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回娘家》散文

《回娘家》散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的目的是文筆壹定要漂亮,文章壹定要流暢。“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寫出“形散而神不散”的作文?以下是我整理的隨筆,供家人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回父母家的習俗是1。大年初二回了父母家,媽媽早就不在了。結婚後,大年初二還是很想念父母的家。我們四個人,大姐因為心臟病已經走了我們三個。大年初二,我們姐妹會帶著全家回我爸媽家,壹個是給老父親拜年,更重要的是壹家人團聚。三個弟弟,三個妹妹,還有他們各自的家,壹共20個人。雖然沒有媽媽,沒有姐姐,但卻給大家的心裏蒙上了壹層陰影。但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大家依舊其樂融融,有說有笑。在我們家,這壹天所有的弟弟都在工作。他們很忙。大哥住在廚房,二哥負責做飯、照明、切菜。

我們姐弟倆聚在壹起打牌聊天。這壹天,家裏供奉的祖先還沒有遷走,我們還要給祖先磕頭燒香。年長的先來,按順序拜。菜做好了,大家擺上桌子,擺好筷子。老父親坐在上面,大人壹般坐壹桌,晚輩的孩子坐壹桌。最大的講話,祝我的老父親幸福如東海勝於南海,祝每個家庭幸福,萬事如意,祝我的孩子學習進步,祝他們將來有個好學校,有個好未來。然後大家壹起舉杯,氣氛非常和諧熱烈。雖然桌子上有缺陷,但沒人會說什麽。

後來老父親去世,我們搬到大哥家團聚。我的兄弟擁有壹家餐館,當然他準備所有的菜。或者二十個人,有時候坐壹大桌,有時候分兩桌。這壹次,我們又多了壹個要崇拜的人——我們的老父親。桌子上除了祖宗牌位,還有爸爸媽媽的大照片,有好酒好菜,表達我們的思念。

時光荏苒,很快我們都老了,姐姐,哥哥,姐姐的孩子都有了孩子。也就是說,到了第三代,我們依然延續著每年過年回父母家的習慣。

今年大哥用電鋸拉手,縫了幾十針。幸運的是,他沒有傷到骨頭。雖然住院了壹段時間,基本沒事,但還是不敢幹活,怕水怕冷。弟弟打電話說,二姐,這個春節來妳家吧,我不會做飯。

嗯,當然,我答應了“回父母家”。其實就是讓大家聚在壹起,壹起尋找家庭的溫暖和幸福。大家都是媽媽生的,壹起長大的,經歷了那麽多的悲歡離合。現在大家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甚至下輩子。這是壹件很溫暖很溫暖的事。大家壹年到頭都很忙,沒有時間聚在壹起。也就是說,真正難得的是利用過年的機會聚壹聚,開開心心地回憶過去,暢談未來,打打麻將,打打撲克。本來想去酒店安排的,姐姐說還是呆在家裏比較好。去酒店沒意思,在家也有溫暖的感覺。我不得不在家做飯。家裏的房子不小,但是他們來了就顯得有點擁擠。孩子們調皮搗蛋,大人們笑啊,笑啊,鬧啊。看到弟弟妹妹們都抱孫子了,我真的很嫉妒。母親去世早,弟弟妹妹年紀小。我看著他們壹個個長大。我給他們安排工作,讓他們結婚,他們都走了,我成了大姑娘,剩女。三十多歲結婚,女兒年紀小,所以還沒結婚。我多麽盼望我的女兒早點結婚,我有孫子了。

我做了兩大桌菜,我哥帶了幾個好菜。全家人過了壹個快樂的團圓年。他們走了,但我累得擡不起腿。唉...我老了。

然後是三姐家,四姐家...

今年是這樣的。

唉.....重逢難得,就讓這壹年繼續吧。直到我們變老,或者當我們不能走路或制造噪音...

人生是壹次難得的溫暖團聚,會讓我們保持年輕。

回父母家隨筆2春節第二天,我跟著老婆回了父母家。

我老婆娘家在魯北農村的壹個縣,離我們住的省會城市不到100公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去她娘家不到壹個小時。

回父母家探親,在姨媽家喝的停不下來。因為怕路上查酒駕,也為了壹路安全,今年沒敢開車回去,但是準備坐長途車。

壹家三口壹大早就到了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長途汽車站。本以為年後的乘車高峰已經過去,從車站回家的乘客不會太多。沒想到,在車站廣場,長途汽車往往會按順序排成幾排。從玻璃車廂的窗戶望去,車廂裏擠滿了回家的乘客。

