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沒有硬性規定,傳統意義上的東西是必須堅守的;也沒有人可以斷言,新生事物便可以作為推陳出新的手段,取代長久以來的傳承和習慣。
養兒防老的本質是人格獨立,卻又可以相扶相依。父母和孩子之間究竟要以何種界限來相互依存?當然,這種依存包括精神上的以及身體上的。
曾經《華爾街日報》稱在2015~2019這五年間,加拿大多倫多地區的國際中學生、交換生數量飆升42%,其中3/4來源於中國。
之前有壹部電視劇叫《帶著爸爸去留學》,其中有壹個橋段讓我印象深刻。劇中的劉若瑜是壹位資歷豐厚的腦外科醫生,號稱“腦外壹把刀”。
她擔心孩子在國外留學不適應,便毅然辭去了極具發展前景的工作,成了漂洋過海的壹位陪讀媽媽。
陪讀走到了第八年兒子要畢業的時候,她以為自己終於要熬出頭可以全家團聚,但在這時,她卻收到了丈夫的壹紙離婚協議書。
如果不選擇陪同孩子出國,劉若瑜的事業想必會做得很成功,也不會因為和丈夫的長期分居導致婚姻破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孩子遮風擋雨,許他壹個光明的未來”是每壹個中國家長的心願,無論出於何種動機送孩子出國深造或是為孩子籌謀未來,在此之前壹定要斟酌好各種可能性,確定這些可能性都是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再付諸行動。
當然,每個人的個性和需求都不同,他們所渴望的生活也不同,選擇更不盡相同。
02
其實對於已經不算新生事物的“丁克”壹族,大家想必都不再陌生。他們通常年輕時不必受孩子所累,過得瀟灑自在無壓力。
老年時多有兩種情況,壹是年輕時過度揮霍,沒有積蓄,老無所依;二是年輕時便未雨綢繆,有足夠的經濟支持自己晚年的幸福。
而我們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帶給我們的卻是:年輕時為孩子操勞壹生,心力交瘁;老年時久臥病床無人照顧,心底淒涼。
68歲的楊婆婆年輕時是工廠的普通員工,老公是壹位環衛工人。可就是這樣壹個普通的家庭,卻在20多年前作出了讓兒子出國留學的決定。當時的楊婆婆和老公覺得他們兩個人的人生已然算是失敗,便想讓兒子能夠不要淪落在底層社會。
當時兩人的兒子正值初中畢業,學習成績壹般,孩子並沒有考上重點高中,楊婆婆在單位同事那聽說,如果出國留學深造,回來之後會比上了重點大學還榮耀,還容易找到高薪體面的工作。
於是楊婆婆當年便執意養兒子出國留學,她不顧自己的家境,也不顧兒子本人的反對,還是把孩子送往國外。兒子當時曾經哭著求自己的父母,他不想去那陌生遙遠、壹無所知的國度,那裏沒有親人,沒有朋友讓他感到害怕。
可是楊婆婆依舊把兒子送出去了,他心底想著自己是為了兒子好,將來兒子長大事業有成壹定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也會感激自己。
從那天以後,楊婆婆夫妻二人便開始了節衣縮食的生活,他們節省掉壹切必要或是不必要的開支,甚至七、八年不買壹件新衣服,上班就穿工作服,衣服破了縫縫補補接著穿,洗的發白也毫不在乎。
楊婆婆的老公每天淩晨四點半就從家出發,工作到早晨七點開始吃早飯。早飯雷打不動的便是從家帶的稀粥鹹菜和壹個煮雞蛋,午餐是鹹菜米飯。她老公看到別人的早餐、午餐只有咽口水的份,就這樣夫妻倆壹分錢掰成兩半花,來供兒子在國外的開支。
兒子剛開始在國外很不適應,打越洋電話給父母訴苦,楊婆婆都是匆匆安慰幾句,便想著抓緊掛了電話好節約電話費。
其實夫妻倆心裏都是很擔心掛念兒子的,楊婆婆在兒子剛出國的那段時,常常半夜睡不著覺,突然坐起身來問老公現在兒子那邊是什麽時辰,兒子現在在做些什麽?有沒有餓著凍著,有沒有生病。
後來時間久了,兒子的電話也少了。他們不知道兒子在那邊忍受了多少寂寞和冷眼,是如何壹步步克服思鄉之情的,但是他們心裏是激動的,這說明兒子已經適應了那邊的生活。
03
有壹次楊婆婆看到壹條留學生被害的新聞,連忙聯系在國外的兒子,知道兒子平安無事後,她才放下心來。可是就從那天之後,她經常失眠,胃口也不好,每天提心吊膽的。
後來楊婆婆的兒子畢業就在國外找了工作,楊婆婆夫妻倆其實是想要兒子回國的,但是轉念壹想,在國外掙得都是高薪,待上幾年再回國豈不是更好?
