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活動是兒童用畫筆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物體的造型活動。因為孩子是從自己的思維層面來解決造型中的問題,所以他們的繪畫造型風格往往是獨壹無二的。成年人很難從自己的感知和思維水平去理解這些風格,往往會忽視、淡化甚至否定。兒童畫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畫造型風格經歷了壹個由簡單到復雜,由未分化到分化的發展過程。老師可以用兒童畫的心理學理論。從兒童繪畫作品入手,深入解讀兒童造型風格,認真分析兒童造型特點和發展水平,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和支持兒童繪畫造型活動。
案例壹:手繪在頭上
在中產階級藝術區,萍萍迅速在壹張紙上畫了壹個人:他伸出的雙手畫在他的頭兩側和耳朵下方(見圖1)。老師走過來問:“萍萍畫了什麽?”萍萍笑著回答:“壹個小朋友,她在做操。”老師指著畫上的手說:“妳畫錯了。妳的手是怎麽長在頭上的?”?重新粉刷。”萍萍收起幸福的笑容,尷尬地低下頭,默默地拿起另壹張紙。在老師的註視下,她小心翼翼地在紙的中間畫了壹個大圓作為頭,然後在下面畫了壹個小圓作為軀幹,然後把油畫棒移到小圓的壹邊,沒有落筆。她反而看了老師壹眼,看到老師在微微點頭。這才確定她在小圓的兩邊畫了兩個半圓作為手。當老師看到萍萍已經改正了他的錯誤,他滿意地離開了藝術區。脫離了老師視線的萍萍松了壹口氣,迅速的給腳和五官上色,並塗上了顏色。她對邊上的同伴說:“這是媽媽。她正在舞臺上跳舞。”她沒有停下來,繼續在紙的壹邊畫壹個小人兒。小個子沒有象鼻,手還畫在頭兩側。萍萍自言自語道:“嬰兒看著他的媽媽跳舞。" .
分析:案例壹,有三種性格風格,其中嬰兒是典型的蝌蚪。蝌蚪人由代表整個人體的圓圈和作為手腳的線條組成,是兒童作品中早期的人物風格。此時,人類的軀幹還沒有被兒童從圓形整體中區分出來。隨著兒童感知水平和表征水平的發展,逐漸發現可以在頭下畫壹個圈來代表軀幹。孩子能用樹幹畫出壹個人(案例中的母親風格),說明孩子的人物造型能力已經進入了比蝌蚪人更高的層次。新的造型風格是從舊的發展而來的。孩子們通過添加圓圈改變了蝌蚪人的結構,重構了蝌蚪人。但重建不可能壹蹴而就,需要孩子經過反復的探索和運用,才能徹底擺脫舊的風格,掌握新的風格。案例中的萍萍正處於重建階段。因為軀幹的人結構不是很清楚,她有時會把手畫在頭上,有時還會畫蝌蚪,有時會忘記畫手或腳。這是風格重構過程中的普遍現象。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不能簡單地認為孩子畫錯了,滿足於糾正孩子表面上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態度使萍萍感到緊張和拘束,從而使原本活躍的創作活動變得壓抑和被動。迫於教師權威的壓力,萍萍亦步亦趨,謹小慎微。其實,老師可以順著萍萍的思路,對數字1這個圖形進行提問,從而引起萍萍的活躍思維,而不是急於“糾錯”。
案例二:為什麽總是站著不動?
