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有壹部描寫古代文人的電視劇,裏面有對仗的內容,如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

有壹部描寫古代文人的電視劇,裏面有對仗的內容,如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

《聯林珍奇》

《聯林珍奇》是我國第壹部以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瑰寶-對聯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它有機的揉有關歷史史實、歷史人物和民間流傳的巧聯趣事為壹體,創造了壹個以對聯奇才淩大岫的愛情和坎坷命運為主線,時而令人忍俊不禁、時而催人淚下的悲喜交織的歷史傳奇故事。此劇文學性、知識性、哲理性和娛樂性兼而有之,老少鹹宜,雅俗***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

《聯》劇著力塑造了壹個鮮明個性的漢族機智人物淩大岫。他類似於壯族的劉三姐、維族的阿凡提、蒙族的巴拉甘倉,但又完全不同於他們。劇中對聯神童淩大岫、官宦子弟曹龍駒、書香閨秀雲素娥三人之間從幼到長發生的種種糾葛,其喜與悲、愛與恨的交織,都與對聯密切相關,人物的命運,故事的懸念更是環環相扣,感人肺腑,對聯成為劇中故事情節中密不可分的有機構成成分,甚至是情節發展的關鍵點和動力源。在這十五集電視劇中,***整理搜集了近二百副對聯。它們絕大多數是幾百年來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歷史人物的對聯故事的巧妙運用,不僅包含了各種類型的對法,如正對、反對、謎對、頂針對、離合對等(巧對居多),而且將賀婚、祝壽、諷刺、判案等多種用途引入故事,寓教於樂,寓莊於諧,使人們在欣賞壹個個美麗動人的對聯故事的過程中,獲得美感的享受和哲理的啟示,恢宏地展示了中國對聯這壹傳統文化瑰寶的風采。為了幫助看過電視劇而又想更深入學習對聯的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獲得有關對聯知識,我們在編輯這本對聯集的時候,按照故事情節發展,分集做了劇情簡介,將劇中的對聯集中在壹起,並加以解說,闡釋這些對聯的源出和特點及與之相關的故事等等,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既不純是註解,也不純是鑒賞,只是希望能讓讀者在欣賞電視劇的時候,同時可以更好的體味這些生動的、精煉的、充滿生活情趣的佳聯妙對。

在這裏,還有兩點提請讀者註意:壹、對聯在詞語、平仄、節奏、句式的對仗上,均相當嚴格,但對巧對的要求則略可放寬,以免因格律而害意;二、對聯壹般是上聯以仄聲字結尾,下聯以平聲字結尾,即所謂“上仄下平”,但在兩人對句時,出句不壹定就是上聯,也可能是下聯,反之,對句不壹定是平句尾,也可能是仄聲尾。這就是解說時多使用“出句”、“對句”而不用“上聯”、“下聯”的道理。

我們衷心希望,《聯林珍奇》在全國播放,能為弘揚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壹點微薄的力量。我們更期待著各界朋友對《聯》劇的關註愛護,期待著對聯這壹傳統藝術形式在今天的社會裏得到廣泛普及和發展,而如果能利用這壹祖國傳統的文字形式來鍛煉中小學生的思維和感受能力,也是益莫大焉的好事。當然,對我們的錯誤和疏漏,亦望各界朋友給予熱誠的指教。

