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說他的詩是“興漢落筆撼五嶽,詩成小敖陵滄州”。杜甫稱贊他的詩說:“落筆驚風雨,壹首詩讓妳落淚。”這種神奇的藝術魅力的確是他詩歌最鮮明的特點。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創造性地運用了壹切浪漫主義方法,使內容和形式高度統壹。

李白不是壹個“萬無壹失”的詩人。相反,他似乎什麽都在乎,他經歷和展現了很多人生。雖然沒有能永遠滿足他的生活,但他激情澎湃的感情和強烈的個性在表現各種生活的詩歌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處處留下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當他想進京做官時,他宣稱:“笑到天上去。我們是蒿人嗎?”當政治受到挫折時,他們會大喊:“路如藍天,但在我眼前沒有出路!”他想控訴自己的不公,於是說:“我要爬龍見主,雷公擊鼓。”他懷念長安,就是“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他爬太白峰的時候,讓太白和我說話,為我打開天空。他求仙,必有“神仙撫我,我成仙。”他要喝酒,有洛陽的東竈秋“為豫天津橋南建酒樓”。他哀嘆宣城好釀酒,問:“夜臺沒有李白,酒賣給誰?”這種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就藝術效果而言,在某些地方給詩歌增添了壓倒性的氣勢,占了先機;有些地方讓人在閱讀時感到溫暖親切。當然,這種主觀色彩並不僅限於詩詞和帶有“我”字的詩詞。比如在很多詩歌中,呂仲連、嚴子陵、諸葛亮、謝安等人的名字,往往被李白當作第壹人稱代詞,讓古人完全化身他。

符合以上特點,他在感情的表達上沒有壓抑收斂,而是滔滔不絕,傾瀉千裏。當普通的語言不足以表達他的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情不足以描述、比較和象征他的思想願望時,他就依靠不切實際的神話和各種奇妙驚人的幻想。從上壹節引用的壹些抒情詩中,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這個特點。用“但既然水還在流,雖然我們用劍砍了它”來比喻“舉杯消愁多愁”,雖然極其誇張,但卻讓人感受到了最高的真實。再如《秋蒲之歌》中的“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用有形的頭發,突出無形的心事,誇張也極其大膽。還有的如《俠客行》說“三杯吐無極,五嶽輕。”以五嶽為輕,誇大俠義之諾的重要性。《風雅謠》:“輕言,信壹友,迎九峰疑。”山峰也被用來誇大朋友之間的隔閡和猜疑。《流行北方》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大家都很熟悉,但詩的結尾有兩句話:“黃河能容土,北風雨雪恨。”也是驚心動魄。沒有黃河可堵這種驚人的比喻,我們就不會理解陣亡將士妻子那種深深的絕望的悲哀。大膽的誇張永遠離不開驚人的想象力。在這裏,我們還要重點介紹壹下他最浪漫的山水詩,尤其是讓李白獲得巨大聲譽的《蜀道難》:

嘿,噓,這很危險!這樣的旅行比登上藍天更難,直到這壹地區的兩位統治者在迷霧時代擠了進來。二來八千歲,與秦賽無涉。而大白山,向西,依然只有壹條鳥道,壹直到峨眉峰頂。有壹次被地震打破,有勇敢的人失去了,然後階梯石棧被鉤住。在高高的旗幟上,六條龍驅動著太陽,而在下面很遠的地方,河流鞭笞著它扭曲的河道。這樣的高度對於壹只黃鶴來說都是困難的,可憐的猴子吧,它們只有爪子可以用。綠泥山由許多圓圈組成,每走壹百步,我們要在它的土堆中間轉九圈。我們氣喘籲籲地掠過獵戶星座,經過井星,然後雙手抱胸,呻吟壹聲倒在地上。我們想知道這條向西的小路是否永遠沒有盡頭。路太陡了,爬不上去,除了被古老的森林包圍著的鳥兒的叫聲,什麽也聽不見,雄鳥平穩地旋轉著,跟著雌鳥。夜月,向我們走來的是杜鵑憂郁的聲音,悲傷的空山。這種旅行比攀登藍天還難,即使聽到它也會使人臉色蒼白!……

