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明白,“新型家庭暴力”指的是什麽?
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幾種:
壹、語言暴力現在的孩子父母們比較溺愛,舍不得打。
犯錯後皮肉之苦是少了,但是孩子承受了更多的語言攻擊。
如果把打孩子比喻成是外傷的話,那麽“語言暴力”就是內傷。
妳是否因別人的壹句話,久久不能平靜呢?
這就是“惡語傷人三春寒,良言壹句三冬暖”。
經常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會怎麽樣呢?
據哈佛大學教授,對童年長期造成語言暴力的年輕人分析得出:
他們大腦的前額葉區與韋尼克區之間的連接明顯減少,而兩者的連接越少,人越容易出現智力降低、認知遲緩、感覺遲鈍以及語言和記憶能力發展緩慢等問題。
所以越罵越笨,是真的。除此之外,還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
嘲笑和謾罵,轉換成壹種心理暗示,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中,孩子的心理 健康 也會受到影響。
二、 情感 上的忽視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愛德華·特羅尼克博士曾做過壹個實驗:
當4個月的孩子,看到媽媽的笑臉時,會給予回應。當媽媽面無表情時,孩子起初試圖用表情逗笑媽媽,但還是看到面無表情的媽媽,孩子開始煩躁不安,甚至哭鬧。
聽起來很殘忍,但在家庭中卻是我們父母常用的伎倆。
誠然,現在 社會 壓力比較大,父母們工作很忙,每天還要面對各種糟心事,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會忽視孩子的需求,忽視孩子的 情感 。
情感 上的忽視會對孩子造成什麽傷害?
前幾天看到壹個段子說:朋友懂我、同事懂我、甚至連陌生人都能體諒我的苦,但唯獨父母看不到我的心。
雖然段子拍的比較傷感,但確實是當下家庭親子關系的縮影。
也許“新型的家庭暴力”遠不止於這兩點,但這兩點確實最無形,也最不利於孩子心理 健康 的。
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當復印件出現問題,不修改原件的話,還是沒辦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慢慢傷害著孩子,如何杜絕?感謝提問。
網絡裏隔三岔五報道: 孩子跳樓自殺、打架鬥毆、殺親自殘事件。
每次有類似事情發生時,很多人都會斷言說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導致的。
如果孩子用生命的代價都沒能讓我們反思,真的有點讓人惋惜。
其實,打罵早就不是父母“虐待”孩子的主要途徑。“新型家庭暴力”不再虐待孩子的身體,而是對孩子進行精神摧殘,那就是家長的冷暴力。
“新型家庭暴力”從外表看來,不傷孩子毫發,卻能在孩子的心裏種下孤獨和缺乏安全感的種子,壹步步摧毀孩子的童年,危害程度不亞於打罵。
我們壹起來看看新型家庭暴力最常見的幾種形式?
最容易出現新型家庭暴力的家庭:
心理學家劉吉吉博士通過對北京、天津、武漢、長沙四大城市兩千多個家庭的調查,發現有93%的家庭對自己的婚姻質量不滿意,70%以上的家庭有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道理都懂,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麽才能杜絕對孩子的冷暴力呢?
