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在壹個幸福的家庭中成長,但現實是很多孩子都討厭自己的出身家庭。
還有人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父母的性格、習慣等。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是什麽樣的,養出來的孩子就是什麽樣的。所以“易怒”的父母撫養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暴躁的脾氣。
曾經看過壹個新聞,壹對父母在幫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因為壹個小問題大吵了壹架,然後就打起來了,導致母親的臉毀了,父親被拘留,只剩下孩子在震驚中哭泣。當人們看到這件事的時候,他們都為孩子感到難過,並指責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然而,這並不是個例。父母吵架,最吃虧的是孩子,不僅給孩子的心理蒙上陰影,還可能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和父母壹樣壞。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容易情緒化。試想壹下,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會受到影響嗎?我想很多人會回答:是的。父母壹旦吵架,情緒就變壞,很容易拿周圍人出氣,於是孩子就成了“受氣包”。
我表哥家是這樣的。我叔叔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對家庭事務有絕對的控制權。我姑姑雖然溫柔,但也很固執己見。他們每三天大吵壹次,每兩天小吵壹次。
記得有壹次去表姐家吃飯,把菜都擺在桌子上,阿姨才想起沒買香菜,大家都說沒關系。
但舅舅不滿意:“妳說妳什麽都不會。出門前說了好幾次都忘了!”"姨媽壹聽這話就委屈了:"妳還說我,妳不是忘了嗎?“聊著聊著就吵起來了。阿姨壹扔筷子就說:“不要了!" "
表哥大吃壹驚,手裏的玻璃沒有抓穩,掉在地上摔碎了。
我舅舅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吼道:“妳怎麽這麽不聽話!跟妳媽壹樣,要不要造反?”表哥眼圈紅了,突然流著淚跑了出來。大家都說快去追孩子,舅舅卻說:“讓他去吧,出去了就別回來了!””最後,飯局在尷尬中結束。
後來進入青春期後,表哥變得很叛逆,經常和父母對著幹,甚至讓他離家出走。直到有壹天,表哥沒錢了給我打電話,我讓他趕緊回家。表哥固執地說:“我寧願死在外面也不回家。”
父母在壹起幾十年了,生活中難免會有爭吵。有時候,只是因為壹些小事,就很容易引發憤怒,後果就像“踢貓效應”,破壞了壹個幸福的家庭,對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踢貓效應”和“踢貓效應”是壹個心理學術語,描述了不良情緒感染的壹種典型機制:
壹位父親在工作中被老板批評,很生氣,不敢反駁。回家後,他對做飯的妻子吹毛求疵。被罵的老婆感到莫名其妙的委屈,對正在寫作業的孩子又嘮叨又嫌棄。孩子壹氣之下摔門而出,被路上的壹只小貓擋住了去路。他憤怒地被踢了壹腳。小貓受到了驚嚇,壹輛汽車疾馳而來...可見,人類的壞心情會按照社會強弱關系壹步步傳承下去。要知道,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思想。當他們生氣時,他們會想發泄。孩子作為家裏最小的人,不敢直接拿長輩出氣,所以可能會對同齡人和寵物施暴。
■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會傳染的。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通過以身作則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①“數色法”
控制情緒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壹種是美國心理學家倫納德·費爾德提出的“顏色計數法”。
顧名思義,當父母覺得自己即將情緒爆發時,可以觀察周圍的景物,然後在心裏默念這些物體的顏色,比如:墻是白色的,桌子是黑色的,杯子是黃色的,孩子今天穿的衣服是紅色的...
在“數顏色”的過程中,妳的註意力會被分散,妳的憤怒會稍微平靜下來,妳才能理性地看待問題。這個方法很簡單。如果父母每次都有意識的去做,可以減少很多不良情緒的傳遞。
②“情感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立的,其中A是激動人心的事件,B是信念,C是後果。心理學家認為,C不是由A直接觸發的,B起著關鍵作用。
換句話說,壹個人的負面情緒和行為結果並不是由壹個事件直接導致的,真正的原因是人們對這件事的不正確認知和評價。比如孩子考試考得不好,並不是父母生氣的直接原因,但是壹想到丟臉,父母就會生氣。
所以,如果父母能改變自己的偏見和不正確的認知,就能減少負面情緒和家庭矛盾的爆發,讓孩子在壹個健康、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