這首詩,用壹支神奇的筆,憑空升起。從蠶叢魚鳧到無定山,所有的神話傳說都被用來烘托奇異的氣氛。把高標準放到天上,能讓《六龍歸日》,也是靠神話馳騁幻想。下面是用黃鶴、猿、悲鳥、分規的誇張點綴,再插入威脅、愛撫、消退朱妍的敘事,作為全詩的主幹。“行路難上青天”這首詩在文中出現了三次,為這五聲復雜的樂章定下了基調。李白壹生沒有去過劍閣,這首詩完全是根據傳說想象。正因為如此,他的胸懷和人格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樊圻的《何玥·淩影集》說這首詩“既奇又怪,難得有詩人還之。”正好體現了同時代人對這首詩的驚訝和敬佩。在蜀道暢通的今天,它仍然是壹部不朽的傑作,具有歷史和美學價值。他的兩首詩《望廬山瀑布》和《廬山謠》也是壹直傳誦的名作。在後壹首詩中,他寫了從廬山山頂望大江的景色:“我登上山頂。我縱覽全球,大江壹去不復返。黃色的雲被風吹走了數百英裏,壹座雪峰被九倍流的漩渦白色地環繞著。”他完全擺脫了現實空間感覺的束縛,以大膽的想象加以誇張,突出了山川的壯美,表現了詩人波瀾壯闊的胸懷。白居易《登香爐頂》詩:“江細如繩,城比掌小。”完全現實。將兩首詩相互比較,藝術價值不言而喻。

李白的浪漫主義是建立在他豐富的生活基礎上的。他的詩往往充滿情感和多變的特點。這壹點我們從《難去》的第壹首詩、雲叔在宣州謝照樓的送別校書、天目夢遊就已經看出來了。他的代表作《入酒》也是這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在詩中,他鼓勵人們盡情飲酒:“哦,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去他喜歡的地方冒險,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對著月亮!."他似乎滿足於頹廢享樂的生活,但他的感情卻像黃河壹樣變幻莫測,他突然說:“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他就業吧!,旋壹千銀子,全部還回來!!"”強烈的信心突然取代了消極的嗟嘆。他的《梁園詩話》也有類似的情況。詩的第壹段,他描寫了狂歡,甚至含淚感嘆名利的無常,但到了最後,他突然說:“歌與謠,影響深遠。東山再起,扶貧不晚。”詩人的感情在壹瞬間被改變了。如此自如靈活地處理矛盾復雜的思想感情,達到高度的藝術完美,詩歌史上只有少數詩人達到這種程度。從這種變化中,他繼續發展,所以在壹些詩歌中,他同時運用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有些詩歌既現實又富於想象,如流行於北方和關山月的詩歌。有時理想的願望和現實的苦難被結合在壹首詩裏,如《古風》第十九條:

仙女像星星壹樣照耀在華山的蓮花峰上。雙手捧著壹朵白色的芙蓉花,蜷曲成壹團。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飄逸的雲彩飄向高空。我登上雲虹彩臺,向衛叔清鞠躬。焦急的跟著他們,帶著鴻雁去紫宣。不經意間,洛陽平原上,到處都是安史之亂的士兵。屍骨泛血,叛臣背朝。

在升天的美好幻想中,突然看到洛陽被安祿山蹂躪破壞。我們不禁想起了《離騷》的結尾:“我當了皇帝,忽然被故土驚呆了。”感情的壹落千丈,浪漫幻想的幻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極度痛苦的愛國情緒。

“清水出芙蓉,雕之自然也。”李白的這兩首詩是對其詩歌語言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李白的詩歌語言能達到這樣壹種理想的質樸自然的境界,與他對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認真研究是分不開的。據權德輿《韋曲謀詩序》記載,李白曾教十壹歲的韋曲謀《古樂府》。他的樂府詩中有很多對古代樂府的模仿,眾所周知,不必舉例。但他在樂府民歌中最有效果的地方首先是語言。他的《長征》和《子夜吳歌》的語言與《孔雀東南飛》、《子夜歌》、《喜州歌》非常相似。“小時不知月,名曰白玉盤。我還懷疑姚太靖飛到青雲去了。”“清風明月不用壹元錢買,玉山非人推。”"這樣的旅行比攀登藍天還難."多麽生動自然,讀來令人難忘。“難道妳沒看見黃河的水是怎樣從天上流下來,流入海洋,壹去不復返的嗎?”學習韓樂府《長歌行》:“百川何時東歸大海西歸?”多麽照耀著妳。這些地方乍壹看似乎是最普通的,但後世模仿李白的詩人,沒有壹個達到這種高度完美的境地。學口音似乎很難,學語言卻很容易。

