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以其獨特的風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於世。它是壹個享譽海內外的國際旅遊城市,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1979 65438+10月,國家領導人指出桂林是社會主義風景城市;1982年2月,國務院公布桂林為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壹。1985 10,國務院定桂林為“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名城”。
桂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65438±08.8℃。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72 mm,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兩者同季炎熱。土壤屬於以紅壤為主的紅壤土帶,pH值為4.5~6.50。郊區多為沖積砂壤土和水稻土,適宜種植蔬菜和糧食,石灰巖分布區有棕黑色石灰土殘留,適宜種植旱作物和造林。桂林的植物群落(植被)屬於亞熱帶常綠林帶的南緣,植物種類繁多。高等植物的種類從蕨類植物算起,有2329種。桂林有1166種,農作物栽培和外來物種1163種,分屬247科969屬。以“桂林”二字命名的植物有11種,最早發現於桂林及其附近地區。桂花(木犀科,木犀科,常綠喬木)是桂林的市花。桂林有動物1593種,隸屬於60目295科。鯉科新種——桂林波羅魚,是珍稀的洞穴特有魚類之壹。金屬礦床主要有赤鐵礦、黃鐵、褐鐵、鉛鋅等。非金屬礦物包括石灰石、頁巖和大理石。
標題詞“八桂”源於《山海經》中的“桂林八樹”。
晉代人郭璞說“八木成林,其大也”。桂林的名字來源於“桂花樹成林”。早在夏商周時期,桂林就屬於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壹嶺南,“設桂林、南海、項峻,以徙民,月雜十三歲”。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由來,但縣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漢代丁原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在此設石安郡,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改為石安後國。三國時先屬蜀,後屬吳。甘露元年(265年),設石安縣,縣城在今桂林。隋唐時期,屬嶺南貴州總經理。唐武德四年(621),李景秀在獨秀峰南建城。貞觀八年(634年)改稱臨桂縣,屬貴州石安縣。光化學過程後三年(900年),屬於荊江節。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屬楚,貴州。宋朝時屬廣西,廣南西路,後屬靖江府。元代屬廣西中書省靖江路。明清時期屬廣西桂林。民國時,屬廣西省。1914更名為桂林郡,1940建立桂林。1944 165438+10月至1945 7月28日,被日寇占領;光復後仍為廣西省轄市,歷史上很長壹段時間桂林都是廣西的首府。1949新中國成立後,桂林是廣西省管轄的壹個市。1958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的名稱壹直沿用至今。桂林是廣西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南寧和柳州。是廣西的名城,交通、文化、旅遊、餐飲中心,歷史名城,國家重點旅遊城市。桂林的工業以微電子、橡膠、醫藥、食品、工藝美術為主,建立了桂林高新技術開發區。
桂林歷來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是中國重點風景園林城市和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2003年,世界旅遊組織將桂林與北京、上海、Xi並列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並鄭重向世界遊客推薦。
主導支柱產業
桂林城市形象宣傳片桂林是廣西著名城市,文化、旅遊、餐飲中心,歷史名城,國家重點旅遊城市。桂林的工業以微電子、橡膠、醫藥為主,建立了桂林高新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