸引大量評論的效果,讓司儀這個“甜蜜的事業”走向更高的起點!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