可能是因為長期的營養缺乏,或是長期過於辛勞楊婆婆的老公不到60歲就病逝了。老公生病的期間,楊婆婆給兒子打過電話可是兒子表示自己回不來,就這樣楊婆婆壹個人承受了老公從生病到離開的整個過程。
老公去世之後,楊婆婆孤單壹個人過十年,這十年間,她是非常想念兒子的,可是兒子已然在國外定居,還生了兩個孩子。兒子教會了楊婆婆視頻,每月能和她聯系壹次,講講那邊的趣聞再看看孫子、孫女。
楊婆婆現在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和鄰居家的老姐妹壹起遛彎,然後炫耀自己的兒子在國外的幸福生活。
開始鄰居們都恭維著她,後來她總是把話題扯到自己兒子身上,就遭到了別人的反擊:“妳真幸福,培養了個有出息的好兒子,也不用看孫子不受累。我家這孫子孫女天天纏著我,奶奶、奶奶叫個不停……”
聽到這些,楊婆婆更落寞了。壹次遛彎中,不小心她崴了腳,沒站穩之後直接摔在了地上,最後去醫院診斷腿摔傷了也有骨裂,至少臥床三個月。
在醫院裏,楊婆婆看到同病房的老人有孩子孫輩輪流探望,相比之下自己就顯得更淒涼了。她臥床期間曾聯系兒子,想要兒子帶孩子回來看看她,兒子打了幾千塊錢回來讓她請護工照顧自己。
楊婆婆傷心又氣憤,想把錢扔回去說我不是為了要錢,我是想妳們。可又沒有這份底氣,畢竟她工作時的收入都供了孩子在國外的費用,甚至還借了外債,退休了手裏也沒積攢幾個錢。
後來楊婆婆又和兒子抱怨幾次,兒子每次都是不耐煩以忙為借口掛了電話。楊婆婆在病床上不能繼續平時的日常活動,電子產品也不大會用,便覺得越發寂寞,人壹靜下來便會忍不住的思考。
楊婆婆總是想:自己這壹生是不是過得還不如壹個丁克,自己年輕曾經笑話丁克老無所依,可是現在自己明明有兒子,卻想見都見不著。
丁克至少年輕時過得滋潤,而反觀年輕時的自己,省吃儉用,累出壹身的病,比實際年齡不知看起來要蒼老了幾歲。
現在的楊婆婆說她完全後悔,她又有幾分猶豫,畢竟她看著兒孫的照片,還是滿心歡喜的;說不後悔,看見別人兒女團聚在身邊,生病有人關心,她又是心酸的。
04
畢竟現在的事實是楊婆婆的兒子不願意回國發展,那只能給出兩條建議:是等待楊婆婆身體恢復後過去旅遊或是暫住壹段時間;或是在兒子壹家有休假的時候回家看看。
其實楊婆婆的問題在於對孩子未來的規劃上,其實孩子作為壹個獨立的個體,他是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的。
並不是妳說放手就可以把他推出去、牽壹根線就可以把他拉回來。當年楊婆婆不顧兒子想留在國內的心願,強行讓他出國;現在又不顧兒子在國外的事業發展,想讓他回到國內,其實本身楊婆婆自己便是矛盾的。
孩子不是壹個牽線木偶,不會按照妳的意願去生活,父母能夠做的便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給他足夠的溫暖,其余的就需要他自己來決定。
當然,父母為孩子的人生規劃可以提出建議,但提出這種建議的時候妳就要想到未來的結果妳是否可以承受。
作為兒女呢?活在這個世界上,人人壓力都很大,老壹輩也能體諒妳們的艱辛,但是畢竟父母是妳最親近的人,時常掛念在心、常回家看看也是必須的。
新聞中曾報道過壹位貴州的劉姓老人,長期患有高血壓,空巢獨居,去世幾天後才被鄰居發現報警。
作為兒女無論再忙再難,也請抽空回家看看,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在午夜夢回時被噩夢驚醒。
其實,家裏子女孝順與否,和原生家庭的生活狀態,以及培養教育是息息相關的。但是無論妳對兒女的人品是否有十分的把握,我還是建議老人手裏要留有能夠支持自己晚年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