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37層高的大家夥,是我國自建的目前世界上最大作業水深、最深鉆井深度的半潛式鉆井平臺。最近這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國在這裏成功地試采了可燃冰。可燃冰,即可燃燒的冰,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以甲烷為主的有機分子被水分子包圍,其熱值遠高於石油,燃燒後只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儲量可供人類使用壹千年。在人類日益被能源所困的今天,可燃冰的成功試采自然備受關註。我國成功地試采可燃冰,成為世界上第壹個海域可燃冰試采獲得持續穩定氣流的國家後,備受稱贊和質疑。有人說可燃冰開采沒那麽容易,環境保護通過了,投了問號。
在試采前,中國地質調查局對10多條航線進行了環境標準調查,獲得了海洋地質、海洋生物、海水化學等本作者資料、海底地層動力學參數等。在試采過程中,根據國際環境管理體系、工程安全風險管理等標準,采取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試采現場指揮部副主任陸慶安表示,在試采過程中,通過大氣、海水、海底、井下四位壹體的監測體系,對甲烷、二氧化碳等海底沈降進行了實時監測。與本底數據相比,甲烷沒有異常變化,海底地形不變,沒有環境汙染,不會發生地質災害。另壹方面,我國首個4500米作業級水下機器人“海馬號”潛入海底,沒有發現海底地形變化和甲烷泄漏。
我國自主開發主要技術裝備體系,大大提高深海勘探開發能力,形成6項主要32項核心技術,其中6項優勢。開發了12個核心設備,其中調節油井穩定的裝置吸錨打破了外國壟斷。這些技術裝備在海洋資源開發、涉海工程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將形成新的深海技術裝備產業鏈,加強我國“深海進入、深海勘探、深海開發”的能力。我國創建的環境保護和監測體系進壹步證明了天然氣水合物綠色開發的可行性。我國自主創新的環境風險防範技術體系建立了大氣、水域、海底、井下“四位壹體”環境監測體系,確保了試采過程中甲烷不泄漏,不會發生地質災害。
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大致可分為理論研究和模擬試驗、探索性試驗債券、試驗性試驗債券、生產力試驗債券和商業開采五個階段。本試采成功實現了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跨越,邁出了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中非常重要的壹步。目前,第二次試采仍在進行中,科技人員將加快天然氣水合物勘探及開采產業化,進行實施生產性試采所需的試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