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什麽是臘八節?

什麽是臘八節?

臘八節的由來

農歷十二月(每年稱為臘月),臘月初八,是中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壹天,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當年收獲的八種新鮮糧食和水果熬制而成,壹般是甜粥。但是,很多中原農民喜歡吃臘八粥。粥除了米飯、小米、綠豆、豇豆、紅小豆、花生、大棗,還有肉絲、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

臘八節也被稱為臘八節,臘八節,王公或佛祖的開悟日。原來,在古代,人們慶祝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除了祭祖活動,人們還得追逐疫情。這項活動起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的醫療方法之壹是驅鬼治病。作為壹種巫術活動,湖南新化等地至今仍保留著臘月敲鼓驅疫的習俗。後來演變成紀念佛陀釋迦牟尼開悟的宗教節日。夏朝稱拉日為“甲平”,商朝稱“青絲”,周朝稱“大蠟”。因為它在十二月舉行,所以被稱為臘月,臘祭被稱為臘月。先秦時期的臘月是立冬至日後的第三天,南北朝時期固定在臘月八。

《說文》載:“至日冬後三日,臘祭百神將守。”可見,至日入冬後的第三個駐防日是臘月。後來由於佛教的介入,臘月改為十二月初八。從此以後,稱之為“拉”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有三層含義:壹是“拉者,葉傑”,意為新舊交替(《隋書禮儀》有記載);二是“獵蠟者共獵”,意思是在野外狩獵可以讓動物祭祀祖先和神靈。“蠟”來源於“肉”,意為“冬祭”用肉;第三,傳說“上蠟者,驅疫迎春”,臘八節又叫“佛教道學節”,又稱“道學會”。其實可以說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的由來。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深山修行,靜坐六年。他太餓了,所以他想放棄這種痛苦。他碰巧遇到壹個牧羊女,給了他乳糜。他吃完後盤腿坐在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成佛,並開始了“佛道節”紀念它。中國的信徒都很虔誠,所以和“臘日”合並形成了“臘八節”,還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編輯此段】臘八節傳說

臘月最重要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被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動,臘八節人們還要追疫。這項活動起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的醫療方法之壹是驅鬼治病。作為壹種巫術活動,湖南新化等地至今仍保留著臘月敲鼓驅疫的習俗。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得道的日子也是在十二月初八,所以臘八也是佛教節日,又稱“佛教開悟節”。

臘八節,人們大多喝臘八粥。關於喝臘八粥的起源,有很多故事。

壹方面,臘八粥來自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國王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臘八”成了“成佛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模仿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供奉乳糜的傳說,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稱為“臘八粥”。臘八粥被贈送給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後成為民間的習俗。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南宋陸遊的詩說:“今日佛粥多互利,對面是江村存新。”據說杭州名寺天寧寺有壹座存放剩飯的“米棧樓”。平時寺裏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在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給信眾吃。稱為“福壽粥”“福壽粥”,寓意吃了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壽。可見當時的僧人對美食之德的珍視。

據說臘八節來源於“用紅豆扮鬼”的習俗。傳說古代五帝之壹的顓頊,死後把三個兒子變成惡鬼,出來嚇唬小孩子。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他們認為,成人和兒童患中風和健康狀況不佳是因為流行病幽靈。這些惡鬼無所畏懼,只怕赤(紅)豆,所以有“紅豆扮鬼”的說法。所以臘月初八,用紅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據說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各地的民工奉命前來,很多年都回不了家,就靠家裏人給他們送飯。壹些家在千山壹水之隔的農民工,無法送飯,導致很多農民工餓死在長城遺址。有壹年臘月初八,沒有飯吃的民工合夥積攢了幾把粗糧,放在鍋裏煮成稀粥,每人喝了壹碗,最後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在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作為紀念。

另壹方面,在西晉,有壹個非常懶惰的年輕人,他總是遊手好閑,什麽也不吃。他的新娘子多次勸他無效。然而到了年底十二月初八,他家已經不做飯了,小夥子餓了。他把家裏的米缸、面袋、鍋碗瓢盆都找了壹遍,把吃剩的粉和可食用的下腳料洗幹凈放進鍋裏,煮了壹碗糊狀的粥喝。從那以後,他就喝了它。當地人借此機會教育孩子每到臘八就煮粥喝,既表示在臘八這壹天不會忘記祖先勤儉節約的美德,也希望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壹方面,臘八節源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紀念。當時嶽飛率領部隊在朱仙鎮抗金,正值嚴冬九月。嶽家軍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百姓紛紛送粥。嶽家軍飽餐了壹頓百姓送的“千粥”,結果大獲全勝。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嶽飛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臘月初八用雜糧和豆子煮粥,終於成為壹種習俗。

