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心情說說 - 蔣介石的家鄉壹位遊說者說

蔣介石的家鄉壹位遊說者說

我去過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諸葛村,去過蔣介石外婆家三次。我還發表了《江母親的故鄉風雲》壹文,描述了的歷史概況和人文風情。

我對《明溪九曲》系列的調查,本來是不想重寫《諸葛》的。

我在介紹明溪源頭董的文章中,透露了明溪九曲的專項考察計劃。網友王建平先生在文末留言說:

英智老師寫諸葛,最好認真看看長汀灣、潘家坑、方巖這些滅絕的自然村。我們老家長汀灣,全家搬到奉化方橋,快30年了,但老房子還在。雖然沒有經過風雨的風化,但是這種感覺越來越深,門口的柿子樹壹定已經紅了。

受王先生的委托,我再次專程來到,到王先生所說的那個已經滅絕的自然村去壹探究竟。

明溪的水流經壹曲巖坑、二曲虎灘、三曲明溪、四曲民坑、武曲石門,沿途匯集多條溪流,流向六曲諸葛。水量越來越大,溪面越來越寬。

依山而居,背靠大山的諸葛村,風景如畫,風情萬種,讓人流連忘返。

諸葛村有很多人姓王,據記載,他們也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後代。

王的出處始於山西太原,秦漢時遷至山東瑯琊,晉時又遷至浙江紹興。王羲之就是其中之壹。

東晉永和十壹年,也就是公元355年,王羲之擔任會稽郡的土木史,會稽郡就設在紹興。當時會稽郡刺史王澍嫉妒王羲之的才華,多次拒絕王羲之。

王羲之憤然辭官,遠離官場,從縣城紹興遷到單縣金亭,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金亭鎮,隱居山林。

王羲之曾在距離金庭數十裏的婺源晚香嶺建商,寫字放鵝,成就了六個字母失蹤的故事,也成就了奉化區溪口鎮六個字母村的地名。

王羲之有七子壹女,可謂人丁興旺。數百年來,他的家族壹直在繁衍壯大。唐朝中期,他的後裔分封到奉化。

晚唐時期,王羲之的後裔王敬嘴成為明州刺史,並成為印青光祿大夫。唐朝末年,王敬嘴隱居在奉化萬竹,也就是現在的大研鎮。

北宋時,王靖雯的第五個孫子王爽帶著米袋子到葛溪去賣。到了中午,米袋還是熱的。知道這是壹個熱點,他搬到了這裏。

當時此地無名,想到故鄉萬株,便以形似“萬(萬)”的“葛”字取而代之,取名,至今已逾千年。

這種命名方式類似奉化區溪口鎮石門村。石門村的石矛壹家是從衢州石門村遷來的,所以以祖居地命名石門村。還有鄞州區的吳棟鎮,吳棟的名字,源於三國時期吳棟孫權的義子余韶。吳棟死後回晉,隱居太白山下,不忘故國,故名。

王在生活了幾千年,成了壹個大村莊。

清同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863年,村裏的王有澤家誕生了壹個女兒,名叫王采玉。

光緒十二年(1886),失去丈夫兒女、帶她修行的成為世俗女子,在溪口鎮與45歲的姜結婚。

1887年,王采玉生了壹個兒子,名叫蔣介石,他後來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

蔣介石小時候經常去外婆家開心地玩耍,諸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1913年,宋遇刺,蔣介石參加了袁戰爭。失敗後,蔣介石被通緝。

蔣介石逃回老家,來到外婆家,由堂弟王雲梯帶路,投靠了思創研。

避難期間,表哥王雲梯父子對蔣介石照顧有加,蔣介石後來也報答了他。這是後話。

1921年6月,壹生坎坷的王采玉去世,享年58歲。王采玉臨終前,壹再叮囑蔣介石要興辦學校,在家鄉培養孩子,報答至親好友的恩情。

蔣介石遵照指示,壹壹實現。

1924年,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將王雲梯之子王震南,即堂弟,召至廣州,協助籌建軍校。

王震南後在黃埔軍校政治部軍事審判部任軍事法官,後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官至國民黨軍政部軍事審判部主任、軍政部軍事審判部主任、專門審判日本戰犯的特別法庭庭長。

王震南和蔣介石是什麽關系?

王采玉的父親王有澤有三個兄弟。他的三哥叫王,他的兒子叫王雲梯。

王采玉和王雲梯是堂兄弟,而王雲梯是蔣介石的堂兄弟。

王雲梯有六個兒子,第六個兒子是王,又名。

王震南是王采玉的表弟,也就是蔣介石的表弟。

王震南出生於1892年9月,比蔣介石小5歲。當蔣介石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去諸葛拜訪他的祖母,王震南是他的玩伴。

從浙江政法學校畢業後,王震南在嵊縣政府當了壹名辦事員。自從1924年他去廣州跟隨蔣介石以來,對蔣介石幫助很大。因此,蔣介石對他的堂兄王雲梯感激涕零,尊稱他為“賢賈”。

