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曾經的很多年輕人忽視自己的愛好和需求,跟風追劇、打卡網紅地、買買買,是將這些行為賦予了消費和娛樂功能之外的社交屬性,希望通過“求同”尋求集體認同感、避免在社會活動中“失語”。那麽顯然,“熱度排斥癥”就是壹種逆向行為,它通過“存異”的表象來倡導回歸追劇、購物、娛樂休閑本身的意義,試圖挖掘這些行為活動對於“我”的價值和意義。
從“熱度癥”到“熱度排斥癥”,根源不在於別的,正是“熱度癥”被玩壞了,失真、泛濫、信息過載,消耗盡了用戶的情感和耐心。
比較典型的例子包括,近年來壹些影視劇劇情漏洞百出、演技辣眼睛、臺詞燙嘴、服化道粗制濫造,但因為有壹些當紅愛豆出演,宣發便鋪天蓋地,甚至鬧出過劇還沒上線好評先刷出了幾頁屏的笑話,屢屢沖(買)上熱搜的熱詞,動輒“名場面”“xx式演技”等花式吹,被網友戲稱“僅粉絲可見的演技”。壹些生活類種草平臺上,看則仙氣滿滿的自然風光、美輪美奐的建築,實則是過度P圖、美化的結果,誰信誰上當、誰去誰幻滅。壹些壹線城市、網紅城市中被捧上神壇的打卡地,吸引大批網紅主播前往,給當地居民生活和公***交通帶來困擾和隱患,等等。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迷信“熱度”,實則是被忽悠多了後的痛定思痛:妳以為平臺、網紅、大v們是推介精彩劇集、分享美好生活和實用好物,實則人家是為了收割妳這個流量。既然如此,我為什麽要壹次次被忽悠,成為工具人呢?
從“熱度癥”到“熱度排斥癥”的變化,實則也是失去了真善美根基的控評式營銷、病毒式營銷必然導向的結果。壹個例子是,在某平臺上,很多博主將近兩年的古裝劇和童年記憶裏的經典古裝劇進行對比,從人設、選角、演技、劇情等多維度比下來,結果往往是經典劇完勝。尤其有意思的是,在翻拍劇的對比中,還出現了“每新出壹部翻拍劇,就會帶火老劇”的現象。經典老劇多在劇情、演技等方面“死磕”,並沒有花費多少精力和成本進行營銷造勢,這固然有時代和行業本身發展的原因,但說到底,還在於那個時候的創作者有壹顆敬畏文藝和受眾的心,踏踏實實做事,願意下”笨功夫”去打磨作品,而不是走快銷式營銷的掙快錢、掙熱錢路子。
前段時間,壹些生活分享類平臺上出現的網紅打卡地被戳穿虛幻的泡沫,引發過壹陣熱議。有專業人士表示,相關案例已經涉嫌違反《廣告法》中關於虛假宣傳的規定,平臺難辭其咎。這說明,作為休閑娛樂時的個人,有時也確實願意當“熱度排斥癥”患者,以自身興趣和需要為基準,屏蔽狂轟亂炸的營銷信息。
“熱度排斥癥”的出現,也確實反映了當前互聯網用戶正在進行某種反思。這是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對於互聯網服務的提供者來說,這種信號意義也該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