也有人說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朱元璋在獄中闖禍受罪的時候,當時又冷又餓,朱元璋竟然從獄中的鼠洞裏搜出了壹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把這些東西煮成粥。因為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就把這鍋雜糧粥叫做臘八粥。我享受了壹頓美味的飯菜。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朝南皇帝。為了紀念獄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壹天定為臘八節,並正式把那天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還有壹種理論是教育後輩節儉持家[1]。早先有個農民,老兩口就守著壹個兒子。老人是個勤勞的人,整天泡在地裏,早出晚歸,精耕細作,每年調理幾畝農田。老婆是個節儉的人,在院子裏修了個瓜棚遮天,把菜鋪在地上,壹日三餐。雖然家裏並不富裕,但她壹年四季都有吃有穿。老兩口不僅勤勞節儉,而且心地善良。當他們遇到某人時,他們經常帶壹些大米去幫助別人,度過難關。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間,他們的兒子十七八歲了。大小家夥雖然五大三粗壯,卻沒有他父母那麽懶。這也是從小吃飯到張嘴撒嬌。長大了,還是吃飯睡覺,四處遊蕩,無所事事。

有壹天,老人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覺得自己老了。他對兒子說:“父母只能養妳年輕,不能養妳年老。妳得流汗才能吃飯。妳以後要學會種莊稼。”兒子哼了壹聲,壹只耳朵進,壹只耳朵出,還在轉悠,吃飯睡覺。

不久,老兩口娶了兒子的老婆。我想讓我的兒子成為壹個家庭,這對年輕夫婦應該知道如何工作和生活。我才知道,這個媳婦和她兒子壹樣,懶,不拿草,不睡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動針線,不進廚房,倒油瓶也不幫她。

有壹天,我的妻子滿頭白發,知道泥土已經埋到脖子裏了,就對媳婦說:“勤儉是搖錢樹,節儉是聚寶盆。要想過上好日子,節儉是寶。”媳婦對這些話充耳不聞,壹句也沒放在心上。

幾年後,老兩口病重,臥床不起。他們把這對年輕夫婦叫到床邊,壹遍又壹遍地告訴他們:“如果妳想過上富裕的生活,公雞要叫三聲才能起床。男人要努力,女人要多織……”話沒說完,老兩口壹起死了。

小兩口讓村裏人埋了兩個老人,看看糧缸裏的米,看看櫃子裏棉箱裏的衣服。那人道:“吃喝不用愁,何必下山曬?”婦人道:“夏有輕衣,冬有棉,何必紡到太陽偏?”遙相呼應,壹對年輕夫婦,早已忘記了兩位老人的遺囑。

壹年又壹年過去了,幾畝地變成了草原花園。家裏的日用品、服裝、鞋襪越來越少。這對年輕夫婦並不著急。只要有人口吃,就是懶。花開又落,秋去冬來。地裏沒有糧食,家裏已經沒了溫飽。小兩口無言以對,鄰居們看著死去老人的臉。主人給了他壹個小圓面包,西送來壹碗湯。小兩口還在想:“乞討也能消磨時間。”

臘月,天氣越來越冷。第八天,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俗話說:“拉起巴拉,凍死‘叫花子’。”小兩口嘴裏沒火,身上沒衣服,肚子裏沒飯,蜷縮在涼涼的炕席上“篩糠”。但四只眼睛仍在房間裏搜尋。突然發現炕縫裏有幾粒米豆,就用手扣了出來。我還發現裂縫裏有米粒,都是挖出來的。這是救命稻草。他們抓了壹把放進鍋裏。把鋪在炕上的草塞到竈膛裏,就這樣煮了壹鍋雜粥。有小米、玉米、大豆、紅小豆、高粱、幹菜葉...能充饑的都放進去。做完飯,壹人壹碗,傷心地吃了起來。這時,兩人想起兩位老人的教誨,後悔沒有早聽。現在已經太晚了。

