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看,我們指的是“喝醉”而不是“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喝壹杯酒”早已意味著三五好友歡聲笑語的快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基於我們第壹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讓我們回憶起壹杯冰啤酒,壹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和奎寧水,威士忌和啤酒,壹小口紅酒之類的東西。
反反復復,在大多數人早期飲酒過程中,對酒精的期望總能滿足飲酒的實際需要。
如果每次都恰好合適,我們自然會認為“喝壹杯酒”是壹種愉快的體驗,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又沒有超出宗教習俗的規範。同時滿足了欲望,迎合了社交場合的禮儀,幫助我們放松心情,振奮精神,實現我們不同的追求目標。舉個例子,壹個55歲的芬蘭人,當有人向他要飲料時,他會情不自禁地立刻想起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裏喝壹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所帶來的溫暖。
如果她是壹個年輕女性,她可能會立刻想到壹個盛滿香檳的華麗水晶杯,芬芳的衣服,親密的友誼和浪漫的氣氛,或者搖滾音樂會上壹個穿著牛仔褲留著胡子留著長發的年輕人,從裝滿瓶裝酒的袋子裏拿出壹瓶豪飲,燈光閃爍,煙霧彌漫,所有人尖叫尖叫,令人興奮。壹位戒酒協會成員說:“喝壹杯”幾乎是吃披薩和喝啤酒的代名詞。
另壹位78歲的寡婦說,她在養老院時經常忍不住想起睡前喝壹杯雪利酒的習慣。雖然這種喝酒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是非常自然的,但在我們目前的情況下,這是壹種誤導,這也是我們壹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喝酒的過程就是這樣,那我們以後不太可能惡化成喝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無所畏懼地審視飲酒的過程,我們會發現,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在我們飲酒的最後幾年或幾個月裏,從未有過如此完美而神奇的時刻。
相反,我們壹再發現,我們的實際飲酒量遠遠大於這壹點,這最終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可能我們只是覺得私下喝多了有點愧疚。
但有時會演變成激烈的爭吵,影響自己的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事故,或者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壹個“喝酒”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試著回憶從開始喝酒到最後壹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全過程。
壹般朋友向我們提出喝酒的邀請,壹般指的是應酬的方式和品鑒的壹兩杯。
但如果我們仔細回憶壹下上次醉酒帶來的痛苦的所有細節,就不會被腦海中長久以來的“喝了壹杯酒”的印象所迷惑。
現在我們可以坦率地承認,就我們真實的生理反應而言,我們相當肯定壹杯黃湯意味著我們遲早會再次喝醉,這將帶來壹系列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不再意味著音樂和歡樂,而是疾病和遺憾的回憶。壹個嗜酒者互誡協會的成員曾經說過,“我知道如果我現在去酒吧喝壹杯,就再也不會和以前壹樣了,只是花壹點時間和壹些錢。”
這杯酒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耗盡我的家庭,耗盡我的房子,耗盡我的車,耗盡我的工作,耗盡我的理智,甚至耗盡我的生命。這個真的太大,太貴,風險太大。"
他記得他最後壹次喝醉,而不是第壹次喝酒。
酒精中毒是壹種漸進的致命疾病。這種疾病是由於人體對酒精的敏感性和心理上的飲酒沖動造成的。目前醫學界還沒有任何藥物或心理療法可以“治愈”——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住院或服藥來改變自己的特征,從而恢復到飲酒初期正常適度的社交飲酒狀態。
成千上萬的酗酒者不能停止飲酒。我們不僅看到許多酗酒者飲酒致死――死於“D.T.”或抽搐,或因飲酒引起的肝硬化,而且也看到許多並非由酒精中毒引起的飲酒致死。而且,當車禍、溺水、自殺、殺人、心臟病、火災、肺炎或中風被列為死亡的直接因素時,事實是酗酒者嚴重的飲酒行為導致死亡的條件和直接原因。
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到可怕的酒精中毒最後階段的邊緣,所以現在喝酒的時候覺得離那個命運還很遠。但如果繼續喝,毫無疑問,我們只會死。
很多戒不掉酒的酗酒者會責怪自己道德觀念淡薄,或者認為這是因為心態失衡。然而,喝酒在道德上並沒有錯,因為它是壹種疾病。現階段是無法靠自己的意誌克服的,因為酗酒者在酒精面前已經失去了自由選擇的能力。
所以我們不必為自己的病感到尷尬,這沒什麽好羞愧的。這不是我們的錯。我們不想成為酗酒者,我們不想得這種病,就像沒有人想得肺炎壹樣。經驗表明,只要妳有強烈的戒酒願望,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以不沾酒精、充滿快樂的方式照顧好自己,妳仍然可以像正常人壹樣過上幸福、健康、有價值的生活。
2.遠離第壹杯酒
“不喝第壹杯酒,就不會醉。”“壹杯多,二十杯不夠。”
當我們從壹般飲酒轉變為飲酒時,頻繁的醉酒嚴重幹擾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們減少飲酒的次數,或者盡量把酒量控制在壹兩杯,或者從高度飲酒轉為啤酒或葡萄酒,以免喝得太醉。也許我們可以保持壹段時間的清醒,然後遇到機會(壹些特別的慶祝,個人的困惑或者根本沒什麽特別的),我們又會開始喝酒。起初,我們只想喝壹杯。由於壹杯酒沒有造成任何嚴重後果,我們認為再喝壹杯是安全的。但事實證明,這只是壹個陷阱——當我們喝兩三杯的時候,我們感覺很好,然後我們覺得以我們的能力喝壹兩杯不會有問題。結果我們忍不住喝多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醉酒狀態。
