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教會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口語交際課上,壹個班的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只有少數學生能口若懸河,熱情洋溢。有些人想說話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用詞也不盡如人意,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有的人願意講,但不能短短幾個字講壹整段話,這反映了學生平時語言積累不夠的問題。古人雲:“積少成多。”僅僅積累課本上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學生閱讀,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和文章,閱讀自己喜歡讀的課外書,讀完後簡單復述,說出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單詞,在閱讀中積累。同時,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表達,捕捉學生在平時交流中不經意間表達出來的好詞好句,並及時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繼續積累的興趣。
二,抓住課堂進行滲透式口語訓練
口語交際安排在各個單元的中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課前,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充分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和激情,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敢說”,在師生互動中充分提高交際能力。
1,圖文結合,大膽想象“說話”
在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教材中,每壹篇課文都配有生動多彩的圖片,給學生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為說話提供了條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資源,訓練學生說話,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打開語言的閘門,自由交流,享受交流的快樂,從而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
2.創造情境,盡可能地表演“說”。
在教授詩歌和古詩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詩歌和古詩詞畫成壹幅簡單的圖畫,並改寫成壹句優美的句子,並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使文字生動具體。在講授有大量插圖的文章時,學生可以仔細觀察插圖,使插圖詳細具體。在教授含義深刻的文章時,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達句子的意思。在講授童話和寓言故事時,教師可以根據故事的特點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表演,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復習了課文內容,又是學生口頭交流的過程。
3.繼續編故事,拓展延伸“說”
在教材的安排上,有很多電話和寓言,這些優美的、寓意深刻的童話和寓言也給學生留下了施展才華的機會。比如課文《等兔子》,既是充滿童趣的寓言,也是口語交際的好教材。這個寓言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於是我順勢問學生:會有兔子撞這棵樹嗎?這個人會像上次壹樣找到兔子嗎?他的生活會是怎樣的?.....所以跟著課文的情節走,讓學生展開想象,既延伸了課文的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把握學生交流的機會
除了口語交際課和平時的漢語教學,教師還可以抓住適當的時機,靈活地訓練學生說話。比如在壹次口語交際課上,我問學生:學生們都讀過、吃過哪些水果?誰給妳買的?妳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麽?這些水果是什麽形狀的?熟了是什麽顏色?味道有什麽特點?這時,全班同學像炸了鍋壹樣,妳壹言,我壹語,積極發言,從而把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口語交流。
第四,聯系實際挖掘交流材料
通過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模擬場景,激發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比如我在語文課上問學生:妳過馬路嗎?妳和誰壹起去的?那些東西都是妳賣的嗎?妳買東西時討價還價了嗎?店員服務態度好嗎?對比看看,哪些商品比較便宜?壹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話匣子打開,口語交流非常活躍。
五,寫作教學提高交際能力
寫作和口頭表達是壹樣的。寫作是我的心,口語交際是我的心。在正式寫作前,學生可以聽寫這篇課文怎麽寫,大膽談談自己的想法,有利於口語交流,加強寫作訓練。從低年級寫壹句話,到中年級寫壹段話,再到高年級寫壹篇作文,句子通順、清晰、重點突出,這就需要準確運用學生的語感。
第六,樂於表達,提高溝通能力
為了讓學生樂於表達自己,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走近學生,更好地了解他們。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首先要了解他們關心的是什麽,然後我們在口頭交流時,才能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小學生很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這時候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說:妳最喜歡漫畫裏的哪個角色,為什麽喜歡他?妳能重復壹下這壹節的故事嗎?因為內容貼近學生,學生有話要說,很容易激發他們與人交流的欲望。
總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壹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