正當這對年輕夫婦難過的時候,壹陣大風刮了過來。因為房子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風壹吹,房子就塌了,那對年輕夫婦被壓在下面。鄰居來挖的時候都已經死了,旁邊還有半碗雜豆粥。從此,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煮壹鍋雜米粥給孩子吃,並給孩子講這個雜米粥的故事來教育他們。就這樣,壹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父傳子,子傳孫。壹直流傳到現代。形成了臘月初八吃“雜米粥”的習俗。因為這種粥是臘月初八吃的,所以叫“臘八粥”。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臘八,在宮內的萬福閣等地,用鍋煮臘八粥並請喇嘛僧人誦經,然後將粥分發給宮中大臣品嘗,以備節日食用。《光緒順天府誌》雲:“臘月初八,永和官煮粥,定制之,遣大臣監之,蓋飯之。”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用赤小豆熬制的,經過演變和地方特色逐漸豐富。阿清人福茶敦沖稱臘八粥為“用黃米、白米、糯米、小米、荸薺、去皮棗泥等煮成的粥。,並以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紅糖、奇葡萄染之外用。”每隔七天,妳就把水果削皮洗幹凈,晚上操作。天亮時,粥煮好了。除了先祭佛,下午是不允許過的。還有紅棗,桃仁等。被做成獅子、小孩等。,以見匠心,頗具北京特色。

天津人煮臘八粥,和北京的差不多,有蓮子、百合、珍珠米、意大利糯米、大麥仁、粘糯米、粘黃米、蕓豆、綠豆、龍眼肉、桂圓肉、銀杏、紅棗、糖水桂花等。,都是色香味俱佳的。近幾年又加入了黑米。該臘八粥可用於食療,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安神、清心養血的功效。

山西的臘八粥,又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配以豇豆、小豆、綠豆、大棗、粘黃米、大米、糯米。在晉東南,用水煮粥也是飲食習俗之壹,這種粥叫香米,就是臘月初五的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糯米、柿子。

在陜北高原的臘八這壹天,除了各種米和豆類外,還用各種幹果、豆腐和肉煮粥。壹般早上做,甜的鹹的,看人的口味。如果是午飯,我們應該在粥裏煮壹些面條,吃壹頓團圓飯。吃完後還要在門上、竈上、門外的樹上放粥,辟邪避災,迎接來年農業豐收。民間傳說,臘八這壹天禁止吃菜,說是吃了萊作物後地裏雜草多。陜南臘八族要吃混粥,分“五味”和“八味”。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銀杏、豆類等煮成。後者用以上五種原料增加肉丁、豆腐、蘿蔔,還加了調味料。在臘八節,人們不僅吃臘八粥,還用粥祭祖和糧倉。

甘肅人傳統上用五谷雜糧和蔬菜熬制臘八粥,煮好後不僅供家人食用,還分發給鄰居,用來餵養牲畜。在蘭州、白銀市區,臘八粥是用大米、豆子、紅棗、銀杏、蓮子、葡萄幹、杏幹、冬瓜幹、核桃、綠豆絲、糖、肉丁熬制而成。烹飪後,首先用來祭祀門神、竈神、土地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後送給鄰居,給最後壹家享用。甘肅武威講究“蘇臘八”,吃的是大米粗米、扁豆米或粗米,煮熟後配炒籽、麻花吃。民間稱之為“豆粥泡”。

寧夏人通常用扁豆、黃豆、赤小豆、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作臘八飯,再加上用小麥粉或蕎麥粉切成菱形柳葉的“麥穗”,或做成小圓蛋的“麻雀頭”,再加入蔥花油後煮粥。這壹天,全家只吃臘八飯,不吃蔬菜。

青海西寧人多為漢族,但臘八不吃粥,吃麥仁飯。將剛磨好的麥粒與牛羊肉壹起煮,加入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過壹夜的文火,肉和小麥融合成乳白色的形狀。早上開鍋,香味撲鼻。

山東的“孔府食制”規定“臘八粥”有兩種,壹種是用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做成的,碗中加入壹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果,以作點綴。這種粥是專門給孔子的師傅和十二宮的師傅吃的。另壹種是用米飯、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是給孔府裏的仆人喝的。

河南人吃臘八飯,用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等八種原料熬制而成。煮的時候加點紅糖和核桃仁,讓粥變得又濃又香,寓意來年豐收。

在江蘇吃臘八粥分甜的和鹹的,烹飪方法是壹樣的。只是鹹粥配的是菜和油。蘇州人煮臘八粥要加鏃、荸薺、核桃、松子、芡實、紅棗、栗子、木耳、蔬菜、金針菇等。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曰:“臘月初八粥,自梵天傳來,七寶美妙交融,五味雜陳。”

