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篇主要介紹讓別人認可妳的12種方法。這個跟以前提到過得讓別人喜歡妳完全不是壹個意思哦。求得別人認可並不壹定代表希望別人喜歡妳,也不代表別人就願意成為妳的好朋友。 “認可”是指在客觀上,別人不會反對妳所表達的事情,或者希望別人采納妳的想法。
這裏有很多見解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提到,在尊重作者的意圖的基礎上,我希望把這些方法分享給大家。讀後妳會發現其實這12招對處理工作中的社交關系還是挺有幫助的。當然,如果妳想要真正輕松用起來,還是需要多下下功夫練習的。
辯論的最高境界就是避免與人爭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別人想法不同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不知不覺就會和對方吵的面紅耳赤。到頭來,雙方鬧得不可開交不說,關鍵是有時候爭論了半天也沒有結果,還傷了和氣。
我們為什麽壹定要爭論呢?這源於我們內心對自重感的需求。 在爭辯當中,我們都希望以自己的正確性來獲得自己渴望的自重感。 如果妳不想卷入或者想立刻停止爭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妳自己先閉嘴,讓對方把想說的話全部吐完。 俗話說,“壹個巴掌拍不響。”當妳不主動跟他爭辯,他最後也就無話可說了。
當然,不爭論並不代表妳就輸了,反而會贏得對方的尊重 。很多時候我們爭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所謂的輸贏,而是為了達到壹個***同的目的。比如,當團隊合作壹個***同的項目,經常會遇到隊友為了壹些問題爭論起來,但目的是為了把項目圓滿完成。 當妳讓對方把話說完的時候,他會覺得他的重要性被承認,從而他的自重感得以實現。
聽對方闡述觀點的時候,妳也許會發現自己誤解了對方的意思。或者,妳會發現其實對方的想法和妳壹樣,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壹樣。等對方說完後,他獲得了他的自重感,自然會尋求妳的看法,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妳。本來會是壹場爭論,最後變成了友好的討論。
因為他們老自以為是,不分場合瞎挑別人的錯!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這其實挺好的,人嘛,最基本的自信還是要有的。可是,當聽到別人無意間說錯話的時候,我們的“正(Qiang)義(Po)感(Zheng)”就蹦的壹下點燃了。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聰明,就會有意識地糾正對方的錯誤,弄得對方特別尷尬。有時候,雖然別人只是呵呵壹樂,表面上沒說什麽,但心裏已經恨死妳了!如果妳再不停地瞎逼逼,說必定別人直接跟妳杠上了。
其實,我們自己也不喜歡當眾出醜,多丟人啊。當別人好心指出我們的不足的時候,我們不但不能坦然接受,反而還硬要堅持自己是正確的。 因為我們太要面子了,所以接受不了別人比自己聰明。 為了捍衛自己的自尊,我們就算硬著頭皮瞎說壹通,也不願意承認自己錯了。
當我們發現別人有錯誤的時候,能不能夠做到換位思考並顧及壹下對方的感受呢?對方也和我們壹樣,有強烈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地位越高的人,自尊心和榮譽感就越強,就越要面子。 如果我們想好心糾正對方的錯誤,相比直接了當的點明,不如換個他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提醒他。 比如,妳可以說,“妳說的挺有意思。我對這個方面不是很懂,您介不介意聽聽我的想法?如果我說的不對,請您見諒。”這樣既可以讓妳從側面表達妳的想法,又維護了對方的自尊,讓對方容易接受妳的想法。
做錯了事,就要立馬坦白承認,但永遠不要試圖去解釋。
我曾經提到過人們受到批評和指責時,為了維護寶貴的自尊心,不自覺地推卸責任,不願意承認錯誤。不過,做錯了事,就是做錯了。就算推卸了責任,事實也不會有任何改變,自己惹的禍最後還得自己收場。
有什麽辦法可以避免收到別人批評呢?