專門研究酒精依賴的醫生告訴我們,是第壹杯酒引發了潛在的飲酒欲望,進而讓我們失控。這種反復的經歷讓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飲酒計劃而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關鍵的壹杯酒——“第壹杯絕不胡作非為”可以讓我們長時間保持清醒。
酒精依賴是對酒精的上癮。作為壹種軟性毒品,酒精就像任何其他成癮物質壹樣。如果我們想保持康復狀態,我們必須遠離第壹劑導致我們成癮的麻醉劑。
3.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裏,我們常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鄭重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壹年不喝酒。”,從心裏說,我們真的不想再喝醉了。當然也有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針對“烈酒”,不針對啤酒。其實啤酒和葡萄酒也能讓我們醉,只是需要多喝才能達到和白酒壹樣的效果。喝啤酒和葡萄酒對我們的傷害不亞於喝烈酒。
但是,過壹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回憶就會被遺忘。不知什麽時候,我們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永遠不會長久。
當然,他們中的壹些人確實遵守了他們的承諾,戒了很長時間,兩個月,六個月,或者壹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我們應該能夠自由地飲酒,並有所控制...我們又恢復了喝酒,很快又帶著新的內疚和後悔陷入了原來的麻煩。
酒精依賴是壹種永久且不可逆轉的疾病。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長期發誓保持清醒。更實際有效的說法是:“我今天就是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了,但我們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麽樣的誘惑和憤怒,我們都盡量避免喝下今天的第壹杯酒。
如果喝酒的欲望太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壹個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戒酒帶來的不適,那就再多壹個小時!又壹個小時!繼續吧。如果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天也能成功。
“24小時”計劃很隨意。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重新開始,不管我們在哪裏。在家裏,在工作中,在醫院的病房裏,在下午四點或者淩晨三點,我們可以隨時決定接下來的24小時或者5分鐘不碰酒精。
我們只是努力活好今天(現在),只是為了保持清醒——真的管用。壹旦這種思維方式成為我們思維的壹部分,我們發現24小時的生活對於處理其他事情同樣有效,同樣令人滿意。
4.采取行動
我們越想遠離酒精,就越想喝酒。所以單純的遠離酒精(或者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壹旦妳不喝酒了,妳如何度過空閑時間?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正式的工作要做,但仍然有很多空閑時間可以消磨。因此,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填滿這些時間,同時為曾經沈迷於酒精的精力找到壹個合適的出口。
有很多適合我們,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
1.剛開始禁欲的時候,可以散散步,也可以快步走。尤其是去妳從未去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路悠閑漫步,但不是累人的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不能安下心來讀書,但我們真的應該讀壹些書,這樣可以開闊視野,增加人生閱歷,註意力更加集中。
參觀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好。
4.遊泳、跑步、騎自行車、瑜伽或醫生推薦的其他運動。
5.處理長期被忽視的家務事。整理衣櫃,梳妝臺,把文件分門別類歸檔,或者處理那些我們拖延了很久的事情。但是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壹次打掃整個廚房或所有文件,而是壹次打掃壹個抽屜或壹個文件夾,改天再做其他工作。
6.試著培養新的愛好。選擇不太貴或者要求不高的,純粹娛樂性的,沒有競爭壓力的,提神醒腦的活動。比如唱歌、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觀鳥、業余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等。很多人發現,自己現在真正喜歡的活動,其實是自己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愛好。
7.重拾往日的樂趣。壹幅水彩畫,乒乓球或圍棋,讀書筆記等。那個妳很多年沒打磨的,繼續這些愛好。但是如果妳覺得已經不適合妳了,那就放棄吧。
8.去上課。學日語還是英語?愛歷史還是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者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然後去上函授,電大或者成人教育(只是興趣,不壹定是學分證書)。有很多地方妳可以壹周只上壹次課。為什麽不試試呢?上課不僅能開闊視野,還能拓寬人生。萬壹妳厭倦了上課的內容,不要猶豫立即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者沒有積極、正面、健康意義的活動,讓我們重新鼓起勇氣去面對,有機會去欣賞除了喝酒以外的人生新的壹面。
9.自願做壹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和社會福利組織都非常需要誌願者提供各種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為別人做貢獻的時候,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我們都會覺得特別有用。甚至當我們談到參加這些活動的過程和相關信息時,會覺得很有興趣,特別投入。