中國楹聯學會 《聯》劇攝制組

1991年12月15日

《聯林珍奇》主創人員表

總 顧 問 湯曉丹 李默然 李春發

編 劇 魏曙光 遙 遠

導 演 遙 遠

主 演 李默然 周 潔 張 弓 段仕萍

攝 像 李天錫

美 工 賴 雲 肖壹文

作 曲 遙 遠 魏曙光 鄒國慶

副 導 演 楊明生 溫海波 呂興朔

文學顧問 李春發 裘之倬 漓波影

文學編輯 陳正雲

剪輯指導 藍為潔

剪 輯 戴邵軍 黃 譯

錄音合成 錢守壹

演 唱 張 也 方 瓊 魯耀東

指 揮 王永吉

演 奏 上海電影樂團

制 片 人 遙 遠

總 監 制 李春發 賴淦才 孔 炯

總 制 片 尹學智

制片主任 魏曙光 熊蘇文

演員表

李太師——李默然飾

淩大岫——張 弓飾、(童年)黃麗斯飾

雲素娥——周 潔飾、(童年)鄭小磊飾

淩小妍——段仕萍飾、(童年)張文傑飾

雙 喜——許建國飾、(童年)周 鑫飾

曹龍駒——周征波飾、(童年)徐 健飾

雲春娥——湯振華飾

武 清——黃革萍飾

倪 君——李小燕飾

曹尚書——呂興朔飾

曹鄉紳——呂興朔飾

皇 帝——楊明生飾

鄴先生——溫海波飾

老羊倌——朱子翔飾

王疾烈——遙 遠飾

桂 生——李 俊飾

豫 章——萬忠良飾

管 家——楊寧智飾

《聯林珍奇》對聯集

整 理 魏曙光 遙 遠

解 說 常 江

編 輯 顧平旦 李春發

出 版 華夏出版社 1991.北京

第壹集

[梗概]故事發生在我國明代江南壹個名叫秀才營村的水鄉,家境貧寒的豆腐作坊主淩真的孩子淩大岫,自幼聰明好學,能詩善隊。壹日與父親淩真在江中遊泳對句,在路上遇到同他嬉戲逗樂的胖和尚和老羊倌,他都以機智又充滿稚氣的妙對相答,贏得個小小的“文曲星”雅號。同縣曹鄉紳附庸風雅,望子成龍,逼他嬌生慣養的兒子曹龍駒拜師學對聯,結果鬧出“蘿蔔對”的笑話。有壹次,當朝重臣李太師巡視路過縣城,不知天高地厚的淩大岫眼見擡著皇上禦書“天下無書不讀”金匾的轎對,竟然橫躺在大街上攔官擋道,旁觀者無不為他捏壹把汗。

千年古樹當衣架——淩真

萬裏長江作浴盆——少年淩大岫

解說:這是明代才子解縉少年時答對其父的壹副對聯,場合恰如電視劇壹樣,是在江邊,這是壹副比喻對,出句、對句都顯示出很寬廣的胸懷,尤其是對句,作為少年之作,更是難得。

核桃——曹鄉紳

蘿蔔——曹龍駒

解說:這副對聯和以下的壹組對聯都來源於民間笑話,劇中曹龍駒的對句是經鄴先生提醒後才對出的。本聯為“名詞對”,以菜蔬對幹果,因繁體字寫作“蘿蔔”,所以又都是同旁對。

綢緞——曹鄉紳

羅布——曹龍駒

解說:此聯經鄴先生代為解釋,“羅”為絲羅之“羅”,“布”乃布匹之“布”,而且是同類名詞對。

鐘鼓——曹鄉紳

鑼鈸——曹龍駒

解說:此聯經鄴先生代為解釋,“鑼”為鑼鼓之“鑼”,“鈸”乃鐃鈸之“鈸”,也是同類名詞對。

嶽飛——曹鄉紳

羅甫——曹龍駒

解說:此聯為人名對,經鄴先生代為解釋,嶽飛是忠臣,羅甫是孝子,可以相對。

牛頭且喜生龍角——胖和尚

狗嘴何曾吐象牙——少年淩大岫

解說:本聯與下聯都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於謙少年時與藍古春和尚的對句。這是壹副“比喻對”,出句比喻少年頭上梳得兩只小發髻,少年大岫反唇相譏,雖有些不敬,但出語敏捷形象,所以胖和尚聽了,並不惱怒。

三角如鼓架——胖和尚

壹禿似擂槌——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也是比喻聯,出句比喻少年頭上梳了三個小發髻,少年大岫以和尚的禿頭相諷,和尚聽了,卻連連聲稱“善哉!善哉”,嘉其聰慧,胸襟頗為廣大。

此木為柴山山出——老羊倌

因火生煙夕夕多——少年淩大岫

解說:這是壹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拆合字對”:“此”、“木”合為“柴”,“山”、“山”合為“出”;“因”、“火”合成“煙”,“夕”、“夕”合成“多”。這是壹副絕妙的好聯,是創作者受到了眼前景物的形象啟發聯想而得,劇中用優美的畫面表現出來了。可見,對聯創作也永遠離不開生活。

日在東,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老羊倌

女位左,子居右,世間配定好人——少年淩大岫

解說:這是明代萬安少年時所對的壹副“合字對”:“日”、“月”合成“明”,“女”、“子”合成“好”。電視劇以明朝為背景,聯中的“明”字便有特指的意義了。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老羊倌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哞——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來源於傳統相聲中的“摹聲對”和“復詞對”,“咩”、“哞”是羊和牛的叫聲;“山”、“水”用了四次,“牛”、“羊”用了兩次。本聯在民間流傳時有多種說法,其壹是聯中的“足”為“角”,“鼻”為“腰”,平仄更協調些。

