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聽說孩子的生日是七月初七,劉奶奶馬上說:“這正好。我們叫他橋哥吧。這叫‘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方法。”於是,這個孩子被取名為巧姐。
七月初七是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據說這壹天經常下雨,是天上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流下的眼淚,“乞巧節”也由此而來。按說今天不是好日子,所以王熙鳳自己也說:“生日不好,偏偏是七月初七。”
劉姥姥順著她的話,想到了“巧”字——既然不是好日子,我們也不避諱,也就無可厚非了。這就是劉姥姥所說的“以毒攻毒”。
農村的窮女人劉姥姥實在活不下去了,就去賈府走親戚,鞭長莫及,俗稱“打秋風”。
去賈家要“橫財”,本來就是壹件丟人的事。可是劉姥姥不但去了壹次又壹次,還在賈家眾人面前毫不避諱自己的窮。她真誠地表達了對賈的衣食的欽佩和驚訝。這種毫不掩飾的表情極大地滿足了賈的虛榮心,所以對她的到來不但沒有反感,反而是歡迎的。在賈家的明確態度下,賈家很多人都給了劉姥姥壹些東西。劉姥姥每次進賈家,都能滿載而歸。
其實這就是劉姥姥“以毒攻毒”的智慧。她知道賈府從上到下看不起她,暗暗嘲笑她貧窮無知。她只是大方地展示了自己的貧窮和無知,讓大家連連發笑。她在公共場合把自己的壹面表達的淋漓盡致,讓別人不用在背後嘀咕什麽。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壹些不好的事情。而不是想盡辦法掩蓋他們,最後都是徒勞。還不如大方的暴露自己的缺點,讓別人啞口無言。
當然,小說中的這個“喬”另有用意。後來賈家敗亡,是劉姥姥救了於水火之中。這是壹種巧,但也有這樣的含義:如果小女孩自己給她取名,對她會有壹種別樣的感情。
生活中,不避諱自己缺點的人,能坦然大方地與人相處,極力掩飾的人,總是徒勞無功。《紅樓夢》可以從很多角度解讀。也許我們的解讀並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當我們從《紅樓夢》的故事中學習到壹些東西的時候,就不必去追究是不是作者的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