李白使用了多種詩體,但七古詩和七絕貢獻最大。這兩種詩風也是當時最新最自由的,特別適應他自由豪放的個性。他在這方面的成就對學習樂府民歌也很有效果。七古不必多談,下面只是他的幾首著名七絕:

峨眉山上半月秋,平羌河映。晚上清溪去三峽,四君不見渝州。

——《峨眉山月歌》

壹大早,我告別了高入雲霄的江陵城,遠在千裏之外,船只有壹天。兩岸猿猴的叫聲,還在耳邊不知不覺地不停啼叫,輕舟已過了沈重的青山。

——《早期百度市》

故人頻頻向我招手,告別黃鶴樓,在這柳絮繚繞、鳥語花香的美麗春天去揚州旅遊。孤帆遠航藍天,我卻能看見長江在天空中流淌。

——《黃鶴樓·去揚州途中送別孟浩然》

李白坐在船上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邊傳來送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很深,也沒有王倫送走我的愛那麽深。

——《致王倫》

沈德潛《唐詩三百首》說:“七言絕句近於情,隱字更重要。只看前景,說話,有弦外之音,使人敬而遠之,太白而尷尬。”他說的這些特點,其實就是民謠的天真自然魅力。也就是說,就《早送白帝城》這首詩而言,全詩的意思完全來源於《水經註》中的“武俠”,但自然語言和歡樂意境與原作風格大相徑庭。他的四大奇功壹直和王昌齡齊名,各有特色。但就民謠而言,他超越了王昌齡。他的《五律》在氣質的風格上傳達了古詩詞的質樸和恢弘,往往不拘壹格,別具壹格。如《牛渚夜泊思》、《送別友人》等,歷來為評論界所引用。

李白在創作中繼承了前代詩歌的豐富遺產。他繼承的傳統,首先是漢魏六朝的楚辭和樂府民歌。他在許多方面受到了屈原的影響。他發揚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繼承了屈原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如鑄造神話傳說、大膽誇大幻想、重視民歌傳承等等。他和屈原完全壹致。就具體作品而言,如《送別》、《傅亮吟》、《天目吟夢遊》乃至《蜀道難》,在精神面貌、主題、立意、句法等方面都與屈原的作品有相似之處。他還認真研究漢魏六朝文人的作品。段《酉陽雜記》說:“李白前後三稿文選,不如意則焚。”這個傳說壹定有壹定的根據。他稱贊建安的詩,阮籍,陶淵明,謝靈運,謝昭,鮑照。他模仿和運用這些詩人的詩詞歌賦的例子數不勝數。杜甫送給他的詩也指出他的作品與鮑照、庾信、殷鏗的作品相似。沒有認真研究他的遺產,他不可能成為壹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

在文學史上,從六朝到隋唐,審美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曹丕曾提出“文以氣為本”(典論文),鐘嶸也主張“自然英意”(詩品),但由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六朝的藝術趣味還是更傾向於雅文學。在最繁榮的唐代,詩歌轉向了主體趣味的天才表現和自然表現,前人的這些審美理想得到了真正充分的體現。而李白就是這方面的集中代表。明代王世貞在《易·顏淵》中用"氣為主,自然為教"兩句話概括了李白詩歌的總體面貌,這兩句話在李白詩歌的藝術形象、抒情方式和詩歌語言上都有所體現,從而形成了他鮮明的藝術個性。

李白捕捉意象的能力很強,但當詩人洶湧澎湃的詩意無法被普通的意象所容納時,詩人就展開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幻想,用文字實現藝術的轉換。這種變形的基礎是詩人感情的強烈,使意象突破常規,獲得夢幻般的色彩。

