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演講1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剛剛學了《論語六經》,裏面有這麽壹句話:“立誌學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耳,七十而為我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這句話不長,卻涵蓋了我們的壹生。年輕的時候要立誌學習。再大壹點,就該學點東西,成家立業了。但學習成績不是理想的終點,它開啟了閃耀著智慧光芒的40歲。到了五十歲,我們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即使我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對最後的結果不顧壹切。六十歲的時候,我們可以豁達,可以對別人的批評和訓斥無動於衷。到了七十歲,人生的境界變得自由合理,屬於我們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我們壹生的磨練和追求。而孔子的偉大品格也可以從這句話中得知。他壹生都在追求更完美的生活。他壹直為之奮鬥的是這樣壹種無知,這樣壹種循序漸進,這樣壹種聖人的品格而不是事業。
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這樣壹個不可逾越的時限,我們也是如此。哪怕下壹秒有再多盛開的花,我們也要先把這壹秒的草摘了;即使下壹秒是無邊的黑暗,我們也無法穿越它去尋找光明的彼岸。人生,自然不能違背發展軌跡。只有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能按照客觀規律壹步步走下去。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妳是否成功,也不在於妳是否為社會做出了驚天動地的貢獻;且不說妳的經歷是否轟轟烈烈;而是妳有沒有在該做的時候盡力做好壹件事;就看妳有沒有遵守規則,不讓不該發生的事情在最美的年華裏發生。要看妳有沒有做過妳做過的事,因為它們被放在時間的模子裏恰到好處。換句話說,如果壹個人年輕時沒有好好學習努力,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大的失敗。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也不上進。難道壹定要等到四五十歲才能拾起理想,期待奇跡出現嗎?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說:“人生的目標是使生命符合自然規律。”我們生活的自然法則是什麽?孔子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按照規律生活,不代表不求創新,只知道按照既定的程序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走;也不是我們看破紅塵,聽天由命,無動於衷,而是它激勵著我們,在壹定的時間內,除了做某些事情,推動生命的車輪前進,別無選擇。妳還是要奮進,還是要不懈努力。命運為每個人安排了相同的軌跡,但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完全壹樣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路。通往天堂的路很寬,人與人之間走起來會有差異,但只要妳遵守最基本的生命發展規律,每壹種活法都會在壹個繁花似錦、歌舞升平的世界終結。但如果妳在某個時間在這條路上做了不該發生的事,等待妳的只能是萬丈深淵。這就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如何在人生的旅途中堅定地行走,讓每壹步都踏實有序。
人生是壹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是壹個極致美好的過程。同時,這個過程也必然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思想境界逐漸提升的過程。要想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越界的境界,就要註意自己走的每壹步。這個,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也不能焦慮自己。語言無法描述的境界,就要等到時間的洗禮了。那麽,就從學習開始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2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於丹寫的《論語》是壹本非常值得壹讀的好書,因為她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讓我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近距離接觸了壹位聖人。
當今社會,所謂的孔孟、老莊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與復雜,思想的高尚與純粹,似乎缺少了壹些必要的聯系。於丹教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壹個現代人對社會、人生、生命的感悟,演繹出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灰色的孔子壹旦鏈接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就生出了壹種純粹的積極態度,壹種道德品質和情感智慧的升華。讀於丹的《論語》,我欣賞的是這樣壹種智慧,壹種正確對待自己得失的智慧,壹種理性看待身邊朋友的智慧,壹種心態,壹種融入當下社會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壹生中難免會有遺憾和失望。也許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但我們能改變的是對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於丹講的《論語》的精髓之壹,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不足和苦難。"如果妳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麽妳也將錯過群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人生缺憾的態度。
經常有人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交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妳可以從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實壹個人這輩子有什麽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了他是壹個什麽樣的人。好朋友是壹本書,他可以向妳打開整個世界。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麽樣的人妳只需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從這樣的外在環境中,妳就能看到他自身的內在價值。
《論語》最終傳達的是壹種態度,壹種簡單而溫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的真正含義是告訴大家如何過我們內心需要的幸福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其目的就是在幸福的生活中度過這壹輪回。
《論語·演講》第三條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孔子的《論語》語言博大精深。作為壹名小學生,我只知道《論語》是描述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語錄,其他壹無所知。剛上五年級,學校編了《論語》,適合各個年級,我也漸漸對它產生了興趣。
讀了《論語》,才知道孔子是中國儒家的創始人。《論語》記載了壹些值得學習的言論,大部分是關於學習的,非常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對我的學習有顯著的影響。《論語》中的“時時學習”不是嗎?“用兩句直接的話告訴我,學習知識不只是學壹遍,更重要的是時不時的復習鞏固知識。同時,我們要把學習看作是豐富我們生活的過程,用快樂的心情去對待它。另壹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還強調復習的重要性,要求每次都有新發現。
就拿那次來說吧,那天是語文考試的日子,前壹天晚上因為要玩,所以沒有復習。在練習的時候,我不能回答很多問題。急得我撓頭,最後成績很差。回家後,我努力工作。每天回到家,我不是和朋友壹起玩,而是打開書包開始復習功課。就這樣,我到了第二次語文考試,我很平靜的在紙上寫下了答案。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表面上看,“溫故而知新”很難,但只要每天堅持,壹定會有新的體驗。孔子的這種學習方法是古今通用的,也是很多現代人所提倡的。讀論語,短短兩句話,就收獲了這種偉大的學習方法。那些鄙視中國古代文學的人難道不印象深刻嗎?