在別人發現妳做錯之前,妳先找個機會自己招了。 用誠懇的態度主動承認錯誤壹般會得到別人的諒解,避免讓自己受到猛烈的批評。當我們聽到別人自責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再給對方潑冷水,而是想辦法去安慰他,希望他心裏好受些。 當然,自責只能緩解我們內心的憂慮,為自己尋求壹個改過的機會。就算別人原諒了我們,我們還是要改正自己的錯誤。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也能獲得別人對妳的信賴。
然而, 不是所有錯誤都可以靠自責就能獲得原諒的,有些原則性的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 比如殺人放火,吸毒嫖娼之類的違法行為,就算妳主動坦白了,也很難獲得他人的諒解。這些錯誤已經給他人的生命和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就算和妳再親的人也很難接受妳的罪行。無論如何,犯啥錯也不要犯違背道德和法律的錯誤啊!
當妳自責的時候,不要去解釋妳為什麽會做錯。 解釋會讓別人覺得妳在推卸責任,給自己的錯誤找借口。 解釋多了就會遭到別人的反感,使得對方認為妳是個不誠懇,不敢擔當的人。這樣不僅不能得到對方的同情和諒解,也許還會失去對方對妳的信任。
心平氣和的聊天,並友善地同意別人的觀點。
心平氣和永遠是有效溝通的第壹步。當妳用平和的語氣地跟別人探討問題的時候,對方也會被妳的輕松的氣場所感染,自然願意和妳聊下去。 在發表自己意見之前,如果妳能夠善意地表示同意對方的觀點,妳的觀點也會容易被別人接受哦。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和美國人分到了壹組,小組開會的時候明顯有種被排擠的感覺。我很無奈,就去請教我的導師。導師聽後,呵呵壹下,給我支了壹招:“下次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在發表妳自己的觀點前,首先要同意別人的觀點。這樣大家才會更容易聆聽並采納妳的想法。”後來,我抱著試壹試的態度參加了小組討論。聽完壹個女生逼逼完之後,我先點了點頭說:“我覺得XX的觀點不錯,這個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該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我看那妹子美的眼睛都放光了。我繼續補充了我的想法,沒想到所有組員都覺得我的想法也不錯,並加在了策略裏。
想要在交流中得到別人的認同,就先要友善地表現妳很認同對方的觀點,並真誠地表達出妳為什麽覺得他的觀點好。 另外,說話的時候,如果我們用了比較強硬或者不懈的語氣闡述自己的想法,就算是贊同了別人的想法,別人也會覺得妳很假,而且會給別人壹種要擡杠的感覺。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發生, 我們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有話好好說,用平和的語氣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讓對方消除警惕,並且更願意接受妳的想法。
看妳具不具備蘇格拉底智慧啦!先讓別人說:“是,是的”。
其實這壹點跟上邊的第四點有些相似,但還是略有區別:第四點強調的是妳如何讓別人接受妳的觀點,但並不代表妳反對別人的觀點。然而, 第五點說明的是當妳明顯和對方的觀點有矛盾時,如何巧妙地說服別人最後采納妳的想法。
首先不要先討論妳不同意的事 。妳們這麽積極地探討問題都在為同壹個結論而努力,所以妳們的相異之處只在於方法,而不是目的。所以,當妳們遇到矛盾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反駁對方的觀點,否則有可能會激怒對方,無法將談話進行下去。
先強調,而且要不停地強調妳所同意的事 。如果妳先強調妳所同意的觀點,並且去詢問對方是否贊成。如果對方的回答是“是的。”,那麽妳可以繼續提出相關問題,讓他不停地說:“是,是的。”,這樣他會不知不覺地就被妳帶到溝裏了,最後不得不同意妳的想法。
舉個栗子可能好懂壹些。比如,推銷保險的業務員就特別會運用蘇格拉底的智慧。他們比誰都清楚很多人不願意主動買保險。當他們拜訪客戶家庭的時候,他們壹般會先聊壹些客戶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當他們看到小孩子滑冰的照片,就會問:“剛才無意中看到桌子上的照片,妳家小孩子很喜歡滑冰嘛?”。家長就很自然甚至很驕傲的說:“是,是呀。我家小孩正在學。”然後,就這個問題,他們就漸漸引導家長去討論壹些滑冰會遇到的風險,讓家長不能否認這些潛在風險。再加上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強烈的保護欲和責任感,不願意看到這些危險降臨在自己孩子身上。最後,特(順)別(理)堅(成)決(章)地買了個兒童保險。妳服了嘛?我反正是徹底服了。。