10.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愉悅效果。
11.放松點。並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的每件事都必須是積極的和創新的。我們也需要做壹些純粹為了興趣的活動,比如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樂、偵探小說等等。如果妳不喜歡他們,那就找其他和喝酒無關的好玩的活動,就當是犒勞自己。
5.改變舊習慣
在我們飲酒的過程中,我們有固定的時間段、熟悉的地點和習慣性的活動。尤其是當我們累了、餓了、孤獨了、生氣了或者特別開心的時候,這些看似普通重復的場景,對我們清醒的生活來說,是危險的陷阱。
當我們剛開始戒酒時,回顧過去的飲酒習慣對找到克服酒癮的方法非常有幫助。我們經常習慣買酒的地方,可能是我們上班路過的超市,我們每個人總有自己喜歡的喝酒的地方。無論是和朋友喝酒,還是每天固定時間的習慣性飲酒,我們都可以從過去的飲酒軌跡中發現自己習慣於在什麽時候、哪幾天喝酒。
我們可以調整所有與飲酒問題相關的生活細節。
我們總結了壹些常見的喝酒模式表現:1。我們把喝酒視為人生中最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我們心中占據中心位置,念念不忘。2.與最初飲酒相比,飲酒量逐漸增加。3.喝酒的速度越來越快。4.經常獨自或背著家人偷偷喝酒。5.以酒為藥,緩解情緒困擾。6.持有酒精。7.經常酒後忘事。8.無計劃飲酒往往導致酒後意外。9.早上喝酒,俗稱“睜眼酒”,有些人甚至晚上睡醒後才喝酒。10.睡覺前喝酒。11.喜歡空腹喝酒,喝酒時不吃主食也很少吃蔬菜。12.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選擇葡萄酒的品牌。13.因為喝酒和家人吵架影響家庭和睦,或者喝酒影響工作。14.我曾經戒酒,但是沒多久舊病復發,壹發不可收拾。壹般來說,如果壹個人的飲酒行為有以上三種以上表現,就高度懷疑是酒精依賴。經常看到壹些酒依賴者因為喝酒給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工作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酒後還會有壹些違法行為。他們雖然對這些後果感到愧疚和後悔,但還是無法徹底戒酒,戒酒,壹次又壹次的喝酒。是他們沒有野心,沒有毅力嗎?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壹種病,而且是壹種惡化的病。這種病和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壹樣,無法徹底根除。但是可以控制。再次飲酒的原因與身體對酒精的敏感性有關,與心理上的飲酒沖動有關。無論再喝酒會帶來什麽不良後果,都不是靠自己的毅力可以克服的。和其他疾病壹樣,會有壹些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壹旦對酒精產生依賴,突然戒酒或突然減少飲酒量,就會出現很多身體不適癥狀,這就是所謂的酒精戒斷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酒精戒斷綜合征按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三個階段:酒精戒斷綜合征第壹階段:壹般出現在酒後6 ~ 12小時,表現為雙手震顫。嚴重時可堆積整個上肢甚至軀幹。嚴重時,除了厭食、失眠、易怒等常見癥狀外,還可出現舌顫抖。第二階段酒精戒斷綜合征:發生在酒精戒斷後24 ~ 72小時。除上述癥狀外,還常出現幻聽,內容多為辱罵或迫害,可導致沖動行為,興奮程度較輕。三階段酒精戒斷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在最後壹次飲酒後72小時。此時患者意識不清,有明顯的震顫,行走不穩,並可能出現各種逼真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患者表現出緊張、焦慮、恐懼。患者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患者可出現癲癇性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壹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的患者總死亡率仍可達10% ~ 15%,未經治療的患者甚至更高。所以長期飲酒者不可能突然戒酒。如果高度懷疑酒精依賴,應盡早去專科醫院治療。形成酒精依賴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酒量,那麽戒酒壹段時間後還能正常飲酒嗎?據我們所知,從來沒有人能夠“正常地”喝酒,或者只是在社交場合幾個月或幾年不喝酒。壹個人壹旦從狂飲發展到失控、絕望的狂飲,就不可能回頭了。嗜酒的人不會故意喝酒惹事,但無節制的喝酒必然會惹事。很多依賴酒精的人認為,戒酒壹段時間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酒是沒問題的。沒有多少人在喝了壹兩瓶啤酒後會喝醉。所以我誤以為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能戒掉。偶爾,他們確實可以在幾天或幾周內完成。那麽就會得出結論,連喝酒都會“舒服”。然而,他們會壹次喝越來越多的啤酒或葡萄酒,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喝得和以前壹樣多。另壹個錯誤的想法是用低度代替高度酒精。對於嗜酒者來說,酒就是酒,不管裏面是馬提尼、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壹小杯啤酒,不管喝什麽酒,都會導致過量飲酒,反復飲酒。因此,對於嗜酒者來說,試圖控制飲用“自己的酒量”或在戒酒壹段時間後只飲用低濃度酒精是很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完全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才能做到?除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酒精戒斷的治療,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抗復吸藥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壹些自助康復組織。只要妳有戒酒的願望,堅持不懈的努力,妳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