首先,家長應該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
其次,關心孩子的心理感受,適當轉移註意力。
最後,與孩子壹起立規矩。
分享壹個我家孩子的小事例:
哈巴谷今年11周歲,小學四年級,典型的內蒙古鋼鐵直男,當我們有矛盾時,他恨不得拍拍胸脯說:” 來吧,媽媽,讓我們痛快的打壹架吧! “壹副“缺心眼”樣。
可最近,我發現晚上寫作業,只要壹看到時鐘指到8:30,他就異常的小心翼翼,不停的給我道歉,解釋,還不停的自言自語責備自己:“這麽慢,磨磨蹭蹭,沒有壹天按時完成作業的。”昨天晚上,自言自語念叨完,直接扇了自己壹個巴掌。
我意識到問題需要解決,晚上將完故事後,我問他為什麽總是責備自己,哈巴谷說:“媽媽,妳要求我必須8:30之前先完作業,我總是達不到,我害怕妳不笑、不罵、不作聲的沒有表情的臉,特別害怕,”
雖然我壹直在克制自己在孩子寫作業時,不要帶任何負面的情緒,還是在不經意間讓孩子心裏有了壹點點小恐懼,知錯就該,我和哈巴谷約定:
如同心裏學家形容那樣: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並不是壹成不變的,我們經歷著聯結—斷裂—重新聯結的過程,並且不斷循環重演。
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是形式,不便的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愛。
舊 社會 中,對待孩子的“家庭暴力”有很多,老人經常說的“三句好話不如壹鞭子”、“棍棒下出孝子”等,都是舊 社會 裏,長輩粗暴的用武力恐嚇孩子順從自己的意思和目的,或者把孩子當成壹個出氣筒,用武力消解內心的郁悶。這樣的“家庭暴力”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自卑,沒有勇氣大膽嘗試新事物,生怕做錯事受到批評和責罵。
新時代中,新型的“家庭暴力”不同程度地傷害孩子,成為孩子 健康 成長路上的絆腳石,甚至讓眾多孩子走向不歸路。我們首先應該了解新型家庭暴力有哪些。
1.夫妻感情不和或者離婚是新型暴力最泛濫的原因。每次開家長會時,大家留意觀察,很多問題學生,他們的家庭大部分都是感情不穩定的家庭,要麽缺少父愛,要麽缺少母愛,這樣以來,孩子缺少了愛的擁抱,他們往往思維不集中,總想著以不同或者另類的方式引起別人的愛或者註意,久而久之,形成各種惡習。
2.“留守兒童”是這些年最突出的“家庭暴力”。接觸過許多留守兒童,他們總是渴望著和父母多壹次重逢的機會,但總是事與願違,於是在極長的時間裏,他們逃不出悲傷和落寞,真是很可憐。總在他們的記憶裏,揮之不去的永遠是父母離別時的容貌。“留守兒童”往往有爺爺奶奶看管,嬌生慣養和不聽話成為他們的代名詞,唯我獨尊,自尊心越來越強,導致孩子融入不到班級和 社會 裏。
3.手機 遊戲 扼殺孩子的夢想。手機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小孩戴眼鏡、越來越多的孩子沈湎網絡,許多玩 遊戲 的小孩喪失對未來的追求,許多小孩都沒有壹個清晰的目標,手機 遊戲 正在毀掉壹群孩子的未來,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孩子,讓他們我行我素下去,將來定會有更多的啃老族,家庭沒有指望, 社會 建設更沒指望。
4.父母過分溺愛。網絡名詞“媽寶男”很好詮釋溺愛二字,把孩子在壹定年齡段要承擔的責任,父母全扛在自己的肩上,生怕磕碰。但總有壹天,孩子要走向 社會 ,誰替他承擔責任,所以,孩子該應該承擔的就應該讓他承擔,孩子應該多受點挫折為好,這樣,以後會獨當壹面,在妳無力替他承擔時,他才有力量站起來。
孩子是家庭未來的頂梁柱,是 社會 未來的建設者,我們無論怎麽偉大,建設家庭和 社會 的責任總有壹天要交到他們的手中,如果我們現在不註重孩子的發展、孩子內心的成長,家庭和 社會 的未來我們怎能放心的交接與他們的手中?
如果說過去,孩子最怕是打。那現在,孩子最怕的家庭就包括專制型:凡事必須聽我的;忽視型:我壹個孩子就像是空氣壹樣的存在。
在專制型家庭中,父母表面上說聽孩子的,給孩子權利,可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後,家長總是有自己的理由來證明孩子是錯誤的,而自己是正確的。這種“偽民主”其實最容易傷害到孩子,他會開始變得對人不信任,因為他相信了家長,但最終卻是徒勞。
另壹種則是忽視型,只管生,不管養,當孩子出事後,到處找人背鍋,這種家長,其實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世界是沒有人疼愛的,是多余的。
在家庭中,家長的情緒尤為重要。看看那些打孩子的,有多少真正的是因為孩子犯了嚴重的問題?更多的都是成為了父母的出氣桶。
情緒失控的父母,就像是壹顆定時炸彈,孩子不知道父母什麽時候會爆發,生活的戰戰兢兢,沒有安全感。
所以,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作為家長,要明白,父母是壹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能夠影響孩子壹生的。
如何才能杜絕這種情況呢?
