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老掉牙的笑話何以搖身壹變成為數字經濟學的定律。
1838年,寓居巴黎的數學家安東尼·庫爾諾出版了如今被視為經濟學名著的《關於財富理論之數學原則的研究》(盡管在當時並不為外界稱道)。在這本書中,他嘗試著提出了公司競爭的經濟學模型,並且在經過大量數學推算後得出結論:公司間的壹切競爭關系都與他們生產產品的數量有關。如果市場中已經存在壹個生產碗的工廠,而另壹家公司也想開辦壹個生產碗的工廠,那麽就要註意避免產量過剩,因為市場上同類產品過多將造成價格下跌。無論如何這兩家公司都會不約而同且各自獨立地規劃產量,以盡可能使價格保持高位運行。
這本書很快就被外界遺忘了,即使對最具啟發意義的著作而言,這也是常有的事兒。當時在法國經濟圈占主導地位的法國自由學派對庫爾諾的理論並不感興趣,這無疑令他感到痛苦和沮喪。(不管怎麽說他的學術生涯成就卓著、獲獎無數,他於1877年逝世。)他去世之後,後輩經濟學家重讀《關於財富理論之數學原則的研究》這壹經典著作,並得出結論認為庫爾諾受到了他同代人不公正的忽視,他們呼籲重新對庫爾諾提出的競爭模型進行研判。
1883年,法國數學家約瑟夫·伯特蘭德決定對《關於財富理論之數學原則的研究》壹書做出恰當評判。伯特蘭德討厭這本書。實際上庫爾諾得出的所有結論無壹正確。的確,伯特蘭德認為庫爾諾將產量確立為左右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這壹做法過於武斷,以致他半開玩笑地將庫爾諾的模型重新界定為價格而非產量是決定競爭關系的關鍵變量。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如此壹來他竟然發現了壹種堪稱簡潔的模型(即使並非特別簡潔)。
伯特蘭德認為相比限制產量以提高售價、增加利潤,各大公司更有可能降低價格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確實,他們嘗試著相互壓價直到價格僅比產品成本稍高,這種做法被稱為“邊際成本定價法”。而且,如果正如維星百科在介紹庫爾諾時所言,“更低的價格催生了更高的需求,那就再好不過了。
伯特蘭德的競爭理論可以被簡化成如下表述:
在壹個競爭性市場中,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當然,在當時並不存在那麽多真正意義上的競爭性市場,至少與這些數學模型界定的情況差別很大,因為各企業生產同質產品(不存在產品分化)且企業相互間無串通行為。因此,其他經濟學家把他們歸入試圖以壹種並非必要的方式將復雜的人類行為與各種剛性平衡對號入座的理論家之列。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隨著另壹場學術爭論的興起,上述兩派經濟學家的爭吵已經被人們遺忘。
但是,隨著經濟學的發展步入20世紀且市場競爭性日益增強、市場可度量程度不斷增加,各路研究人員重又開始關註庫爾諾和伯特蘭德這兩位觀點相左的法國佬。壹代壹代的經濟學研究者皓首窮經試圖弄清楚庫爾諾競爭模式更適用於哪些行業而伯特蘭德競爭模型又適用於哪些行業。我將省略其中的細節,簡單來說就是:在各種市場類型中,在哪壹類市場中易於獲得更多的原料,伯特蘭德競爭模型就更勝壹籌,價格往往就與邊際成本相同。
倘若不是由於如今我們正在建設壹個前所未有的最具競爭性的市場環境,伯特蘭德的競爭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仍只能引起學術界興趣,這是壹個各項服務和產品的邊際成本近乎為零的模型。在互聯網上,信息就是商品,而產品和服務很容易被復制,我們看到伯特蘭德競爭模型正以壹種甚至會令伯特蘭德本人震驚的方式發揮著作用。
如果“價格等於邊際成本”是市場規律,那麽免費就不只是選項之壹,它是無可回避的終點,它是經濟規律所具有的力量,而妳只能長期與它進行抗爭!
但是請稍等。軟件難道不是另壹個邊際成本接近零的市場?難道微軟公司沒有向用戶收取數百美元的Office和Windows軟件使用費?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那麽這又如何與伯特蘭德的理論相符?
答案在於“競爭性市場”。微軟創造了壹種能從網絡效應中獲利頗豐的產品:用某種產品的人越多,感到不得不采取同樣做法的人就越多。以Windows這樣的操作系統為例,最流行的操作系統能吸引大多數軟件開發商創造大多數能夠在其上運行的程序。而以Office為例,由於妳希望能與其他人***享文件,因此妳傾向於使用大家都使用的相同程序。
這兩個例子都易於造成贏家通吃的市場,這就是微軟成就壟斷霸業的方式。而且當妳得到壹項壟斷權時,妳可以收取“壟斷租金”,也就是說裝在壹個標有“Office”標誌盒子裏的兩張塑料光盤售價300美元,而制造這些光盤的實際成本只有壹到兩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