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從國家和個人上答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從國家和個人上答

個人

(壹)樹立遠大理想並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鬥

中國文化是特別強調理想和境界,境界也就是理想、儒家為中華民族設計了“天人合壹”、“內聖外王”和“天下為公”的理想,道家設計了“道法自然”“、小國寡民”和“無君論”的理想,墨家提出廠“兼愛非攻”、“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想。秦漢以後,中國的有誌之士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繁榮、富強而奮鬥的過程中,或者用時代精神解釋了這些理想,或者提出了新的理想。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就是為了在中國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他認為他所創立的“三民主義”學說就是符合大同理想的。毛澤東也很欣賞“大同”理想,他把***產主義稱作“世界大同”,並為在中國實現“大同”理想奮鬥終生。人各有誌,都應當建立壹個遠大的理想,憧憬壹個美好的境界。

(二)加強修養,發揚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的美德。

註重人身修養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點,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重要區別,在於它的自律性、反躬修己的性質。孔子提倡:“君子求諸己,小求諸人。”意思是說,有修養的人,經常嚴格要求自己,沒有修養的人,才苛求別人。所以他又告誡人們:“躬自厚,而薄責二十人,則遠怨矣! " “躬自厚”,是多做自我批評,“薄責於人”,是少批評別人多做自我批評,少責備別人,就可以減少對立面,減少怨言。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子把孔子嚴以律己、註重自己身心修養的思想總結成壹條指導人生的格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梁漱溟在論述中西文化的區別時說道: 中國文化是向內用功夫的(強調自我修養) ,西方文化是向外用功夫的(提倡認識物性) 。重視人生修養不但是中國文化之特點,也是中華民族之美德。普通的人通過修養,提高自己的素質,才可以取得事業的成功,中國文化總是把做人、修養放在首要位置。

(三)強調關心國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為先

孔子的仁學,仁者愛人,忠恕之道,墨家的兼愛非攻,都是以愛他人,關心他人利益為重。按照“忠恕之道”,主張“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對待別人的慈愛之心,也就是“推己及人”,亦即平常所謂“群體和諧”精神。北宋開明政治家範仲淹更把孟子的民本主義思想概括為膾炙人口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芳數百年,激勵開明政治家去關心人民利益的傳統美德。歷史上的誌士仁人也以此為高尚的道德標準,為民興利,為國除害。

(四)堅持發憤忘食、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中國文化始終以人為中心,強調人對自然的積極主動精神,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周易乾卦傳?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說天道運行剛健有力,君子法天,自強不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正是《周易》所反映的中國文化精神,也是數千年積累起來的傳統美德。孔子正是遵循這種精神奮鬥了壹生,把自己鑄造成為人類的偉人。他在晚年面對自己的弟子述說自己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時說:“其(指自己)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 曾參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君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的觀點。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從此,君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成為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激勵著數以千萬的誌士仁人為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事業終生奮鬥。

(五)發揚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美德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向來被認為是誌士仁人堅持正義、堅持真理、堅持理想與信念的高尚品質和傳統美德。這種美德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偉大事業,也在中華文化的史冊上譜寫了新的動人樂章。

(六)發揚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的美德

孝敬父母、尊師重道是中國文化之根本精神、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有人稱中國文化是“孝文化”,這是有道理的。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所提倡的“孝道”,我們當然應該進行分析、鑒別。但是,孝敬父母的基本思想,則是數千年調整、和諧家庭關系所積累起來的倫理規範,成為中華民族歷代所認同的傳統美德,今天仍然應當繼承和發揚。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另壹個重要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向來有“天、地、君、親、師”並列的提法,這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又說明了“尊師重道”的傳統。

政府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壹般來說,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倫理道德的精華。在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傳統倫理道德曾深刻地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炎黃子孫。在壹定程度上,它甚至與我們整個民族的血脈融為壹體。在相當長的時間長河裏,並成為歷代前人***同的價值觀、人生觀的評判標準。到近現代,盡管對中華民族倫理道德的壹些具體問題還存在著矛盾與爭議,但經過社會實踐的檢驗,許多東西都成為具有鮮明東方特色的道德觀。特別是儒家思想提倡的謙遜、誠信、仁義等,這些都值得今天的人們繼續發揚光大。從總體上看,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主要有如下幾個基本特征:

壹、倡導整體和合精神,強調為社會、國家、民族效力的愛國主義信念。

這是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第壹要義。早在2000多年前成書的《詩經》,對此就有過明確表述,認為“夙夜在公”是壹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強調為國、為民的愛國主義信念,倡導整體協調精神,這是幾乎沒經過任何爭論就被人們普遍認同的道德觀。在中國歷史上,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人枚不勝舉,也贏得了無數人的敬仰和禮贊。人們看到,從出使匈奴的蘇武,到抗金名將嶽飛、抵禦清兵的史可法,以及戊戌變法中慷慨赴刑場的譚嗣同,乃至解放戰爭中寧死不屈的劉胡蘭,他們在歷史的疆場上壹個個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可以說,正是這樣壹種愛國獻身情懷,支撐著他們的追求,始終視死如歸,最終留下可歌可泣的動人歷史篇章。

這裏,尤其值得壹提的是嶽飛。以前在高中上課時,大家曾就他的功過做過爭論。有人認為,現在提倡民族大團結,而嶽飛抗金屬於內部鬥爭,阻礙了民族融合,延緩了歷史發展進程。這種說法實在顯得荒謬。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金兵入侵燒殺擄掠,跟現在的民族融合完全有著本質的區別。更何況,我們所推崇的是他的蕩氣回腸的愛國情愫,是他背上那熠熠生光的“精忠報國”堅定誌向。至於歷史評議如何,那重要嗎?只要看看嶽廟裏人們虔誠的頂禮膜拜,看看門外秦檜夫婦可惡的跪像,人們的愛憎已經壹目了然,正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前人已隨前塵去,後人必將踏塵來。”在先人榜樣的感召下,今天的人們又該做些什麽呢?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是和平年代了,國家安定團結,那愛國又從何去做?其實,愛國並不只局限於在國家遭受外敵入侵時能挺身而出,我們所做的每壹件適合國家需要的事情,都是愛國的行為。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全民對此表現出的那股憤怒就是壹種愛國。由此產生的奮發向上的工作、學習勁頭,也是壹種愛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更符合國家的需要。事實上,愛國也可以落實到實際生活中的每壹件小事,包括按期交稅,節約用水、用電,不亂扔垃圾雜物等等。就我們大學生而言,堅持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就是對國家最大的回報。此外,還有壹點特別值得註意,就是大學生應多關心時政。眼下有很多學生都缺乏壹種政治參與意識,認為那僅是壹些政治活躍分子的事,與已無關,有些人甚至不了解最基本的國家政策,不知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幾年召開壹次……這不能不讓人憂心。要知道,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我們每壹個公民都有責任,也有權利關心它、評論它。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不會象《沈論》中的“我”那樣,羞於在日本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國籍。

值得高興的是,剛剛召開的黨的“十六大”正引起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關註,這是件很好的事!我們國家的所有國民,應該融成壹種堅固的民族整體精神,實際上這正是愛國主義的壹種有力延伸。壹個國家要發展,僅僅靠壹個黨、靠壹個政府,力量肯定不夠,它還需要廣大群眾的***同參與和支持,政府在其中僅僅是充當方向盤和潤滑劑的作用。整體精神壹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壹個木頭三個樁,壹個好漢三個幫”,說的都是整體智慧和力量的強大。而新時期的整體精神,則要求與人民群眾的***同利益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民主和進步。在平時,大家也許是各忙各的,但到了關鍵時刻,我們整個民族必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團結壹致,從而同呼吸、***命運。可以說,正是由這壹點在維系著我們國家的存在,進而不斷繁榮昌盛。也許大家並沒有忘記1998年的長江洪災,那年,無數的人民群眾自願加入到抗洪隊伍,軍民協同奮戰在最前線,其中湧現出很多的抗洪英雄,甚至有人為此不惜犧牲生命。每到危難時刻,全國人民的註意力都集中到壹處,自覺地體驗著那份緊張與痛苦。洪災過後,在舉國上下又立即掀起壹陣捐錢捐物的熱潮。歸根到底,這些都是民族整體精神深得人心的體現,更確切地說,是融匯了符合群眾利益的整體主義思想感動社會的結果。

