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恰恰相反,創業並不是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如果壹定要有結論的話,那就是:打工的風險遠遠高於創業!
很多人可能會對“打工的風險遠遠高於創業”這個答案感到不解。
首先,工作並不能讓我們積累更多的財富。
比如妳現在月薪兩萬。這是二三線城市的高薪嗎?不算!在壹線城市是高薪嗎?更不用說!月入兩萬,這輩子都當不了有錢人!不管是在二三線城市還是壹線城市,妳攢了多年的這筆錢,都買不到剛需的房子。更有甚者,可能只是首付,妳會突然背負上百萬房貸,更加入不敷出。
再比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壹些波折。任何波折妳需要付出的成本,都不是妳壹個月兩萬塊錢就能付出的。壹旦家裏有人得了重病,多年的積蓄壹下子就沒了。另外還有壹個更大的坑,就是家裏還有孩子要養,生活費,教育經費,各種負債,光靠打工是應付不了的。
其次,兼職不是所謂的“穩定”工作。
年輕的時候,上班的風險很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風險會越來越大。壹旦失業,四五十後就不能面試工作了,因為回不去了。別說失業,就算請三個月病假,工資也沒了!
所以,打工賺錢的風險極高,因為太脆弱了。
另壹方面,創業的風險小很多。
當妳付出的成本是有限的,妳得到的收益可以是無限的,這就是創業。當然,前提條件是有的。好的創業方式和不好的創業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反脆弱的創業方式,才是能賺錢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下,成本壹定是有限的,能賺的錢是無窮無盡的。
如何理解“成本是有限的,能賺的錢是無窮的”這句話?其實很容易理解,妳賣的產品和服務壹定是能讓客戶回頭的生意,成本要控制在最低。
然後,有人會問,我可以開餐廳嗎?或者可以開店賣日用品?飯,每個人每天都要反復吃三餐;日常用品,大家用完了,也需要買回來。聽起來這種商業模式很合理,應該會賺很多錢。但其實開實體店並不是壹個好的商業模式。為什麽?因為不管開什麽店,都要有店面租賃費、水電費、員工成本、設備等固定支出。但是每個店的運營能力是有限的,比如店面空間有限,店裏能容納的顧客數量有限,每個店的員工壹天只有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所以能提供服務的時間有限。這樣,要想多賺錢,就必須多開店。與此同時,問題也來了。更多門店的租賃費、水電費、員工成本、設備等固定支出也會成正比增加。由此可見,開實體店能賺錢的話,能賺的錢也是可以占的,是有上限的,不是無限的。
那些買賣壹舉的商家呢?更不用說,邊際成本高的業務不是好的商業模式。所以,創業不是妳想做的事情。提前多學習,多聽多看,培養自己創業的思維和能力,再去創業,風險會小很多。但總的來說,創業是有無限可能的。
總結壹下:打工,妳以為很安全,其實很被動。但是創業,如果妳有主動權,往往風險更小。
那麽,什麽時候創業比較合適呢?
有人會問,我現在30多40了,還能創業嗎?
創業與年齡無關。無論妳年輕還是年老都沒關系。肯德基創始人66歲開始想做炸雞和漢堡,68歲找到合夥人。我們不能做什麽?
創業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壹種人生體驗。
壹旦有了創業經歷,以後會改變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即使不成功,當妳回去做職業經理人的時候,妳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感覺。
那麽,有什麽區別呢?
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在企業工作只能算是壹份兼職。只要妳做好這部分工作,妳就會實現妳的目標。創業是壹項全球性的工作,妳必須得到最終的結果來實現妳的目標。從這個角度來說,工作和創業是天壤之別。
②起點的不同
壹個兼職者,就像水手壹樣,在企業建立的制度或平臺上努力工作,壹步壹步完成自己的工作。妳不用擔心船的安全,連船的航線都不用自己考慮。時間是用金錢換來的。但是創業者需要自己去創造。
③心理狀態的差異。
工作的人,日復壹日過著安穩的生活,不會有什麽特別刺激的事情發生,也不會有什麽大的打擊。但是,創業者每天都是跌宕起伏的。項目的成功,融資的成功,員工的工作質量,盈利情況,都會影響創業者的心情。即使公司面臨各種危機,創業者也要自己承擔和面對。
④心態不同。
工作的人認為他們是在為企業主工作。創業公司的老板其實是在為所有人工作:客戶、員工、合作夥伴、供應商等等。
⑤能力不同。
工作的人只需要擅長壹項或幾項能力,就能活下去,活得好。但是創業不行。作為壹個創業者,妳得懂點產品推廣、技術、文案、銷售、財務。
時間會積累壹切。企業家只要咬咬牙,熬過八十壹難,就註定是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