《論語·演講》第四條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語錄。它已經流傳了2500多年,被視為中國文化思想的起源,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它的經典句子,中國人都耳熟能詳。“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讓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經典教育,越來越重視古代文化對人生的影響。所以我們小學生從小讀《論語》意義重大。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雖然是壹問壹答、零碎短語,看似沒有邏輯,但內容非常豐富,簡明全面,博大精深,也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經典。宋朝開國宰相趙普自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足見《論語》的歷史地位,《論語》的道理歷久彌新,深入人心。
讀《論語》原文,因為文言文距離太遠,我們小學生很難理解。然而,閱讀於丹教授的《論語》也讓我們深有感觸,深受啟發,受益匪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就像於丹把《論語》比作溫泉壹樣,她說在北方壹個以溫泉聞名的小鎮上,有壹處眾所周知的溫泉。據說,任何舒適地浸泡在其中的人都可以了解他的身體疾病,如關節炎、胃病和皮膚病...又洗掉壹層像蟬蛻的皮...
人的壹生是從學習開始的。《論語》第壹篇講的是學習。子曰:“時學而不壞。”?……"。《論語》開篇就提出了學習是壹種樂趣,體現了孔子壹生學而不厭,註重修養,嚴於律己的主張。在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很多未知,但知識可以增長才幹,智慧可以改變命運。所以,經常學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對我們來說是壹件愉快的事情。我們應該培養不斷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的時候,不也壹樣說嗎?……"。這句偉大的話真的是人盡皆知,人盡皆知。學習來源於學習,能力來源於實踐。常學常學,常學常學,萬物才能海闊天空。今天看於丹老師的《論語理解》,讓我見識更廣了。
不僅如此,其實在過去,孔子和孔丘壹直在討論和流傳壹個詞:“仁”是壹個詞,但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疑問。人們終於解開了這個謎。“仁”可以認為是壹顆慈善的心,有壹顆人心如海的心;也可以認為是壹個人不懈努力;也是作為壹個人對壹件事的渴望...
孔子的壹生是學習的壹生,修行的壹生,境界越高,越註重學習和修行。子曰:“我十之八九立誌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耳,七十而不逾矩。”孔子十五歲立誌學道,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不為外物所惑,五十歲明白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七十歲為所欲為。孔子敘述了他壹生學習和培養品格的過程。從學習、立人、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不難看出孔子並非天生聖人。他的知識和修養是在學習中提高的,良好品德的培養不是壹朝壹夕的事。從自我約束到隨心所欲,他的思想和言行高度統壹。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所謂謹慎獨立,就是壹個人獨處的時候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壞事。這也讓我們明白了壹個道理,偉大來自平凡。
通過於丹老師對《論語》的講解,我明白了很多發生在人身上的事情,仿佛進入了書的境界。直到現在,《論語》的內容依然讓我難以忘懷。
《論語》真是內容豐富啊!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多看看。作為小學生,認真讀《論語》,壹定會讓我們的童年像《論語》壹樣多姿多彩!