二、推崇“仁愛”與人際關系和諧原則。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特別強調要“推已及人”。孔子曾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些都是積極的著處世態度。在今天,這種思想仍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仁愛”就是要求我們保持壹顆憐憫、同情和愛護的心,能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佛教殿堂中專門供有壹尊“淚觀音”,也是包含著這層寓意。如果在為人處事中能夠相互體貼和幫助,人與人之間的許多矛盾也就容易化解。“仁愛”還有壹項重要內容,便是“尊重和理解”。即使是對壹個乞丐,我們也不應該漠然視之。設想端來壹碗飯,卻向著乞丐“呼爾而與之”,那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乞丐“弗受”。因為乞丐也是人,同樣有著為人的尊嚴,他淪落到乞丐,也許是迫不得已,而世人的嘲笑和鄙視很可能會把他逼上絕路。當然,我們並不排除有專門騙錢敲詐的假乞丐,或許還有人上過他們的當。那麽,我們是否就應該為此而拒絕所有的乞丐呢?對這壹點,用著名作家沙葉新的壹首詩來回答倒是較為恰當:“即使我上當壹千次/受騙壹萬次/我依然堅信/這世上/總有壹句話是真的/總有壹顆心是金的/總有壹片情是純的……”,是的,我們應該更多地用愛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寧可被壹千個假乞丐欺騙,也不要使壹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孤立無援。

人際關系和諧也歷來為傳統道德所強調。當我們擁有壹顆仁愛的心,就壹定能為周圍人所接納、所熱愛。傳統道德要求我們嚴於律已,寬以待人,要求“忍”字當頭。這顯然有利於人際和諧,但要註意的是,這個“寬”到底寬到哪種邊際?“忍”又忍到什麽程度?對人固然要謙和,但並不意味著事事屈從;要尊重他人意見,但並不意味著隨聲附和;要能容納朋友缺點,但並不意味著任其墮落;要樂於助人,但並不意味著壹切代辦。我們交朋友,實際上也是壹個互相學習、***同進步的過程。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說,只有使人不斷進步的友誼,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友誼。今日強調的人際和諧,必須是建立在這壹基礎之上,方可健康、牢固。

三、弘揚人倫價值,講究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道德責任和品格。

中國傳統道德所指的人倫,往往是以家族為本體,以血緣為紐帶。其中最註重的無疑是“孝道”,並由此而衍生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婦有別”等道德信條。

孝道可以說是傳統倫理道德最基本的前提。在中國,這壹意識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相比於西方的親情淡漠,我們有理由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在古代,人們要求“父母在,不遠遊”,父(母)亡須戴孝三年,不出家門,這都體現了古人對“孝道”的重視和程度之深!我們甚至都不需要來壹壹列舉古人力盡孝道的例子。因為在古人那裏,盡孝幾乎已經成為跟吃飯、穿衣壹樣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偶爾出了個不孝之子,不管他在其它方面多麽優秀,那也必定為眾人所不齒,棄之唾之恨之有甚——要當不孝子孫,看來也很要壹股勇氣。孝順父母是壹個人有仁愛之心的初始體現,包含對父母辛勞之心的理解和尊重,值得推崇和提倡。在個人主義盛行的今天,尤其需要提醒人們勿忘父母養育之恩,更進壹步,也許很多人在懂事之後還要意識到如何報效國家。但是,不少人連孝敬父母都沒有盡到責任,他們只是按月給老人寄去壹點錢,以為這樣就可以心安理得。而事實上這遠遠不夠,因為父母更需要的是壹種非物質的東西——發自兒女內心的關愛。記得有壹首歌《常回家看看》壹時紅遍大江南北,就是因為它唱出了人們***同的心聲:“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幫爸爸捶捶背來揉揉肩……”,老人需要的,其實就是這樣壹份飽含溫情的敬重。對我們大學生而言,現在都遠離家鄉在外地求學,雖然不必死守“父母在,不遠遊”的教條,但妳是否經常給家裏打個電話報平安呢?是否會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壹句“生日快樂”的熱情話語?也許有些人覺得常跟家裏打電話沒什麽好說。殊不知,身邊發生的每壹件與妳有關的瑣事,都是父母關註的對象。多聊幾句,不只是權利,更是壹種義務與責任。可惜的是,太多的父母只顧得囑咐子女加衣服(天氣轉涼的時候),並且在子女生日那天打電話過來叮嚀他們“多吃幾個雞蛋”,卻鮮見大學生相同的回報和音訊。是因為他們太忙,忽略了,還是覺得這種小事不值得壹提?不管怎樣,為了父母,有些事情我們照理應該去做,因為,長輩們同樣需要。

