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美國在和平年代的工業產能都遠遠高於戰時的德國,那麽壹旦美國的戰爭機器全速開動起來就擁有完全碾壓德國的戰爭潛力;同時期的蘇聯盡管在技術層面還落後於德國,但也擁有1.7億人口、1830萬噸鋼產量、480億千瓦時發電量。盡管此時的德國已征服控制了整個西歐,但在鋼產量和發電量上也只是稍微領先於蘇聯,然而後者所擁有的勞動力資源卻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
自此之後德國用了4年時間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高了200%,然而同壹時期美國的軍工規模擴張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國的軍火產量已是德國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兩國的武器產量加起來還不到美國的零頭。與此同時蘇聯也奮起直追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升至德國的90%。當蘇德戰爭進入僵持狀態後德國赫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蘇聯的人海洪流之中。
二戰爆發時德國連同被其占領的奧地利、蘇臺德、阿爾薩斯、洛林等地的所有德語人口約為八千萬。同壹時期蘇聯的人口約為1.7億,比德國多出壹倍還不止。蘇聯在戰爭中損失的人口加上淪陷在德國占領區的人口幾乎就相當於德國的總人口。如果是德國面臨這麽大的損失直接就亡國了。然而蘇聯在損失這麽多的人口之後還能充分動員未淪陷區的上億人口,就是只計算蘇聯未淪陷區的人口都比德國的總人口還多。
盡管德軍在戰爭初期曾壹度如入無人之境,然而越到後期德軍就越感覺到蘇軍士兵就像打不完似的。德國剛打垮了蘇聯壹個師,可還沒來得及喘息就又得和十個師的蘇軍作戰。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高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然而戰爭期間蘇軍人數卻壹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當蘇軍在前線拼人海戰術時蘇聯的大後方正利用充足的勞動力源源不斷生產出糧食、被服、藥品、武器等軍需物資並將其不斷送往前線。
蘇聯在戰爭期間生產了1200萬支步槍和自動步槍、9.54萬挺輕重機槍、83.4萬門火炮(含迫擊炮34.8萬門)、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58218架飛機、20.5萬輛 汽車 ;相比之下德軍在戰爭期間的坦克制造總數為2萬多輛,只有蘇聯的五分之壹左右。盡管直到此時蘇聯的工業技術仍不及德國,然而僅僅是其龐大的體量就給德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當德軍越過斯摩棱斯克-基輔壹線後盡管此時的蘇軍在德軍面前壹觸即潰,然而德軍已然因為戰線過長而出現後勤乏力的現象,非戰鬥性減員日益增長:步兵和輔助單位開始因補給不繼、交通狀況不良而掉隊;裝甲部隊起初還能自行向東突破,隨後也需要停下來休整和維修。從1941年6月到次年1月底德軍在東線損失了整整94萬官兵、3000輛坦克、10萬輛 汽車 和2500架飛機。這相當於德軍在開戰時總兵力的1/3。
二戰時期德國也曾進行過核武器方面的研究。制造原子彈的主要原料是鈾重水和石墨。其實德國並不缺乏這些原料,事實上當時的德國在鈾礦石的加工和同位素分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之時德國仍未能造出原子彈。這首先就是因為像核武器這種大型項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投入。德國的工業生產潛力本就不及美國,希特勒的排猶政策又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猶太科學家被迫出走。
德國的核武發展計劃實際上是同時面臨人才和資金兩方面的瓶頸。當時德國從戰爭的實際需要出發把研制火箭武器放在首要地位。在1937-1940年期間德國陸軍在發展大型火箭方面花費了5.5億馬克,而“鈾計劃”的經費卻只有100多萬馬克。缺人才、缺錢就夠難受的了,而且還常有人跑到基地搞破壞。美國派出的代號為“阿爾索斯”科學間諜的小組對德國可能用於原子彈制造的壹切工業設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破壞。
在人力、武力、財力資源上先天不足的德國註定難以戰勝像美、蘇這種具備大洲級體量的國家。即使在美、蘇參戰之前德國單挑英國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拿下——盡管此時的英國早已開始走下坡路了,但畢竟得等到二戰後大英帝國才正式解體,此時的英國依然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調動的戰爭資源遠比德國雄厚。況且英國也並非孤軍奮戰。
盡管德國征服了整個西歐,但需要對這些地區進行消化,英國則扶植各國的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組織同德國對抗。雖然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組織實力有限,但也能對德國起到壹定的牽制作用。當蘇、美相繼參戰後德國戰敗實際上已只是壹個時間問題了——以德國有限的國力卻要單挑美、蘇、英三個巨無霸,至於日本和意大利這兩個軸心國盟友是根本指望不上的。
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無法自拔,又擅自開辟對美國的太平洋戰場,所以早已是自顧不暇。至於意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幾乎就是壹個笑話。如果軸心國真要會師壹處相互配合的話,那麽1942年應該是最佳時機:如果在這壹年日本在占領東南亞後向西進軍——自海路席卷印度洋、同時在陸上攻擊印度;德軍則在全力爭奪烏克蘭油田的同時強化在北非的兵力,那麽就有可能將各自的控制範圍聯結起來。
壹旦德、日成功在中東會師將會使中、蘇這兩個同盟國陣營中的陸權人力資源大國同外圍的美、英這兩個海權經貿大國隔絕開,從而使同盟國的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無法相互配合。然而這只是德、日兩國壹廂情願的設計而已,事實上當時德、日兩國都已達到自己擴張的極限:日本不可能在同中、美對抗的同時還有余力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德國也不可能在烏克蘭和北非兩個方向同時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