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滬劇演員華雯

滬劇演員華雯

請問妳想問關於她的什麽?

華雯,女,滬劇旦角。

父母都是滬劇演員。她從小就是戲癡,壹直泡在父母所在的松江劇團裏。那時候,只要有滬劇演出,她壹場不漏;只要有滬劇廣播,她有空必聽。小華雯壹直渴望自己有朝壹日也能粉墨登臺。誰知事與願違。1980年華雯中學畢業後,因為眼睛近視,沒能考上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而是進了上海照相機總廠技校。父母希望她好好學技術,但她卻壹心想唱戲。到技校讀了3個月的書,她就背著父母打了退學報告。那時,唱小生的父親奉調去了崇明滬劇團,她死磨爛纏地跟了過去,就這樣走上了滬劇舞臺。

1981年夏,華雯隨崇明滬劇團來市區演出,在《秋海棠》中扮演梅寶,結果被楊飛飛老師看中,借調進寶山滬劇團。在寶山滬劇團,她演的第壹出戲是《母與子》。這出現代戲***有3個女角:外婆、後娘桂珍和小姑娘。華雯回憶,當時她滿以為自己會去演小姑娘,誰知宣布角色叫她演桂珍。壹個不到20歲的小姑娘怎樣演後娘?華雯只覺得頭腦裏“嗡”地壹聲,渾身發抖。導演江建平要她平時多模仿男子走路,王秀文老師也來幫她學唱腔。結果,這個後娘演得總算還過得去。

1986年底,寶山滬劇團攜新戲《東方女性》進京。該戲表現的是壹個十分敏感的題材:“第三者插足”問題。《東方女性》充分發揮了滬劇抒情細膩的特點,又借鑒了話劇、電影的表現手法,成功塑造了林清芬、方我素、余大衛等“有缺點又令人同情的好人”,在京城掀起了少見的觀劇熱潮,8場演出場場爆滿,受到廣泛好評。22歲的華雯在戲裏扮演插足別人家庭造成悲劇的方我素。這個人物年齡跨度很大,思想變化復雜,表演難度較大。華雯仔細琢磨角色,反復錘煉唱腔,活靈活現地表現了方我素從“我行我素墮情網”到受責難、排困擾、重新生活的過程,深沈而有節制地展示了人物復雜痛苦的內心世界。北京觀眾熱情地對她說:“想不到妳這麽年輕,卻把這樣復雜的角色演得那麽出色,真不簡單!”

《東方女性》北京壹炮打響,華雯毫無爭議地獲得了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與她壹起獲獎的,是上海的計鎮華、華文漪、蔡正仁、嶽美緹和王芝泉。華雯說:“壹直到北京領獎時,我才發現,比我好的演員實在太多了,自己真的很渺小。我也才真正懂得了,壹個演員,就要像梅花那樣,美而不俗、嬌而不艷,即使面對漫天冰雪,也依舊純真不變、本性不改。”

1996年,上海滑稽劇團赴香港演出,邀請華雯加盟滑稽戲《唐伯虎點秋香》,飾演秋香。誰知“秋香”此行未被唐伯虎點中,卻點中了壹位“笑星”。她與劇中的“大毒”扮演者、兩度白玉蘭獎得主秦雷結成秦晉之好,給戲曲舞臺留下了不少佳話。

華雯、秦雷都是國家壹級演員。婚後,夫婦倆在不足40平方米的空間裏,既要照顧父母、外婆,又要呵護小女兒,還要忙於各自工作的案頭準備。身為寶山滬劇團團長,華雯壹邊領女兒、哄孩子,壹邊批報告、審劇本。有壹次女兒撒尿,竟給劇本來了個“大洗禮”,弄得華雯哭笑不得。而做爸爸只有“三分熱度”的秦雷,連忙到超市購得兩打塑料尿布,預防不測。

華雯和秦雷,不但生活中情深意長,事業上更是互相促進。秦雷為妻子導演滬劇《清水戀》、《尋找兒時壹個夢》,更為華雯演唱專場精心創意、傾情執導,連說明書也給親手“包辦策劃”了。華雯還為秦雷參與的《特別的愛》、《阿拉自家人》、《謝謝壹家門》等滑稽戲出謀劃策,將滬劇煽情的優勢引入其中。不但華雯能演滑稽戲,秦雷的滬劇水平也是突飛猛進。由他們夫妻倆搭檔演唱的《星星之火》可謂珠聯璧合。