如果說“尊老愛幼”是“孝道”的第壹步行動,那麽它的第二步擴展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進壹步,則是圍繞著“禮”,在為人處事上尊崇壹系列原則,如女子的“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這些都因為其陳腐和偏激,而隨著歷史被逐漸湮滅。此外,還有很重要的壹條,便是謙虛。古人強調為人須謙遜有禮,所謂“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因此越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就越應該謙和。妳壹句“仁兄高見”,我得說“哪裏哪裏”;再壹句“兄臺真是才識過人”,又需回壹句“不敢當、不敢當”,這壹客套常會讓不知內情的西方人“摸不著丈二頭腦”。壹般來說,中國人喜歡迂回曲折,而外國佬都是直腸亮肚,很難說到底孰好孰壞。這裏,只想提醒人們壹句:“謙遜不要變成謙卑,自信不要變成自負”才好。

四、追求精神境界完美,宣揚個人修養的持之以恒。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在於人有道德倫理。古人十分重視精神生活的完美,註重個人修身養性,這也正是許多文人能夠安貧樂道、奮進不息的原因所在。隱居田園的陶淵明,“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何等優雅的氣度!投身汩羅的屈原,“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漻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又是何等高潔的情操!不僅如此,傳統道德還特別推崇為大眾謀福利的精神。孟子曾說:“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把“義”看得高於生死。這裏的“義”,往往包括朋友情懷之義、國家利益之義、民族興亡之義的廣泛內涵。史書有載,與友相約的尾生,寧肯大水漫胸至抱柱而死,終不肯失信離開,這是盡朋友之義;範仲淹面對浩瀚的嶽陽樓,感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懷國家之義;荊柯在易水河邊慷慨悲歌:“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返”,這是呼喚民族救亡之義,……歷史屢經烽煙,卻終不曾使他們的故事絲毫褪色。到今天,先人此般氣節,聽起來依然讓人驚心動魄,淚流不止!是的,在當今時代,我們尤其需要這樣的精神、這樣的氣派,有了這種精神和氣派,才不致使人們在物質世界的渾渾噩噩中壹味地迷失自我,成為對歷史的反叛或無知。

近而觀之,對科大學生而言,我們自身素質的提高已顯得十分緊迫。這裏不禁要問,在壹些高校,為什麽經常會有思想偏激的人,出國不歸的人,為什麽年年都有學生發瘋或自殺?這種在大學出現的現象,歸根到底就是因為部分人未能受到正確思想信念的引導,心理承受力太弱。如果能夠多接受壹些古人的精神熏陶,有些壹時失足的大學生原本可以長成有用的大樹。人們看到,在科大校園的BBS上,可以時不時發現有人總是拿科大與北大、清華相比的粗俗文章,頗有些類似阿Q的迂腐味,其實,許多紙上談兵的爭論純屬沒有必要。科大究竟好不好?它的實力到底如何?這絕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也不是外界媒體說了就能定論。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科大人只管走自己的路。倘若我們的學風和校風好了,人才出得多了,成就搞得大了,自然能聲名遠揚。整日裏怨天尤人,索這要那,只能是壹種浮躁心態和不負責任的表現,反倒讓人家笑話。其實,浮躁的心態不只是大學生身上有,在目前整個社會都普遍存在。這可能是當今社會最令人憂慮的壹個問題。諸如在社會各界常見的成功後“捧殺”,失敗後“棒殺”,唯“錢”獨尊,追求無盡享樂與安逸……這種種現象,都是沒有抓好自身修養的結果。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壹陣“出國熱”曾讓人才大量外流;九十年代竟出現“十億人民九億賭,還有壹億在跳舞”,緊接著,又變成“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壹億待開張。”如此壹陣陣風潮,我們年輕人該何去何從?相比於業務知識,精神境界的大廈建造肯定更為重要和困難。我們應該努力追求壹種高尚的精神品位,由此才能在紛雜的世界中保持頭腦清醒,在浮躁的環境中保持思想進步,在各種時髦的潮流中保持道德純潔,用但丁的話來說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們只需要做到對國家、對人民問心無愧,並且是用自己的忠誠、勤奮和業績來報效國家和人民。

中華民族的種種優良道德傳統,就今人而言,重在繼承和發揚,同時,也應當註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有選擇地吸收對我們現時期真正有益的東西,使之更適合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前人給我們留下了壹筆極為寶貴、豐富的精神財富,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很好地珍視它、運用它,讓社會文明的步伐邁得更快,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