比如詩人經常改變現實生活中事物的大小、數量、重量的比例關系,通過物理尺度的變形來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他突然把重化為輕,如“感陛下之恩重於命,過高山輕拋壹羽”(《結襪》),“詩賦北窗壹杯水”(《答王十二寒夜》),又突然把輕化為重,如“興漢落筆撼五嶽,詩成笑傲引滄州”(《答王十二寒夜》)在這種對比中,詩人寫出了自己的憤怒和自信。李白的山水詩往往打破空間方位的限制,將天地任意排列於四面八方,通過空間的變形展現詩人寬廣的胸懷。例如,他的六首關於橫江的詩最初集中在橫江(在今天的安徽縣)的位置,但詩人的視角並不局限於這個地方。它突然跳到江寧城外的瓦罐亭,甚至跳到位於江寧縣城北面、比瓦罐亭更遠的三山,再跳到當塗西南三十裏的天門,突然寫出了錢塘江的潮汐。再比如“後陪侍郎叔遊洞庭,醉了”。第三:

君山的切割君山,可以讓洞庭湖的水位向外擴散,看起來無邊無際。巴陵酒喝不夠,壹起醉在洞庭湖的秋天。

詩人喝醉了酒,就想把君山截斷,讓湘水自由流淌,以顯示自己豪放不羈的豪情。另外,比如寫廬山瀑布,“江水初落,天半灑...海風不停吹,明月照依舊空”(望廬山瀑布之壹),“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同題第二題),都是在想象中變換空間,以擴大聲勢。在李白的詩中,時間的快慢也可以根據情感的要求而改變,出現了所謂的“主觀時間”。例如,《入酒》中的“君不見高閣明鏡,晨色如絲,夜色如雪”是形容人的壹生如朝夕之短;《寄魏南嶺冰》“月色醉,山色花。春風瘋狂殺人,壹天玩三年,把壹天放大成三年。”長相思”更精彩地凝固了壹瞬間,詩中說:

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妳,在藍天之外。以前是眼波,現在是淚泉;如果妳不相信劍切,請回來看看我面前的鏡子!

詩中的女主角要把在鏡子前哭泣的瞬間封存起來,作為日後的證明。這就和六朝時的民謠《莫愁樂》壹樣,“桓溫下揚州,送楚汕頭。伸手抱腰看,河水不會流”,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時間的變形來襯托女人的癡情。在更多的詩歌中,李白善於用遊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為恣意地表達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以及汪洋。如《夢登天目山》中,詩人在開頭所作的描寫,就有大量虛構的成分,如“陽陽半道,聖雞太空啼”,“熊、龍、山河驚濤,驚林撼高”,這些都是詩人心目中的山川幽谷,不能當作真實的山川水色。

從“雲暗帶雨,水淡煙來”開始,詩歌進入了壹個神話世界,遊仙激發了詩人對自由的熱情,最終產生了“唉,我怎麽能莊重地向高官厚祿打躬作揖”的叛逆之聲。詩人通過幻想的境界來表達對權貴的拒絕態度。另壹個例子是《尹》:

我要爬龍見主,雷主擊鼓摔鍋砸皇帝。三點鐘,我笑著打開了閃電,突然下起了雨。過不了九門,用額頭關門會生氣。……

第十九首古風:

去西邊的蓮花山,壹路看星星。雙手捧著壹朵白色的芙蓉花,蜷曲成壹團。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飄逸的雲彩飄向高空。我登上雲虹彩臺,向衛叔清鞠躬。焦急的跟著他們,帶著鴻雁去紫宣。不經意間,洛陽平原上,到處都是安史之亂的士兵。屍骨泛血,叛臣背朝。

都在幻境中充分表現出現實與理想的對立,或者說忘不了苦難現實的心。把豐富的現實生活感受寄托在夢境中,在夢幻意象中表現出清醒的鬥爭意識和熱情,是對屈原詩歌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李白的“重氣”還表現在他的滄浪抒情形式上。