為什麽引導別人回答:“是”,會更容易說服對方呢? 通過參考科學的心理弱點分析,就以人們的心理狀態來講,當壹個人說出“不”字時,同時他心裏也潛伏著這份意念,而使他的所有器官,神經,肌肉完全結集起來,形成壹個“拒絕”的狀態。如果反過來說, 當壹個人回答:“是”的時候,體內那些器官,沒有收縮動作的產生,組織是前進,接受,開放的狀態。
想要巧妙地說服別人,這可是要經過不斷思考和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的哦。如果妳喜歡經常和別人接觸,那妳就會獲得很多鍛煉機會。如果妳的性格比較悶,又不善於表達,但還想能夠輕松說服別人,那妳估計需要上壹些魔鬼培訓班去受下罪了。
盡量表現得謙虛些,讓對方有多說話的機會。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人,跟他不熟,但聊天的時候就光聽他不斷地顯擺自己多牛逼。妳要是給他潑冷水吧,就明擺著得罪他,然後撕逼了。妳要是默默地聽說完,讓他自我感覺超級良好,他就會特別喜歡妳,也願意聽妳聊天。
如果妳不想和對方撕逼的話,就盡量保持謙虛的態度,聽對方把話講完。給他機會讓他在妳面前誇耀下自己,獲得下自己的榮譽感。 畢竟,每個人都會虛榮,都有強烈的表現欲。 如果我們滿足了對方的自重感,對方就願意和妳做朋友。如果我們非要顯得自己比對方厲害,非要將對方比下去,只能遭到對方的猜疑,妒忌和怨恨。
不過,我們其實都很平凡,可能唯壹的區別就是生活方式不同,沒什麽好驕傲的。 人生壹世,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終都留不下多少痕跡。多傾聽別人,多感受別人的好,多向別人學習。 說實話,我們也沒啥好吹噓的,我們都只是地球上的生物而已。在鳥的眼中,壹個人掛了,跟死了壹只螞蟻沒什麽區別。
妳想要影響別人,就讓對方以為這是他的想法。
我們都不喜歡填鴨式地被迫接受別人的想法。尤其當壹個人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的時候,就更不願意被迫采納別人的意見。 另外,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也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更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給別人提壹些建議,然後讓他自己去想壹下該怎麽做。
將主動權交給對方,這樣他會自認為這是他自己的想法,就更願意采納妳的建議。 這樣不僅滿足了對方的自豪感,還讓他心情舒暢地按照妳的方式去做。尤其是和領導出席壹些公眾場合的時候,我們就更不能為了讓自己出風頭,發表壹些看法來顯示自己比領導聰明,讓領導難堪。這樣做只能讓領導討厭妳,讓妳吃不了兜著走。
妳可以嘗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
當妳無法領悟到別人的“奇葩”見解時,妳會不會很納悶為什麽他會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別人的想法時,可以嘗試問自己:“如果我處在他當時的狀況,我會有什麽反應?我會有什麽感受?”
如果妳很好奇別人的想法,最好不要去猜測別人的行為,隨意猜測別人也是壹種不尊重別人的表現。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真誠地問他這麽想或者這麽做的原因。 隨後,基本上就是聽對方生動地講述自己的經歷等等。當妳了解他背後的故事後,妳就能更好地站在對方角度來重新看待他的想法。 如果我們真的很想了解壹個人,就要發自內心地去和對方交流。有想不通的地方就要誠懇地去請教對方,也是給自己壹個機會去走近對方的世界,拉近雙方彼此的關系。
當壹個人面臨嚴重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嘗試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可以緩解壓力。 小時候,我們都覺得學習很苦,每天都有寫也寫不完的作業。父母壹般都會這麽說:“妳呀,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世界上有貧困的孩子那麽渴望上學,但都沒法上成。”
