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後結構主義哲學家,酷兒理論家,女性主義哲學家,修辭學與比較文學教授,社會活動家,女同性戀,匈牙利與俄羅斯人的後代,猶太裔美國人。巴特勒素習歐陸現代哲學,如黑格爾,馬克思,海德格爾(Heidegger),現象學,克爾凱郭爾(Kierkegaard),梅洛-龐蒂(Merleau-Ponty)以及法蘭克福學派等。其博士論文就是在壹位現象學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的。 在其之後的遊學生涯中,巴特勒經歷了關鍵的轉變,這裏權且命名為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 turn)轉向——尤其是“福柯轉向”。從對主體問題的關註轉向了對性別身份的思考乃至顛覆,這也算其成名之作《性別麻煩》(Gender Trouble)得以生成的理論契機。
通觀巴特勒的著作,其理論資源有如萬花筒,讓人應接不暇,加之其自身語言的晦澀繁復,理解這樣壹位思想家有如攀爬德勒茲的“千高原”,山腳緲不可尋,只有群山疊嶂,讓人望而生畏。
從某種意義上說,巴特勒改變了我們思考性別的方式,即便這種改變尚未體現在“百姓日用”中,但起碼在理論上為我們提供了壹種另類視角,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與思想,並讓我們認識到看似中立自然的理念背後所隱藏的壓迫性力量。巴特勒認為,所謂哲學就是去質詢那些我們本以為自然而然,不證自明的命題,繼而發現這些命題背後所藏匿的權力關系,從而為人的鬥爭和解放提供契機。
雖然巴特勒具有諸多身份,如福柯所宣稱的那樣——通過寫作來改變自我的面孔,不願去承認自己的身份同壹性(identity),但她無疑願意接受批判的知識分子這壹身份。所謂批判就是拒絕壹切所謂給定的概念,拒絕我們習以為常的前提和理念,然後去發現這種拒絕所可能具有的自由可能性與顛覆多樣性(plurality of subversion)。去自然化,這就是哲學批判。批判性知識分子的著作總不可避免的具有政治性,因為這涉及到用力於艱難的文本,以激勵讀者去對他∕她自以為理解的世界采取質疑的態度。
從中國學界來看,對巴特勒的接受主要集中於譯述與介紹,尤其對“身體”極為關註:汪民安、陳永國所編的《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節譯了《有所謂的身體》第壹部分的同名章節;陶東風編譯的《文化研究精粹讀本》和王逢振等編選的《文化研究選讀》則分別選譯和節選了該書的導論部分。王逢振主編的《性別政治》選譯了巴特勒《暫時的基礎》壹文,周凡主編的《後馬克思主義》則收入了《後結構主義與後馬克思主義》壹文,李銀河編譯的《酷兒理論》收入了《模仿與性別反抗》,系統可靠的譯介還付之闕如。胡大平翻譯的《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齊澤克,拉克勞與巴特勒合著)壹書則歸在齊澤克作品集名下。至於研究方面,尚沒有專著問世,論文則集中對巴特勒性別理論的介紹與梳理,且主要集中於早期兩本探討性別理論的著作——《性別麻煩》(1990)和《有所謂的身體》(1993),對其後期的思想轉變則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