到了車站,汽車排氣管運行的“突突”聲,汽車喇叭的“迪迪”聲,檢票員催促乘客“快上車”的喊叫聲,成了壹曲不耐煩主題的交響樂,在停車場此起彼伏,表現出壹群隨時準備開車出站的人。

我上初中的兒子,拖著壹袋禮物,緊緊跟在我們後面。從買票到上車只用了20分鐘。他壹坐下,公共汽車就開了。

看著車裏滿滿的乘客,我回想起十幾年前第壹次跟著老婆坐車回娘家的情景。

那年也是初二,我們扛著回家探親的禮物,換乘了幾趟公交車,終於到了長途汽車站。下車後,發現寬敞的長途車站大院裏只停著幾輛長途汽車,上面壹根毛都沒有,院子裏屍體冰涼。候車室裏只有零星的幾個乘客。詢問節日期間的值班人員得知,由於初二乘客較少,通往各地的長途汽車不會發車。如果要坐車回娘家,壹定要等到大年初三才走。

我們已經準備好出發了,我們不想讓此行空手而歸。無奈之下,我們只好改乘火車回父母家。來到火車站買票的時候,我們擠在候車大廳的角落裏,壹直等到晚上才能上車。還是那趟每站都停的慢車,回到媳婦家已經淩晨兩點了。

之後,大年初二,回家的乘客越來越多,長途車站有了去媳婦家的班車。但由於車上乘客少,司機往往要等到車上乘客滿了才發車。第壹節課從壹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最後,在歸心似箭的乘客焦急的催促下,司機勉強啟動了汽車。此刻,司機並沒有馬上加速,而是慢慢地繞著城市轉圈。在調頭的過程中,或者期待乘客中途上車,把空位子坐滿後,他加油加速車,直奔村裏。不然司機說跑公交連油錢都賺不到。

改革開放後的這幾年,從農村到省會的農民工數量逐年增加。現在大年初二,省城四面八方的各路旅客壹起湧向車站,讓原本冷冷清清的長途車站沸騰起來。回婆家的班車也像燈籠壹樣,來回20分鐘壹趟,每趟班車都是座無虛席。當然,長途汽車司機也賺得盆滿缽滿,樂此不疲。

和老婆回娘家後,我作為省城來的女婿,自然被當成了客人,坐在酒席上招待我們,在大姑父、二姑父、大嫂的陪同下,壹杯壹杯地開始喝起酒來。席間,我慢慢聽著他們壹家人的喋喋不休,思考著農村的變化。綜上,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壹、如今農村年輕人的婚房,選擇在縣城周邊的住宅區購買建設商品房。就算他們家在宅基地上蓋個三層樓或者小院平房,他們也不想住。不知道這壹招是為了什麽。僅僅是為了自建房嗎?還是城市包圍的新農村是農村雛形的開始?

第二,在城裏住慣了樓房的城裏人,想回農村老家買個四口之家的小院子,在院子裏種菜種花,期望過上半自給自足的悠閑生活。但是做壹件好事很難。有四合院的農民還盼著地產商,把他們的四合院拆了,盼著拆遷發大財,回遷分房!這是當今農民和城市居民的“中國夢”之壹嗎?

第三,老婆的娘家侄子,在魯北農村結婚後,帶著新婚妻子去河南打工。沒有住進新買的三居室,而是去河南花錢租房子。有腿可以帶媳婦,沒腿就不能帶新房?房子跟著工作走還是工作跟著房子走?

四:老婆的表哥,大學學建築設計,帶著老婆孩子來北京發展。在北京三環外,以每平米四五萬的價格買了壹套房子,定居下來。沒想到,家裏的空巢老人因為想念孩子而得了抑郁癥。他們不得不以每平方米兩三萬元的價格在北京六環外買了第二套房子。他們想帶老人去北京和他們壹起生活,以解決老人的思鄉之情。粗略算了壹下,這兩套房子的開銷,夫妻倆要做近十年的房奴。

看著改革開放的新形勢,農村人向往著城裏人的生活,千方百計成為城裏人,而置身於城裏人的喧囂之中,憧憬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農村生活新理念,不知道下壹步國家經濟會走到哪壹步。但是,有壹點是肯定的:改革陣痛之後的國家和人民,壹定會找到自己最舒適、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天堂。因為,在我媳婦家,我也認識了壹些在城裏發了財的人才,開始準備回國投資成家。

有我爸我媽,我哥我嫂,我兩個侄子,當然還有這麽大壹個村子的人。

每次回娘家走到村口,離公路很近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站在村口。我用很重的地方口音給他們打電話。他們看著我就像壹幅遊泳的畫,眼裏充滿了愛和羨慕,心裏充滿了愛和關心。而當我在他們鄉音的陪伴下走向我的家時,父母的眼神將這份關心升華為他們眼中的笑,心中的暖。

