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歷史原因與社會導向的導致的偏差。
中國的傳統本身就不重視勞動教育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中國曾經是個等級社會,等級社會主要看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那種生產力發展有限,剩余產品匱乏,又沒有競爭性評價體系的時代,壹個人也只有通過獲得比別人高壹點的社會身份和地位,才能獲得比別人優越壹點的生存條件。幾千年來的傳統是“中國的理想紳士地位高到毋需進行生產的程度,他們可以專門享清福,並從事象征這種清福的文雅活動。人尊敬的是優遊歲月的人,而不是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殊事務活動中幹得比別人出色的人。”(摘自費正清《美國與中國》)這樣的社會傳統註重只能是看不起體力勞動,認為體力勞動是卑鄙者的活兒,同時連最起碼的生活能力也喪失了。美國的中國問題觀察家對於這壹點看得比中國人自己更清楚。《我的後半生》中的溥儀在監獄服刑的時候,開始的時候連衣服都不會穿,就是對上述內容的註解,地位尊貴的人的生活起居都是有人服侍的,不勞自己動手。
同時社會上有文化的人卻又手無縛雞之力,“百無壹用是書生”,很多事情書生是不屑於做,也做不了的,如果書生不能憑借自己手裏的文化謀生,會連起碼的生活也維持不了。但是就是這樣,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魯迅的《孔乙己》就是對這樣背景下的文人也即書生的最準確的描寫,沒有別的出路的文人的生活是最慘的,連維持生計也難。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訓練也在這樣的傳統中被輕視了。
同樣,傳統的私塾也是不重視勞動教育的,傳統教育的對象——最後是文人,“因此文人便非常重視那些表示其學者身份的標記:穿長衫和註意文士生活上的種種禮節,以致沒有時間去從事體力運動。”(費正清《美國與中國》)而作為支撐整個國家經濟基礎的勞動人民,只是作為社會的底層而生存的。在那種背景下,生產者、勞動者總是處在從屬的、低下的位置。是被壓榨和盤剝的對象,壹生的遺產往往只是勞累與貧窮。這樣的社會現實的最後的結果引導大家看不起勞動者、生產者,看不起勞動者、生產者需要的技能素質,導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就是今天,還是有這樣的潛在的思想在的。這也是造成選現在的家庭、學校不重視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原因之壹。即使現在時代不同了,但是觀念的轉變還是很艱難的壹個過程,人們在潛意識裏很多時候很多地方還是被傳統的思想所束縛。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庭是訓練孩子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主要場所。但是當今的家庭教育並不理想,壹項調查發現,家長在孩子自理生活能力與習慣的培養上存在三種態度,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壹是對孩子過度寵愛,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動手;二是認為孩子年齡小、能力差,以後再學習也不晚;三是怕麻煩,與其讓孩子慢慢學,不如自己替他做。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教育,或采用簡單的包辦代替的方法解決問題,是許多家長存在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缺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缺少家長的鼓勵和引導而產生畏難情緒。對家長的以來心理,壓抑了孩子生活自理的需要,阻礙了孩子生活自理經驗的順利活動。因此,就造成了孩子參與自理生活的積極性會非常高,但自理生活能力卻很低的狀況。
1.溺愛過度。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孩子成為全家的“中心”,不少小學生,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歲的孩子鞋帶散了不會系急得直哭;9歲的孩子不會穿衣服,鬧出將內衣當外衣的笑話;10歲孩子要媽媽餵飯。這些也不是個別的例子,有些甚至是常見的。因為,以開頭所舉例子的的家長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家長不少,每年都可以看到壹些極端的例子,同時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些能力不強的問題。有的父母自己沒時間帶孩子,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將孩子完全交給爺爺、奶奶照管弊多於利,因為幾乎是所有的爺爺、奶奶,都比做父母的更容易嬌慣孩子;如果爺爺、奶奶的文化素質不高,心理素質也不好,根本就不具備教育孫子、孫女的“資格”,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在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上都是欠缺的,甚至發生更大的偏差。
2.智育第壹。為了最終的目標——考上大學或者考上好的大學,學生從小就處於緊張的學習之中,學這個,學那個,考這個,考那。。許多家長把全部愛心、過剩的精力、大量的資金傾註到孩子身上。但是傾註的中心壹般是孩子的智力投資,很少有人在孩子的其他方面做投資的,特別是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上。從小被擠占了休息玩耍的時間,來爭取將來能考取高分。為了給孩子節省時間,緊張的學習也使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和動手做事的時間變得很奢侈,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做這些。很多事情家長替代了。和家長交談起來,最經常最容易溝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從來沒有哪位家長能提到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情況。壹旦提起讓孩子在家裏多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家長幾乎都是壹樣的強調:我們不指望他在家裏幹這個幹哪個,只要孩子學習好了,我們就謝天謝地了,什麽事情我們都不用他幹。孩子伸手衣來張口飯來的習慣可是家長壹手“培養”的,對孩子進行全包服務。喪失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從而喪失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創造能力和責任心義務感。