1、生孩子前要做好準備。無論是心理準備,還是經濟上的準備,都是要準備的。因為生完孩子後,妳的責任就是持續存在的。不能因為妳不高興,就放掉這個責任。所以,慎重。
2、養孩子要持續的學習。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教育孩子是需要知識和技能以及自我的提升的。
每個人的幸福都是不同的,但孩子的幸福和父母卻是有很大的關系的。為人父母,且行且珍惜。
孩子是最需要珍惜的物種,因為他源自愛,來自家庭,受家庭滋養也反哺家庭,讓我們生生不息。但是,隨著 社會 的發展快節奏,很多家庭似乎也喪失了愛的能力,讓本應幸福無憂的孩子遭受各種的“家庭暴力”:
網絡提供了便捷,也少了人與人之間互處的溫情。 現在的家庭,很多時候常態是每人壹間房,各做各的事,互不打擾。看上去似乎給了每個人更多的自由和空間,但是無擾的狀態對於家庭確是壹種傷害。尤其是孩子,網絡虛擬的交往讓他們感受不到現實中家人間互相的溫暖和善意,讓他們也慢慢成為了冷漠的孩子;
生活的快節奏壓力大,讓家庭成了不良情緒的發泄口。 在壹個996也可以成為正常現象的 社會 ,每個人都會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很多人都像影視劇中,每天壹睜眼都是面對各種債務的日子。過大的壓力和疲憊的狀態讓很多人把家當成避風港,在外邊需要偽裝、需要職業,但是回到家就需要放松和休息。孩子怎麽會從寶貝變成負擔,而現在老人帶孩子、父母缺位的狀況如此普遍,以致於孩子可能會享受隔輩的縱容,而害怕引發父母的怒火。而父母的缺失其實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壹種傷害。
忽視是更嚴重的傷害。 曾經說到傷害就會和體罰、家暴聯系在壹起,而現今很可能有些家庭連教育孩子的時間都沒有。賺錢為了孩子,孩子有的卻不是錢和愛,不是對生活的享受,是數不清的“保姆式看護”、“課外教學班”和冰冷的家。這樣的孩子即使有再多的錢也會沒有安全感,因為作為最早期的能給與他們安全感的人從未出現,也從未表現在意和可靠。
當身為父母之後,有時候會感覺無奈,有時候也更疼惜那些新型家庭暴力下的孩子們,他們衣食無憂,卻又總好像給人孤苦無依的錯覺;他們或獨立或霸道,或怯懦或謹慎,都是小小的孤單的印記。希望父母真把孩子當成愛的結晶,給他們可以承擔的物質和永不匱乏的愛,讓每壹個孩子都能成為被愛滋養而溫暖幸福的人。
社會 的發展,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物質上攀比越來越多,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如果想改變,那就得生活簡單壹些,到鄉村野外去生活。少接觸大城市。這個是唯壹的辦法。
實際上,這個話題是壹個比較沈重的話題,家庭暴力,全世界都有,中國的家庭暴力可能並不低,有很多研究顯示,家庭暴力的發生率少在10%,多的可能更多。為什麽有家庭暴力,我們先得要了解什麽叫家庭暴力,所謂的暴力就是身體上或者心理上,壹個人讓另外壹個人受到傷害,我們中國的家庭暴力,其中有壹個大家比較可能不說什麽,或者也不反對的,比如,大人打孩子,壹巴掌下去,這叫暴力,暴力可以讓孩子們受到身體上的傷害,甚至是心理上的傷害。除了身體上的暴力以外,還有精神上的暴力,甚至是性暴力,都叫家庭暴力,現在我們所了解到的情況,大人打小孩、丈夫打妻子、妻子打丈夫,甚至公公婆婆的也都有。這樣會導致家庭人際關系緊張,怎麽防止,我想建立壹個和諧、和睦的家庭人際關系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是 社會 獨立的壹個人,他不可以用暴力的方式來對待任何人,尤其是小孩,我們在跟小孩壹起成長的過程中,千萬不要隨便打小孩,因為暴力可能會讓孩子了解三個道理:第壹,比如我被打過,因為我是人,所以他會得出壹個不恰當的結論,人是可以打的;第二,打了以後可以解決問題,這就是可能造成的誤解;第三,讓孩子可能學到暴力似乎能解決問題、能消氣。因此,家庭暴力,我們得杜絕,當然我們要敞開心扉,正確的、客觀的、正性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任何事情可以坐下來慢慢聊,給孩子也可以講道理,大人更可以講道理,和睦的家庭是杜絕或者減少家庭暴力最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