1930年,王雲梯八十大壽,蔣介石親筆題寫了《回望故國》和《紀念鹹嘉母舅》兩個標題。

邵力子為王雲梯先生八十壽辰題寫了序,鐫刻在屏風上。

1936年,王雲梯和王震南父子重建了皇家住宅,該住宅建在山邊,規模相當大。當蔣介石來到諸葛時,他通常住在他表兄家。

王震南故居是諸葛村的壹大景點。正殿上懸掛著蔣介石題寫的“鄉思”二字。

諸葛村原屬紹興縣,隸屬於紹興縣會溪鄉。

1931年,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匯西鄉劃歸奉化管轄,諸葛村也因此隸屬奉化。

1934年,蔣介石在諸葛創辦了武陵學校諸葛分校,諸葛及其周圍的學生可以在這裏上學。

解放後,諸葛分校成為諸葛小學。現在學生都在溪口鎮讀書,學校早就冷清了。

武陵學校諸葛分校舊址還在,回望人生的變遷。

王采玉故居也年久失修。

村裏的王世和、王西村等人都在國民政府擔任過要職,村裏也有老房子可以參觀。

1956年,匯西鄉和斑竹鄉合並,組成諸葛鄉,1958年更名為諸葛公社。曾於1960劃入余姚縣,1983重新劃入奉化,稱為斑竹鄉。

2001年,斑竹鄉撤銷,並入溪口鎮,諸葛從此隸屬奉化溪口鎮。

諸葛所有的年輕人都在鎮上買了房子,只有老人留在村裏。只有在周末和節假日,年輕人回村度假,遊客前來參觀,村子又會熱鬧起來。

本文介紹了諸葛的前世今生,然後去看網友“王建平”提到的幾個已經消亡的自然村。

從諸葛村的背後往西南方向,有兩條古道,分別穿過長汀灣和潘家坑,在山峰的龍潭處交匯,形成壹個大環線,統稱為百步街古道。

諸葛村在1931年前是聖縣的轄區,古道曾是通往聖縣的必經之路。

諸葛歸奉化管轄後,特別是1998處的東東線延長線冀東線後,古道衰落。近幾年被開發為古道,偶爾有驢友來古道探秘。

我打算走古道,經過潘家坑和長汀灣,然後回到諸葛。

我從潘家坑方向出發,上山,再下山。我來到兩座山之間的壹個山谷,壹條小溪涓涓而下,路上壹個人也沒有。我也是壹個人去探索了王老師說的死村。

壹個人在壹個與世隔絕的山谷裏,心裏有些害怕。

古道順著小溪往上遊,在兩山交界處,我看到了潘家坑的標誌,也就是王先生所說的潘家坑。現在只有地名,人去樓空,到處都是密林,老房子也無處可尋。

潘家坑已經完全消失了。

只有壹片竹林可以證明人們曾經在這裏生活過。

圖為潘家坑距離諸葛村2.8公裏。因為是上山下山,感覺很長,四野無人。這個時候,它既累又有點害怕。

古道近十公裏長,我鼓足勇氣繼續前行,從潘家坑往龍潭山方向爬。

我終於爬到了山頂,出現了壹個三叉路口。從路標上,我不知道長汀灣應該往哪個方向走。

打開手機地圖,離長汀灣不遠,卻無法標明我是左還是右。我非常擔心在山裏迷路。

我在路上見過兩次穿梭於森林中的蛇,路邊也有“謹防毒蟲”的牌子。前後都沒有人,我的恐懼加劇了。我放棄尋找去長汀灣的路,原路返回。

當我回到諸葛時,已經過了中午12點,我不願意完成王先生的委托。我打算從諸葛村出發,直接去長汀灣,那裏是王先生的家鄉。

去長汀灣的路標不明顯。我找村民找去長汀灣的路,我走著走著,接連幾個路口都沒有路標。我回到村裏,問了路口的方向,又上山了。雖然距離只有2.4公裏,但是我很累。

終於看到長汀灣的標誌了。累了,我靠在竹子上,讓疲勞消散。

隱藏在茂密的雜草林中的房子是王先生童年的家。房子前面有壹棵柿子樹。王先生壹家搬出長汀灣已近30年。

屋前雜草比人高。當妳穿過雜草,妳來到了房子前。土建結構的房子沒人管,後半部分已經倒掉了,只剩下前面站著。

屋裏用的家具和農具還在,曾經的農家生活場景還能想象。

房前的柿子樹又高又大,樹上的柿子又大又紅。

王先生是對的。門口的柿子已經紅了。

那些又大又紅的柿子沒有被摘下來,而是讓它們掉進泥裏。

如果我摘壹些柿子回去,我想王老師不會怪我,但是我沒有工具可以用。我身心俱疲,不想再爬樹回去下山了。

王先生童年的家,在越來越茂密的森林裏,經受了歲月和風雨的洗禮。

人類進步的步伐越來越快,城市輝煌,越來越多的村莊消失。

再壹次,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我在溪邊坐了很久,吃著零食,補充體力。突然覺得做壹個不爭的農民其實挺好的。

然而紅塵滾滾,又有多少人能為自己做主!

明溪潺潺而下,嶺中七曲,竹中八曲,幽中九曲,無限風光猶在前方。

明溪九曲的考察行程原計劃8天結束(包括之前的地方考察日程),但諸葛的這次行程多了壹天,明溪九曲不得不再加壹天。

明溪九首,人文風光三首,在前面,最近分享。

諸葛村的交通策略:

只需開車和導航諸葛村。

公交:從寧波火車站乘坐987、988路公交車到公交溪口站,然後在奉化換乘572路公交車。終點站是虎灘村,經過諸葛村,可以沿著明溪九曲隨意遊覽。