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孔祥熙曾祖父臨終前說了什麽話竟改變了整個家族?

孔祥熙曾祖父臨終前說了什麽話竟改變了整個家族?

孔氏家族在民國時期作為四大家族之壹,可謂風光壹時。是孔祥熙把自己的家族推向了頂峰,其實孔氏家族的興起早在孔祥熙曾祖父手裏就已經開始。

孔祥熙出生在山西太谷縣,壹個亦商亦儒的家庭,孔祥熙作為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長達13年,改革了中國的貨幣體制,為國民政府也為自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不得不說,他在商業上是有著很大的天賦的。這主要得益於他的成長環境。孔祥熙的祖上經營著票號生意,從他的曾祖父起,在短短幾代的時間裏已經成為當時山西晉商中實力較雄厚的壹支力量。

而這壹切,都與他的曾祖父臨終前的壹句話有關,正是因為這句話,孔家走上了經商的道路,為孔祥熙的進壹步發展打下了基礎,那麽孔祥熙的曾祖父臨終前說了壹句什麽話呢?

孔祥熙的曾祖父叫做孔憲昌,據說從小聰慧過人,飽讀詩書,16歲就得了童子試第壹名。年齡稍長以後,誌向更加遠大,誓要奪取拔貢,走上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而不巧的是,這拔貢名額只有壹個,與他競爭的還有同鄉的秀才孟洋,這孟洋也是滿腹經綸之士,對這個名額也是誌在必得。

兩人暗中壹直較勁,越到考試臨近的時候,兩人也愈加的勤奮。考試前,孔憲昌自覺自己的學問大進,對考試十分有把握,自認為自己壹定可以得這第壹名,於是在進場前放下豪言壯語:“取此拔貢,如探囊取物耳!”說罷便進場答卷。

話說這孔憲昌三場考完,感覺十分輕松,還把自己的試卷默寫出來,請高人鑒賞,看過的人都說此等文章分明是東坡在世,世人難及啊,莫說拔貢,就是狀元也不在話下啊!這些人說的都是客套話,畢竟人家剛考完,說幾句好話也沒錯啊!孔憲昌自己也知道他們說的都是客套話,逢場作戲而已。但他自己覺得自己有把握得中。便在家等著好消息。

到了發榜的那壹天,家裏來了不少好友,等著他發榜得中的好消息,也好沾點喜氣,都等著祝賀。等到皇榜來了的時候,得中的卻是孟秀才,自己名落孫山。都說金榜題名是人生的壹大快事那麽落榜則是壹名考生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家裏來了這麽多好友,得到的卻是這樣壹個消息,孔憲昌心裏有苦說不出,只見壹口鮮血從口中噴湧而出,他便倒地不起。

從此孔憲昌壹病不起,沒多久就撒手人寰。孔憲昌臨終時拉著自己兒子(孔祥熙祖父)的手立下遺囑:“讀書所以致用,凡我子孫,但求讀書明理,莫再求取功名重蹈我的覆轍!說罷就咽下了最後壹口氣。

正是因為孔憲昌的這壹句話,改變了孔氏家族的命運,孔家後人讀書不再求取功名,而是秉著經世致用的理念,投入到商場當中,經營票號生意,成為晉商中的壹支勁旅。如果沒有這句話,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孔祥熙。可以看出,有時候壹個關鍵的決定,可以影響整個家族的命運。

其實,在當時的晉中社會,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當時的山西人,排名順序並不是士、農、工、商,而是把商放在第壹位的。觀念的轉變是當時晉商能夠快速擴張的原因之壹。

從這個故事可以就看出,人有時不如活得心寬壹點,壹次的不如意挺壹挺也就過去了,何必執著不放呢?是,人活壹口氣,人活著要有尊嚴,但不是壹點屈辱都不能容忍。就像孔憲昌壹樣,如果他當時能夠堅強壹點,知恥而後勇,再努力壹點,下次得中的可能就是他了。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所以讓我們認真的對待每壹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