壹大家子在壹起,都說人間景色冷暖。地裏的莊稼能讓我媽覺得有些榮耀。這兩年因為農村養殖機械化的推廣,村裏的驢、牛幾乎消失了,大街小巷突然沒有了驢叫和牛屎。有時候我會想,我家是不是還在農村。但是當那香噴噴的糧食被拉到院子裏的時候,我對此毫不懷疑,尤其是當我坐在糧堆上回憶起童年的時候。娘說得好,壹大家子,還丟了壹個像我這樣的好女人誰會打算?我點頭說好,父親和哥哥反對。他們大聲說,吃的可以賺幾塊錢,不虧我們的工資。我當然和我媽說話了,她不僅遺傳了她的血,也遺傳了她的天真和可愛給我。人雖老,本性難改。她明明知道家裏70%的收入來自父親和哥哥,可她就是這麽說!誰能理解這裏的可愛?她擠眉弄眼,故意發火的樣子在我看來很有女生的遺風!我在縣城的新家試著把這句話告訴老公。老公拍拍我的肩膀說,好了,我們家都是妳的功勞,我懶得跟妳爭!我傻眼了。我很期待他和我爭論,但是他懶得和我爭論。是我女兒說我活得更像她奶奶。

未婚的時候,總幻想著有壹天能離開這個家,離開父母的嘮叨和管教,帶著心愛的人去遠方流浪。四通八達的旅行夢想總是浪漫的。我的身體和頭飄在半空中,但我的腳卻踩在了真正的土地上。——結婚後,我不僅沒有去流浪,幾年下來,我也喜歡上了紮根在土裏的感覺。我感覺自己就像田裏的壹粒玉米種子,成熟的果實只能落在腳下的地上!雖然我很討厭這片土地的貧窮,但血濃於水的感覺總是讓我不由自主。我和老公結婚,生孩子,在離我媽家5公裏的地方工作。我們沒有去更遠的地方生活。老公告訴我,我應該是這樣的人。我無法告訴他我的真實想法,就像我無法向爸爸媽媽解釋壹樣。不說了吧,那些舊夢;不說了,就讓夢想跟隨侄子和女兒的腳步;我們不談這個了。走路可能比做夢更現實。

回娘家最重要的是圍著圓桌吃壹頓飯。當食物由我和母親端上來時,父親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大聲說我大哥還沒工作,還告訴我怎麽在縣城生活。說實話,自從22歲離開農村,去了縣城單位工作,我還是沒學會怎麽做壹個城裏人。雖然我的理想是做壹個城市裏的精英,但是我的骨子裏充滿了鄉土文化,我不可救藥的小農意識,我沈默到靈魂深處的認真和固執,我絕望的掙紮,都讓這成為我,成為我的標簽。後來我和壹個我很崇拜的作家吃飯,他給我解釋了“標簽”的含義。他說,這個“標簽”就是個性。如果妳能在壹群少男少女中守住自己的家鄉,那不僅是妳個人的勝利,更是文化的勝利!作家的話讓我笑了。那我是什麽樣的人?我找了自己30多年,還是沒找到。但我不能把我的疑惑告訴父親。他不懂,也可能是他太懂了,就放棄了追問,讓我融進了世俗。

在這壹點上,媽媽總是和爸爸唱反調。她指責他沒有那樣和我說話。她說她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過得沒有我好!我安慰我媽不要生氣,她突然問我,妳還記得我像妳這麽大的時候是什麽樣子嗎?

我不敢說我不記得,但我真的不記得。我只能告訴她壹些我想象出來的模糊印象。她的臉忽晴忽陰...我怎麽會忘記呢?我只記得我媽臉白頭發黑,喜歡用壹根黑發撐著額頭的頭發...

我不能告訴我媽媽我的感受,但毫無疑問,我愛她,珍惜已經過去的時光。有媽媽就有家,有爸爸就有根。當我和哥哥嫂子再次擁抱他們的時候,我看到了從小到大幸福的煙霧在我眼前飄過。

回娘家隨筆4大年初二是媳婦回娘家的日子。這個習俗由來已久,每年都有。

據說媳婦回娘家會給家裏帶來財富和好運,所以每年的這壹天,她家都會沖出去接自己的姑娘,並留宿壹夜。帶女孩回家的任務通常是她家的壹個男人(兒子,孫子)出去請女孩回家。初二那天家裏人早早安排好之後,就在家等著姑娘們回家。