論語演講第五篇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在《論語》裏學到了這句話:“夏紫說:賢鹹宜Se;爸爸媽媽能做到最好;為人君子,可以通其身;像承諾的那樣交朋友。雖然我沒有學過,但我會稱之為學習。”
夏紫說:壹個人可以尊賢而不尊女;為爸爸媽媽服務,能夠做到最好;侍奉君主,能夠獻出生命;與朋友交流,誠實說話,信守承諾。這樣的人,就算他說沒學到東西,我也要說他現在學了。"
夏紫的這句話提出了正確處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四種關系的道德標準。夏紫認為,壹個人是否受過良好的教育,不取決於他的文化知識,而取決於他能否達到“孝、忠、信”這些基本素質。只要他做到了這些,哪怕他說自己沒學過,也可以認為他現在是壹個優秀的有教養的人。把這句話和上壹句聯系起來,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導重在人的德性。
學了這句話,我明白了,孔子在育人方面註重人的品質和德性的培養,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壹個人是否博學,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而在於他是否做到了做人的涵養。換句話說,壹個人要想熟悉學習之道,首先要從自身的道德修養做起,自己做人。只有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才能學到東西。也就是《紅樓夢》裏所謂的“凡事明了就有學問,經歷了就有文章”。
我很慶幸,校園裏厚厚的書本滲透了我。讓我深深感受到,能來到淅川中學,是我的幸運,因為有國學經典的熏陶;來到淅川中學是幸福的,因為校園裏充滿了豐富的書籍。我知道,在學習了任何壹部經典之後,老祖宗的經驗到最後只有壹個精髓,那就是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效率,縮短病程,讓我們盡快建立起君子之愛的情懷,真正建立起高效有價值的人生。《論語》使我們能夠培養自己的修養和道德生活。《論語》用了相當多的篇幅來闡明君子和小人的區別,比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和”,“君子不與人比,小人不全面”。孔子壹生倡導“仁”。“人若善良,就想站起來做人,就想實現。”教我們如何善待他人。《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妳如何攀登人生的高峰,如何實現人生的意義,如何真正“善待”人,如何過上我們內心需要的那種幸福生活。
近年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註。幼兒園的孩子天天背《弟子規》,大街小巷開了很多讀國學的課,電視上的科教頻道也充斥著各種國學講座。
為什麽國學這麽重要?
國學以其凝練的語言和傳奇的故事,總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文人思想的火花。
傳統國學還涉及文學、歷史、哲學、數學技術等。,而且內容比較全。文學大師的高明筆法,史家的考證論證,傳奇的童話,古老的笑話,令人大開眼界。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國學很遙遠很空洞,因為我們還不知道國學是什麽。
傳統國學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論語》、《道德經》和易經。這些國學傳統,是我們的先輩壹輩子總結出來的道理。它們是壹種生活的味道,這裏有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
是中國的驕傲,是那些沈澱了偉大而不可改變的靈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了壹個新的境界,讓我們修煉了自己的修養,教會了我們如何做壹個真正的人,教會了我們明辨美醜,明辨是非。“不義富貴於我如浮雲”,超然之道;“自古以來,生命中沒有人死去,留下壹顆照耀歷史的心”,的‘參天之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壹種從容的誌向;“人固有壹死,或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道在何處,雖萬人往我處來”,崇高的精神。這些都在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
國學應該怎麽學?
孔子早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子曰:“盛世以詩,立禮而樂。”他還說:“以道為旨,以仁為靠,以德為靠,以藝為遊。”
論語演講7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昨天下午,壹縷陽光跳進窗戶,停留在沙發的扶手上,給人壹種溫暖。閑的時候泡壹杯綠茶,從書架上拿壹本《論語》,依偎在沙發上看。
《論語》篇幅不是很長,而且有註釋,所以看起來不難理解。其中壹篇如孔子所說,“德不可修,學不可教,學不可遷,無能不可改,是我的優越感。”"註:孔子曰:"吾憂不修身,不註重學習,善聞而不為,惡有而不改。“讓我看看,我的思緒被拉長了。
孔子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學的創始人,《論語》的中心思想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比如“現在少數人無德無能,卻貪贓枉法,害人害己。不就是他們不讀書的德行嗎?”再比如現在少數人聽到或者幫助別人就不去做好事,不去指責他們假的、醜的、惡的事情,讓他們改正。不就是“聞義而不動,不善而不改”嗎?這些事情也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很不希望發生的令人擔憂的事情。不是“我的煩惱”嗎?