在創作過程中,詩人的感情往往像奔湧而出的洪流,勢不可擋,有壹股強大的力量在裏面。所以在詩體的選擇上,他很少使用比較有限的律詩,而更喜歡古體詩,尤其是七言律詩,易於馳騁自如,自由表達。而且李白處的這種詩風,比之前的更自由。例如,《蜀道難》使用了大量長短不壹的雜詞,並且使用了壹種獨特的句式:“嘿,嘿,危險,這樣的旅行比攀登藍天還難!”然後是五個字,七個字,有時短到三四個字,有時長到十幾個字,比如:“此危在旦夕,妳為何遠道而來?”雖然碉樓隘口堅固而險峻,壹人守衛,萬人敵不過。如果他不是忠誠的,而是對同伴的狼呢?。“在句式的屈伸中把詩人的激情壹步步推向高潮。李白的詩也很跳躍,常常在不平坦、壹次又壹次上升的開合動蕩中透露出善變的情感活動。貫穿這些飛躍的不是生活的邏輯,而是情感的痕跡。例如《在宣州謝眺別墅送別大臣舒雲》雲:

從昨天開始,我不得不丟下我和博爾特;今天更傷我的心。秋雁有長風護航,我在這別墅裏面對它們,喝著我的酒。大作家的骨子裏都是妳的畫筆,在天堂的學校裏,我是從小在妳身邊長大的謝,我們都高舉著向遠方的思想,想去天上擁抱明月。但是既然水還在流,盡管我們用劍切斷了它,讓我們舉杯來減輕我們的憂慮,既然這個世界無法滿足我們的渴望,我明天將松開我的頭發,乘上壹艘漁船。

全詩只有十二句,但詩人的情感活動卻經歷了幾次起伏。

前兩句以悲傷開始,但從第三句開始,境界突然變了。詩人精力充沛,情緒高漲,想上天去擁抱明月。“拔刀”二字從天而降,落回人間,悲傷又如死灰復燃。但詩人不想被這種壓抑的情緒吞噬,最終再次掙脫,飛向自由的空間。在這種跌宕起伏中,詩人揭示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也顯示了他的哲學品格。

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用他自己的詩句來說,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大亂後天恩劉夜郎追憶舊書贈蔣太守好宰》)。他寫了大量的樂府詩,幾乎占全部詩歌的四分之壹,是唐代寫樂府詩最多的詩人。他最好的七言絕句源於樂府。唐代用作樂府的絕句,李白也自由運用。這壹切都說明李白的詩接近歌謠,實際上是從鮮活生動的生活語言中豐富和充實了詩歌語言,並對其進行了提煉。樂府詩自初唐以來發展不多,而李白將漢魏的素雅樂府與六朝的清新明朗樂府相結合,創造了壹種清新的詩歌語言。

他的很多詩都直接來源於樂府民歌。比如《靜夜思》源自《午夜秋歌》的《秋風入窗》壹文;但他的《風吹我心西掛仙陽樹》(《金象送西京》)、《我心明月隨風起直到夜郎西》(《聽說王昌齡向左遷龍標瑤》)和《我心我夢在吳月夜飛渡鏡湖明月》(《夢裏登天目山》)等詩,明顯受到南朝樂府西周曲的影響。他的詩《去三峽》取材於古代民歌《三峽歌謠》。歌謠的原話是:“牛在晨,牛在夕。三朝,牛亦如是。”李白詩中說:“三朝去牛晚。三朝三暮,感覺不像絲。”還有很多詩歌,雖然不是直接由民歌轉化而來,但在語言風格上,卻保持了坦率、自然、明朗的風格,深得民歌的神韻。比如:

舒曾經聽說過秭歸鳥,宣城也見過杜鵑花。壹個叫,壹個回腸,壹個斷,三月三月三個回憶。(《看宣城杜鵑花》)楚山秦山都是白雲,白雲的主任和妳在壹起。龍跟著妳,妳進入了楚山區,白雲也跟著妳穿過了湘水。湖南,有壹個穿著玫瑰的仙女,白雲可以躺下妳想早點回來。(《白雲歌送劉上山》)

但是,並不是說李白的詩歌語言僅限於樂府民歌。實際上,他還廣泛吸收了前代文人詩歌的精華,形成了通俗脫俗、清麗含蓄、清新明快的風格。他的“自然”不僅簡單明了無需雕琢,而且寓意豐富。總之,李白善於借鑒前人的成果,是語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