華雯和秦雷還合演過話劇《奧賽羅》,並鬧過壹個笑話。秦雷用粗獷厚重的語氣演奧賽羅,華雯扮演甜美細膩的苔絲德·夢娜。兩人在家中對臺詞,由於入戲太深,竟驚動了熟睡的外婆和女兒,外婆還誤以為是夫妻口角,趕忙爬起來勸架。

2000年,華雯在逸夫舞臺舉辦從藝20周年紀念專場。20年來,她演過女廠長、女警官、女監理員;當過夫人、小姐、丫環;還扮過洋太太、女英雄。但專場並沒有羅列這些多姿多彩的角色。而是分為4個板塊,除了新編《茶花女》和學生版《江姐》片段外,她還表演了根據豫劇移植改編的新戲《風雨行宮》,與關懷、趙誌剛、梁偉平等壹起演唱了京劇、錫劇、越劇、淮劇的精彩片斷。她要用這樣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的藝術追求和不懈努力。

華雯是滬劇界公認的“拼命三郎”。《東方女性》中有個雙人舞片斷,排練時由於舞伴沒托住,她壹下摔在水泥地上,斷了兩根肋骨。但晚上《家庭公案》演出又不能誤場,就這樣,她竟堅持了十多天。演《緝毒女警官》時,倒下的布景壓傷了她的腰部和腳腕軟組織。排《風雨行宮》時,她連做5個“烏龍絞柱”,導致肌肉撕裂。但未等痊愈她又上“戰場”了。在“五朵金花”中,華雯是排戲最多、演出最多的壹個。

華雯當團長,只有壹個念頭:多排戲,多演戲。長年累月,這個只有20來人的區級小劇團幾乎每天搭臺拆臺,換地方演出,他們的足跡踏遍了上海和周邊地區。冒著夏日蒸騰的暑氣和寒冬刺骨的北風,他們從打谷場、露天工地壹直演到學校操場、社區文化中心,每年演出都在百場以上。劇團把區裏給的補貼都用在了排戲上,工資則是靠大家演出來、唱出來的。讓家鄉人看上喜愛的家鄉戲,是全團人***同的心願。

壹分耕耘,壹分收獲。華雯與同事們推出的學生版《江姐》壹演就是200場,《緝毒女警官》連演380場,《家庭公案》、《東方女性》更是超過500場。從謳歌教師的《行知魂》到反映打假的《罪女淚》,從環保戲《清水戀》到情景劇《田園夢》,都受到了觀眾熱烈歡迎。向世界名牌叫板的《東方彩虹》被央視拍成了6集電視連續劇,與馬莉莉合作的《宋慶齡在上海》還使華雯獲得了第五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表演壹等獎。

滬劇演員中自學成才的不多,能稱大牌的更少,前些天推出個人專場的華雯算壹個異數。

也許因為父母都是滬劇演員的緣故,華雯從小就將滬劇視為自己的終生職業,1986年她以壹出《東方女性》獲得梅花獎。華雯是滬劇界有名的“長腳花旦”,更是有名的“出新花旦”和“拼命花旦”。

“出新花旦”的華雯不僅將常見的角色演得形象生動,《檢察官的金項鏈》中的日本女芳子,《情變》中的年輕中尉小亞、《緝毒女警官》中的警官洪燕等都是滬劇長廊裏的新形象、新角色。她對越劇、錫劇、黃梅戲都敢壹試身手,而且都有不俗表現,甚至還出演了滑稽新戲《唐伯虎點秋香》的角色,每次都讓觀眾耳目壹新。就連個人藝術專場華雯也求新意,壹改常規個人演唱會歸納舊戲的傳統,從豫劇移植了唱做並重的《風雨行宮》片段以謝知音。

華雯容易受傷也是遠近聞名的。演《東方女性》華雯肋骨骨折,因為演出耽誤了治療,到現在還有後遺癥;演出《緝毒女警官》時,布景不知怎麽倒了下來,華雯又“光榮負傷”;這回排演《風雨行宮》,華雯又在練“烏龍絞柱”時肌肉嚴重拉傷。但每次受傷都沒能讓她忘而卻步,仍然頂著上,傷還沒好透又開始了排練和演出,由此留下了“拼命花旦”的稱呼。

如今的華雯受命危難之際,擔任了寶山滬劇團的團長。為了生存,她帶領演員為中小學生演出課本話劇,下社區演出滬劇小戲。但她沒有忘記對滬劇的追求,壹出描寫教育事業的新戲正在構思中,華雯仍要為滬劇出新、為滬劇拼命。

圖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B%AA%F6%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