當時太小,不理解父母為啥要舉這樣的例子。直到放暑假的時候,我去農村奶奶家玩。我呢學習自覺性還是挺高的,每天都在奶奶家的炕上,擺個小桌子,趴在桌子上寫作業。有壹次,鄰居家壹個小孩來奶奶家玩兒,那個孩子進屋後用極其渴望的眼神盯著我的書本,非常羨慕我能夠寫作業。我就問他:“妳上學了嘛?”他說:“沒有。我好想上學啊!”然後,我就問他:“妳想現在學不?我可以教妳。”他特別開心的連連點頭。之後,每天他都來我家陪我寫作業,我教他認字。就是這段經歷,讓我覺得讀書也不是多麽苦逼的事,也是件能夠引以為豪的事情。之後我再遇到各種學習壓力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那個小男孩渴望讀書的眼神,然後心裏也就覺得不這麽苦了。
(容我犯下二逼:我開始以為這孩子因為家裏困難沒法念書呢,就想好心幫他。後來才知道他爹媽還挺有錢的,這孩子因為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只想體驗壹下上學的滋味。。我擦,我當時居然沒悟出來!格外認真地教了他壹個月漢語拼音和九九表。。最後我還超有成就感,傻傻地被自己感動。。我現在只想知道這孩子上學後,是不是還是那麽渴望上學。。)
靜靜地聽他訴苦,理解並同情他的遭遇,好好地安慰他。
很多人都會忍不住跟別人分享自己的不幸遭遇,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安慰。 求安慰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 當小孩子受過傷的時候,他總會忍不住跟外人展示自己的傷疤。這時候,外人壹般都會用同情的語氣說:“好可憐啊,疼不疼?”其實他傷疤早好了,也忘了疼了,可他還是不亦樂乎地展示自己的傷疤,求得別人的同情。 因為當他得到別人的同情,他心裏會有被愛,被關心的感覺。
小孩子天真無邪,希望通過曬傷疤來博得大人的同情。其實,大人也如此。比如,SHE的Selina在拍攝過程中意外發生爆炸,嚴重燒傷。在她康復後,我們也會看到娛樂新聞報道“Selina素顏勇敢曬傷疤”。大批大批的粉絲和網友都送去了溫暖的祝福。當然也有網友認為Selina是明星,曬傷疤可以獲得大批粉絲的關註和同情,目的就是為了炒作。
我想說,雖然Selina是明星,但明星也是人,也和普通人壹樣有脆弱的壹面。有些妹子指甲斷了就傷心地要死好活的。而Selina是個公眾人物,她的事業就是需要美麗的外表和出眾的才華,但這場意外燒傷,可以說讓她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普通人稍微燙傷壹點都受不了,更何況壹位美麗的明星全身被大面積燒傷呢?媒體曬曬傷疤,希望喚起社會對她的同情,希望她能感受到被愛的感覺,有錯嘛?
可能有人會說:“內心強大的人壹般不會主動求同情。天天擺出壹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求別人的同情,只能表明這個人不夠成熟,內心不夠強大。況且誰知道他的可憐是裝出來的,還是真可憐?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
對於上述的觀點,我的想法是: 雖然每個人的壹生都會經歷種種坎坷,但是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有區別的。 同樣的不幸遭遇,有的人經歷後就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樂觀地看待未來了;而有的人卻受不了打擊,變得更加脆弱了。為什麽? 我覺得這跟人成長的環境,性格,和接觸的人有著緊密的關系。 如果壹個孩子在壹個幸福的家庭中成長,父母給予溫暖的愛以及正確的教育方式,培養了他樂觀堅強的性格,長大後他接觸的人也都是正能量滿滿的人,那他遇到挫折後,自然要比其他人表現得更加堅強,更加樂觀。 壹般缺愛的人,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們的內心更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他們通過傾訴自己的遭遇來求得別人對他們的關心。
當妳聽到別人在跟妳訴苦的時候,其實他只是單純地希望得到妳的安慰,來安撫他脆弱的內心 。 這時,請妳用寬容的心態來理解他的情感,包容他的脆弱。
其實,每個人都喜歡被捧得高壹點。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歡把自己的行為的動機賦予壹種良好的解釋。因此, 如果我們要想改變別人,可以給他賦予壹種高尚的動機。