在我的家鄉,媳婦回娘家的習俗也是如此。這壹天,回娘家的媳婦(姑娘)都是新打扮。打扮起來要花些功夫,連臉上都要塗上紅色的“亮霜”。尤其是對於結婚第壹年的媳婦,特別註重形象。穿衣打扮從早上開始,會壹直持續到她父母叫她回家,免得她穿的太少,粉的太多。再穿上新衣服,紅撲撲的臉蛋做陪襯,就跟新娘子壹樣!據說,通過這種方式,新娘的家人可以看到女孩帶回家庭是多麽幸運。還有人說,這個女孩在婆家的幸福指數可以通過女孩的臉透露出來。

叫女孩子回父母家的“差事”大部分會落在年輕壹代的男人身上,他們可以壹路騎著自行車去姐姐家或者阿姨家。如果晚輩碰巧運氣好,也會遇到給“壓歲錢”這種美好的事情,然後在姐姐家或者姑姑家玩個壹上午,然後和姐姐或者姑姑壹起回家。同輩的人在陪被叫人回家之前,會在被叫人家裏美美地吃壹頓。回父母家的場景特別親切。新媳婦會背著(帶著)孩子,踩著壹路歡聲笑語的《回我爸媽家》的音樂,高高興興地回我爸媽家,進入離我爸媽家不遠的村路口,下車。遇到叔伯兄弟,會親切的打招呼,有的還會抱著孩子打招呼。親切的過年話語和壹路歡聲笑語會傳到父母家門口。此時他們的父母早已聞訊走到大門口迎接出嫁回家的姑娘,還有他們的孩子,幸福會籠罩在遠方親人的心中。還有磕頭拜年後進屋的。這個時候娘家院子裏的氣氛會特別高漲,壹家人的說說笑笑也會落到院子裏,落到院子裏的空氣裏。

壹番談笑之後,就是家人準備菜肴和溫酒端上餐桌的時候了。自然有家人(姐夫)陪酒,也有密友前來拜年。家庭的歡樂氣氛會隨著食物和酒的香味上升到極致。院子裏依然有孩子們的鞭炮聲,有拿到“壓歲錢”的笑聲,有老人們的笑聲,還有電視屏幕春晚節目的笑聲。這時候就構成了二媳婦回娘家的精彩畫面。這種歡聲笑語的場景伴隨了我很多年,因為每年我都陪著媳婦回娘家,尋找這種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尋找初二回娘家的氛圍,尋找春節後娘家的歡樂氛圍!

吃飽喝足後休息壹下。這就是新年的氣氛。下午回不去,晚上還是會準備桌子和飲料,談笑風生到深夜。有好牌的,撤桌後會由孫子或姐夫、大哥、大媽組成“看桌打牌團”,在牌友中尋找春節和家庭的幸福。

初二,媳婦回娘家,尋找善良和幸福,尋找新的壹年的幸福和快樂。雖然妳無法追溯這種習俗的悠久歷史,但這種親情會壹直伴隨妳這壹天,繼續走下去。

今天是大年初二,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我問老婆要不要去她父母家,她說下雨了,不去了。

我老婆娘家是黑龍潭的老實李村,離我們十裏地。以前下雨的時候去不了,因為要經過壹大片開闊地和壹片寂靜的河岸。河岸上布滿了土路,所以下雨時我不能去。現在如果下雨我可以去那裏,但我必須繞道。

我是在公公婆婆去世的那年,之後就沒去過了。每次走親戚,老婆都帶著孩子。我老婆在家裏的輩分非常高,有時候我也會去拜訪親戚。那些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叫我叔叔,這樣我就可以買糖果了。這與習俗不同。地方跟我女婿開的玩笑很大,來要錢的人壹個接壹個。我記得埋葬我的嶽父。花了500多,就這樣。

女婿去他爸家,有兩種人。壹類喜歡炫耀,講排場。妳不惹他,他就難受。比如我有負擔。他家裏開超市,有五六個灰機的。他很富有。每次他去故意在村裏轉悠,我和他很少壹起去。每個人都有自尊。大家都知道,有錢可以做人。我不怕笑話。有壹次去探親,讓老婆去。我在二姐家等。我二姐是我們的媒人。我二姐家在村東北角,我爸媽家在老實人李西南角的壹塊地裏。有兩棟低矮的瓦房,上面種滿了綠色的西葫蘆。站在二姐家,能看到婆婆瘦弱的身影在爭水。

之後也許是生意忙,也許是怕花錢,就再也沒去過公公家。公婆去世後,我老婆娘家就成了我孩子舅舅家的概念。

今天大年初二,天上下著毛毛雨,雨水打濕了爸媽的路,預示著爸媽和家人壹年平安。我也想去我父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