孔子在古代認為“是我之憂”,但我們生活在現代的人為什麽不能消除“我之憂”呢?* * *建設和諧美好家園?品《論語》,就像這縷陽光,給人以光明和溫暖。
《論語·演講》第八條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寒假的時候,我和媽媽壹起讀《論語》。
《論語》共有20章,是孔子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書。主要講了壹本書,講的是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如何努力學習,如何在社會上打拼,如何孝敬父母。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壹句話是“學為先”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兩句話。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不可或缺。俗話說,“要兩只手才能發出聲音。”靠自己單薄渺小的力量,是遠遠不可能創造出偉大的事業的。由此,我想到了管仲和包的友誼故事。
管仲和包小時候是好朋友。管仲小時候家裏很窮,經常偷包的錢,但包不但不恨他,反而對管仲更加友好。幾十年後,管仲在為兒子爭奪皇位時,差點殺了管仲的兒子小白。當他的兒子繼承王位時,包也成了宰相。包不計前嫌推薦管仲,可見包的心胸是多麽寬廣!
另壹個故事是關於博雅和鐘子期之間的友誼。當鋼琴家博雅在荒山中彈琴時,樵夫鐘子期能夠識別出“山中的遠大誌向”和“流水中的宏偉誌向”。博雅很高興找到了知音,但鐘子期死後,博雅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她把鋼琴摔壞了,並發誓再也不彈了。可見友情在生活中是多麽的珍貴和重要!
這些例子讓我想起壹件事:我的好朋友小董來我家玩。剛開始我們相處的很好,很合得來,但是過了幾天,我們經常因為壹件小事吵架。最後,媽媽告訴我們要團結友愛才能把壹切都做好,還告訴我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幾天後,我的朋友小楊來我家做客。我吸取了教訓,和小楊度過了快樂的壹天。生活中,友情真的無處不在。只有經歷過苦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友誼的可貴。
讀了《論語》,受益匪淺。它教會了我如何與朋友交往,我必須讓我的少爺變得更好。
論語演講9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是重要的儒家經典之壹。其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信。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論語》裏我最喜歡的壹句話是“人無長遠之憂,必有眼前之憂”。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壹個男人沒有長遠打算,他現在肯定會有麻煩。那壹次,我親身體會到了。
那天下午數學課,老師讓我們把剛才上課講的練習本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壹頁寫完,下午第三節課前壹定要交給老師。說完,老師快步走出了教室。
我拿出數學練習本,正要寫。展鵬拍拍我的肩膀說:“來吧,我們去操場打籃球吧。”。所有人都歡呼起來,除了妳。”我說:“數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還沒寫完。妳完成了嗎?寫什麽,老師說要到第三節。現在才第壹節課。第二節課後不是還有40分鐘的活動時間嗎?再寫就能跟上了。”我壹聽也是,四十分鐘就夠聽完了。所以我去和我的家鄉展鵬打籃球。
第二節課是英語課。當鈴響的時候,還有壹些練習沒有完成。老師不讓下課,他就拖著。這個講座持續了幾十分鐘,突然就到了第三節課。
結果可想而知,因為沒完成作業,被數學老師狠狠批評了壹頓。都是因為我當時沒想好,現在有麻煩了。
從此,每天下課後,我拋開壹切雜念,馬上寫老師布置的作業;如果沒有作業,我就自己先預習。我不敢再拖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中的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論語演講10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學期,我們背誦了壹本關於國學的書,名叫《論語》,作者是金典。俗話說,背壹部《論語》,可以無休止地運轉世界。當然,我雖然只背了半份,卻受益匪淺。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句話:君子義,小人利。意思是君子重友情,小人重利益。人不能總是看重利益。友誼比利益更重要。利益只為自己,但友誼可以和所有人分享。
當然,這句話的道理也很深刻:君子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壹個紳士應該說話小心,行動迅速。說話不要說該說的話,不要用自己的話誤傷別人,行動迅速對妳大有好處。
但仍有人見聖人而思奇,不見聖人而自省。“遇到有才華的人,要向他學習。當妳看到壹個沒有才華的人,妳要做好自省,反省自己,以免重蹈覆轍。
做事以利為先,就是如果壹切都按照是否有利於個人利益來做,會引起別人對自己的反感,所以做事前要為別人著想。
這是我背誦《論語》時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