自喜軒窗無俗韻

亦知草木有真香——雲先生

解說:此為壹般的題贈聯,本聯屬於自題聯,可以表現撰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

聞雞願起舞——老羊倌

射虎期穿石——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用了成語典故。出句“聞雞起舞”是說東晉名將祖逖年輕時和劉琨在壹起,半夜裏聽到荒雞啼叫,就起床下地,出門舞劍,培養英雄氣概。對句的典故是說漢將李廣出獵,見草中有石,誤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簇”,連箭頭都射進去了,可見力氣之大。

不義之財不可取——淩真

有心為贈有心收——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表現了父子兩人內心的思想活動。當時,父親怕兒子收了不義之財,又怕錯怪了兒子,便以出句試探;兒子卻以對句作為回答,使父親放了心。

麥黍稷,稻粱菽,這些雜種,哪個先生——奪館先生

詩書易,禮春秋,許多正經,何問老子——鄴先生

解說:這是壹副傳統對聯,在劇中運用得恰到好處。奪館先生自以為滿腹經綸,想出對難為別人,竟傲慢的罵“先生”是“雜種”。在這裏,“雜種”和“先生”都是雙關詞。鄴先生對句中的“正經”也是雙關語,既說的是前面的“正經”——《詩》、《書》、《禮》、《易》、《春秋》,又說的是“正派”的意思。因來人欺人太甚,故以“老子”自稱,回敬對方。“老子”也是雙關詞,指長輩,又指書名《老子》,即《道德經》。

六朝碑版求真意

兩漢文章饒古風

解說:此為劇中“中堂”裏掛的布景聯,以表示主人超凡脫俗的意趣。

獨角獸——鄴先生

比目魚——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魯迅先生少年時在學塾念書時,回答壽鏡吾老師的妙對。在同學們對以“九頭鳥”、“三腳蟾”、“百足蟹”之後,先生肯定了“比目魚”。因為“獨”非數字,卻有“壹”的意思,而“比”也非數字,卻相當於“二”,雖然俱無數字,卻都有數的含義,真是珠聯璧合。

壯士腰間三尺劍

男兒腹中五車書——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古代傳統的言誌聯。在劇中,少年淩大岫以此回答李太師“妳肚子裏有幾卷書”的提問。上聯是他看到身邊手握寶劍的武士後即景拈來,作為對仗的鋪墊;下聯才是直接回答,這種回答是概括性的、虛指的,也表現了答者的氣度。

三尺天藍緞——李太師

六味地黃丸——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歷代流傳的壹副“無情對”。諷刺壹個花錢買官做,開中藥鋪出身的人。上聯指官服顏色,下聯是成藥名,本無相關,故曰無情對。但味對尺,地對天,黃對藍,丸對緞,工整至極。劇中加以改造,已變諷刺為諧趣了。

登樓望南北——李太師

行路吃東西——少年淩大岫

解說:這是“借字對”,即借用了字面的意義,與出句構成巧妙的對仗。本聯巧在以“東西”(物件)借為“東”、“西”兩個方向,以與“南”、“北”對仗,而且以吃食的動作配合,真是天衣無縫妙對。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李太師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歷來傳說是清代紀曉嵐回答乾隆皇帝的對句,有名的“復詞借對”。聯中除以“東”、“西”借來與“南”、“北”相對外,其中所有的字都至少重復出現三次。“南通州”是現在的江蘇省南通市;“北通州”是現在的北京通州縣。

今日過斷橋,斷橋何日斷——李太師

明朝奔明月,明月幾時明——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巧用了很多對聯創作手法。它既是“頂針”,即將前壹分句句尾之詞,作下壹分句開首之詞,如上聯的“斷橋”、下聯的“明月”;又在聯中改變了某些詞的詞性,將形容詞或相當於形容詞的“斷”和“明”,變成句末的動詞。

火燭照空亮,文光射鬥——李太師

驚爆落地響,怒氣沖天——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即景而作。出句是表達了李太師對小“神童”的期望,“鬥”,星星,希望他“文光”照射天宇。對句的“怒氣”,是壹種爆發出的“誌氣”,至於“怒”,不是對李太師,而是對著那些居官自傲、蔑視百姓的人。

除夕月無光,點數盞燈,為乾坤增色——李太師

新春雷未動,擊壹聲鼓,替天地揚威——少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清代文人陶澍少年時所作的即景言誌聯。出句從除夕夜的燈光,升華到“為乾坤增色”,意境大大提高了壹步;對句也不平凡,把擊鼓之聲,當作春雷,煥發出“替天地揚威”的千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