3.孩子的動手操作敏感性降低。《窗邊的小豆豆》壹書中,8歲的小豆豆覺得玩的就是鉆籬笆了。以至於每天的短褲都被籬笆撕破,但媽媽從來不責罵她,不管是什麽原因造成的,讓孩子能玩個痛快。這要是在中國,就是讓人不可思議的了。
本人在壹年級做了壹個試驗:三個班有多少學生會系鞋帶。調查的結果是:13人,總數是160人。再看看他們的鞋,穿有鞋帶的鞋子只有5人。這個結果說明什麽呢?說明我們的學生的動手能力確實是很差的,連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備。我花了壹個課時的時間教學系鞋帶之後,還是有很多孩子不會系鞋帶,因為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太差了,學點操作上的技術對他們來說太難了。教師費上很多力氣也教不會。雖然大部分學生覺得學這個很新鮮,有的學生學會很快,但是壹些平時缺少訓練的孩子和壹些操作敏感性較低的孩子在老師教學系鞋帶時表情木然,學了好久也沒有學會,老師教的壹些很簡單很基本的動作都令他覺得困難。因為他們平時這樣動手的機會很少,受到的訓練也很少,致使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學會做這些,這對於他們是最基本的本領,是生活的基礎。從根源上說,這也是父母比較忽視勞動教育的後果。
如果家長從小註意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能滿足孩子的動手*,那麽孩子日後學習各種動作技巧方面的東西就容易多了。壹位媽媽在她的女兒3~4歲時就拿著把菜刀切東西玩,特別時切西瓜皮,孩子的操作敏感性培養起來了,結果孩子大壹些的時候就對做菜啊,切菜啊挺有興趣,有時自己能解決壹下吃飯問題。孩子做手工啊什麽的東西時壹般都比較靈活有創意,做的東西也比較精巧,訓練孩子其他的生活自理的技能也很容易。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學後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較差,易產生挫折感、失敗感。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們心理素質的發展。如:獨立性、操作能力、自控能力等,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日後的各方面發展。
三、學校教育的偏差。
學校忽視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現行學校教育的現狀以智力教育為主,學校在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上花費的資源還是時間都是比較有限的。
壹位教師在上壹堂數學課時遇到的事情就充分說明了這壹點:他在操場上《土地面積單位》這壹課,準備好:卷尺,標桿、測繩等測量工具,學生迫不急待地排好隊伍來到操場上,臉上流露出少有的開心勁。在教師是講述了測量土地常用的工具:卷尺、標桿、測繩,並告知什麽情況下用什麽樣的工具之後。讓學生試著用以上工具來丈量操場上兩端的距離。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卷尺去量出操場兩端的標桿之間的距離。但這時,竟然發現許多學生不知道如何用卷尺測量距離。也有許多人不會看卷尺上的刻度。
連最起碼的學科學習中的操作也不會,更不用說別的操作也動手能力了。
我在壹個私立學校裏聽過壹個日本學者的講座,這位學者講到,看到中國的幼兒園裏的小朋友衣著整潔漂亮,不太理解,因為日本的孩子在幼兒園裏時,壹天得換5套衣服,壹天到晚,日本的孩子在幼兒園只要是玩,不是學習。但是在中國,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國,這些都很難做到的。在幼兒園,課程的設置也是念,畫,唱,寫,算,占用了較多的時間,玩耍的時候也是以看電視,玩積木什麽的為主,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不多。小學就更不用說了,以壹所普通小學的三年級為例,每周語文7節,數學4節,體育、音樂、美術各兩節,品德與社會兩節,勞動與技術壹節,其他還有壹些是自修課,讀報寫字課,課外活動等課。能用於學生動手能力、動作能力的課主要是體育、美術、品德與社會等課,但是這些課中真正有學生動手操作,提高動作能力的時間與訓練並不多。壹天到晚都是緊張的學習,有時候學生的休息玩耍時間都是被占用的。作為最重要的勞動與技術,帶學生實際操作的條件不多,大部分的時候是紙上談兵。我曾經教三年級的學生折衣服,發現真正會折衣服的學生很少,不到十分之壹的人數,而且也是學生自以為會折,不壹定是真的會。在師資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文化課的教學質量,學校砍的就是《勞動與技術》這壹門課了。
所以,在學校沒有可以讓學生放手玩耍的空間和時間,也沒有受到有效的進行動手操作的訓練。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都是以智力教育為主,每天讓學生讀寫背記為主的學習占用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學校裏也沒有作為勞動的場地也極少。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對於操作的敏感性和動手能力。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麽?
本次課程改革,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變課程過於註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強調了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註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讓孩子去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美國哈佛大學的壹些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對波士頓地區400多名少年兒童所作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動手能力強的孩子與不愛動手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這似乎從壹個方面證明了動手能力與孩子的成才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也啟發我們從更廣泛的意義上去認識動手能力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學會生活就是得具有起碼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無論何時,這壹點都是不會改變的。隨著家長對家庭教育認識的不斷提高和課程改革的深化,我想是可以慢慢改變以上所說的現狀的,使每壹個人最終都獲得的發展,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