在我們的潛意識裏,我們都想讓自己成為“完美的人”。 為了給自己塑造壹個好的的形象,我們出門註重自己的外表,和外人見面的時候表現得特別“客氣”,特別有禮貌。當我們遇到壹些為難的事兒時,無論別人怎麽好生相勸,好生求都不願意答應。可唯獨聽到別人說壹些好話贊揚我們,給我們壹個甜棗時,我們就跟打了雞血壹樣爽快答應了。 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別人的贊揚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但為什麽我們還是心甘情願上鉤呢?因為我們不想破壞自己高尚的形象和名聲。
記得小時候學遊泳,怎麽學都浮不上來。其他小朋友都會遊了,我還在練習漂,心裏特別自卑,壹直怨自己笨。父母也特別納悶,也幹著急,我就特別抵觸上遊泳課。有壹次上課的時候,教練拉著我漂,看到我低落的情緒。他跟我說:“其實,妳壹直都是個很努力的孩子。雖然比別的小朋友學得慢了點,但是妳比別人都能堅持。漂浮是遊泳的基本功,別看他們遊得快,並不代表他們就能遊的遠。想要遊的遠,全靠漂浮的功力啦。”聽完老師壹番鼓勵,我內心好感動,頓時激起了鬥誌!教練壹直覺得我很努力,所以,我還有更加努力去學習遊泳,不要辜負教練對我的評價。後來我總算學會遊泳,因為能漂很久,所以遊起來壹點都不費勁兒。
捧別人和拍別人馬屁是完全不同的。 捧別人是正當的。有時是為了希望轉變別人的看法,有時是為了激發別人內心深處的潛力來完成壹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無論是為了什麽目的,捧別人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對方的優點和潛力,為對方的利益考慮,真誠地希望他並相信他能夠做的更好 。然而,拍馬屁就有些低級了。拍馬屁壹般是明顯為了獲得自己的利益,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別人瞎誇壹通。別人又不是傻子,聽得出來妳不是發自內心地去贊揚他。拍別人馬屁不僅不會讓別人感到高興,反而遭到別人厭煩。
好好包裝下妳的觀點,將妳的意圖戲劇性地表演出來。
這個時代充滿了戲劇性。只是平鋪直敘是不夠的,必須更生動、更有趣、戲劇化地表達事實,妳必須用壹些方法來吸引人 。比如,為了吸引學生的註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授們都會將要講的內容精心用PPT展示出來。當要展示生動的視頻時,同學們會立馬提高註意力,雙眼緊盯著展示屏幕。
求婚也是如此。其實男同胞就是想表達對女友的愛意,希望和女友壹起攜手未來。
場景壹:假設妳的男朋友在地攤上壹邊吃拉面壹邊把戒指拿出來,問妳壹句:“咱們交往挺久了,不知道妳願不願意嫁給我?” (我要是女友,必須得好好猶豫個幾天了。。這哥們逗我玩兒呢吧?)
場景二:假設妳的男朋友費勁心思制造浪漫氣息,又是燭光晚餐,又是玫瑰攻勢,再來壹個單膝下跪,深情地表達對妳的愛意,捧著大鉆戒向妳求婚。
都是求婚,只是不同的求婚方式,哪壹個方式會使妳毫不猶豫地答應?當然是第二種啦!制造這麽浪漫的氛圍,早就讓女方感動得不要不要啦!
想要吸引別人的註意力,就要想辦法打動對方。用獨特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秀出來,會更容易讓別人毫不猶豫地接受哦!
用正當的方式激發他的求勝欲!
沒有競爭,就無法激發我們內心求勝的欲望,也無法爆發出我們的潛能。 這裏的競爭不是指勾心鬥角的競爭,而是相互取勝的欲望 。為什麽有時候老板會在開會的時候故意跟甲班的工人誇獎乙班的產量很高,質量也比甲班高?甲班的工人聽了能服氣嘛?肯定暗中使勁要超過乙班。巧妙地制造壹些競爭環境,會激發員工的鬥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為什麽人都有取勝的欲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往往會通過實現自己獲得成就感。 在這壹過程中,人會產生壹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的人處於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並產生壹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的感覺。
當妳希望壹個人做事更加帶勁兒,最好不要用刺激的語言來逼迫他,這樣反而會讓他的逆反心理變得更加強烈。要在確保不會和這人撕逼的情況下,適當地創造出壹些積極競爭,激發他的鬥誌!
P.S.說實話,寫這篇感悟的時候,挺吃力的。由於我社交經驗不多,所以沒有那麽多親身經歷和經驗來分享,有時候也很難切身體會作者的用意。我只能做到的是反復去讀,去揣測作者的用意,硬是琢磨出每壹點的小小不同,費了半天勁才吭哧吭哧寫出來。無論如何,我總算是寫完了。寫得不夠好,請大家多包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