浙江人通常用核桃仁、松子、芡實、蓮子、紅棗、龍眼肉、荔枝肉等熬制臘八粥。,香甜可口,祈求長命百歲。據說這種煮粥的方法是從南京傳過來的,其中包含了壹些傳說。

四川人多,臘八粥的做法多種多樣,有甜的、鹹的、辣的,而農村人吃的比較鹹,主要是黃豆、花生、肉丁、白蘿蔔、胡蘿蔔。陌生人來這裏品嘗,雖然入鄉隨俗,但是很難習慣。現在城市裏有很多人吃甜粥,可以稱之為別有風味。臘八和粥關系密切,在臘八喝粥,也算是壹種花式,壹種水平。

河北臘八粥的制作方法:將白豆提前浸泡(最好是前壹天晚上泡好,第二天再用)至肥美;白蓮子用熱水焯壹下,去青核,白豆、白豆放入沸水鍋中煮20分鐘,再加入大米、糯米、麥仁、葛米、大棗、米豆,栗子去硬殼、內衣。將上述原料洗凈,放入鍋中,加足水,用武火煮沸,文火煮40分鐘,至粥濃稠,棗爛。粥煮好後,加入蜂蜜桂花和紅糖(或先將紅糖煮成糖汁再加入粥中),拌勻。

從營養功效上看,臘八粥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安神、清心養血的作用,並有禦寒的作用。是冬季進補佳品,可以代代相傳。

煮“五豆”

有些地方臘八粥不叫“臘八粥”,而叫“五豆”。有些是臘八節做的,有些是臘月初五做的。有些“雀頭”也是用面粉和大米、豆類(五種豆)壹起煮的。據說臘八人吃“麻雀頭”,麻雀頭疼,來年不會危害莊稼。這種煮出來的“五豆”,不僅是為了吃,也是為了給親戚鄰居吃。每天吃的時候加熱壹起吃,壹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壹年多。

②臘八蒜

從臘月初八到初八,過年的氣氛壹天比壹天差。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用醋浸泡大蒜的習俗被稱為“臘八蒜”。

據老人說,“臘八蒜”二字與“算”字諧音。這是所有公司收集賬目和計算本年度收入和支出的日子。可見,損益,包括外債、外債,都要在這壹天算清楚。這就是“臘八算”的工作方式。臘八節要還債的債主會給欠他錢的人發信息,他要做好還錢的準備。北京有句民間諺語:“臘八粥,臘八蒜,買單的使者;償還債務。“後來,如果有人欠別人錢,就用大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算”字也就避開了。事實上,欠別人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快過新年了。大街小巷都有麻辣菜,卻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麽呢?想想吧。賣臘八蒜得喊。怎麽會?直接喊“臘八蒜!”債務人聽到喊聲,心裏咯噔壹下。街上怎麽還有討債的喊聲!另外,妳壹個小商人在跟誰說話?人家不跟妳算就好了,臘八蒜也不能上街大喊大叫了。各家各戶自己做臘八蒜,自己先算算,這壹年怎麽過。

泡臘八蒜,就得用紫蒜和米醋。將蒜瓣去皮,浸泡在米醋中,放入小罐子中密封,直到除夕。蒜瓣鮮綠色,有蒜和辣醋的香味,是吃餃子最好的調料。也可以搭配涼菜,口味獨特。

為什麽壹定要用紫蒜泡臘八蒜?紫色的蒜瓣泡的很透,蒜瓣很難崩,蒜香脆。

為什麽壹定要用米醋泡臘八蒜?米醋色澤淡雅,泡過的蒜顏色和以前壹樣,橙黃綠綠,味道酸辣,香氣濃郁微甜。老陳醋泡的蒜顏色黑,蒜瓣不夠綠,口感差,尤其是熏醋,略焦。也許這就是它的特點。

翡翠碧玉臘八蒜

腌制臘八蒜是中國北方的習俗,尤其是北方。顧名思義,大蒜是在臘月初八釀造的。其實材料很簡單,就是醋和蒜瓣。方法也極其簡單。把剝好的蒜瓣放在可以密封的容器裏,比如罐子或者瓶子,然後倒入醋,封好口,放在冷的地方。慢慢的,醋泡過的大蒜會變綠,最後會全身變綠,像翡翠碧玉壹樣。

③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乾縣的民間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之前,也就是臘月初八左右,乾縣家家戶戶都會曬豆腐,民間稱之為“臘八豆腐”。

④臘八面

在中國北方壹些很少或不產大米的地方,人們吃臘八面而不是臘八粥。第二天,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會吃臘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