家長開放日那天,賈加的媽媽指著作業本裏的壹幅賈加的畫(見圖3)不滿地對老師說:“為什麽畫賈加的人總是那麽蠢?”我跟她說過很多次,手腳可以彎過來做動作,要畫出壹些動作,她就是不聽!賈加繪畫的主題是“和爸爸媽媽在壹起”。她畫了自己和父母站在草地上微笑,畫了他們的衣服、發型和身材的細節,還畫了周圍的環境。是壹幅好畫,只是人物的姿勢有點呆板。
分析:案例2中,靜態人物造型風格為正面直立,橫平豎直。常見於兒童畫中。孩子們在繪畫中遇到的困難是,現實世界中的三維物體只有二維能直接在屏幕上表現出來。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兒童用垂直維度表示物體的上下兩部分,用水平維度表示物體的左右兩部分。利用這壹原理,他們將人體的頭、身、腳排列在縱軸上,手臂排列在橫軸上。他們不關心手臂和身體之間的實際角度。相反,我們只是用“垂直-水平”的簡化原理來表示手臂和身體的方向差異。縱橫式是兒童發明的壹種相對穩定的模型,用來表達圖像成分之間簡潔有序的關系。除了角色造型,這種模型還廣泛應用於兒童的其他造型風格。縱橫關系畫出來的人物達不到飄逸傳神的程度,表現不出動態。在大人看來平淡呆板,但孩子對這類圖像情有獨鐘,樂此不疲。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反復使用是壹種有價值的實踐活動,使兒童對繪畫活動感到勝任和自信,從而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在這個階段,孩子們不會被他們角色呆板的風格所困擾,賈加就是壹個例子。賈加的母親提出的動態描述需要高水平的建模能力,這代表了壹個相對較晚的水平。所以,媽媽的意見並不能讓佳佳改變。阿恩海姆曾指出:“我們可以看到,逐步成熟的心理學需要越來越復雜的形式和風格。但是,要達到高級階段,就要經過低級階段。只有掌握了某個階段的形象,才能產生新的需求。”因此...老師對賈加的媽媽說:“如果妳提醒她但不起作用,說明賈加還沒有理解或認識到這個問題,妳不妨再等壹段時間。”只有當佳佳對自己的橫豎畫不滿意時,她才會嘗試換壹個新的樣子。教育有時需要等待。"
案例三:海洋球相連。
在大班繪畫教學活動“我玩海洋球”中,老師為了喚起孩子的回憶,便於他們觀察,提供了壹張孩子玩海洋球的圖片(見圖4)。經過壹些觀察和與自己經驗的討論,孩子的獨立創作開始了。這時,葉突然站起來問:“老師,怎麽畫海洋球?”老師楞了。顯然,這個問題超出了她的預設:這個活動的重點是展現人物的動態,畫壹個圓圓的海洋球是小班小朋友都能掌握的。還好別的小朋友過來幫她解圍:“畫個圓。還不知道,哈哈哈!”誰知葉葉態度堅決:“不,他們不看圓!””老師雖然沒明白葉葉的意思,但也沒有打他,而是說:“那妳仔細看它們的形狀,把它們畫下來,好嗎?”葉葉點點頭。活動結束後,葉葉主動把自己的作品發給老師(見圖5),老師只是看了壹眼,說:“好了,去放好。”葉葉失望地朝著放著自己畫的工作包走去...
分析:兒童通常用最簡單、最典型的二維形狀來表示三維物體。海洋球是壹個圓形的球體,孩子們用圓形來表征它。但是,當許多海洋球堆疊在壹起時,存在重疊和屏蔽的關系,海洋球看起來不像單個的圓。在案例中,葉葉敏銳地觀察到了海洋球的變化,並試圖讓自己的作品忠於自己的觀察。不是別的孩子沒有發現海洋球之間的重疊關系,而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在努力畫壹幅簡單明了的圖畫。經常喜歡把視覺對象分開,盡量保證每個形狀的完整性,避免壹個形狀侵犯另壹個形狀。所以大多數孩子還是把海洋球畫成單獨的圓圈,每個圓圈都是獨立的,相互之間沒有重疊和遮擋(見圖6)。很少有孩子能畫出相互遮擋的寫實風格(見圖7)。事實上,案例中的葉葉並沒有脫離大多數孩子所遵守的“圖形分離”原則,因為他所創造的海洋球樣式仍然是三個壹組的分離。作為教師,我們可能會高度贊揚圖7,因為它符合成人的現實標準;我們也將確定圖6。因為圖中呈現的是簡單的幾何風格;但對於圖5,恐怕大部分老師都會搖頭:這是什麽畫?案例中的老師雖然沒有直接否定葉葉,但是她的冷漠給了葉葉壹個否定的暗示。花花花心血創作的那些海洋球,蘊含著他對外部世界的敏銳敏感和可貴的探索創新精神,對孩子的成長確實難能可貴...所以,當我讓葉葉把他的作品送給我做紀念的時候,他非常高興,壹遍又壹遍地跟我解釋:“老師,海洋球是連在壹起的,海洋球是連在壹起的。”
總之,兒童繪畫活動表現出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征。教師要摒棄成人的評價標準,從兒童繪畫心理的內在發展規律來解讀和評價兒童作品,對兒童的創作表現給予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